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6:37
潭侍卫随从,担忧成帝的安危,整日不离左右.当时正赶上灾荒,米价昂贵,苏峻赠送物品问慰,刘超一点儿都不接受.他待在成帝身边寸步不离,更加谦恭的行君臣大礼.虽然处境险恶,刘超仍然为成帝讲授《孝经》和《论语》.
苏峻派左光禄大夫陆晔守卫禁城,逼迫百姓到后苑聚居,再让匡术据守苑城.
尚书左丞孔坦投奔陶侃,陶侃任命他为长史.
当初,苏峻派尚书张暂时督察东部军事,司徒王导偷偷地命令他,用太后诏书发动三吴的官吏士民,发动义兵救天子.会稽内史王舒封庾冰为行奋武将军职,领兵一万,西渡浙江,这样一来吴兴太守虞潭、吴国内史蔡谟、原义兴太守顾众等人都发兵响应.虞潭母亲孙氏对虞潭说:"舍生取义,你义不容辞,不要因我年老受拖累."并且把自己的家人全都送去参军,将自己的随身首饰典卖充当军资.蔡谟认为吴国内史是庾冰的旧职,应当恢复,便离开吴国,让位庾冰.
东方兵起,苏峻派部将管商、张健、弘徽等拒敌.他们遭遇虞潭,两军对垒,势均力敌,管商等没能继续前进.
陶侃、温峤在茄子浦驻扎.南方士兵熟悉水战,苏峻的士卒擅长步战,于是温峤下令:"离船上岸者,格杀勿论!"正赶上苏峻运送粮米一万斛给祖约,祖约派司马桓抚等人前来迎接.温峤的先锋毛宝,告谕士兵说:"兵法说:‘军令有所不从’,现在机会难得,我们上岸突袭,一定能够成功!"于是率领一千人,擅自前往偷袭桓抚,劫获了全部的粮米,杀敌万人左右,祖约军队因此补给不足,士兵饥饿.温峤上表嘉奖毛宝当机立断,推荐他担任庐江太守.
当时的形势是:郗鉴管理扬州八郡各部的军事,王舒处理浙东军事,虞潭处理浙西军事,王舒、虞潭都听从他的调度.郗鉴率军渡过长江,在茄子浦与陶侃会合.雍州刺史魏该也领兵在此会合.
几天后,陶侃等人率领的水军到达蔡州,逼近建康石头城.陶侃、温峤分别驻扎在查浦、沙门浦.苏峻登上烽火楼观望,眼见对方声势浩大,面露惧色,对左右侍从说:"温峤果然能得人心."
庾亮擅作主张,派督护王彰突袭苏峻的门党张曜,反而被张曜击败.庾亮自觉有错,交还符节以谢罪,陶侃回答说:"古人错不过三次,您才是第二次.但是现在形势危急,以后不能再这样各自为政了."庾亮的司马、陈郡人殷融见到陶侃,推脱说:"这次突袭是庾将军的主意,不关我们的事."王彰却说:"这件事是我的责任,不能归罪庾将军."陶侃说:"过去殷融是君子,王彰是小人;现在看来,王彰却是君子,殷融才是小人."
京城失守的消息传到宣城,内史桓彝悲痛欲绝,流着泪带兵驻扎到泾县.当时许多州郡害怕苏峻,来向他投降.裨惠一再劝说桓彝,暂且投降,免得招来祸事.桓彝说:"朝廷委我重任,我应为国家效忠而死,怎能忍受耻辱和谋逆之臣通好!如果这次战败,那也是我的命."
桓彝的将军俞纵驻守兰石,苏峻遣派韩晃攻打他.俞纵很快就抵挡不住了,左右劝他撤退.俞纵回到:"桓侯待我恩重如山,我当战死报答他的厚恩.正如桓侯不辜负朝廷,我也决不辜负桓侯."于是全力杀敌,直至阵亡.
韩晃乘胜追击,攻打桓彝.六月,宣城失守,桓彝被遭杀害.
各路义军刚在石头城汇合,就想和苏峻决一死战.陶侃说:"叛贼占领都城,胁迫幼主士气正盛,我们现在不是他的对手.现在应等待时机,以智取胜."此后,义军多次与叛军交战都没能胜出.监军部将李根提议修筑白石垒,陶侃应允,于是将士们连夜筑垒,天亮就修好了.传来苏峻军队击鼓整队的声音,众将都惧怕他们前来攻击.孔坦说:"不用担心,等到东北风大时,我方水军逆风而行,无法前来救援,那才是进攻白石垒的好机会.今天晴朗无风,贼寇不会来.他们一定是要派遣军队,攻打京口以东地区,所以才整队."果然如孔坦所料,苏峻率步兵、骑兵一万多人四面围攻白石,因为陶侃提前派庾亮率两千人守卫,使苏峻虽人多势众也没能得逞.
王舒、虞潭等与苏峻军队多次交战,连连败退.孔坦说:"召来郗鉴,使东门失去防卫.现在派他回去,还不算晚."郗鉴和后将军郭默回军带领军队回到京口,敦默固守大业,这样就形成了大业、曲阿、亭三座壁垒,苏峻不得不分散兵力对付.
陶侃听说,祖约要来偷袭湓口,准备亲自上阵.毛宝说:"您是义军的领导,您不能轻易出动,就让我去冲锋陷阵吧."陶侃同意.祖约的军队路过皖,想要顺手牵羊,攻下谯国内史桓宣.毛宝前去救援,却力不能敌.拼杀中,敌人的流箭射穿毛宝大腿骨,插到马鞍上,毛宝稳住马鞍忍痛拔箭,血流不止,染红了他的战靴.毛宝回头迎击,祖约军队大败而逃.桓宣得以脱困,归附了温峤.毛宝想要乘胜追击,攻打祖约在东关的军队,夺下合肥戍.恰巧温峤召他会去,于是他回师石头城.
秋季,七月,祖约的手下暗地里与后赵勾结,答应当他们的内应.后赵将领石聪、石堪领兵渡过淮水,进攻寿春,他们与内应里应外合,祖约大败,士兵逃散,跑去历阳,石聪抓了两万多寿春民众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