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01月31日 05:34
小厮打扮,见朱四达一行人到,郭凤妺坐的马车缓缓停下。待朱四达一行人进了庄,把包袱(包袱内自然是玉如意了)放进马车,自己却躲在一边。见朱四达他们要走,才出来打招呼。此时石磊问他,忙回道:“原本你们没到我便出门了,因一时内急,在旁边出恭,刚完事,你们便出来了。”说到这里,忙把话头岔开,问道:“庄主不留你们吃饭?忒小气了点了吧?”
石磊没回答赵守拙的反问,接着刚才的思路问道:“大和尚和庄主打架你知道吗?”
赵守拙说道:“不知道。我出恭时听到厅堂里有响动,却不知是大和尚和庄主打架。”
说话间,马车已经走动,众人骑上马跟在马车后面,赵守拙却是牵着马走在前面。
从青云山庄到界牌镇不过十里左右,走了半个多时辰便到。到得“神仙居”门口,小二早迎了出来。石方明和史如玉先随着小二进店,朱四达扶着郭凤妺下了马车也走进店中,只石磊走在后面。石磊问赵守拙:“我们要吃饭了,你呢?”
赵守拙说道:“我是吃了饭出门的,不进店了。”又说道:“我出恭时因包袱没处放,放在了马车上,一路上倒偷了个懒!”说毕掀起马车的软帘,伸手取了他的包袱,往肩上一背,道了声乏,竟自走了。
石磊见赵守拙去马车中拿包袱,并且真不是自己几个人的,想要阻止,又觉得不合适,说了声“你……”愣在一边。
赵守拙小使狡狯,化妆成小厮模样,把玉如意偷放在郭凤妺坐的马车之中带出了青云山庄。离开界牌镇后,确切的说是离开了朱四达一行人后,又恢复了青云山庄少庄主身份——公子哥儿模样,带着玉如意向金陵青龙山进发。
朱四达一行人离开界牌镇后,便折向西,径去鄂州。车辚辚马萧萧,朱四达和石方明、史如玉一路说说笑笑,倒也不感到旅途辛苦。离开界牌镇的当天傍晚,石方明便觉有三、五人跟在身后,有时指指点点,并没有放在心上。到了第二天下午,已有十几个人跟着,看样子还都是会家子。石方明先与史如玉说知,见跟的人多了,告诉了朱四达。朱四达说道:“我们身无要物,未必会是打我们的主意吧?只不管他们便是!”
史如玉说道:“我看着总觉得蹊跷,令人想起当年追逐玉如意的情景。”
石方明笑道:“凭他们?配吗?”
史如玉说道:“原本想去青云山庄讨口水喝的,谁知白赔了一粒金丹,还趟了场浑水,真是不值!这些人便是因为我们是从青云山庄出来的,青云山庄又失了玉如意,于是便怀疑到我们身上了。咳!莫非我们还把这些人带到鄂州?”
朱四达说道:“青云山庄丢失玉如意的事,能有几个人知道?江湖上消息也太快了点吧?莫非有人故意往我们身上栽?”
石磊说道:“在界牌镇打尖时,你们先进的店,我见青云山庄那小厮从我们车上取了一个包袱走了,这包袱确实不是我们的。他说是出恭时放在车上的,我们都不知道!”
石方明说道:“是了,说我们带走了玉如意的人,便是这小厮,其实玉如意却在他身上,而他的身份也决不是小厮!”
史如玉笑道:“我看他倒是弄巧成拙了,他若不传话说玉如意在我们手里,谁会想到玉如意真离开了青云山庄?”
到了第三天,朱四达一人已走到长江北岸的上泗镇。这是一个渡口,过江便是临江镇,其实便是鄂州的东郊了。从上泗镇向南,毕直一条官道,不过里把路远,便到江边。镇口一个酒店,店名叫“留客住”,三开间的门面,门口搭了凉棚,总有七、八张桌子。棚柱上斜插着一面酒旗,招引过往客人到棚内喝茶打尖。尤妙的是,凉棚前的一株石榴,正开了一树的花,翠叶红花,极其娇艳。史如玉见了,先喝一声采:“酒旗斜矗榴花明,好地方,得多喝两杯了!”
朱四达说道:“此时已近午时,正好在此吃了午饭再过江。”
说完,众人把马拴在路边树上,又扶郭凤妺下了马车,在凉棚里挑了个座坐下,小二连忙先过来,先一人倒了碗茶。石方明又点了一壶酒,几样菜,无非是牛肉烧鸡之类。
酒菜刚刚上桌,这两天一直跟在身后的那些人一下进来了五、六个,在一旁坐了。其中一个领头模样的人,大约四十多岁年纪,长得甚是粗豪,一把单刀挎在腰间。他走近郭凤妺,突然一伸手向郭凤妺的右手脉门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