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0年09月07日 20:12
,一看天光,知道已过寅时,连忙叫醒店家结帐。待赶到钱塘门时,守门军士刚好开城门,毕天祥和郭玉波、郭玉涛三骑马正鱼贯出城。
史百禄说道:“他们马快,我们追赶不上,怎么办?”
钟荣说道:“不妨事,他们既然骑马,肯定走的是大路。我们只消沿大路追下去,还怕他们跑上天去?”
出钱塘门沿西湖北岸向北,一条官道甚是平坦。几天不下雨,官道上积了一层尘灰,毕天祥和郭玉波、郭玉涛三匹马驰过,路面上留下了清淅的蹄印,史百禄和钟荣一路跟踪,倒也不愁跟丢。一问路人,才知这条官道通向湖州,两人心想,毕天祥一定是去湖州了。从临安到湖州一百五十里地,史百禄和钟荣从上午卯时起,直到下午申时,连跑了五个时辰,终于到了湖州。此时太阳斜挂在西天,离天黑还有一个多时辰,史百禄问钟荣:“老钟,你说怎么办?先住店再从长计议?”
钟荣想了一想,说:“毕天祥跑哪里去了?我们无从得知。向西北沿官道可通宜兴,向西是天目山区,向北便是太湖了。毕天祥去宜兴和去天目山区的可能性不大,听说他的老家在太湖,莫不是回老家去了?”
史百禄说道:“不错,他一定是回老家去了,羊脂玉如意保不定便藏在老家。”
钟荣说道:“天色尚早,我们先到太湖边上看看如何?”
史百禄说了声“好”,两人经路人指点,沿一条大道直奔太湖。老远便见太湖岸边立有一亭,走得近了,见亭上有字,史百禄认得是“芦香亭”三字。亭旁立了一个碑,上写“苏轼上船处”五字。史百禄问钟荣:“苏轼是谁?在此上船到什么地方去?也值得立一块碑?”
钟荣说道:“苏轼也算我朝的一个人物,元丰二年在湖州做知州,因写的诗讪谤朝廷,从湖州任上押回朝廷受审,当年便是从这里上的船。”
史百禄问道:“你说的不是苏东坡吗?小时候我便听说书的说过。”
钟荣说道:“东坡是苏轼的号,是在黄州起的,在湖州时只叫苏轼,是以碑文上写苏轼了。”
两人站在亭上纵目观看,眼前三万六千顷太湖波光粼粼,光影水气中,只见小岛无数,仿佛在水中沉浮,洞庭西山的石壁树影均历历在目。钟荣说道:“好地方!人说太湖中洞庭西山是‘白玉盘中一青螺’,真不我欺!想必毕天祥的家便在洞庭西山,饶他机关算尽,仍然没有跑脱。”
史百禄说道:“毕天祥固然没有跑脱,只是这好几里路的水面如何过去?便是夺得了羊脂玉如意,又如何脱身?”
钟荣说道:“你虑的极是,其实,凭我们两人,对付毕天祥和郭玉波、郭玉涛便有点勉强,若岛上另有能人,别说夺羊脂玉如意了,只怕还要把命丢在岛上。”
史百禄问道:“你说怎么办?莫非就此收手,我回我的洞庭湖,你回你的黄山?”
钟荣说道:“我们来临安原本也只是看看热闹,如今毕天祥把我们引到了太湖,不是越发有看头了?一出戏才唱了个开场,哪有就走的道理?”钟荣无意间向湖州方向一瞥,看到五百步开外正有四匹马一溜小跑向芦香亭走来,钟荣说道:“来人了,好像是西门英他们。”
史百禄说道:“不错,正是西门英和西门豪带着两个不成器的徒弟来了!两对大狗爪子加上两对小狗爪子,这架打是不打?”
钟荣说道:“别忙,他们停下来了,或许也看出我们了。”
史百禄笑道:“哈,他们回头了!他们是怕了我们吗?昨晚交手可是未分输赢!”
钟荣说道:“他们未必便怕了我们,这里必竟是大宋地界,他们处处得加了点小心,过于张扬,有他们的好吗?”
史百禄说道:“说的是。不知飞凤阁主知不知道毕天祥来了太湖?还有昨晚上那个尼姑,会不会来凑热闹?”
钟荣说道:“你不问还有一个人吗?”
史百禄问道:“你说的是谁?”
钟荣说道:“嘉木扬喇勒智啊!这场热闹能少得了他?”
史百禄笑道:“正主儿还没有到,我们急什么?说不定这时候有多少江湖人物往这里赶呢!我们回湖州找个客店住下,先把湖州的好去处游了个够,还有,把好酒也喝了个够!”
钟荣说道:“再把毕天祥回到太湖,羊脂玉如意也藏在太湖老家的消息传出去,让湖州也热闹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