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妙趣奇文 > 本草纲目

第四篇

书名:本草纲目 作者:刘彬 编著 本章字数:27388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6:21


第四篇

  果部水果是我们喜爱的食品之一,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但因它是生冷食物,常吃可造成消化不衣等症,尤其是小儿.倘若我们了解了它的性味,就不会没有节制,纵情于它的口味了.五 果 类李

  【释名】又名叫嘉庆子.核小而肉厚,姑苏有南居李,还有绿李、黄李、紫李、牛李、水李都甘美好吃.山上的野李味道苦,但它的核仁能作药用.李时珍说:李,绿叶白花,树的存活期很长,有近百个品种.

  【采集加工】现代的人将李子用盐晒、糖藏、蜜饯等方法制成干果,唯有晒干的白李有益.制作方法:六、七月,李子色黄时摘下,加盐揉搓去汁,再和盐晒,最后剥去核晒干即可.用它来下酒和供陈设均佳.

  【性味】味苦、酸,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去骨节间劳热.肝有病的人宜于食用.晒干后吃,去痼热,调中.不能经常吃,会使人发热.喝水前吃李会使人发痰疟.不能与麻雀肉同时吃.合蜜吃,全损五脏.在水中不下沉的李有毒,食用害人,不能吃.

  核仁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摔跌引起的筋折骨伤,骨痛瘀血.使人颜色好,治女子小腹肿胀,利小肠,下水气,除浮肿,治面上黑斑.

  根 白 皮

  【性味】性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糖尿病和尿崩症引起的消渴,止腹气上冲引起的头昏目眩.治小儿高热,解丹毒.煎水含漱,治牙痛.煎汤饮服,治赤白痢.烤黄后煎汤,次日再饮,治女人突然带下赤白.

  花

  【性味】味苦,香,无毒.

  【功效主治】将它制成末洗脸,使人面色润泽,去粉刺黑斑.

  叶

  【性味】味甜,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小儿壮热,疟疾引起的惊痫,则煎汤洗身,效果良好.

  树胶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目翳,镇痛消肿.

  【附方】治蝎子咬:将苦李仁嚼烂涂在伤口上,效果良好.

  治女人面生黑斑:用李核仁去皮后研细,以鸡蛋白和如饴后在黄昏涂上.次日清晨用浆水洗去.再涂胡粉.不过五、六日便会有效.

  治小儿丹毒,从双腿长到阴头:用李根烧成末,以田中的流水调和后涂.

  治咽喉肿痛:用皂荚末吹鼻使人打喷嚏,再以李树靠近根的皮,磨水涂喉炎,良.

  治女人面黑粉刺:用李花、梨花、樱桃花、白葵花、白莲花、红莲花、旋复花、川椒各六钱.桃花、木瓜花、丁香,沉香、青木香、钟乳粉各三钱,玉屑两钱,珍珠五分,黄豆七合,一同研成细末用瓶装起来.每日用它盥洗手脸,百日后便洁自如玉.

  杏

  【释名】又叫甜梅,二月里开红花,叶子圆而尖,有很多种:黄色的叫金杏,梅杏等.现在处处都有.

  【采集加工】只要是杏熟时,都可榨出浓汁,涂在盘中晒干,再摩刮下来,和水调麦面吃,是五果类最常用的调味配料.

  【性味】味酸,性热,有小毒.

  【功效主治】它是杏的果,有心病的人宜食用.但生吃太多,则伤筋骨.在杏类中像梅的味酸,像桃的味甜.凡杏的性都多热,多吃致疮疖膈热,动旧疾,使人眼盲、须眉脱落.生痰热,精神昏乏.产妇尤其要忌食.晒干作果脯吃,去冷热毒.

  核仁

  【性味】昧甘、苦,性温、冷利,有小毒.

  【功效主治】主治咳逆上气如同雷鸣,咽喉肿痛,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如奔豚.惊痈,心下烦热,风气往来,时节性头痛,解肌,消心下胀痛,杀狗毒,解锡毒.治上腹闷胀不通,发汗,主温病脚气,咳嗽上气喘促.加天门冬煎,润心肺.和酪作汤,润声音一除肺热,治上焦风躁,利胸膈气逆,润大肠治便秘.杀虫,治各种疮疥,消肿,去头脸各种风气引起的水泡样小疙瘩.商粉、豆粉碰到杏仁则会烂.

  【发明与传说】曾有一个官兵因吃面粉积食,医师用积气丸、杏仁各等分研成丸,用开水送下,数次即愈.

  花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花主补不足,女子伤中,关节红肿热痛和肢体酸痛.

  叶

  【功效主治】主治急性肿胀,全身浮肿,煮成浓汤热浸,也可口服少许.

  枝

  【功效主治】主治摔伤,取一把加一升水,煮至水减半,加酒三合和匀,分次口服大效.

  根

  【功效主治】根治吃杏仁太多,以致迷乱将死,则将根切碎煎汤服,即解.

  【附方】治咽喉肿痛和突然声哑:杏仁去皮熬黄三分,和桂末一分,研成泥,口含,咽汁.

  治瘫痪,半身不遂,失音不语:生吞杏仁七枚,不去皮尖,遂日加到四十九枚,周而复始.每次吃后,再喝竹叶上的露水.直到病愈.

  治头面风,眼皮跳和歪嘴:杏仁研碎,加水煮后沐头,效果良好.

  治破伤风,身体反张抽搐:杏仁杵碎,蒸令气溜,绞成汁服一大盏,同时擦些疮上,效果良好.

  冶小便不通:杏仁十四枚,去皮尖,炒黄研细,和米饭吃.

  治血崩不止诸药不效时,服此方立止:用杏仁上的黄皮,烧存性,研成粉末.每次服三钱,空腹用酒送服.

  肠道有虫生疮.痛痒不一:杏仁杵成膏,常常敷搽.

  治女人外阴生疮:杏仁半升,用面包好煨熟,去面后研烂,去油.每次服少许,加铜绿少,研匀点在患处.

  治小儿脐烂成风:杏仁去皮研后敷搽良.

  治白癜风:每日早上嚼烂十四枚杏仁,用来擦患处,使其变红.‘晚上睡觉时再擦一次.

  治箭头射入肉中,或在咽膈等隐处:杵杏仁敷上,即出.

  治五劳七伤,一切虚损、咳嗽气逆等症:取杏仁一半二升,和童子尿煮七次,加蜜四两拦匀,再加童子尿五升,放入碗内再蒸,取出杏仁后,日晒夜露数日,随时嚼食即愈.

  治面生黑痣:杏仁烧黑研成膏,将墨痣擦破,每天用膏涂.

  治狗咬伤后不愈:捣烂杏仁涂在伤口上.

  治吃戍肉太多,心速过快,口干发热乱语用杏仁一升去掉皮尖,和二升水煮沸,去渣取汁分两次服,直到排出肉为止.

  治妇女不孕:二月的丁亥日,取杏花、桃花阴干捣成末,然后在戊子日调井华水服方寸匕,每日服三次.

  治粉刺黑斑:将杏花、桃花各一升,用江河水浸七天后,用来洗脸二十一次极巧妙.

  巴 旦 杏

  【释名】也叫八担夸.树像杏讨但叶比杏树叶小,畏实肉也很薄.它的核像梅核,壳薄而且核仁的味道甘美.用它来泡茶,象榛子的味道,有人用它泡茶喝.

  【性味】味甘,性平、温,无毒.

  【功效主治】止咳下气,消胸腹逆闷.

  梅

  【释名】和杏是一类.树、叶都很像,比其他很多果树先开花.结的果很酸,人们叫它酸梅.

  【采集加工】采半黄的梅子用烟熏制成叫乌梅,用盐腌青梅,便成了白梅.也可将梅加以蜜煎、糖藏,当果品食用.熟了的梅榨汁晒成梅酱.乌梅、白梅可以入药.也可食用.

  【性味】味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生吃能止渴.经常吃,损齿伤筋,蚀脾胃,使人发膈上痰热.服黄精的人忌食.吃梅后牙酸痛的人,可嚼胡桃肉止痛.

  乌梅

  用蓝子装青梅,放在灶头上熏黑,如再用稻草灰水淋湿后蒸过,则饱满而不被虫蛀.

  【性味】味酸,性温,干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下气,除热、安心,治肢体痛,偏枯不灵,死肌,去青黑痣,蚀恶肉,去痹,利筋脉,止下痢,好唾口干.泡水喝,治伤寒烦热,止渴调中,去痰,治疟瘴,止吐泻,除冷热引起的下痢.治肺痨病,消酒毒,安神得睡.与建茶、干姜一起制成丸服,止休息痢最好.敛肺涩肠,止久嗽,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叶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汁毒、硫黄毒.

  白梅

  【释名】就是霜梅,又叫盐梅.

  【采集加工】将大青梅用盐水浸泡,白天晒晚上泡,十天便成.时间一长便会上霜.

  【性味】味酸、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要功效是和药点痣,蚀恶肉.有刺在肉中时,嚼烂敷上即出.治刀箭伤,止血,则研烂后敷搽.乳痈肿毒,则杵烂贴敷.治中风惊痫,喉痹痰厥僵仆.牙关紧闭的人,拿梅肉揩擦牙龈,口水出来牙便打开.又治泻痢烦渴,霍乱吐下,下血血崩,功效与乌梅相同.

  核仁

  【性味】味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充沛,抗衰老,益气,不饥.除烦热.治手指忽然肿痛,则捣烂和醋浸泡.

  花

  【性味】味酸、涩,无毒.

  【功效主治】梅花汤:用半开的花,用溶蜡封住花口,投入蜜罐中,过段时间后,取一两朵加上一匙蜜用沸水快速服下.梅花粥:将飘落的梅花瓣放入米粥中煮来吃.

  叶

  【性味】味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休息痢和霍乱,则将叶煮成浓汤喝.揉梅叶在清水中,用此水洗蕉葛衣,衣服经盛夏的阳光暴晒也不会腐,如六、七月的衣料长霉点,用梅叶煎汤洗,即去,很妙.

  根

  【功效与主治】主治肢体酸痛,痛而游来没有定处.刚生下来的小孩,用梅根和桃、李的根煮水洗身,以后便不会有疮热之患.煎汤喝,治霍乱,止休息痢.长在地面上的梅根毒人.

  【发明与传说】杨起在《简便方》中说:我的臂上长了一个疽,溃烂流脓百日才好.中间有块恶肉突出,如蚕豆般大,一个多月不消,医治也没有效.因读《本草》得一方:用乌梅肉烧存研细,敷在恶肉上.一试,一天一夜去掉一大半,再敷一天即平.方知世间有如此奇方.于是起初留心收集各种方.

  榔梅

  【释名】榔梅出自均州太和山.是梅的一种.

  【性味】味甘、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

  桃

  【释名】桃树很容易栽种,一般三年就结果.桃树栽种五年后应当用刀割树皮,它流出脂液,就可多活数年.花有红、紫、白、千叶单瓣的区别;它的果子有红桃、碧桃、绯桃、缃桃、白桃、乌桃、金桃、银桃、胭脂桃,都是颜色命名的.

  【性味】味辣、酸、甜、性热,微毒.

  【功效主治】作果脯食,益于养颜.它是补肺的果食,得肺病的人宜吃.桃吃得太多后马上洗浴,易使人患寒热病.多吃生桃,会发热膨胀,发丹石毒,以及长痈疔,有损没有益,桃被列为五果中的下品就是根据此而来的.桃与鳖同食,患心痛.服术的人忌食.

  冬桃

  【功效主治】吃了解劳热.

  桃仁

  【性味】味苦、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瘀血血闭,腹内积块,杀小虫,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硬,除卒暴出血,通月经,止心腹痛,治血洁、血秘、血燥,通润大便,破瘀血,杀三虫.每夜嚼一枚和蜜,涂手和脸,效果良好.主治血滞,肢体游移性酸痛,肺劳病,肝疟寒热,产后血病.疗崩中,破两肋间积块,辟恶鬼邪气.

  桃枭

  【释名】又叫桃奴.即在桃树上过冬不掉,正月采下来的桃.

  【性味】味苦,性温,有小毒.

  【功效主治】主治杀百鬼精物,五毒不祥.和酒磨后热服,可疗心绞痛,治肺气腰痛,破血,疗心痛.治吐血,将它烧存性,研成末,用米汤调用,马上见效.还治小儿虚汗,妇女妊娠出血,破腹部气块,止邪疟.可烧烟熏痔疮,烧黑后用油调,敷在小儿头上可除疮疖.

  花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杀疰恶鬼,使人面色润泽,除水气,破尿路结石,利大小便,下三虫,消肿胀,下恶气.治心腹痛及秃疮.利宿水痰饮积滞,治风狂.研成末,敷头二的肥疮,手脚疮.

  叶

  【性味】昧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除尸虫,去疮毒.治恶气,小儿微热和突然受外界惊吓引起的嚼青、日涩、喘息、腹痛等症,疗伤寒,湿气,肢体游移性酸痛,治头风,通大小便,止霍乱腹痛.

  茎及白皮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除腹痛,去胃中热,治心腹痛,解蛊毒,避疫疠,疗黄疸身目如金,杀各种疮毒.

  桃胶

  【采集加工】桃茂盛时,用刀割树皮,久了胶则溢出.采收下来用桑灰汤浸泡,晒干后用.如服食,应当按本方制炼,效果才妙.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炼制后服,保中不饥,忍风寒,下尿道结石,破血,治中恶疰忤,和血益气,治下痢,止痛.

  【附方】治恶梦:取二十一枚桃仁炒后去掉皮尖,临睡时,朝着东方用自己的小便送服.

  治产后百病:桃仁一千二百枚,去掉皮尖和双仁的,熬捣至极细后,加一斗一升的井水三斗,曲六升,米六斗,煮熟.用常规方法酿酒,每天空腹时任意喝.

  治大肠痞结,干粪不出,胀痛呻吟:用一两新鲜的毛桃花和二两面作馄饨煮熟,空腹吃.至正午腹鸣如雷,即可排出腹内恶物.

  治面生粉刺:用等分的桃花、丹砂制成末.每次服一钱,井水送服,每日三次.二十天后小便当是呈黑色,但面色却莹白了.将三月三日收到桃花和七月七日取的鸡血,和涂在面上.二三天后剥下,则会使人面色光滑.

  治疠肠痧:桃叶加水煎服.

  治女人阴中生疮,如虫咬痒痛一样:将桃叶捣烂,再用布裹好放入.

  治黄疸:睛天的清晨,取朝东长的,大如筷予像钗股的桃根一把,切细.用一大盏水,煎至八分,空腹服.三五天后,全身黄色自退,百天后完全恢复.

  栗

  【释名】栗树长得很高,

  树叶像栎树叶,四月里开青黄色的花,每枝至少有四五个,苞的颜色有青、黄、红三种.子生时壳黄,熟时壳变紫,壳内有膜襄住,到九月降霜时才熟.只有芭自己裂开掉出来的子才能久藏,否则容易腐坏.

  【性味】味成,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使人耐饥.生吃可治腰腿不遂.疗筋骨断碎,肿痛瘀血,生嚼后涂上,立刻见效.吴栗虽大但味差,不如北栗.栗只要是晒干后吃,都能下气补益:不然仍有木气而失去补益.用火煨去汗,可除木气味,生吃则发气.蒸炒熟食也会胀气.用栗制成的粉喂养小儿,会使小儿不长牙齿.小儿不宜多吃,生的难消化,熟的则胀气,膈食生虫,往往致病.

  【发明与传说】李时珍说:栗在五谷中属水.水灾之年,则栗不熟,是物类相应的原因.有人内寒,腹泻如注,让他吃煨过的栗二三下枚后,顿愈.肾主大便,栗能通肾,由此可验证.《经验方》治肾虚腰腿没有力,用袋装生栗悬挂起来晾干,每天吃十余颗,再配以猪粥相助.久食必强健.风干栗比晒干的好,火煨油炒的比煮蒸的好.但仍须细嚼,连津液吞咽才益,如快速吃饱,反伤脾.

  栗楔

  一个苞有三颗栗子,其中扁的一颗叫粟楔.

  【功效主治】主治筋骨风痛,活血尤为有效.每天生吃七颗,破胸胁和腹中结块.将它生嚼,还可拔恶刺,出箭头,敷颈淋巴结结核肿痛.

  栗壳

  栗的黑壳.

  【性味】气味同栗.

  【功效主治】煮汤喝治反胃消渴,止泻血.

  毛球

  栗外面的刺苞.

  【功效主治】煮汤,洗火丹毒肿.

  花

  【功效主治】花治颈淋巴结结核.

  树皮

  【采集加工】剥带刺的皮煎水洗.

  【功效主治】主治丹毒五色无常.

  树根

  【功效主治】用酒煎服,治偏坠疝气.

  【附方】治骨鲠在咽:将栗子内的薄皮烧灰存性,研末,吹入咽喉中,骨鲠即下.钓鲠丸:用栗子肉上的皮半两,制成末,与一个鲇鱼肝和二钱半乳香同捣,做成梧籽大小的丸.视鲠的远近;用线将丸子系紧,喝少许水吞下,提线即可钓出鲠.

  治小儿疳疮:嚼生栗子敷上.芦刺入肉,方法相同.

  治被马咬:独颗栗子烧研敷.野兽爪抓伤,方法相同.

  治小儿口中生疮:大栗都熟,天天吃,甚效.

  治鼻出血不止:宣州大栗七颗刺破,连皮烧灰存性,出火毒,加少许麝香研匀.每次服二钱,温水送下.或者用粟子壳炭研成末,做粥吃.

  治刀伤:大粟子捣烂敷.治老人肾虚腰痛:栗子同公狗腰子、葱、盐煮吃,一月即愈.

  治小儿脚弱没有力,三四岁仍不能行走每天给生栗与他吃.

  治跌打斗殴伤:生嚼栗子涂搽,良.

  治栗子颈:用栗苞内隔断薄膜嚼烂敷.治膈气:用煅烧过的栗子黑壳与等分的舂米槌上的糠,制成桐子大小的蜜丸.每次空腹服三十丸.

  治眼红疼痛,火气上升,眼球上血丝:用栗子七个,同黑鱼煮成羹吃.

  治颈淋巴结结核不愈:采栗花同贝一起制成末,每日用酒送服一钱.

  枣

  【释名】枣树是红色,长着小刺,四月里长叶,五月开白带青的花,各处都有栽种,只有山西、山东的枣大.

  【采集加工】干枣做法:须先清扫地面,铺上菰箔之类来承接枣,日晒夜露后,再拣除烂的,晒干后即可.切了现晒干的叫枣脯.煮熟后榨出的汁叫枣膏.蒸熟叫胶枣,加糖、蜜拌蒸则更甜.加麻油叶同蒸,颜色更润泽.胶枣捣烂后晒干则成了枣油,具体作法为:选红软的干枣放入锅中,加水至刚好淹平,煮沸后捞出,在砂盆中研细,用棉布包住绞取汁.涂在盘上晒干,它的形如油,刮摩成末后收取.每次用一匙放入汤碗中即成美浆,酸甜昧足,用来和米粉,最止饥渴、益脾胃.

  生枣

  【性味】味甘、辛,性热,无毒.

  【功效主治】多食使人寒热,腹胀滑肠,瘦人尤其不能吃.

  大枣

  大枣即晒干的大枣.

  【性味】味甘,性乎,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卜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体虚弱,大惊,四肢重,和百药.长期服食能轻身延年.但有齿病、疳病、蛔虫的人不宜吃,腹中胀满的人不宜吃,小儿不宜多吃.忌与葱同食,否则使人五脏不和.如与鱼同食,使人腰腹痛.李时珍说:现在的人蒸枣大多用糖、蜜拌过,长期吃最损脾,助湿热.另外,枣吃多了,使人齿黄生虫.枣是益脾的,脾病宜食.如无故常吃,则生虫损齿,害处很多.

  核仁

  【功效主治】核仁存放三年的最好.主治腹痛邪气,恶气猝忤疰.

  核

  【功效主治】核烧研,掺胫疮很好.

  叶

  【性味】味甘,性温,微毒.

  【功效主治】覆盖麻黄,能令发汗.和葛粉,擦痱子疮,效果好.

  木心

  【性味】味甘、涩,性温,有小毒.

  【功效主治】主治寄生虫引起的腹痛,面目青黄,淋露骨立.锉取木心一斛,加水淹过三寸,煮至二斗水时澄清,再煎至五升.每日晨服五合,呕吐即愈.另外煎红水服,能通经脉.

  根

  【功效主治】煎水洗浴,可治小儿赤丹从脚背发起.

  皮

  【采集加工】枣树皮与等量相同的老桑树皮烧研.

  【功效主治】每次用一合,以井水煎后,澄清,洗目.一月三次,眼昏的人会复明.但须忌荤、酒、房事.

  【附方】调和胃气:将干枣肉烘燥后,捣成末,加少许生姜末,用白开水送服.

  仙枣

  【释名】它的形状如大枣,长二寸,纯紫色,纹细核小,味道甘美,现已不多见.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补虚益气,润五脏,美容颜.

  红枣

  【释名】产自北方.比黑枣小些,枣皮是红色,肉也有些微红,肉质酥松,放在水中多飘在水面,味也甜美.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补脾胃,益元气,生津液,使人不饱.小儿出痘后,宜多吃.

  山 果 类

  梨

  【释名】梨树很高,叶子光滑,二月开白色的花,梨的品种很多,有青黄红紫四种颜色.到处都有.

  【采集加工】收藏,或削梨蒂插在萝卜上,就可以一年不烂.现在北方人每年在树上将梨包裹起来,过冬后才摘.

  实

  【性味】味甘、微酸,性寒,无毒.

  【功效与主治】主治热嗽,止渴.治咳热,中风不语,伤寒发热,解丹石热气,惊邪.利大小便,除贼风,止心烦气喘热狂.润肺凉心,消痰降炎,解疮毒、酒毒.

  【发明与传说】李时珍说:《别录》谈梨,只说它的害,不说它的功.古人说到病大多与风寒有关,用药都是桂、附,却不知梨有制风热、润肺凉心,消痰去火、解毒的功用.当今人们的病十有六七是痰病、火病.梨的有益之处肯定很多,但也不宜过量而食.遗憾的是,只有乳梨、鹅梨、消梨可吃,其它梨即使可以吃也不能治病.

  花

  【功效与主治】去面黑粉滓.

  叶

  【功效主治】捣汁服,解菌毒.治小儿疝气.煮汁服,治霍乱吐利不止.煎服,治风.

  【附方】治消渴饮水:用香水梨,或鹅梨,或江南雪梨都可以,取它的汁加蜜水熬成后,用瓶收藏.随时可用白开水调服.

  治反胃吐食,药物不下:取一个大雪梨,将十五粒丁香刺人梨内,再用湿纸包四、五层,煨熟吃.

  治痰水咳嗽,年久不愈:将好梨去核后捣成一碗汁,放入椒四十粒,煎沸后去滓,入黑糖一两,细细含咽即愈.又方:用一个梨,刺上五十个孔,每孔放椒一粒,用面裹好,柴灰火煨熟,待冷后去掉椒吃.又方:梨去核,加酥、蜜,裹上面烧熟,冷吃.又方:梨切成片,煎酥吃.又方:梨捣汁~一升,加酥,蜜各一两,地黄汁一升,煎成后含咽.

  治眼红肿痛;鹅梨一个捣汁.黄连末半两,腻粉一两,和匀后用布裹好浸入梨汁中,用此梨汁每天点眼睛.

  治中风失音:喝一盏生梨捣的汁,次日再喝.

  鹿梨

  【释名】又叫山梨.

  【采集加工】李时珍说:山梨,即野梨,到处都有.像杏邓么大,可以吃.树叶象茶叶,根象小拇指那样细,当地人采八月的梨皮治疮.

  【性味】味酸、涩,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煨来吃治痢疾.

  根皮

  【功效主治】煎汁治疮疥.

  棠梨

  【释名】李时珍说:棠梨,是一种野梨,处处山林都有.埘比梨树小,叶边都有锯齿.二月开白花,霜后可吃.棠梨树与梨嫁接最好.有甜、酸,红、白两种.

  【采集加工】它的叶味微苦,嫩时烘熟,用水淘净后,可加油、盐调食,或蒸晒后当茶.它的花也可烘熟吃,或晒干磨面作烧饼充饥.

  【性味】味酸、甘,涩,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烧束吃,止滑痢.

  枝叶

  【功效与主治】主治霍乱吐泻不止,转筋腹痛.将一把枝叶同二两木瓜煎汁,细呷.

  海红

  【释名】又叫海棠梨,二月开红花,果子到八月才熟.它的形状如梨,和樱桃大小,味道酸甜,到八、九月可吃.

  子

  【性味】味酸、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能治泄痢.

  木瓜

  【释名】木瓜很多,但宣城出产的最佳.树木的形状像柰.春末开花,深红色.果子大的象西瓜,小的象拳头,皮黄色.

  【性味】味酸,性温,无毒.

  【功效与主治】主治肌肤麻木,关节肿痛,脚气,霍乱大吐,转筋悄止.治脚气剧痒难忍,用嫩木瓜一个,去籽煎服.另外作饮料喝,可以治愈呕逆,心膈痰唾,消食,止水痢后渴不止.止水肿冷热痢,心腹痛.

  【发明与传说】俗话说梨有百损而一益,木瓜有百益而一损.所以古诗说,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浆.

  木 瓜 核

  【功效主治】主治霍乱烦躁气急,每次嚼七粒,温水咽下.

  枝、叶、皮、根

  【性味】味酸、涩,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煮水喝,都止霍乱吐下转筋,疗脚气.枝作拐杖,利筋脉.根叶煮水洗足胫,可以防止脚软跌倒.木材作桶洗脚,很益人.

  花

  【功效主治】主治面黑粉刺.

  【附方】治霍乱转筋:用木瓜一两,酒一升,煎服,不饮酒的人,用水煎服.再用布浸水裹脚.

  治脐下绞痛:用木瓜三片,桑叶七片,大枣三枚,三升水,煮至半升,一次服下即愈.

  治翻花痔:木瓜研成末,用鳝鱼身上的粘涂涮后,贴在痔上,并用纸护住.

  楂子

  【释名】楂子又叫木桃.和木瓜是一类,味道酸涩,比木瓜小,色微黄,蒂、核都粗,核中的籽小而圆.

  【性味】味酸、涩,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断痢,去恶心反酸,止酒痰黄水.煮水喝,可治霍乱转筋,功效与木瓜相近.但经常吃则伤气,损齿和筋.山楂【释名】因它的味道像楂子,所以也叫楂.

  【采集加工】李时珍说:山楂树很高,叶有五尖,丫间有刺.三月开五瓣小白花.果实有红、黄二种,像花红果,小的如指头,到九月熟后,将熟山楂去掉皮和核、和糖蜜…一起捣,做成山楂糕.

  【性味】味酸,性冷,无毒.【功效主治】能消食积,补脾,治小肠疝气,发小儿疮疹.健胃,通结气.治妇女产后枕痛,恶露不尽,可煎水加砂糖服,立即见效.

  【发明与传说】李时珍的邻家有一小儿,困积食而黄肿,腹胀如鼓.偶然到羊丸树下,将羊丸吃了个饱.回去后大吐痰水,病也就好了.羊丸与山楂是同类,它的功效也相同,博识的人不可不知.核【功效与主治】核吞下,化食磨积,治睾丸肿硬,坠胀麻木和妇女小腹肿大.

  赤 瓜 木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功效与主治】主治水痢和头风身痒.

  根

  【功效主治】消积,治反胃.

  茎叶

  【功效主治】煮水,洗漆疮.

  庵 罗 果

  【释名】又叫香盖.庵罗果树长得像花林树,而且极大.叶子像茶叶,形状像北梨,五、六月熟,多吃没有害.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止渴.又可治妇女经脉不通,男人血脉不行.经常食,使人不饥.凡时疫流行病和吃饱后,都不能吃.

  叶

  【功效主治】煎水服,止渴疾.

  柰

  【释名】柰梵音又叫频婆,树、果都像花红比花红大,可栽种可嫁接.有白、红、青三种颜色.白的叫素柰,红的叫丹柰,青的叫绿柰,都在六、七月成熟.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补各脏腑气不足,和脾.捣成汁服,治暴食引起的饱胀和气壅不通.益心气,耐饥,生津止渴.常吃使人肺胀,病人更甚.

  林檎

  【释名】就是文林郎果.林擒味道甘美,能招很多飞禽来林中栖落,所以叫林檎.李时珍说:林檎的果实小而圆.其中关味酸的是楸子.其它还有金林檎、红林檎、水林檎、蜜林檎、黑林檎,都是用其具有的色和味来命名的.另有颜色像紫柰,到冬季才结果的.

  【采集加工】林檎熟后,晒干研成末点汤其美,称作林檎粉.林檎树艮毛虫,埋吞蛾在树下或用洗鱼的水浇树即解防治.

  【性味】味酸、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下气消痰,治霍乱腹痛.患消渴的人宦吃.疗水谷痢、泄精、小儿闪癖.经常吃会发热和生疮疖,闭百脉.

  东 行 根

  【功效主治】东行根治白虫、蛔虫,消渴好睡.

  柿

  【释名】李时珍说:柿,树高叶大,圆而有光泽.四月开黄白色小花.结的果实为青绿色,八九月才成熟.生柿收藏后自行变红的,叫烘柿;晒干的叫白柿,用火熏干的叫乌柿;水泡储藏的叫酸柿.柿有核呈扁状,像木鳖子仁而坚硬.柿根很牢固,叫做柿盘.

  烘柿

  【释名】烘柿不是指用火烘,是说将青绿的柿放在器具中自然变红熟,像火烘出来的一样,而且涩味尽去,味甜如蜜.

  【性味】味甘,性寒,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通耳鼻气,治肠胃不足,解酒毒,压胃问热.止口干.生柿性冷,不能同蟹一起吃,否则会使腹痛泻痢.

  【发明与传说】有一个人吃了蟹后,又吃了很多红柿,结果整夜大吐,以致吐出血,不省人事.一位道士讲:只有木香可解,于是用木香磨水灌下,才渐渐苏酵过来.

  囱柿、柿霜

  白柿,即干柿长霜.

  【采集加工】去皮捻扁,日晒夜露至千,放入瓮中,等到生白霜时才取出.现在人们叫它柿饼,也称柿脯,又叫柿花.它的霜叫做柿霜.

  【性味】味甘,性平,涩,无毒.

  【功效主治】补虚劳不足,消腹中瘀血,涩中夺取肠,健脾胃气.能化痰止咳,治吐m,润心肺,疗慢性肺疾引起的心热咳漱,润声喉,杀虫,温补.经常吃可去面斑,治反胃咯血,肛门闭急并便血,痔漏出血.

  霜

  【功效主治】清心肺热,生津止渴,化痰平嗽,治咽喉口舌疮痛.

  乌柿

  火熏干的.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杀虫,疔金疮,烧伤感染,可长肉止痛.治狗啮疮,断下痢.服药口苦和呕吐的人,吃少许即止.

  柿糕

  【采集加工】用糯米和干柿做成粉,蒸来吃.

  【功效主治】主治小儿秋痢,便血.

  柿蒂

  【性味】味涩,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煮水服,治咳逆哕气.

  木皮

  【功效主治】主治便血.晒焙后研成末,吃饭时服二钱.烧成灰,和油调敷,治烫火烧伤.

  根

  【功效主治】主治血崩、血痢,便血.

  【附方】解桐油毒:吃干柿饼即愈.治小儿秋痢:用粳米煮粥,熟时加入干柿末,再煮二、三沸后吃.乳母也吃.

  治小便血淋:用三个干柿烧灰存性,研末,用陈饭送服.又方:用白柿、乌豆、盐花煎汤,滴人墨汁服下.

  治小便热淋涩痛:于柿、灯芯各等分,煎水喝,效果良好.

  治脾虚泄痢,食不消化:干柿三斤,酥一斤,蜜半斤,用酥、蜜煎匀,放入干柿煮沸十余次,再用干燥的器皿贮藏起来.每天空腹吃三五枚,效果良好.

  治咳出血丝血屑:用青州出产的犬柿饼,在饭上蒸熟后扳开.每次将一枚柿饼,掺青黛…钱,临睡时吃下.

  治妇女产后气乱心烦:用干柿切碎,加水煮成汁后小口小口地喝.

  治小儿痘疮入目:白柿天天吃,效果好.

  治骨长疮久烂不愈:用柿霜、柿蒂各等分烧研,敷上马上见效.

  治面长疮久烂不愈:用柿霜、柿蒂各等分烧研,敷上马上见效.

  治面生黑点;天天吃干柿.

  冶耳聋:干柿三枚切细,加粳米三合,豆豉少许,煮粥,天天空腹吃.

  治咳逆不止:用柿蒂、丁香各两钱,生姜五片,煎水服.治虚人咳逆,则再加入参一钱;如胃寒,则加好姜、甘草各等份;如气虚,则加青皮,陈皮、半夏.

  卑柿

  【释名】又叫漆柿.象杏那么大,只能生吃,不能制成干.其他的柿熟时都呈红黄色,只有它虽熟犹青.

  【性味】味甘、涩,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压丹石药引起的发热,利水,解酒毒,去胃中热,止烦渴,润心肺.经常吃,使人寒中.不可与蟹同吃.

  君 迁 子

  【释名】又叫牛奶柿,生长在海南.树高有几米.果子中汁,像乳汁一样甜美.

  【性味】味甘、涩,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止消渴,去烦热,使人肤色润泽,轻健,静心,悦人面色.

  安 石 榴

  【释名】李时珍说:石榴五月开花,有红、黄、白三色.单叶的结果;多叶的不结果,结果也没有子.果实有甜、酸、苦三种.

  甘 石 榴

  【性味】味甜、酸、涩、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甜的治咽喉燥渴,理乳石毒,制三尸虫.酸的治赤白痢、腹痛,同子一起捣成汁,每次服一枚.又止泻痢,崩中漏下,但却不可经常吃,否则损人肺,损人齿,使人黑.只要是正在吃药的人忌食.丹溪说:榴即是留.它的汁酸性滞,会恋膈成痰.

  酸 石 榴

  【性味】味酸,性温,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赤白痢、腹痛,连同子一起捣成汁,顿服一枚.还可以治愈泻痢崩带下.

  酸 榴 皮

  【功效主治】治筋骨风,腰腿不遂,步行挛急疼痛,涩肠,止下痢和滑精.用汁点目,止泪下,煎服,下蛔虫.止泻痢,便血脱肛,崩中带下.

  东 行 根

  【功效主治】主治蛔虫、寸白.青的可以染发.治口齿病.止涩泻痢、带下.功效与皮相同.

  花

  【采集加工】阴干成末,和铁丹一起服,一年变白发如漆.铁丹,能飞的铁称为丹,也即铁粉.

  【功效主治】千叶石榴花治心热吐血.另外,研成末吹入鼻中,止鼻出血,立效.也可敷金疮血.

  【附方】治滑肠久痢:黑神散:用酸石榴一个,煅烧至烟尽,泄出火毒一夜后研成末,再与一个酸石榴煎汤,神效无比.

  治鼻出血不止:酸石榴花三钱,黄蜀葵花一钱,制成末.每次用末一钱,水一盏,煎服.

  橘

  【释名】树高几米,茎上长刺.夏初开白花,六、七月结果,到十一、十二月才熟黄色.扒皮后,内分几瓣,瓣中有核.内瓣甘润香美,是果中的贵品.

  【性味】味甘、酸,无毒.

  【功效主治】甘的润肺,酸的止消渴,开胃,除胸中膈气.都不可经常吃,否则恋瞩生痰,滞肺气,忌同蟹吃,会使人患软痈.

  黄 橘 皮

  【性味】味苦、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胸中结块结热逆气,利水谷,下气,治呕咳,治气冲胸中、吐逆霍乱,疗脾不能消谷,止泄,除膀胱留热停水、五淋,利小便,去寸白虫.清痰涎,治上气咳嗽,开胃,治气痢,胸腹结块肿痛.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疾疟,大肠秘涩,妇女乳痈.久服去臭,下气通神.作调料,解鱼腥毒.

  青 橘 皮

  【性味】味苦、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气滞,消食,破积结和膈气,去下焦部等各种湿,治左胁肝经积气.小腹疝痛,消乳肿,疏肝胆,泻肺气.

  瓣上筋膜

  【功效主治】主治口渴、吐酒.炒熟后煎汤喝,很有效.

  橘核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腰痛,膀胱气痛、肾冷,将橘核炒研,每次温酒送服一钱,或用酒煎服.治酒风鼻赤,则炒研,每次服一钱,胡桃肉一个,擂烂用酒送服,以病情而定量.

  橘叶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胸膈逆气,入厥阴,行肝气,消肿散毒,乳痈胁痛,还可行经.

  【附方】治突发性心痛:倘若在旅途中,用药不便,只要用橘皮去白后,煎水喝,甚好.

  治嵌甲作痛,不能走路:用浓煎陈皮浸泡很久,甲和肉自己便分开,轻轻煎去甲,并用虎骨末敷上即可.

  治肾经气滞腰痛:橘核、杜仲各一两,炒后研成末,每次吃二钱,盐酒送服.

  治肺痈咳脓血:绿橘叶洗净后,捣绞出一盏汁,服下,吐出脓血即愈.

  柑

  【释名】就是南方果,它的树与橘没有区别,只是刺少些.柑皮比橘皮稍厚颜色稍黄,纹理稍粗且味不苦.柑不好保存,容易腐烂.柑树比橘怕冰雪,这些是柑、橘的区别.

  【性味】昧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利肠胃热毒,解丹石,止暴渴,利小便.

  皮

  【性味】味辣、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下气调中.皮去白后焙研成末,加盐做汤喝,可解酒毒及酒渴.山 柑 皮【功效主治】主治咽喉肿痛,有效.

  核

  【功效主治】做涂脸药.

  叶

  【功效主治】主治耳内流水或成脓血,取嫩叶尖七个.加几滴水,杵取汁滴入耳孔中即愈.

  【附方】治妇女难产:柑瓤阴干,烧灰存性,研末,温酒送服二钱.

  橙

  【释名】产于南方,果实像柚而香,也有一种味很臭.柚是柑类中最大的,黄得早而不好收藏;橙是橘类中最大的,熟得晚能存放很久.它们都有大小二种.橙树的枝很高,叶不太像橘树叶,也有刺.

  【性味】味酸,性寒,无毒.

  【功效与主治】行风气,疗颈淋巴结核和甲状腺肿大,杀鱼蟹毒.洗去酸水,切碎和盐煎后贮食,止恶心,去胃中浮风恶气.吃多了会伤肝气,发虚热.与肉一起吃,会使人头眩恶心.

  橙皮

  【性味】味苦、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做酱、醋很香美,食后可散肠胃恶气,消食

下气,去胃中浮风气.和盐贮食,止恶心,解酒病.加糖做的橙丁,甜美,而能消痰下气,利膈宽中,解酒.

  核

  【功效主治】浸湿研后,夜夜涂可治面斑粉刺.

  【附方】香橙汤:宽中下气,消酒.用橙皮二斤切成片,生姜五两切焙擂烂,加烤过的甘草末一两,檀木半两,和后作成小饼,用加盐的肥肠送下.

  治闪挫腰痛难忍:橙核三钱炒研后,用酒送服,即愈.

  柚

  【释名】李时珍说:柚的树、叶似橙.它的果有大小两种:小的像柑和橙:大的象瓜,甚至有围大超过一尺的,也属橙类.它的皮很厚,但味道甘美,它的肉有甜有酸.

  【性味】味酸,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消食,解酒毒,治饮酒的人口臭,去肠胃恶气,疗妊妇厌食,口淡.

  皮

  【性味】味甘、辛,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下气,消食快膈,散愤懑之气,化痰.

  叶

  【功效主】同葱白一起捣烂,贴在太阳穴上,可治头风痛.

  花

  【功效主治】与麻油一起蒸成香泽的面脂,可长发润燥.

  枸橼

  【释名】又叫佛手柑.属柑、橘之类.李时珍说:它生岭南,树像朱栾,叶子尖长,枝间有刺.种在靠近水田之处容易存活.果子形状像人的手,有指,所以俗称佛手柑.有长一尺四五寸的,皮像橙柚,厚皱有纹和光泽.果的颜色像瓜,没熟时是绿的,熟后是黄色的.味道甘甜而带辛味,清香袭人.

  皮瓤

  【性味】味辛、甘,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下气,除心头痰水.煮酒喝,治痰气咳嗽.煎水,治心下气痛.根叶皮相同.

  金橘

  【释名】又叫金柑.它的树像橘,不太高大.五月开白花,到秋冬果黄就成熟了,大的一寸多,小如指头,长形而成厚,肌理细莹,生时是深绿色,熟后则是金黄色.它的味酸甜,而且芳香可爱,糖造、蜜煎都很好吃.

  【性味】味酸,甜,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下气快膈,止渴解醉酒,辟臭.皮的效果更好.枇杷【释名】树高一丈多,枝叶茂盛,叶背面有黄毛,四季都不凋谢.隆冬开白花,到三、四月结出像球一样的果,熟时颜色象黄杏,有小毛,皮肉很薄,核大像茅栗.

  【性味】味甘、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退上焦热,润五脏.多吃发痰热,伤脾.与烤肉和热面一起吃,会使人患黄病.

  叶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煮水喝,主治猝宛不止.下气,嚼叶咽下也町.治呕吐不止,妇女产后口干,还治渴疾、肺气热嗽及肺风疮、胸面上疮.能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毒,疗脚气.

  花

  【功效主治】主治头风,鼻流清涕.花和辛夷各等分研末,用酒送服二钱,每天服二次.

  木 白 皮

  【功效主治】生嚼咽汁,止吐逆而不下食,煮汁冷服更好.

  杨梅

  【释名】二月开花结果.果子的形状像楮实子.五月才成熟,有红、白、紫三种颜色,红的比白的好,紫的又比红的好,因为它肉多核小.

  【采集加工】盐藏、蜜渍、糖收都很好.

  【性味】味酸、甜,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溃恶气.烧成灰服,断下痢,盐藏而食,去痰止呕吐,消食下酒.常含一枚咽汁,利五脏下气.干后制成屑,喝洒煎服方寸匕,止吐酒.

  核仁

  【功效主治】主治脚气.李时珍说:据王性之《挥尘录》载,稽杨梅为天下之冠,童贯苦于脚气,听说杨梅仁可以治,郡守王嶷便送了五十石,童贯用后便好了.取仁法:用柿漆拌核而晒,核会自己裂.

  树皮及根

  【功效主治】煎汤,洗恶疮疥.煎水,漱牙痛.口服,解砒霜毒.烧成灰调油,涂烫伤烧伤.

  【附方】治中砒毒,心唆绞痛,欲吐不吐,面青肢冷,用杨梅树皮煎汤二三碗,喝下即愈.

  樱桃

  【释名】又叫含桃、莺桃.不太高,初春时开白花.樱桃树大都枝繁叶茂,绿树成荫,熟得早,它的果熟后,颜色深红色的称作朱樱;紫色,皮中有细黄点的,有称作紫樱,味最甜美;还有红黄光亮的,叫做蜡樱;小而红的樱珠,味都不如紫樱.最大的樱桃,像弹丸,核小而肉肥,十分难得.

  【采集加工】三月熟时,樱桃用盐藏、蜜煎都可以,或者同蜜捣烂做糕食.

  【性味】味甘,性热,涩,无毒.

  【功产主治】主治调中,益脾气,养颜,美志,止泄精、水谷痢.但多食会发热,有暗风的人不能吃,吃后即发.还会伤筋骨,败血气.

  叶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蛇咬,将叶捣成汁喝,并敷.另外,煮老鹅时,放几片叶子在锅中,容易煮烂.

  花

  【功效主治】主治面黑粉刺.

  枝

  【功效主治】主治雀斑,将枝同紫萍、矛皂、白梅肉研和,每日用来洗脸.

  东 行 根

  【功效主治】煮水喝,即下寸白虫.

  银杏

  【释名】又叫白果,也叫鸭脚子.树高二三丈,叶子像鸭掌形,二月开青白花,在夜问开花.最早出产于江南,因为它的形状像小杏,而核是白色的,所以改叫银杏.现在叫白果.

  核仁

  【性味】味甘、苦,性平,涩,有小毒.

  【功效主治】生吃引疳解酒,降痰,消毒杀虫,熟后吃益人,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自浊.嚼成浆涂鼻脸和手足,治疱黑斑皱裂及疥癣疳阴虱.与鳗鲡鱼一起吃,会患软风.古人说不可多吃.

  【附方】治小便白浊:用生白果十个,擂水喝,每天喝一次,有效即停止.

  治赤白带下,下元虚惫:白果、莲肉、红米各半两,胡椒一钱半,制成末.用一只乌骨鸡,把内脏取出后装上药,放在瓦器中煮烂,空腹食用.

  治阴虱作痒:阴毛间生虫如虱,或红或白,痒不可忍:生白果嚼细后,频频擦上.

  治手足皴裂:生白果嚼烂,每晚涂.

  治狗咬:嚼生白果涂上.

  治水疗暗疔:先刺患处的四周,再取浸在油中多年的银杏去壳后捣烂敷上.

  核桃

  【释名】又叫羌桃.现在陕、洛一带很多.核桃树大,叶厚而枝叶茂盛,三月开象栗花一样,结果到八九月成熟,形状像青桃.果实有壳,秋冬成熟时采摘.

  【采集加工】熟时用水泡烂皮肉,取果核.

  【性味】味甘、性平,温,无毒.

  【功效主治】吃了使人健壮,润肌,黑须发.多吃利小便,去五痔.将捣碎的桃核肉和胡粉放入毛孔中,会长出黑毛.核桃烧灰存性和松脂研,可敷颈淋巴结核溃烂.另外吃核桃使人开胃,通润血脉,骨肉细腻.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嗽、腰腿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肠风,散肿痛,发痘疮,制铜毒.同破故纸蜜丸服,补下焦.治损伤、尿道结石.吃酸导致牙酥的人,细嚼胡桃便可解.小儿痧疹后不能吃,必须忌半年,不然则会滑肠,痢不止.多食动痰饮,使人恶心、吐水,吐食物.还会动风,脱人眉.同酒吃得过多,会使人咯血.

  油 核 桃

  【性味】味辛,性热,有毒.

  【功效主治】主治杀虫攻毒,治痈肿、麻风、疥癣、梅毒、白秃等疮,润须发.

  树皮

  【功效主治】主治水痢.春季研皮汁洗头,可黑发.将皮煎水,可染粗布.

  壳

  【功效主治】烧灰存性,可投入下血、崩中的药.

  【附方】吃核桃的方法:核桃绝不能暴食,必须逐渐地吃.第一天吃一颗,每过五天加一颗,到每天二十颗时止,周而复始.常吃能使人胃口大增,肌肤细腻光润,须发黑泽,血脉流通,延年不老.

  治尿路结石疼痛,便中有石子:核桃肉一升,细米煮的粥一升,相和后一次服下即愈.

  治小儿误吞铜钱:多吃核桃,铜钱便会自己化出.核桃与铜钱一起吃即成粉,这是可以验证的.

  治女子血崩不止:用核桃肉十五枚,在灯上烧灰存性,空腹用温酒一一次送服.神效.

  治一切痈肿、背痈、附骨疽未成脓:核桃肉十个煨熟后去壳,加槐花一两研磨杵匀,热酒送服.

  治白癜风:用一个核桃壳处的青皮,与一皂荚子大的硫磺,同研匀.每天敷患处.

  榛

  【释名】榛树是矮小的.丛生植物.冬末开花,成条下垂二、三寸.二月长叶,皱纹多,有细齿和尖,它的果实成苞,相粘花一起,一苞一果.它的果如栎果,底大项尖,没熟时是青色,熟时则变成褐色的.

  仁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益气力,实肠胃,使人不饥健走.

  阿月浑子

  【释名】跟胡榛子是同一树种.一年的叫胡榛子,二年的叫阿月浑子.

  仁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各种痢,去冷气,令人健壮,治腰冷阴,肾虚痿弱,房中术常用它.

  木皮

  【性味】味辛,性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阴肾萎弱,囊下湿痒,煎汁洗浴,很好.

  橡实

  【释名】就是橡斗子,又叫柞子或栎木子,许多山谷中都有生长.木质坚硬却不能作木材用.做成烧炭.其他树木却不如它.

  【采集加工】四五月开出像栗花一样的花朵,黄色.结的果实像荔枝核.它的果实的蒂如斗,包着半截果实.它的仁像它的嫩叶可以煎水当茶.

  【性味】味苦,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下痢,厚肠胃,肥健人.

  斗壳

  【性味】味涩,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止肠风下痢,崩中带下.并可用来染棉布和须发.

  木皮、根皮

  【性味】木皮、根皮味涩,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恶疮.因犯露引起的浮肿,可每天煎水洗,直到脓血排尽后为止.又止痢,消颈淋马结结核.

  【附方】治下痢脱肛橡实烧灰存性,研末,用猪脂调后敷患处.

  治风虫牙痛:橡实五个加盐在内,皂荚一条加盐在内,同煅研末.每日擦三五次,再用荆芥汤漱口,效果好.

  夷 果 类

  荔枝

  【释名】又叫离枝.树木高大,树叶一年四季不落,果在五六月分成熟.诗人白居易曾描述:此果若离开树干,一日则色变,二日则香变,三日则味变,四五日后色、香、味都已没有存,所以名离枝.

  【采集加工】果鲜时肉白,经晒干后呈红色.日晒火烘,卤浸蜜煎,可以运到远方.成朵荔果晒干称为荔棉.

  【性味】昧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止渴,益人颜色,提神健脑.可治头晕心胸烦躁不安,背膊不适,颈淋巴结结核,脓肿和疔疮,发小儿痘疮,李时珍说:荔枝气味纯阳,新鲜荔枝食入过多,会出现牙龈肿痛、口痛或鼻出血.所以牙齿有病,及上火病人忌食.

  核

  【性味】味甘,性温、涩,无毒.

  【功效主治】可治胃痛,小肠气痛、妇女血气刺痛.方法是将一枚核煨成性,研成末,以酒调服.

  壳

  【功效主治】主治小儿疮痘出不快,煎汤饮服.又解荔枝热,浸泡水饮服.

  花及皮、根

  【功效主治】主治喉痹肿痛,用水煮汁,细细含咽.

  【附方】治水痘发出不畅:荔枝肉浸酒饮,并吃肉.忌生冷.

  治疔疮恶肿:用荔枝三个或五个,不用双数,以淘净为末,与糯米粥同研成膏,摊在纸上贴.留一孔出毒气.或用荔枝肉、白霜梅各三枚,捣成饼子.贴于疮上,消除病根.

  治呃逆不止:用荔枝七个,连皮核烧灰存性,研成末,白汤调服,即止.

  治疝气:荔枝核、青橘皮、茴香各等分,炒灰存性研开.用酒调服二钱,每日三次.

  治妇女血气刺疼,胃痛,腰腹背痛:用荔枝核烧存性,取半两;香附子炒一两,研成末,每次服二二钱,用盐汤,米汤调服均可.

  治痢疾(赤白痢):荔枝壳、橡斗壳,石榴皮、甘草各自炒后煎服.

  龙眼

  【释名】又圆眼.树木高二三丈,和荔枝相比荔枝叶子小些,冬季不谢,春末夏初,开细白花.七月果子成熟.

  【性味】道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氕脏邪气,治厌食、食欲不振,驱肠叶寄生虫及血吸虫.长期食用,强体魄,延年益寿,安神健脑长智慧,开胃健脾,补体虚.新鲜龙眼用沸汤淘过食,不伤脾.李时珍说:食品以荔枝为贵,而强身健脑则以龙眼为良.因为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平.可治思虑过度伤及心脾.

  核

  【功效主治】主治腋臭.用六枚,同胡椒十枚研,出汗时即擦患处.

  龙荔

  【释名】二月里开花和荔枝同时熟.生长于岭南.形状像小荔枝,而肉的味道如龙眼,它的树木,枝叶都和龙眼荔枝相似,所以名龙荔.

  【性味】味甘,性热,有小毒.

  橄榄

  【释名】又叫青果、谏果.同吃时味道苦涩,可回味甘美.树木高耸直.结子没有棱瓣,八九月采摘.

  【采集加工】橄榄树高,在果子将熟时,用木钉钉树,再放少许盐入树皮内,果实一旦成熟便自落.橄榄果生食甚佳,用蜜渍、盐藏后可运到远方.橄榄树枝如黑胶的,烧烤时气味清烈,称为榄香.

  【性味】味酸、涩,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生食、煮饮,都可解酒醉,解河豚鱼毒.嚼汁咽下,治鱼骨鲠及一切鱼蟹毒.又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治咽喉痛.

  【发明与传说】按《名医录》载:吴江一富人,食鳜鱼被鲠.鱼骨在胸中不上不下,疼痛无比,半月后奄奄一息.忽遇渔人张九,告知取撖榄服食,当时没有橄榄,便用橄榄核研末,取急流水调服,骨遂下而愈.如今人们煮河豚和团鱼,都放入橄榄,因知橄榄能治一切鱼蟹之毒.

  榄仁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唇边燥痛,研烂敷于患处.

  核

  【性味】味甘、涩,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磨汁服,治各种鱼骨鲠喉及食鱼过多,消化不良,又治小儿痘疮后生痣,烧后研末敷.

  【附方】主治下部疳疮:橄榄烧灰成性,研末,用油调敷,或加冰片、孩儿茶等分.

  木 威 子

  【释名】生长在岭南山谷.树高达一丈余.叶似楝叶,子像橄榄果,也象枣,削去皮可作粽食用.

  【性味】味酸、辛,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胸中恶水气.

  庵 摩 勒

  【释名】又叫余甘子.它的味初食是苦涩,良久回味则变成甘甜,所以叫余甘.它的形状如川楝子,味道类似于橄榄.

  【采集加工】蜜渍、盐藏后作为土特产运各地.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风虚热气,补益强气.合铁粉一斤用,耐老.取子压汁,和油涂头,生发去风痒,黑发.又主治汞、硫黄、金属物伤肺,气喘咳嗽.可研末点汤服,解金石毒,硫黄毒.久服轻身,延年长寿.服乳石的人,宜常食用.

  毗 梨 勒

  【释名】又叫三果.树像胡桃,果子的形状也像胡桃.核圆短没有棱.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风虚热气,功同庵摩勒.可暖肠腹,去一切冷气,下气,止泻痢.研成浆染须发,可使其变黑.

  五 敛 子

  【释名】五敛子的果子如拳头,颜色青黄润绿,形状有些怪,皮肉脆软,初食时味酸而后味才甜美.每年五月、十月成熟两次.一树可结果很多.果肉汁多,叶酸甜.【性味】味酸、甘、涩,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风热,生津止渴.

  五 子 实

  【释名】生长在福建潮州一带.象梨那么大,果肉有五枚核,所以名叫五子实.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霍乱及金属锐器损伤.

  榧实

  【释名】又叫玉山果.生长在深山中.有雌雄之分,雄的开花,雌的结实.冬季开黄圆花,果实和枣的大小相似.果核如橄榄核那样长,有尖和不尖之分,没有棱而壳薄,黄色.

  【性味】昧甘、涩,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各种痔疮及寄生虫.且消化,益筋骨,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充沛,抗衰老轻身.榧子能杀肠中大小寄生虫,小儿黄瘦有虫积的,宜食.

  花

  【性味】味苦.

  【功效主治】主治水气,去肠虫,使面色变好,但不可久服.

  【附方】治好食茶叶,面黄生虫;每日食榧子七枚,自愈.

  海 松 子

  【释名】五叶一从,球内结子,有三个棱,一头尖.久存生有油,肉很香美.中原松子,只可入药,不能当食品.而辽宁云南产的海松子可食用.

  【采集加工】七月采摘松实,过后便落地难收.

  【性味】味甘,性小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骨关节风湿、头眩,祛风湿,润五脏,充饥,逐风痹寒气,被体虚,滋润皮肤.久服,轻身延年不老.另有润肺功能,治燥结咳嗽.

  【发明与传说】另据《列仙传》载:匿全古人好食松子,体毛长数寸,行走如奔马.又犊子少在黑山食松子、茯苓,寿至几百岁.另外赤松子好食松仁、天门冬、石脂,齿落更生,发落更出.

  【附方】服食松子法:去壳,捣如膏收贮.每次服一汤匙,酒调服,一日三次.百日身轻,久服成仙.

  槟榔

  【释名】槟榔树初生时像直上的,一节一节的没有分枝从心抽条,顶上的叶子像蕉叶笋竽,三月时叶子突起一房,自行裂开,出穗共数百颗,大如桃李.穗下累生刺以护卫果实.

  【采集加工】五月成熟,剥去皮,煮其肉而晒干.岭南人将槟榔当果食,说是南方地湿,不吃它没有法祛瘅疠.生食槟榔味道苦涩,但与扶留藤和蚶子灰一同咀嚼,则柔滑甘美.

  【性味】味苦、辛、涩,性湿,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消谷逐水,杀肠道寄生虫、伏尸、寸白虫;除湿气,通关节,利丸窍,除烦,破腹内结块;还可治脚气、水肿、胸痛、痢疾、腹胀腹痛、大小便不能、痰气喘急,疗恶性疟疾,抵御瘴疠.

  【发明与传说】李时珍说:生食槟榔,必同扶留藤、蚶子灰合嚼.俗称"槟榔为命赖扶留".就是说槟榔能伤真气,不可多食.按罗大经《鹤林玉露》载:岭南人以槟榔代茶御瘅疠,它的功能有四:一是醒能使之醉,食后不久,则头晕颊红,似饮酒状.

  【附方】治蛔虫腹痛:用槟榔二两,酒二盏,煎取一盏,分二次服.

  治腰垂作瘅:槟榔子为末,酒服一钱.

  大 腹 子

  【释名】就是大腹槟榔、猪槟榔.即槟榔中一种腹大形状扁,味道苦涩的.

  【采集加工】当地人习惯用扶留藤、蚶子为壳灰拌和服食,以辟除瘅疠.

  【性味】昧辣、涩,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与槟榔的功用相同.

  皮

  【性味】味辣,性微温,无毒.

  【助效主治】治热气攻心腹、大肠蛊毒.止霍乱,健脾开胃,降逆气,消皮肤水肿,还可治脚气,疟疾痞满不舒,胎孕恶阻胀闷.

  椰子

  【释名】又叫越王头.树木没有枝条,高一丈多,叶在顶端象一束蒲叶,果实很,垂挂于枝间,果实外有粗皮,棕色.皮内壳很坚硬,圆而微长.

  【采集加工】壳内有肤,自如猪皮,厚有半寸左右,味如胡桃,肤内裹有像乳汁一样的浆四五合,饮来清凉可口,芳香溢人.壳可作器皿.肉可糖煎寄往远方,作果品甚佳.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益气,治风.食后充饥.使人面色光泽.

  汁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消渴去风热,治吐血水肿.

  皮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能止血,疗鼻出血,吐泻霍乱,可煮汁饮服.治心绞痛,烧灰存性,研末,以新汲水送服一盏.

  壳

  【功效主治】可作盛酒的器具,若酒中有毒,食用害人则酒沸起或壳破裂.又可治杨梅疮筋骨痛,烧灰存性,临用时炒热,以滚酒泡服二三钱,盖被取汗,疼痛即止.

  附:青田酒.

  【采集加工】《古今注》载:乌孙国有青田核,形状如桃核,核大数斗,剖开后用来盛水,则水变成酒味,极为醇美.饮尽随即注水,随尽随成.但不可久用,久则水变得苦涩.

  严 树 酒

  【采集加工】捣它的皮叶,用清水浸泡后,再和入粳酿造,或放入石榴花叶,数日便酿成酒,能醉人.

  无 漏 子

  【释名】西南地区的人又叫它苦鲁麻、千年枣、金果.树木很直、高几丈,顶端有十余枝,叶如棕榈,三五年一结果,每朵约二三十颗,类似北方青枣.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补中益气,除痰嗽,补体虚,好面色,使人肥健.

  桃 榔 子

  【释名】又叫面木.树木像棕榈而坚硬,砍掉皮可从树中取面,它的皮很柔,坚韧可以作绳用.结的果实,每条不下百颗,一树近百条.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破瘀血.

  桃 榔 面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做饼烤食肥美,使人不饥,补益体虚乏力,腰酸.

  莎 木 面

  【释名】莎木面.树高十余丈,有四五围那么粗,树梢生叶,两边排列如飞鸟的翅膀那么美.

  【采集加工】皮中有白面十斗左右,捣筛后可作饼,或磨屑作饭吃,当地人称为面,轻滑可口,胜过桃榔面.

  【性味】味甘,性平、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补益虚冷,消食,久食不饥,长寿.

  菠 萝 蜜

  【释名】树高五六丈,形状像冬青,颜色更加黑润.叶极光滑,冬夏不凋枯.树身长至很大时才结果实,不需要开花,果实生长在枝间,多的有十几枚,少的五、六枚,大如冬瓜,外有厚皮裹着,很像栗环,有软刺.五六月成熟时,每颗重五六斤.

  【采集加工】剥去外层皮壳,里面的肉重叠如橘瓣,吃来甘美如蜜,香气满室.一果有数百核,核大如枣.核仁如栗黄,煮炒食甚佳.

  【性味】味甘、香、微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止渴解烦,醒酒益气,令人悦泽.

  核 中 仁

  【功效主治】补中益气,使人不饥轻健.

  无 花 果

  【释名】生长在扬州及云南,枝叶如批杷树,三月长叶,五月间不开花便结果实,果实出自枝间,形状似木馒头.

  【采集加工】成熟时果实是紫色果肉软烂,味甜像柿子而没有核.因其没有开花就结果,所以叫没有花果.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有开胃,止泄痢的功能.并可治各种痔、咽喉痛.

  叶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有小毒.

  【功效主治】主治痔疮肿痛,煎汤频频熏洗患处.

  古 度 子

  【释名】古度子出自两广各州.树叶如栗,没有花结果,枝间生子,大如石榴及山楂.

  【性味】色红,味酸.

  韶子

  【释名】生长在岭南.叶和果都像栗子,味道甘美酸.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可治暴痢,胸腹冷气.

  马 槟 榔

  【释名】是紫色的,象葡萄.味道甘美.果内有核,圆长斜扁不等.核内有仁,也很甜.果及核仁【性味】味甘、苦,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难产,临产时细嚼数枚,用井华水送下,不久即产.再用四枚去壳,两手各握两枚,恶水自下.欲断产的,可常嚼二枚,用水送下.久服则子宫冷,可致不孕.治伤寒热病,食数枚,冷水送下.治恶疮肿毒,内食一枚,冷水送下;外嚼涂于患处,即愈.

  枳具

  【释名】又叫木蜜、鸡爪子.树像白杨树那么高大,树枝是弯的,在树枝的尖上结出果来,夏季开花,八九月份成熟果子的形状像鸡爪子,是黄色的.味道像蜜一样甜.

  【功效主治】据传曾有一南方人用此木修舍,误落一片人酒瓮中,酒便化为水了.

  【采集加工】将果实盐藏后用倚叶包裹,可以备冬储.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头风、小腹拘急,可以愈渴除烦,去横膈燥热,润五脏,利大小便,解酒毒,止吐逆,避寄生虫.

  【附方】治死胎不出:用枳具树叶十四片,水、酒各一盏,煎至八分服,有效.

  治鼻孔生疮:吃木蜜子极妙.

  瓜 果 类

  (在木上称果,在地上称瓜)

  甜瓜

  【释名】二三月下种,延蔓而生,叶子数寸,五六月开黄花,六七月瓜成熟.瓜的种类繁多,有圆有长,有尖有扁,有棱没有枝,大的可超过一尺,小的接近一寸.颜色有青有绿,或黄斑、糁斑,或白道、黄路.瓜瓤或白或红,瓜子或黄或红、或白或黑.

  甜 瓜 瓤

  【性味】味甘,性寒滑,有小毒.

  【功效主治】止渴,除烦热,利小便通三焦间壅塞气.可治口鼻疮,暑热天食后,永不中暑.孙思邈说:多食者,会发黄疸,使人虚弱健忘,解药力.病后多食,容易反胃.患脚气食后,则病患永不能除.多食瓜导致腹胀,以食盐可化解,或入水自渍,便消.

  【发明与传说】《奇效良方》载:古时有一男子患脓血恶痢,疼痛难忍,以水浸甜瓜后食数枚,即愈.

  子仁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能清肺润肠,止渴和中气.主治腹内结聚,破溃脓血,最为肠胃内壅之要药.还可以治愈月经过多,研后去油,口服.

  蒂

  【性味】味甘,性寒,有毒.

  【功效主治】主治大水全身浮肿,下水,杀虫毒.治胸闷喘气,咳嗽呃逆.去鼻中息肉,治风热眩晕头痛,癫痫,咽喉肿痛,黄疸.得麝香,细辛,可治鼻嗅觉失灵.

  瓜蔓

  【功效主治】主治妇人闭经,瓜蔓、使君子各半两,甘草六钱,研为末,每次用酒送下二钱.

  瓜花

  【功效主治】主治胸痛咳嗽.

  叶

  【功效主治】可治入脱发,捣汁涂头顶即生.治小儿疳和治跌打损伤,研为末酒服.另可去瘀血,补中.

  【附方】治肠痈症,小腹肿痛,小便似淋,或大便燥结下脓:用甜瓜子一合,当归炒一一两,蛇蜕一条.每副四钱,水一盏半,煎成一盏,饭前服,利下恶物为愈.

  治黄疸:甜瓜蒂研为末,吹入鼻中,流出黄水为妙.

  西瓜

  【释名】又叫寒瓜.颜色是青绿色的,又大又圆,皮上有的有纹路,瓜瓤有白有红,子有黄红黑白.二月下种,七八月份成熟,蔓生,花叶均似甜瓜.

  瓜瓤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消烦止渴,解暑热,疗咽喉肿痛,宽中下气,利尿,止血痢银酒毒.含瓜汁,可治口疮.李时珍说:西瓜、甜瓜,皆属生冷食物.世俗之人多自认为聪明透顶,取它的清热止渴之愉快而多食,不知它的伤脾助湿之害处.

  【发明与传说】又李鹏飞《延寿书》载:有一防州太守陈逢原,为避暑食瓜过多,至秋后忽觉腰腿痛,活动受限,这就是食瓜过多之害处.另外洪忠宣《松漠纪闻》载:有人患眼疾,以西瓜切片晒干,日日服食,即愈.这是因为西瓜性冷降火的缘故.

  皮

  【性味】味甘,性凉,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口、舌、唇内生疮,烧研噙含.

  瓜 子 仁

  与甜瓜仁相同的功效.

  【附方】食瓜过多成病:瓜皮煎汤可解.

  葡萄

  【释名】又叫蒲桃.葡萄折藤栽种,易成活.春季萌苞生叶,叶有五尖.有须藤很长.三月开小花有仍连着果实,七八月成熟,有紫、白二色.新疆、甘肃、太原等地将葡萄制作成葡萄干,运到四方.

  【性味】味甘、涩,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筋骨湿痹,益气增加强益,使人胎健,耐饥饿风寒,轻身不老延年.食用或研酒饮又可通利小便,催痘疮不出.

  根及藤、叶

  【功效主治】煮汁饮,止呕吐及腹泻后恶心,孕妇胎动频繁不适,饮后即安.治腰腿脚痛,煎汤淋洗,效果良好.饮其汁,利小便,通小肠,消肿胀.

  婴奥

  【释名】野生的又叫山葡萄,也叫野葡萄.都可插栽植.蔓、叶、花、果实,与葡萄没有区别.只是果实小而圆,色不太紫.

  【性味】味甘、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止烦渴,悦面颜,益气,强体魄.

  猕 猴 桃

  【释名】又叫阳桃,生长在山谷中.叶圆有毛.果实象鸡蛋那么大,经霜后甘美可食,猕猴喜欢吃.枝条柔弱,高二三丈,多附木而生长.果实十月烂熟.颜色淡绿,皮可用来作造纸原料.

  实

  【性味】味酸、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能止暴渴,解烦热,压丹石泌尿系统疾病、结石、排尿不畅.可调中下气,治骨关节疾病、瘫痪.但长年食用太多,使人脏腑寒气太重而导致腹泻.

  藤 中 汁

  【功效主治】和生姜汁服后,治反胃.

  枝叶

  【功效主治】主治杀虫.煮汁饲狗,疗寄生虫.

  甘蔗

  【释名】蔗都种植在地里,丛生.茎似竹而内充实,长六七尺,粗数寸,根下节密,身上渐疏.八九月收茎,可留三、四月,作果品用.

  【性味】味甘、涩,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下气和中,助脾气,利大肠,消痰止渴,除心胸烦热,解酒毒.还可治呕吐反胃,宽胸膈.甘蔗与酒共食,生痰;多食,发虚热,引起鼻出血.

  【发明与传说】李时珍说:蔗,是脾之果.蔗浆甘寒,能泻火热.如煎炼成糖,则甘温而助湿热.自古以来就知道蔗浆消渴解酒.前人只知酒与蔗共食可生痰,难道不知它还有解酒除热之功效吗?又说沙糖能解酒醉,殊不知即已经煎炼,便能助酒为热,与生甘蔗浆的本性完全相反了.据晃氏《客话》讲:甘草遇火则热,麻油遇火则冷,甘蔗煎糖则热,煮水成汤则冷.

  滓

  【功效主治】烧灰存性,研末,与乌桕油调,小儿头疮白秃,频涂可愈.注意烧的烟勿入人眼,否则能使人视力下降.

  【附方】治反胃:用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和匀,日日细咽.

  治小儿口腔溃疡:用甘蔗皮烧研,擦患处.

  水 果 类莲藕

  【释名】又叫菡萏、芙蕖.它的根是藕,果实是莲,生长在湖泊塘池,清明后抽茎长叶,六七月开花,花有红、白、粉红三色.花心有黄须,蕊长一寸多.须内的就是莲实.花褪后.莲芒成莲子.

  【采集加工】六七月嫩时采摘,生食脆美.

  【性味】昧甘、涩,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补中养神,除百病.常服,轻身耐老,延年益寿.补益十二经脉血气,平体内阳热过盛、火旺.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并除寒湿,止脾泄久痢,女子非经期出血过多等症.生食过多,微动气.捣碎和米煮粥饭食,使人强健,蒸食也好.大便燥涩的人.不能吃,莲是益脾之果.

  藕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热渴,散瘀血,生肌.久食使人心欢.可以治郁怒止泄,消食解酒毒,及病后干渴.捣汁服,能解胸闷心烦,开胃治腹泻,排产后瘀血.捣膏,掩金属外伤及骨折.止暴痛.蒸食,滋补五脏,实下焦开胃口,与蜜同食,生寄生虫,也可耐饥饿.藕汁解蟹毒.将藕捣成粉服食,轻身益年.李时珍说:自花藕大而扁的,生食味道甘美,煮食不美;红花藕及野藕,生食味涩,蒸煮则味佳.

  藕节

  【性味】味涩,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捣汁饮服,治吐血不止,及止鼻出血,消瘀血及产后血闷,解热毒.和地黄研汁,加入热酒、小便饮服,可以治愈咳血,吐血,血淋溺血,下血血痢血崩.

  【发明与传说】李时珍说:一男子患了血淋病疼痛难忍欲寻死.我用藕汁调发灰,每服二钱,每日三次即血止痛除.

  莲薏

  【释名】莲子中青心.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贫血,产后渴,生研末,饮服二钱.另可治腹泻.清心去热.食莲子不去心,使人作吐.

  莲 蕊 须

  【性味】昧甘、涩,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清心通肾,固精气,补血止血,养发养颜.

  莲花

  【性味】味苦、甘涩,件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镇心安神,养颜轻身.

  莲房

  【性味】昧苦、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以酒煮服,破瘀血,治血胀腹痛,产后胎盘不下,水煮服,则可解菌毒,止各种出病症.

  荷叶及蒂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止渴,落胞破血,治产后烦躁口于,蒂又叫荷鼻,能安胎,去恶血,止血痢,杀蕈毒.还能生发元气,补助脾胃,散瘀血,涩精滑,消水肿痈肿,发痘疮.治吐血、咯血、鼻血、便血等诸多出血症.

  【附方】治尘芒入眼:藕汁滴入眼中,即出.

  治鼻出血不止:藕节捣汁服,并滴人鼻孔.

  治脱肛:贴水荷叶焙研,酒服二钱,再以荷叶盛末,令患者坐在上面,可愈.

  治产后恶露及出血量多:莲蓬五个,香附二两,各烧存性,研末,每次服二钱,米汤送下.

  治胎血不出:荷叶炒为末,沸汤服下二钱即愈.

  芰实

  【释名】又叫菱.二角为菱.三角、四角为芰.生长在湖泊中.菱落在泥中,最易生长.有野菱、家菱之分,均在三月生蔓延长.叶浮在水上扁而有尖,很是光滑,叶下有茎.五六月开小白花,在夜里开放,白天而合上,随月亮的圆缺而转移.它的果实有好几种:没有角、两角、三角、四角.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安中补五脏,充饥轻身.可解暑热,解丹毒,解伤寒积热,能止消渴,解酒毒.捣烂澄粉食用,补中延年.菱花开时常背着阳光,芡花开时则向着阳光,所以菱性寒而芡性暖.如食菱过多,就会损脾导致腹胀泄泻,暖姜酒服下即消.

  芡实

  【释名】又叫鸡头.芡茎三月生叶贴在水面上,比荷叶大,有皱纹,叶面呈青色而背面呈紫色,茎、叶都有刺.茎长达一丈余,中间也有孔有丝,嫩对剥皮可食.五六月开紫花,花开时面向阳光结苞,苞上有青刺.花在苞顶,也如鸡喙.剥开后有软肉裹子,壳内有白米,形状如鱼目.七八月成熟.

  【性味】味甘、涩,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背膝痛.补中益气,提神强志,使人耳目聪明.久服使人轻身不饥.还能开胃助气及补肾,治小便频繁,遗精,脓性白带.作粉食用,益人.但小儿不宜多食,不益脾胃,难以消化.

  鸡 头 菜

  【性味】味甘、涩,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止烦渴,除虚热,生熟都适应.

  根

  【功效主治】主治小腹结气痛,则煮食根.

  【附方】鸡头粥:益精提气,强意志,利耳目.用鸡头果三合,煮熟后去壳,粳米一合煮粥,每天都空腹食用.

  治思虑和色欲过度而损伤心气,小便频繁,遗精,用秋石、自茯苓粉,莲肉各二两为末,蒸枣和成梧子大小的丸,每次服三十丸,空腹时用盐汤服下.此方也叫回精丸.

  乌芋

  【释名】生长在浅水田中,三四月长苗,茎直着往上长,没有枝叶,形状如龙须.根白嫩,秋后结果,大如山楂、栗子,脐上长很多毛,累累向下伸入泥中.野生的、色黑而小,食时多滓.种植的,色紫而大,食时多汁.芋脐性能毁铜,铜器中贮芋脐,很易腐坏.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消渴,祛体内痹热,温中益气.开胃消食,治呃逆,消积食,饭后宜食此果.还可治误吞铜物等及便血,血崩等血症.研成末食,明耳目消黄疸,使肠胃不饥.但不可多食,否则使人腹胀气满.

  慈姑

  【释名】生长在江湖及近水河沟的砂石中,叶如剪刀,颜色深青绿.每丛有十余茎,茎上分枝,开白花,四瓣,蕊呈深黄色.根像杏大小,白色光滑.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百毒,产后血瘀,攻心欲死,难产胎盘不出,捣汁服.但不可多食,可发虚热及肠胀痛,痔漏等症,致白带多,长疮疖.

  叶

  【功效主治】主治诸多疮肿,小儿丹毒,捣烂涂于患处即可消退.又可治蛇、虫咬伤,捣烂擦患处.调蚌粉,可去痒消痱.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本草纲目》 的 妙趣奇文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