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妙趣奇文 > 本草纲目

第一篇

书名:本草纲目 作者:刘彬 编著 本章字数:4065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6:21


第一篇

  本草纲目序例本草纲目序例内容繁杂,我们着重摘编了服药禁忌、饮食相克、妊娠忌食、五味宜忌,如何加工食物,以及用药凡例等.服药忌食白术、苍术忌食桃、李及雀肉、菘菜、青鱼.

  巴豆忌食芦笋、酱、豆豉、冷水及野猪肉.

  黄莲、胡黄连忌食猪肉和冷水.

  半夏、菖莆忌食饴糖、羊肉和羊血.

  空青、丹砂和轻粉忌食各种血.

  天门冬、紫苏、丹砂和龙骨忌食鲤鱼.

  土茯苓和威灵仙忌食面汤和茶.

  牡丹忌食原荽和蒜.

  鳖甲忌食苋菜.

  常山忌食生葱和生菜.

  商陆忌食狗肉.

  藜芦和细辛忌食狸肉和生菜.

  地黄和何首乌忌食葱、蒜、萝卜、各种血.

  甘草忌食菘菜、猪肉和海菜.

  饮食相克

  食物相克在古代备受关注,虽然都是食用之物,但是有些也不可混杂,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食物相克,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所见的,现摘录如下,仅供读者参阅.

  猪肉忌生姜、荞麦、葵菜、胡荽、梅子、炒豆、牛肉、羊肝、龟鳖、鹌鹑等.

  猪肝忌腌鱼、鹌鹑、鲤鱼肠子等.

  猪心肺忌饴糖、白花菜、吴茱萸等.

  羊肉忌梅子、小豆、豆酱、养麦、鱼干、猪肉、醋、酪和酸物.

  羊心肝忌梅、小豆、生椒、苦笋等.

  犬肉忌菱角、蒜、牛肠、鲤鱼、鳝鱼等.

  白狗血忌羊、鸡等.

  牛肉忌黍米、韭薤、生姜、猪肉、狗肉、栗子等.

  牛肝忌鲇鱼.

  牛奶忌生鱼和一切酸物.

  兔肉忌生姜、橘皮、芥末、鸡肉、鹿肉、獭肉等.

  獐肉忌梅、李、生菜、虾等.

  鸡肉忌胡蒜、芥末、生葱、糯米、李子、鱼汁、狗肉、鲤鱼、兔肉、鳖肉、野鸡等.

  鸡蛋忌鸡.

  野鸭忌胡桃、木耳.

  鸭蛋忌李子和鳖肉.

  雀肉忌李子、酱和所有动物的肝.

  鹌鹑忌菌子和木耳.

  鲤鱼忌猪肝、葵菜、狗肉、鸡肉等.

  鲫鱼忌芥菜、蒜、糖、猪肝、鸡和野鸡等.

  青鱼忌豆藿.

  鱼干忌豆藿、麦酱、蒜、葵和绿豆等.

  黄鱼忌荞麦.

  鲈鱼忌乳酪.

  鲟鱼忌干笋.

  鳅、鳝忌狗肉和桑柴火煮.

  鳖肉忌苋菜、薄荷、芥菜、桃子、鸡蛋、鸭肉、猪肉、兔肉等.

  螃蟹忌荆芥、柿子、橘子、酸枣等.

  虾子忌猪肉、鸡肉.

  李子忌蜜、浆水、鸭、雀肉、鸡、獐等.

  枣子忌葱、鱼.

  桃子忌鳖肉.

  橙橘忌槟榔、獭肉.

  枇杷忌热面.

  杨梅忌生葱.

  银杏忌鳗鲡.

  各种瓜忌油饼.

  沙糖忌鲫鱼、笋、葵菜.

  荞麦忌猪肉、羊肉、野鸡肉、黄鱼.

  黍米忌葵菜、蜜、牛肉.

  绿豆忌榧子、鲤鱼.

  炒豆忌猪肉.

  胡荽忌猪肉.

  韭薤忌蜜和牛肉.

  苋菜忌蕨和鳖.

  白花菜忌猪心肺.

  胡蒜忌腌鱼、鲫鱼、狗肉、鸡.

  梅子忌猪肉、羊肉、獐肉.

  生葱忌蜜、鸡、枣、狗肉、杨梅等.

  生姜忌猪肉、牛肉、兔肉、马肉.

  芥末忌鲤鱼、兔肉、鸡肉、鳖等.

  干笋忌沙糖、鲟鱼、羊心肝.

  木耳忌野鸡肉、野鸭、鹌鹑.

  核桃忌野鸭、酒、野鸡.

  栗子忌牛肉.

  妊娠禁忌

  吃姜孩子宜多指、生眼病.豆酱合藿吃了容易堕胎.

  吃桑椹、鸭蛋,孩子宜倒生,且宜生心寒.

  吃山羊肉,孩子宜多病,肝万万吃不得.

  吃鲤鱼脍及鸡蛋孩子宜成疳、多疮.

  吃狗肉,孩子宜无声.

  吃兔肉,孩子宜缺唇.

  吃骡、驴、马肉,宜延月难产.

  鸡肉合糯米吃了,孩子宜长寸白虫.

  鸡蛋合干姜吃了,孩子宜多长疮.

  吃雀肉又饮酒,孩子宜心性淫乱.豆酱合雀肉同吃,孩子脸上宜生黑斑.

  吃了茨菰,胎气宜消.

  吃了麋脂及梅李,孩子宜得青光跟.

  鳝同白鸡吃了,孩子宜喑哑.

  吃了鳖,孩子颈子宜短,并且宜损胎.

  吃了蟹,孩子宜横生.

  吃浆水粥,孩子宜骨瘦而无法长成人.

  五味宜忌

  五欲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甘,肺欲辛,肾欲成,此五味合五脏之气也.

  五宜青色宜酸,肝病宜食麻、犬、李、韭.赤色宜苦,心病宜食麦、羊、可、薤.黄色宜甘,脾病宜食粳、牛、枣、葵.白色宜辛,肺病宜食黄黍、鸩、桃、葱.黑色宜咸,肾病宜食大豆、黄豆、猪、栗、藿.

  五禁肝病忌辛宜食甘:粳、牛、枣、葵.心病忌咸,宜食酸:麻、犬、李、韭.脾病忌酸,宜食成:大豆、豕、栗、藿.肺病忌苦,宜食苦:麦、羊、杏、薤.肾病忌甘,宜食辛:黄黍、鸡、桃、葱.

  五走酸走筋,筋病不可不可多食酸,多食令人癃.酸气涩收,胞因酸而缩卷,故水道不通也.苦走骨,骨病不可多食苦,多食人宜呕.苦人下院,三焦皆闭,故变呕也.甘走肉,肉病不可多食甘,多食人宜免心.甘气柔润,胃柔则缓,缓则虫动,故免心也.辛走气,气病多食辛,多食人宜洞心.辛走上焦,与气俱行,久留心下,故洞心也.咸走血,血病不可多食咸,多食使人渴.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汁注之,故咽路焦而舌本干.九针论作成走骨,骨病多食咸.苦走血,血病不可多食苦.

  五伤酸伤筋,辛胜酸.苦伤气,咸胜苦.

甘伤肉,酸胜甘.辛伤皮毛,苦胜辛.咸伤血,甘胜咸.

  五过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肉胝刍而唇揭.味过于苦,脾气不满,胃气乃厚,皮槁而毛拔.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平,骨痛而发落.味过于辛,筋脉沮绝,精神乃失,筋急而爪枯.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脉凝涩而变色.

  五味偏胜

  岐伯日:五味入胃,各归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成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相反诸药

  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大戟反芫花、海藻.

  乌头反贝母、栝楼、半夏、白敛、白及.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狸肉.

  河豚反煤台、荆芥、防风、菊花、桔梗、甘草、乌头、附子.

  密反生葱.

  柿反蟹.

  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

  风中六腑手足不遂,先发其表,羌活、防风为君,随证加药.然后行经养血,当归、秦艽、独活之类,随经用之.

  胃脘寒痛须加草豆蔻、吴茱萸.

  茎中刺痛生甘草梢.

  诸咳嗽病五味为君,痰用半夏,喘加阿胶佐之.不拘有热无热,少加黄芩.春加川芎、芍药,夏加栀子、知母,秋加防风,冬加麻黄、桂枝之类.

  虚热有汗须用黄芪、地骨皮、知母.

  虚热无汗用牡丹皮、地骨皮.

  一切血痛活血补血,当归、阿胶、川芎、甘草.凉血、生地黄.破血,桃仁、红花、苏木、茜根、玄胡索、郁李仁.止血,发灰、棕灰.

  下部痔漏苍术、防风为君,甘草、芍药佐之,随证加减.

  产后诸病忌柴胡、黄连、芍药.渴去半夏加白茯苓,喘嗽去人参,腹胀加甘草,血痛加当归、桃仁.

  心热摇头咬牙额黄,黄连、甘草、导赤散.

  肝热目眩,柴胡、防风、甘草、泻青丸.

  脾热鼻上红,泻黄散.

  肺热右腮红,泻白散.

  肾热额上红,知母、黄檗、甘草.

  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

  虚而多气兼微咳加五味子、大母.

  肺气不足加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

  心气不足加上党参、茯神、菖蒲.

  肝气不足加天麻、川芎.

  脾气不足加白术、白芍药、益智.

  胆气不足加细辛、酸枣仁、地榆.

  如何加工食物

  用面洗猪肚,用砂糖洗猪脏怪气味就会消除.以薄荷煮笋,并放入少许盐就不会有硬莶.洗鱼滴入一二滴生油就没有涎.煮鱼加木香去腥味.煮鹅加数片樱桃叶容易熟透.陈年腊肉煮到将熟时,将烧红的生炭投入锅中可以去油莶气.煮所有的肉将锅口封住,加入一二粒楮实子同煮,易烂且香.六、七月的肉,只用醋煮,可保留十天.只要煮肉用桑柴火为最佳,烧肉却不适宜用.酒酸了,用赤小豆一升炒焦,用袋子盛装好,再放酒坛中,味马上就会变得香美.

  各种有毒,食用害人的果

  桃有两个核仁的及果中没有长核的都有毒,食用害人.五月吃核未长成的果,人宜发疮疖及寒热.秋冬时节落地的果被恶虫喙蚀的,吃了使人患久漏.

  各种有毒,食用害人的鱼

  眼睛上长有睫毛的鱼、眼睛可以开合的鱼、脑中连珠的鱼、无腮的鱼、双目不同的鱼、腹下有红字的鱼、双目为白色的鳖、颌下有骨的鳖、煮不弯的虾、长有白须的虾、腹下有毛的蟹、双目相向的蟹.

  各种有毒,食用害人的鸟

  双目为白色的鸭、爪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有四个的鸡、白鸟黑头、黑鸟白头、鸟脚弯曲、腹有八字纹、爪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有四个或六个的鸟.

  各种有毒,食用害人的兽

  尾分叉、鹿长豹的花纹、羊独角及多角、羊心有孔、白羊黑头、黑羊白头、白马黑头、曝晒的肉不干燥、肉不沾土、马蹄夜目、犬悬蹄肉、米瓮中肉、肝有黑色、肉中多有黑星.

  孙真人逐月调养事宜

  正月,肾气受病,肺气微弱.宜少食咸酸,多食辛辣,助肾补肺,安养胃气.

  二月,肾气微弱,肝气旺盛.宜戒酸而多食辛味,以助肾补肝.宜清膈,去痰,出微汗,以散冬季蕴伏之气.

  三月,肾气已息,心气渐临,木气正旺.宜少食甘味而多食辛味,补精益气,懒散形骸,意趣安泰,以顺应天时.四月,肝气已病,心火渐壮.宜多食酸味而少食苦味,以补肾助肝,调养胃气.

  五月,肝气休,心火旺.宜少食酸味而多食苦味,益肝补肾,以固精气.

  六月,肝气微弱而脾气旺盛.宜减少饮食远女色.此时阴气内伏,暑毒外蒸,注意当风食冷,便多有暴泄疾患.须饮食温软,不要太饱,时常饮粟米温汤、豆熟水,最妙.

  七月,肝心二脏少气,肺金初旺.宜性情安静,多咸味而少辛味,以助气补筋,养脾胃.

  八月,心藏气微,肺金正旺.宜减少苦味食物而增加辛味食物,以助筋补血,养心肝脾胃.不要触犯邪风,便不会有疮疡疫痢.

  九月,阳气衰,阴气盛.暴风时起,忌孔隙贼风伤人,不宜恣欲饱醉.宜减食苦物而增加甘物,以补肝益肾,助脾胃,养元气.

  十月,心肺气弱,肾气强盛.宜减食辛物而增食苦物,以养肾气,助筋力.

  十一月,肾气正旺,心肺衰微.宜增食苦物而杜绝咸物,静养以迎初阳.

  十二月,土气旺相,水气不行.宜减少甜食而增加苦食,调理肾脏.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本草纲目》 的 妙趣奇文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