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0年08月01日 10:24
卷山河?”
“是,宓妃知错。谨遵母后教导!”宓妃敛了姿态,恭谦的福身行礼。
皇后看着半福了身子的宓妃,眼中闪动着莫明的神色,带着几分不明所以的疑惑。略去了一小会儿的时间,皇后才淡淡说到,“罢了。回宫吧。”
“是。宓妃送母后回去。”宓妃直起了身子,看向皇后的双眼无有丝毫不满之色。
皇后看着宓妃的眼睛,未有言语,微微抬起了右手。宓妃走了过去,将自己的左臂平摆了让皇后搭放着。那些随侍们自进了御花园之后就一直远远地跟在后面,现在见宓妃如此动作在两宫主事公公或是掌事宫女的示意下更是退远了一些。
宓妃扶着皇后小步的往凤仪宫走着,顾自思虑着满腹的心事,眼看着脚下,一路无语。皇后等了许久亦不见宓妃有半句言语,心下里也是有几分不悦,原本虚放在宓妃左臂上的手渐渐地加大了力道。宓妃几不可觉的轻蹙了下眉,没有抬头看皇后,仍是微低了螓首。“母后,宓妃听说栖风景帝慕容西景已经答应将昭阳公主嫁到烈云来了?”
皇后思绪一顿,她倒是没想到宓妃竟是要说这些事。视线看向远处,眼中闪过了无奈与悲伤,她仅此一女却要远嫁别国,日后恐难再见了。片刻之后皇后才幽幽说到,“确实如此。只是景帝亲笔书函希望能让昭阳自己择婿,所以并不是嫁于熙纯为妃……”
景帝亲笔书函的内容为何宓妃并不关心,她在意的是……
“这么说来,遥儇公主也将要出阁了……”
宓妃的声音不觉中含带了一丝伤感的情绪,心里也有少许的难过。皇后似也被牵动了心绪,不再言语,只沉在了自己的情感,对遥儇,她愈来愈觉得亏欠。两人各自沉默着,对于遥儇,她们一个觉得满心愧欠,一个却是颇为怨憎的;但是,终有一点是相同的,她们都爱着她。
宓妃抬眼看向远处,所有的情绪都已被深深地埋藏了起来。“那么母后可有想过公主出嫁之后……”
皇后是个极聪明的人,自是明白宓妃所指为何。遥儇虽然只是一位公主,但是她在朝堂上的经营的势力绝对不容小觑,可说是烈熙夜的支柱力量之一。遥儇外嫁之后这股势力也会变得不安定起来,那么好不容易已经在掌控之内的局势又被颠覆,复之如始。那么她和烈熙夜就要……想至此,皇后不免又怨怼起云帝来了。如若不是云帝存了不希望烈熙夜为帝的心思,她们母子三人又何须如此心机算尽,步步为营?
皇后没有说话,而再不远就要到凤仪宫了,两人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脚步。宓妃看了等候在远处的侍从们一眼,又转向那不识深浅的明湖来。皇后也看着那片片冷意清幽的湖面,却不知在想了些什么,面色难掩的阴郁。宓妃虽有发觉却视而不见,在这深宫之内真正的柔善之人活得下去么?所以她并不意外皇后雍容之外的另一面。
“母后,遥儇公主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得到。”终是说出来了。宓妃此刻不知自己是何等样的心情,只觉心中是满满的五味杂的沉酸涩苦,却……还是如此的选择了。
皇后讶然的看过宓妃,面上浮起了一丝防范的冷笑,开口亦是更甚的冷漠。“哀家倒是没有想到太子妃还有如此的玲珑心思。只是太子妃以为朝政之事是如此容易解决的吗?!”
宓妃听着皇后似笑非笑的冷言,却仍是神色不改的盯着空旷的明湖水面。只是她眼神虚无而飘渺,也不知究竟是看的何处,亦或然,她根本就什么也没有看进眼中。皇后看她如此神色,已然心生怒意。这样的女子,她于熙夜何用?又怎堪为我烈云王朝的皇后?
宓妃忽然转过头来,正好将皇后的阴戾之色尽收眼底。许是没料到宓妃会突然回头,遇上宓妃的无谓的眼神时,皇后才惊觉的转过头看往别处,瞬间敛去了所有的心绪及匆促间的狼狈,却仍是难免一时的尴尬,面色愈发的难看起来。
宓妃好似什么也没看见一般又转头看往湖面,连眼神都未曾改变一下。让人忍不住的以为她确实什么也没有看见。“母后,因着父皇对靖安王的暧昧态度,朝中百官对于将来由谁来继任大统,大多数人也都是持着两厢观望的心思。在朝中太子殿下真正的盟军除了他自己提拔的一些官员,恐怕就只有遥儇公主吧?宓妃大胆问您一句,遥儇公主出嫁是为了什么?公主出嫁之后您觉得公主在朝中的势力能完全的在掌控之中么?像母后这样睿智的人自然是明白这其中稍有差池就可能全盘皆输!”
宓妃说的这些皇后自然早就料到了,而且遥儇也已经着手让人去办了。她冷笑一声,“太子妃未免想得太多了!”
“宓妃并不想再多说什么。”宓妃仍作未闻神情未改一丝,心中却是有些不耐的烦意。“三皇子二十有一的年岁却还只是一个无任何职衔的闲散皇子。宓妃敢问一句,一个皇家嫡亲血统的王子皇孙与一群不知所谓的攀龙附凤的官员孰轻孰重?更何况……只要您一句话,他就是个与二皇子同一地位的王爷!”
皇后若有所思地看了看宓妃一眼,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步很好的棋。只是风险太大,很有可能会再出现一个‘烈熙燕’来,到时就得不偿失了。皇后轻叹一声,“你能保证就不会再出现一个‘靖安王’么?你还是太年轻……”
“这个您问太子或者遥儇公主就好,他们都比宓妃了解三皇子,想必可以给您一个满意的回答。宓妃言尽于此!”话毕宓妃朝皇后福身行礼,脸上尽是嫣然笑意,“既然母后执意不让宓妃送了,那宓妃就跪安了。”
远处的海公公及蜀儿等人见此等情形知是两人的事情已经说完,于是快步走了过来朝皇后行了跪礼,口呼告退之后就随了宓妃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