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0年05月09日 06:30
故事的发展亦是大出意料——不咸不淡到冷清,看似很多的人物在不断出来回去的,结果做的事情均是简单而机械的,或者偶尔有一个能发挥的情节出来,漠漠给予的描写以及设置都是不咸不淡的,没有出彩的地方,直白了说,就是不吸引人。
人物是灵魂,剧情是血肉,这些最重要的东西漠漠竟是都没有抓住。
丢石子
第一块,人物言语逻辑不对。
病例:
“不要那么多废话,今天就是你们的死期,而明年就是你们的忌日!哈哈哈……”(《童年的快乐,能否一直延续童年3—为什么要丢下我》)
这里,杀手的话该是“明年的今日就是你们的祭日”,在漠漠的笔下,竟是成了“明年就是你们的祭日……”
明年哪一天?
第二块,人物自称不对。
“宁公公您去忙吧!”我想自己走走呢!
“奴家就告退!”(《哪来的球,找死么?滚,滚?你以为你是谁啊?敢叫我滚,你给我滚,找死丫鬟小爱》)
首先,让我摸不着头脑的是,这章的标题是什么意思?
好,说重点,宁公公的自称——“奴家”,如何亦是不对。
一般而言,“奴家”是女子们的自称,并非是公公,太监们都是称“奴才”,看漠漠的文,虽是说的故事发生在天语国,实则,很多的地方都是陷落出来了清朝的痕迹,且,很是浓重,包括妃嫔制度、贵族女子称呼父亲阿玛等。
所谓硬伤,即是文中存在的常识性的错误,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错字错词、病句病语、日常常识、知识的误用(包括衣、食、住、行、用、地理、风貌、风土人情等)等。
硬伤:
同样,硬伤没有要砸大砖的,但是,也有两块小砖是不得不砸的。
砸小砖
第一块,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
病例:
扬起头看着这个小男孩,说道“为什么不可以呢!我也希望我阿玛额娘幸福呢?”(《童年的快乐,能否一直延续童年2—第一个朋友》)
这里残缺的句子成分是主语,应该是“清儿扬起头看着这个小男孩……”
残缺句子主语的现象,在漠漠的文中属于多见的现象,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希望漠漠往后码文,多多注意!O(∩_∩)O~
PS:顺便砸给该句子中的标点,人物说话之前该用冒号的——“:”而非什么符号都没有,漠漠似乎是通篇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第二块,诗词出处不做标注。
漠漠文中(《选夫2》)有引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里,探春所作的咏白海棠之诗,文下,漠漠竟是没有做任何的注释,虽如此谈不上盗用,但这样的习惯不好,希望漠漠能回头修改。
丢石子
错字。
病例:
两人含情脉脉的注释的对方!(《童年的快乐,能否一直延续童年1》)
上句中,“注释”该是“注视”的,想必是手误吧。
说漠漠文中有错字,昭阳不排除有些是打字时候的手误,但,写文就是要精益求精。
对于错字,很多读者不会在意,要求不影响正常的阅读就好,也有作者不屑于计较这些细小的问题,但,写文就是要精益求精,何况,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蝼蚁尚能毁堤,还是多多注意的好,没有错字的文,或许是不可能的,毕竟,杜绝错别字是一件儿挺难的事,但,还是尽量避免的好。
建议漠漠,写完之后回头看两遍,一遍是看情节,或许你还有想要加进去的内容;第二遍就是纯粹看别句、错字。
没有别句、错字的文,不但作者瞧着有小小的成就感,就是读者读来也顺心。
PS:
额外赠送
三个【de】的用法,一般而言,常见的有以下情况:
的,它的用法比较多,有助词、构成量词等的用法,一般不会出错。另两个“地”、“得”掌握了,其余的基本都是用这个“的”。
地,助词,表示它前面边的词或者词组是状语,比如:天渐渐地冷了/事实求是地处理问题。
得,A.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可能、可以,比如:她去得,我也去得;
B.用在动词和补语中间,表示可能,比如:拿得动、办得到;
C.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后面,连接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比如:跑得气喘吁吁/写得非常好/天气热得很;
D.用于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用于早期白话文,而这个也是作者应该注意一下的,写古代文,多会用到这样的句子),比如:出得门来。
以上就是昭阳的拙见,有不足之处,请见谅,在此,祝福作者大大写文顺利,佳作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