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年05月23日 20:49
躬身合十答谢:“有劳小师傅了。”
“王爷且慢,吴居士走之前,曾嘱托小僧,若王爷前来寻找故人,便将留下的信件交于他,请王爷稍后,我去取来。”说罢,便退身回到了山门之内,顺便还关上了山门。
与前次到龙泉寺大不一样的是。前次是碧月当空,心情爽朗,而近日确实乌云遮月,还能听见远处狮子山树木在风中呜咽之声,在这寂寥无人的山谷之中,显得格外瘆人。
而王爷却没有想这些,他现在脑海之中正浮现出许多可能。关于吴禄贞去向的可能。可能是回京了?要在这乱世之中谋个出身?可能是回老家了?父母在不远游啊。再有可能是云游了?
贡王想来想去,觉得都有可能,这位“一拳打倒欧罗巴,两脚踢翻法兰西”的狂人,还真可能做得出来。
就在贡王胡思乱想的时候,古庙的山门吱呀一声开了,小沙弥将一个青布的包裹交给了贡王,便送贡王下山了。
回到了书房之中,拆开包袱之后,却见里面是一包书籍,还有一封亲笔信在上面。
展读信件,之间信件是用工整的蝇头楷体写的,这十分不像吴禄贞平日的风格,但是既然这般郑重,那必定是有十分重要的话要交代。
卓索图盟喀喇沁札萨克多罗郡王贡桑诺尔布乐亭公:
信件的开头,就把贡王弄晕了。
吴禄贞知道自己的身份,可是字二人相识以来,此人浑然没有把自己当成王爷,而是当成了寻常同窗一般,如此精确而又详实的在信件题头写上自己的爵位和名讳,确实不是吴禄贞的风格。
贡王只是微笑一下,接着往下看。
见信如唔,你我京中相识,又带我回旗,愚兄感激不尽,每每念及这几载秉烛夜谈,推心置腹,无尽怀念之感。你曾经问过我对当今天下的看法。我当日没有说,是因为我也没有想清楚,我告诉你,我此次外出,正是去寻找答案的。
前次读康有为《孔子改制考》,颇有感触,人不可偏居一隅,目光短浅。应放眼宇内,洞悉天时之变。我曾经跟你说过东洋之维新,也曾说过戊戌之维新。可是你问我东洋之维新究竟如何?我竟全然不知。可见是纸上学来终觉浅。所以苦学东洋文,有朝一日东渡大海,亲自探查究竟。
皇天不负,张之洞大人于湖广开班讲武堂,并送诸于东洋,名曰留学。不才愚兄正有此意,便约了几名挚友,一同赶往。待我弄清楚了,再回来授予贤弟。
贤弟乃东蒙王公之翘楚,内心无蒙汉之别已实属不易。当今天下,大清有覆巢之忧,望贤弟发展自保,再寻求机会为国为民。切记,要想真正屹立不倒,你喀喇沁旗若想屹立不倒,中华屹立不倒,要谨记为兄一点浅显的见识。
开化教育:愚民者,天必愚之;
整饬军力:无军不成国;
实业富民:衣食足而知荣辱;
至此,便无多言了,我到了东洋,给你寄信。勿念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