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年08月01日 20:42
南方向下坡,一路上又忽上山岗,又忽下山坡的,逐步下到半山,一个右转弯,一条平路向西,约走了3里路,在松柏丛中,出现了黄墙兰瓦的不小的一座庵堂。来到庙前有一个比百亩场还要大的平岗,2人下了马,牵着马向庵门走去。
翠姨自回宜成出嫁至今,还是第一次来铁缘庵,她说:“几十年基本没变,这是西弓台二台地,主要为开庙会用,平时也收拾得光洁。中间一条2丈宽的台阶石路,下通一台地,有一大长方形水池,积雨水储在池内,供庵内用水,水满后泄出流向汉水,上有五座石拱桥。一台地,有五、六十亩蔬菜果园,是铁缘庵自留莱地,一台地台阶石路下通汉江边大道,有山门牌坊码头。铁弓庵主殿建在三、四、五三个台地上,越向上,台地越小,庵堂呈三角形,上窄下宽,三台地上有三进殿房,有正门、左右侧门,进正门有门殿,供着四大天王、护法韦驮;二进是一个大内园,左右有钟鼓搂、两边相房有云板房、木鱼房,说法、会客、知客、饮茶等室,都供着菩萨;三进大雄宝殿,供着三生如来,十八罗汉。一、二、三进左右两边的院子是师太们的住处、厨房、食堂、厕所;四台地有二进大殿,一是罗汉殿,供五百罗汉,搂上是藏经搂,是八守护修行处,二是白玉观音殿,白玉观音为当年聚龙山大龙头周昆、桂虎二人,克服无数艰险,从和田请回来的,为“铁弓庵” 镇庵之宝,大殿为庵内师太早晚做功课的地方。”
“十月初八开庙会时,就抬着白玉观音上钟祥,渡汉水。搂上为监寺、四护法修行处;五台地是不对外开放的,供着欢喜惮大佛和欢喜惮大法修练图谱,演奏欢喜惮大乐赋神功的乐器。我也没有进去过,边上有一座二层搂四合小院,是主持静明卧房、有老祖宗小厨房,也有后门可通公母台铁缘庵后院。平时有一护法和二名守护照顾老祖宗。我跟小姐上公母台去过,一个大山门堵往上山路,一条山溪穿墙而出,山门上书“铁缘庵后院”,院内是一个不小的花园,四周高墙,正中二进小佛殿,门都关着,小姐和我都没让进殿,靠东西两墙边各有一栋四间窗明机净的小屋,是太姨婆和太姑婆修行之地。”
说着,2人就到了庵门前,只听正门侧门同时大开,只见主持静明师大率监寺、知客、四护法、八守护 和全庵上下60多尼众涌出庵门拜跪在庵前台阶下的砖铺地上齐声高呼:“拜见少主!愿少主永生!愿少主永生!愿少主永生!”
周斌何曾见过如此场面?扔下疆绳慌忙走到静明主持面前一把将静明师太扶起:“我乃一未成年人,何德何能受众位长辈、师父们的大礼,可把我折杀了!大家快起来!快起来!” 静明师太说:“你不仅是聚龙山的少主,也是我“飞燕门” 的少主,你第一次入总坛,我们属下没能迎接三里之外己属不敬。”静明说了声“少主请!”自有人去安排二匹坐骑。
静明率监寺、知客、四护法、八守护领着周斌、翠姨一路走到五台地,欢喜佛大殿的大门早巳打开,进了大殿,自有一股与前面诸大殿不同的糜妮之香味,飘洒在大殿内,只见正面塑了一对二丈高的男女精赤全身拥坐交欢像,男子头戴憎帽意气风发,喜气洋洋,女子光头无发笑迷了双眼,极度心满意足之态。
大殿四周高台上塑着四十八对与真人一样大小的男女;大佛前有一丈园大平台,铺着软垫和草席,前面地上铺着地板,放着28种乐器,全用大红布遮着防灰尘。大佛背面塑了一根半丈长男根,二个卵蛋上塑着一男一女2小孩。静明也不介绍领着周斌和翠姨穿殿而过,周斌一来功力盖世定力脱俗,见到这些塑像并不动容,而翠姨则不然,非常不自然的低红着头只顾跟着后面走。
出了大殿后门,走出二丈砖砌小路,就出了庵后围墙门,1条2尺宽的非常徒峭的台阶石路,傍着急流的绢细山泉,直上百丈高的公母台,站在围墙边眼望公母台,公母台就象悬在人的头上。只见清清山泉转了个湾,沿着大围墙向西而去,又沿着庵西围墙穿过三、四台地众尼住所,再穿过二台地就直奔汉水而去。
静明师太领着大家上了公母台,进了,“铁缘庵后院” 大门,且是一块平地,还是个花园,在东边精舍里,众人跪拜了飞燕门门主桂婉儿,和“飞燕门”大护法周天风。二位老祖宗又领着大家穿过花园,来到一进小佛殿,名叫“二圣殿”。 只见当值的“铁缘庵” 四护法之一,和二个守护打开殿门,
进了“二圣殿”,只见正面供着一座石雕大山,山势走问象二个男女仰卧着,只有2人下身,不见2人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