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代言情 > 花自飘零水自流

正文 第六章 出谷

书名:花自飘零水自流 作者:青娥 本章字数:3595

更新时间:2009年09月24日 11:08


说让我随便走,但爹爹还是给我绘了一张大致的地图,带上爹娘的叮咛,一个不大的包袱,我上路了。

在我十八岁的这个春天,我走出了这个待了六年的山谷。

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不否认,平静的心涌起了一丝期待,一种新鲜事物的期待。

背着包袱,我换上男装,单身女子出门,尽管没有任何经验,但这种常识总还是有的,至少可以此来辟开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再说,男子的装束唯一明显不同之处就只是把发丝全束高不留一缕顽皮,而这也是唯一的苦恼,那必须扎紧的发根让头皮很是受苦,最初几天真想一把扯下那要命的绳带。

没有任何目的的,我一路向南走。我真的就只是以一种优闲的心情去游历,既不担心妹妹,也不把这所谓的任务成天揣在心头。

第二天,我出了金陵,出城前我为自己置了一匹棕色的马,听马贩的介绍,它今年三岁,虽比不上西域引进的那些高头大马,脚程却毫不狲色。抚着那匹温顺的马儿,棕色的皮毛在光线下显得格外柔亮,许是投缘,那马儿竟扭着脸摩挲着我的掌心。欣喜一笑,我掏出了钱袋,接过缰绳,牵着马儿走出城外。一条长长的官道顿时一望无际地展现在眼前,官道两旁是茂密的树林,再来便是翠绿的草地,葱葱郁郁的一片,生机蓬勃,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

看着天边快要下山的太阳,我低下头,“马儿,从现在起,将有一年的时间与你同行了,我来给你起个名字,方便沟通。”凝神想了一下,我自笑道,“这样吧,叫小宗如何,与你的毛色同音呢。”才说完,小宗似了解地抬头嘶叫了一声,嗯,看来颇是满意。我开心一笑,攀上马背,“小宗,咱们出发吧。”轻夹马身,小宗便放开四蹄,在宽敞的官道上奔跑起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不知走了多长的路,我对路的里数没有任何概念,只知奔了大概一个时辰吧,直到夜色新洗,我才来到一个小镇城,进城时留心了下城名,‘柳邑’,这名字倒陌生得紧。

进了城,问了最近的客栈,便牵着小宗向前走了一会,然后停在一个叫‘洗尘客栈’的店前。

看着那店名,我会心一笑,这名字取得倒贴切。

“哎,客倌晚上好。”才停下,客栈门边负责拉客的小二便迎了上来,热情地笑道,“您是打尖还是住客呢?”

自出门来已习惯生意人的过度热情,不着痕迹地退后一步,微微一笑,“夜了,今晚就住上,小二哥给我来间普通房便行。”

“好咧!”他一手接过我的缰绳,道:“客倌,我先帮您把马牵到后面马厩,您稍等。”

“麻烦你给牠喂好点的牧草。”赶了这么久,想必小宗也饿了,忙追上一句。

“好咧。”

踏进店门,原来这客栈店门还颇大,生意也顶好,至少大致上的一眼,空位已无几个。

人声,进食声,碰杯声,跑堂声此起彼落,我不禁按了按额际,如果说这些天来有什么还不习惯的话,就是这一项——喧闹,虽说这代表着国泰民安,但我就是无法习惯,这种嘈杂声大大刺激了我的心脾。

正无奈间,那小二已走了回来,先是向我弯了腰身,道,“客倌,您是先用餐吗?”

环顾了人满为患的厅堂,我摇头道,“我在房里用餐即可,你带我去房间吧。”

“好咧!”布条向身后一搭,那小二便弯身在前面带路。

上了二楼,在一个回廊拐弯处,那小二推开了其中一扇房门,站在门边哈笑道,“客倌,这就是您要的房间,请里面进,小的这就去给您准备茶水、晚饭,您请稍等。”

闻言,我微微一点头,他便走了开去。

掩上房门,细细打量着这小小的房间,最里边靠墙的是一张单人床,被褥床铺整齐叠放在床头,看来干净整洁,左边墙上挂着一幅花鸟图,真没想到这客栈竟置有此等风雅之物,将包袱放置床上,我行至窗边,双手一按,推开那紧闭的窗门。

扑面而来的水乡气息让我惊喜地向下张望。

这客栈竟是依岸而建,窗台下赫然是一条不小的河,沿河停泊着不少船只,其中几条船上张灯结彩,阵阵丝竹倾泄而出,船上有时有人走动,由地敞开的窗扉看去,隐约可见酒席式的摆设,那上头的人也没客栈来得少,依稀见有女子抚琴轻舞。

哦!我一阵恍悟,这应就是花舫,有别于正规客栈酒楼经营的另一种营业,它专门建立在船上,有饮食,有歌舞,美人陪娱,较之青楼则让人更易于接受,船上的姑娘都是卖艺不卖身。

一阵敲门声响起,我忙回眸,

开门,原来是店小二。

“客倌,您的晚餐。”端着一个托盘,那小二礼貌道。

“放在桌上即可,谢谢。”回礼一笑,我压着嗓子道。

“客倌,您慢用,有什么吩咐,唤一声就是了。”泛着老实腼腆的笑容,小二关门退下。

悄悄在门上落闸,我这才坐回桌边。

看着简单又不失卖相的菜色,从晌午装了一碗面条的胃终于有了饥饿感。抬手倒了杯湿热的茶,我执起筷子,慰劳饥肠辘辘。

待有了六分饱,我端起茶杯,那清澈的茶香让人精神一震,慢慢喝上一口,嗯,这茶叶倒也不错,对于这样普通一间客栈而言,可也算是一个惊喜了,不禁又心满意足地再斟上一杯。

喝了半盅茶,我推开门,唤来店小二撤走餐具。

耳畔不时传来的丝竹声让我有了一丝好奇,便赶在他离去前问道:“小二哥,你们这每天晚上都这么热闹吗?”明明一个不大的镇,况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这种不失大城镇的沸腾着实让我疑惑。

那小二闻言漾起了一抹自豪的笑,“客倌,您是第一次来咱柳邑吧。”

这不是问句,我也没什么好否认的,遂点头,“没错。”

“这就难怪了。”“客倌,您有所不知呀,方圆百里,整个杭州辖域,除了临安外,就数咱柳邑最是繁华富有了,百姓个个小有产业,都经营点小本生意,因这里也是南北通商的必经之地,自然也就带动了一方的经济,所以柳邑也被称为‘小临安’了。”

“谢谢小二哥的解惑,你忙吧。”知道个大概已足够,我遂笑道。

“客倌,这会城里正热闹着呢,而且时候也还早,您不逛逛吗?”端着一托盘残羹剩饭,他依旧热情地推荐。

看那表情,不去会对不起他似的,淡淡一笑道,“我收拾好东西,晚些再去。”

“好的,那小的就不打扰了,您玩得尽兴。”说完,他便满意地离开。

摇首失笑,我坐到床沿,将衣物一一取出,放至床边的衣柜,指尖不经意碰触到一个硬物,微微想了下,我拿了出来,小心翼翼放至腰间,理了理衣襟,这才起身向外走去。

并不是小二的鼓吹起了多大作用,而是我生来对夜色有一种莫名的喜欢,不管在哪里,只要确定安全无虞,我都会在夜风中走上一走。

这柳邑——小临安?有意思的名字,难得上门,便逛一下吧。游历游历,不游又哪来的历呢?

夜晚的街道与傍晚有所不同,满眼的万家灯火别有一番滋味。

不太大的街道两旁摆满了摊贩,吃喝玩乐,应有尽有,中气十足的叫卖吆喝,你来我往竞斥在应是冷清的黑夜中。穿梭不停的行人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幼,这应是唐朝风气开放的功劳,否则哪会任由未婚女子轻易出门,虽然免不了丫环家丁的陪同,但相较以前那足不出户的年代,这无疑是女子的一项福祉。当然,我也知道总还有人是例外的,一如江湖,江湖儿女不拘小节,自然不会有那种所谓礼教的束缚,而可惜,江湖儿女并不太多,这社会多的是平民百姓,只是又有谁明白,平平凡凡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呢,没有大悲大喜,没有刀光剑影,没有心惊胆战……平安平静到老,何其难得!

冥想间,不觉行至一座小桥边,一波波兴奋的叫好声吸引了我的侧目,定睛望去,只见一大群人围成一个圈子,不知在专注些什么,踏上三个阶梯,遥遥望去,应该是杂耍,目边所及,只有一团团夺目的火舌从其中一身形高大的男人口中喷出。看得人们热血沸腾,不觉赞叹,这奇人异士真不简单。

并没有再多的兴致去挤那密麻的人墙,我步下小桥,踱到柳荫下的石椅,没有费时地去擦拭,随意坐下,双手托腮,隔着河岸,聆听着那盛世的欢声笑语。

这般景致,想必是妹妹乐此不疲的,倘若她在,怕不早已一蹦三丈高,以示兴高采烈之意了。嘴角微扬,她就是那么的天真可爱,直率又开朗,还带点古灵精怪,常把人整得哭笑不得,但也只能无可奈何。不知她现在哪里,过得好不好?

虽说不担心,却也不能全然放心。从爹娘的故事,我不敢对这个江湖掉以轻心,知人知面不知心,有谁知道那些笑容背后存在着多少恶毒的小动作。不过,爹娘肯定已经通知哥哥,有哥哥这个老江湖在,想来是不会有任何状况了。哥哥在外面待多久了呢?是否已领略到了它的危险和诱惑?而又是否泛起了隐世的念头?已经两个多月没见过哥哥了,这会,他又是在忙什么呢?上次听他说遇见了一个十分刁钻的女子,不知哥哥是不是又被她缠得要发疯了呢?思及此,我莞尔一笑,哥哥也太夸张了。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