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李叔同说佛

书名:李叔同说佛 作者:李叔同 本章字数:62458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4:41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祖籍浙江,客居天津。他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在书画、诗文、戏剧、音乐、艺术、金石、教育等各个领域都有极深的造诣。1918年他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从此精修佛教律宗,成为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寺庙之多约有两千余所,可想见杭州佛法之盛了!  最近《越风》社要出关于《西湖》的增刊,由黄居士来函,要我做一篇《西湖与佛教之因缘》。我觉得这个题目的范围太广泛了,而且又无参考书在手,于短期间内是不能做成的;所以,现在就将我从前在西湖居住时,把那些值得追味的几件事情来说一说,也算是纪念我出家的经过。  我第一次到杭州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七月(按:本篇所记的年月皆依旧历)。在杭州住了约一个月光景,但是并没有到寺院里去过。只记得有一次到涌金门外去吃过一回茶,同时也就把西湖的风景稍微看了一下。  第二次到杭州是民国元年的七月。这回到杭州倒住得很久,一直住了近十年,可以说是很久的了。我的住处在钱塘门内,离西湖很近,只两里路光景。在钱塘门外,靠西湖边有一所小茶馆名景春园。我常常一个人出门,独自到景春园的楼上去吃茶。  民国初年,西湖的情形完全与现在两样--那时候还有城墙及很多柳树,都是很好看的。除了春秋两季的香会之外,西湖边的人总是很少;而钱塘门外更是冷静了。  在景春园楼下,有许多的茶客,都是那些摇船抬轿的劳动者居多;而在楼上吃茶的就只有我一个人了。所以,我常常一个人在上面吃茶,同时还凭栏看着西湖的风景。  在茶馆的附近,就是那有名的大寺院--昭庆寺了。我吃茶之后,也常常顺便到那里去看一看。  民国二年夏天,我曾在西湖的广化寺里住了好几天。但是住的地方却不在出家人的范围之内,是在该寺的旁边,有一所叫做"痘神祠"的楼上。  痘神祠是广化寺专门为着要给那些在家的客人住的。我住在里面的时候,有时也曾到出家人所住的地方去看看,心里却感觉很有意思呢!  记得那时我亦常常坐船到湖心亭去吃茶。  曾有一次,学校里有一位名人来演讲,我和夏丏尊居士却出门躲避,到湖心亭上去吃茶呢!当时夏丏尊对我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我听到这句话,就觉得很有意思。这可以说是我后来出家的一个远因了。  到了民国五年的夏天,我因为看到日本杂志中有说及关于断食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当时我就起了一种好奇心,想来断食一下。因为我那时患有神经衰弱症,若实行断食后,或者可以痊愈亦未可知。要行断食时,须于寒冷的季候方宜。所以,我便预定十一月来作断食的时间。  至于断食的地点须先考虑一下,似觉总要有个很幽静的地方才好。当时我就和西泠印社的叶品三君来商量,结果他说在西湖附近的虎跑寺可作为断食的地点。我就问他:"既要到虎跑寺去,总要有人来介绍才对。究竟要请谁呢?"他说:"有一位丁辅之是虎跑的大护法,可以请他去说一说。"于是他便写信请丁辅之代为介绍了。  因为从前的虎跑不像现在这样热闹,而是游客很少,且十分冷静的地方啊。若用来作为我断食的地点,可以说是最相宜的了。  到了十一月,我还不曾亲自到过。于是我便托人到虎跑寺那边去走一趟,看看在哪一间房里住好。回来后,他说在方丈楼下的地方倒很幽静的。因为那边的房子很多,且平常时候都是关着,客人是不能走进去的;而在方丈楼上,则只有一位出家人住着,此外并没有什么人居住。  等到十一月底,我到了虎跑寺,就住在方丈楼下的那间屋子里。我住进去以后,常看见一位出家人在我的窗前经过(即是住在楼上的那一位)。我看到他却十分的欢喜呢!因此,就时常和他谈话;同时,他也拿佛经来给我看。  我以前从五岁时,即时常和出家人见面,时常看见出家人到我的家里念经及拜忏。于十二三岁时,也曾学了放焰口。可是并没有和有道德的出家人住在一起,同时,也不知道寺院中的内容是怎样的,以及出家人的生活又是如何。  这回到虎跑去住,看到他们那种生活,却很欢喜而且羡慕起来了。  我虽然只住了半个多月,但心里却十分地愉快,而且对于他们所吃的菜蔬,更是欢喜吃。及回到学校以后,我就请用人依照他们那样的菜煮来吃。  这一次我到虎跑寺去断食,可以说是我出家的近因了。到了民国六年的下半年,我就发心吃素了。  在冬天的时候,即请了许多的经,如《普贤行愿品》、《楞严经》及《大乘起信论》等很多的佛经。自己的房里,也供起佛像来,如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等的像。于是亦天天烧香了。  到了这一年放年假的时候,我并没有回家去,而到虎跑寺里面去过年。我仍住在方丈楼下。那个时候,则更感觉得有兴味了,于是就发心出家。同时就想拜那位住在方丈楼上的出家人做师父。  他的名字是弘详师。可是他不肯我去拜他,而介绍我拜他的师父。他的师父是在松木场护国寺里居住。于是他就请他的师父回到虎跑寺来,而我也就于民国七年正月十五日受三皈依了。  我打算于此年的暑假入山。预先在寺里住一年后再实行出家的。当这个时候,我就做了一件海青,及学习两堂功课。  二月初五日那天,是我母亲的忌日,于是我就先于两天前到虎跑去,诵了三天的《地藏经》,为我的母亲回向。  到了五月底,我就提前先考试。考试之后,即到虎跑寺入山了。到了寺中一日以后,即穿出家人的衣裳,而预备转年再剃度。  及至七月初,夏丏尊居士来。他看到我穿出家人的衣裳但还未出家,他就对我说:"既住在寺里面,并且穿了出家人的衣裳,而不出家,那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所以还是赶紧剃度好!"  我本来是想转年再出家的,但是承他的劝,于是就赶紧出家了。七月十三日那一天,相传是大势至菩萨的圣诞,所以就在那天落发。  落发以后仍须受戒的,于是由林同庄君介绍,到灵隐寺去受戒了。  灵隐寺是杭州规模最大的寺院,我一向是很欢喜的。我出家以后,曾到各处的大寺院看过,但是总没有像灵隐寺那么好!  八月底,我就到灵隐寺去,寺中的方丈和尚很客气,叫我住在客堂后面芸香阁的楼上。当时是由慧明法师做大师父的。有一天,我在客堂里遇到这位法师了。他看到我时就说:"既系来受戒的,为什么不进戒堂呢?虽然你在家的时候是读书人,但是读书人就能这样地随便吗?就是在家时是一个皇帝,我也是一样看待的!"那时方丈和尚仍是要我住在客堂楼上,而于戒堂里有了紧要的佛事时,方去参加一两回的。  那时候,我虽然不能和慧明法师时常见面,但是看到他那样的忠厚笃实,却是令我佩服不已的!  受戒以后,我就住在虎跑寺内。到了十二月,即搬到玉泉寺去住。此后即常常到别处去,没有久住在西湖了。  弘一法师讲演录    改过实验谈  癸酉正月在厦门妙释寺讲  今值旧历新年,请观厦门全市之中,新气象充满,门户贴新春联,人多着新衣,口言恭贺新喜、新年大吉等。我等素信佛法之人,当此万象更新时,亦应一新乃可。我等所谓新者何,亦如常人贴新春联、着新衣等以为新乎?曰:不然。我等所谓新者,乃是改过自新也。但"改过自新"四字范围太广,若欲演讲,不知从何说起。今且就余五十年来修省改过所实验者,略举数端为诸君言之。  余于讲说之前,有须预陈者,即是以下所引诸书,虽多出于儒书,而实合于佛法。因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详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事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适于初学。故今多引之,以为吾等学佛法者之一助焉。以下分为总论别示二门。  总论者即是说明改过之次第:  一、学?须先多读佛书儒书,详知善恶之区别及改过迁善之法。倘因佛儒诸书浩如烟海,无力遍读,而亦难于了解者,可以先读《格言联璧》一部。余自儿时,即读此书。归信佛法以后,亦常常翻阅,甚觉其亲切而有味也。此书佛学书局有排印本甚精。  二、省?既已学矣,即须常常自己省察,所有一言一动,为善欤,为恶欤?若为恶者,即当痛改。除时时注意改过之外,又于每日临睡时,再将一日所行之事,详细思之。能每日写录日记,尤善。  三、改?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伟大之人格。故子贡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又古人云:"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诸君可不勉乎!  别示者,即是分别说明余五十年来改过迁善之事。但其事甚多,不可胜举。今且举十条为常人所不甚注意者,先与诸君言之。《华严经》中皆用十之数目,乃是用十以表示无尽之意。今余说改过之事,仅举十条,亦尔;正以示余之过失甚多,实无尽也。此次讲说时间甚短,每条之中仅略明大意,未能详言,若欲知者,且俟他日面谈耳。  一、 虚心?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曰:"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蘧伯玉为当时之贤人,彼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圣贤尚如此虚心,我等可以贡高自满乎!  二、慎独?吾等凡有所作所为,起念动心,佛菩萨乃至诸鬼神等,无不尽知尽见。若时时作如是想,自不敢胡作非为。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又引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数语为余所常常忆念不忘者也。  三、 宽厚?造物所忌,曰刻曰巧。圣贤处事,惟宽惟厚。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四、吃亏?古人云:"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古时有贤人某临终,子孙请遗训,贤人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五、寡言?此事最为紧要。孔子云:"驷不及舌",可畏哉!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六、 不说人过?古人云:"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检点他人。"孔子亦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上数语,余常不敢忘。  七、 不文己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我众须知文过乃是最可耻之事。  八、 不覆己过 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处,即须发大惭愧,生大恐惧。发露陈谢,忏悔前愆。万不可顾惜体面,隐忍不言,自诳自欺。  九、闻谤不辩?古人云:"何以息谤?曰:无辩。"又云:"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余三十年来屡次经验,深信此数语真实不虚。  十、不嗔?嗔习最不易除。古贤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但我等亦不可不尽力对治也。《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可不畏哉!  因限于时间,以上所言者殊略,但亦可知改过之大意。最后,余尚有数言,愿为诸君陈者:改过之事,言之似易,行之甚难。故有屡改而屡犯,自己未能强作主宰者,实由无始宿业所致也。务请诸君更须常常持诵阿弥陀佛名号,观世音地藏诸大菩萨名号,至诚至敬,恳切忏悔无始宿业,冥冥中自有不可思议之感应。承佛菩萨慈力加被,业消智朗,则改过自新之事,庶几可以圆满成就,现生优入圣贤之域,命终往生极乐之邦,此可为诸君预贺者也。  常人于新年时,彼此晤面,皆云恭喜,所以贺其将得名利。余此次于新年时,与诸君晤面,亦云恭喜,所以贺诸君将能真实改过,不久将为贤为圣,不久决定往生极乐,速成佛道,分身十方,普能利益一切众生耳。  律学要略  乙亥十一月在泉州承天寺律仪法会讲?万泉记  我出家以来,在江浙一带并不敢随便讲经或讲律,更不敢赴什么传戒的道场,其缘故是因个人感觉着学力不足。三年来在闽南虽曾讲过些东西,自心总觉非常惭愧的。这次本寺诸位长者再三地唤我来参加戒期胜会,情不可却,故今天来与诸位谈谈,但因时间匆促,未能预备,参考书又缺少,兼以个人精神衰弱,拟在此共讲三天。今天先专为求授比丘戒者讲些律宗历史,他人旁听,虽不能解,亦是种植善根之事。  为比丘者应先了知戒律传入此土之因缘,及此土古今律宗盛衰之大概。由东汉至曹魏之初,僧人无归戒之举,惟剃发而已。魏嘉平年中,天竺僧人法时到中土,乃立羯磨受法,是为戒律之始。当是时可算是真实传授比丘戒的开始,渐渐达至繁盛时期。  大部之广律,最初传来的是《十诵律》,翻译斯部律者,系姚秦时的鸠摩罗什法师,庐山净宗初祖远公法师亦竭力劝请赞扬。六朝时此律最盛于南方。其次翻译的是《四分律》,时期和《十诵律》相去不远,但迟至隋朝乃有人弘扬提倡,至唐初乃大盛。第三部是《僧祗律》,东晋时翻译的,六朝时北方稍有弘扬者。刘宋时继《僧祗律》后,有《五分律》,翻译斯律之人,即是译六十卷《华严经》者,文精而简,道宣律师甚赞,可惜罕有人弘扬。至其后有《有部律》,乃唐武则天时义净法师的译着,即是西藏一带最通行的律。当初义净法师在印度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博学强记,贯通律学精微,非至印度之其他僧人所能及,实空前绝后的中国大律师。义净回国,翻译终毕,他年亦老了,不久即圆寂,以后无有人弘扬,可惜!可惜!此外诸部律论甚多,不遑枚举。  关于《有部律》,我个人起初见之甚喜,研究多年;以后因朋友劝告即改研《南山律》,其原因是《南山律》依《四分律》而成,又稍有变化,能适合吾国僧众之根器故。现在我即专就《四分律》之历史大略说些。  唐代是《四分律》最盛时期,以前所弘扬的是《十诵律》,《四分律》少人弘扬;至唐初《四分律》学者乃盛,共有三大派:一《相部律》,依法砺律师为主;二《南山律》,以道宣律师为主;三《东塔律》,依怀素律师为主。法砺律师在道宣之前,道宣曾就学于他。怀素律师在道宣之后,亦曾亲近法砺道宣二律师。斯律虽有三大派之分,最盛行于世的可算《南山律》了。南山律师着作浩如烟海,其中《行事钞》最负盛名,是时任何宗派之学者皆须研《行事钞》;自唐至宋,解者六十余家,惟灵芝元照律师最胜,元照律师尚有许多其他经律的注释。元照后,律学渐渐趋于消沉,罕有人发心弘扬。  南宋后禅宗益盛,律学更无人过问,所有唐宋诸家的律学撰述数千卷悉皆散失;迨至清初,惟存《南山随机羯磨》一卷,如是观之,大足令人兴叹不已!明末清初有益、见月诸大师等欲重兴律宗,但最可憾者,是唐宋古书不得见。当时益大师着述有《毗尼事义集要》,初讲时人数已不多,以后更少;结果成绩颓然。见月律师弘律颇有成绩,撰述甚多,有解《随机羯磨》者,毗尼作持,与南山颇有不同之处,因不得见南山着作故!此外尚有最负盛名的《传戒正范》一部,从明末至今,传戒之书独此一部,传戒尚存之一线曙光,惟赖此书;虽与南山之作未能尽合,然其功甚大,不可轻视;但近代受戒仪轨,又依此稍有增减,亦不是见月律师《传戒正范》之本来面目了。  南宋至清七百余年,关于唐宋诸家律学撰述,可谓无存;清光绪末年乃自日本请还唐宋诸家律书之一部分,近十余年间,在天津已刊者数百卷。此外《续藏经》中所收尚未另刊者,犹有数百卷。  今后倘有人发心专力研习弘扬,可以恢复唐代之古风,凡益、见月等所欲求见者今悉俱在;我们生此时候,实比益、见月诸大师幸福多多。  但学律非是容易的事情,我虽然学律近二十年,仅可谓为学律之预备,窥见了少许之门径;再预备数年,乃可着手研究,以后至少须研究二十年,乃可稍有成绩。奈我现在老了,恐不能久住世间,很盼望你们有人能发心专学戒律,继我所未竟之志,则至善矣。  我们应知道:现在所流通之《传戒正范》,非是完美之书,何况更随便增减,所以必须今后恢复古法乃可;此皆你们的责任,我甚希望大家共同勉励进行!  今天续讲三皈、五戒、乃至菩萨戒之要略。  三皈、五戒、八戒、沙弥沙弥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等,就普通说,菩萨戒为大乘,余皆小乘,但亦未必尽然,应依受者发心如何而定。我近来研究《南山律》,内中有云:"无论受何戒法,皆要先发大乘心。"由此看来,哪有一种戒法专名为小乘的呢!再就受戒方法论,如:三皈、五戒、沙弥沙弥尼戒,皆用三皈依受;至于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则须依羯磨文受;又如式叉摩那,则是作羯磨与学戒法,不是另外得戒,与上不同。再依在家出家分之:就普通说,在家如三皈、五戒、八戒等,出家如沙弥比丘等,实而言之,三皈、五戒、八戒,皆通在家出家。诸位听着这话,或当怀疑,今我以例证之,如:明灵峰益大师,他初亦受比丘戒,后但退作三皈人,如是言之,只有三皈亦可算出家人。  又若单五戒亦可算出家人,因剃发以后,必先受五戒,后再受沙弥戒,未受沙弥戒前,止是五戒之出家人。故五戒通于在家出家,有在家优婆塞、出家优婆塞之别;例如:明益大师之大弟子成时、性旦二师,皆自称为出家优婆塞。成时大师为编辑《净土十要》及《灵峰宗论》者,性旦大师为记录《弥陀要解》者,皆是明末的高僧。  八戒何为亦通在家出家?《药师经》中说:"比丘亦可受八戒,比丘再受八戒为欲增上功德故。"这样看起来,八戒亦通于僧俗。  以上略判竟,以下一一分别说之。  三皈:不属于戒,仅名三皈。三皈者: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未受以前必须要了解三皈道理,并非糊里糊涂地盲从瞎说,如这样子皆不得三皈。  所谓三宝有四种之别,一理体三宝,二化相三宝,三住持三宝,四一体三宝。尽讲起来很深奥复杂,现在且专就住持三宝来说。三宝意义是什么?佛,法,僧。所谓佛即形像,如:释迦佛像、药师佛像、弥陀佛像等;法即佛所说之经,如:《法华经》、《楞严经》等,皆佛金口所流露出来之法;僧即出家剃发受戒有威仪之人。以上所说佛、法、僧道理,可谓最浅近,诸位谅皆能明了吧。  皈依即回转的意义,因前背舍三宝,而今转向三宝,故谓之皈依。但无论出家在家之人,若受三皈时,最重要点有二:第一要注意皈依三宝是何意义?第二当受三皈时,师父所说应当十分明白,或师父所讲的话,全是文言不能了解,如是决不能得三皈;或隔离太远,听不明白亦不得三皈;或虽能听到大致了解,其中尚有一二怀疑处,亦不得三皈。又正授之时,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说,此最要紧,应十分注意;以后之"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是名三结,无关紧要;所以诸位发心受戒,应先了知三皈意义,又当正授时,要在先"皈依佛"等三语注意,乃可得三皈。  以上三皈说已。下说五戒。  五戒:就五戒言,亦要请师先为说明。五戒者:杀,盗,淫,妄,酒。当师父说明五戒意义时,切要用白话,浅近明了,使人易懂。受戒者听毕,应先自思量如是诸戒能持否,若不能全持,或一,或二,或三,或四,皆可随意;宁可不受,万不可受而不持!且就杀生而论,未受戒者,犯之本应有罪,若已受不杀戒者犯之,则罪更加重一倍,可怕不可怕呢!你们试想一想,如果不能受持,勉强敷衍,实是自寻烦恼!据我思之:五戒中最容易持的,是:不邪淫,不饮酒;诸位可先受这两条最为稳当;至于杀与妄语,有大小之分,大者虽不易犯,小者实为难持;又五戒中最为难持的莫如盗戒,非于盗戒戒相研究十分明了之后,万不可率尔而受。所以我盼望诸位对于盗戒一条缓缓再说,至要!至要!但以现在传戒情形看起来,在这许多人众集合场中,实际上是不能如上一一别受;我想现在受五戒时,不妨合众总受五戒,俟受戒后,再自己斟酌取舍,亦未为不可;于自己所不能奉持的数条,可以在引礼师前或俗人前舍去,这样办法,实在十分妥当,在授者减麻烦,诸位亦可免除烦恼。另外还有一句要紧的话,倘有人怀疑于此大众混杂扰乱之时,心中不能专一注想,或恐犹未得戒者,不妨请性愿老法师或其他善知识,再为重授一次,他们当即慈悲允许。诸位!你们万不可轻视三皈五戒!我有句老实话对诸位说:菩萨戒不是容易得的,沙弥戒及比丘戒是不能得的,无论出家或在家人所希望者,惟有三皈五戒,我们倘能得三皈五戒,那就是很好的了。因受持五戒,来生定可为人;既能持五戒,再说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临终时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岂不甚好。就我自己而论,对于菩萨戒是有名无实,沙弥戒及比丘戒决定未得;即以五戒而言,亦不敢说完全,止可谓为出家多分优婆塞而已。这是实话。所以我盼望诸位要注意三皈五戒;当受五戒,应知于前说三皈正得戒体,最宜注意;后说五戒戒相为附属之文,不是在此时得戒。又须请师先为说明五戒之广狭;例如:饮酒一戒,不惟不饮泉州酒店之酒,凡尽法界虚空界之戒缘境酒,皆不可饮。杀,盗,淫,妄,亦复如是。所以受戒功德普遍法界,实非人力所能思议。  宝华山见月律师所编《三皈五戒正范》,所有开示多用骈体文,闻者万不能了解,等于虚文而已;最好请师译成白话。此外我更附带言之:近有为人授五戒者,于不饮酒后加不吸烟一句,但这不吸烟可不必加入;应另外劝告,不应加入五戒文中。  以上说五戒毕,以下讲八戒。  八戒:具云八关斋戒。"关"者禁闭非逸,关闭所有一切非善事。"斋"是清的意思,绝诸一切杂想事。八关斋戒本有九条,因其中第七条包含两条,故合计为八条。前五与五戒同,后三条是另加的。后加三者,即:第六,华香璎珞香油涂身,这是印度美丽装饰之风俗,我国只有花香,并无璎珞等;但所谓香如吾国香粉、香水、香牙粉、香牙膏及香皂等,皆不可用。  第七,高胜床上坐,作倡伎乐故往观听。这就是两条合为一条的;现略为分析:"高"是依佛制度,坐卧之床脚,最高不能超过一尺六寸;"胜"是指金银牙角等之装饰,此皆不可。但在他处不得已的时候,暂坐可开:佛制是专为自制的,须结正罪,如别人已作成功的,不是自制的,罪稍轻。作倡伎乐故往观听,音乐影戏等皆属此条;所谓故往观听之"故"字要注意,于无意中偶然听到或看见的不犯。以上"高胜床上坐,作倡伎乐故往观听",共合为一条。受八关斋戒的人,皆不可为。  第八,非时食。佛制受八关斋戒后,自黎明至正午可食,倘越时而食,即叫做非时食。即平常所说的"过午不食".但正午后,不单是饭等不可食,如牛奶水果等均不可用。如病重者,于不得已中,可在大家看不到地方开食粥等。  受八关斋戒,普通于六斋日受;六斋日者,即: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及月底最后二日;倘能发心日日受,那是最好不过了。受时要在每天晨起时,期限以一日一夜--天亮时至夜,夜至明早。一一受八关斋戒后,过午不食一条,应从今天正午后至明日黎明时皆不可食。又八戒与菩萨戒比较别的戒有区别;因为八戒与菩萨戒,是顿立之戒。(但上说的菩萨戒,是局就《梵网》、《璎珞》等而说的;若依《瑜伽戒本》,则属于渐次之戒。)这是什么缘故呢?未受五戒、沙弥戒、比丘戒,皆可即受菩萨戒或八戒,故曰顿立;若渐次之戒,必依次第,如先五戒,次沙弥戒,次比丘戒,层层上去的。以上所说八关斋戒,外江居士受的非常之多;我想闽南一带,将来亦应当提倡提倡!若嫌每月六日太多,可减至一日或两日亦无不可;因仅受一日,即有极大功德,何况六日全受呢!  沙弥戒:沙弥戒诸位已知道了吧?此乃正戒,共十条。其中九条同八戒,另加手不捉钱宝一条,合而为十。但手不捉钱宝一条,平常人不明白,听了皆怕;不知此不捉钱宝是易持之戒,律中有方便办法,叫做"说净",经过说净的仪式后,亦可照常自己捉持:最为繁难者,是正戒十条外于比丘戒亦应学习,犯者结罪。我初出家时不晓得,后来学律才知道。这样看起来,持沙弥戒亦是不容易的一回事。  沙弥尼戒:即女众,法戒与沙弥同。  式叉摩那戒:梵语式叉摩那,此云学法女;外江各丛林,皆谓在家贞女为式叉摩那,这是错误的。闽南这边,那年开元寺传戒时,对于贞女不称式叉摩那,只用贞女之名,这是很通;平常人多不解何者为式叉摩那,我现在略为解释一下:  哪一种人可以受式叉摩那戒呢?要已受沙弥尼戒的人于十八岁时,受式叉摩那法,学习二年,然后再受比丘尼戒;因为佛制二十岁乃可受戒,于十八岁时,再学二年正当二十岁。于二年学习时,僧作羯磨,与学戒法;二年学毕乃可受比丘尼戒;但式叉摩那要学三法:一学根本法,--即四重戒。二学六法,--染心相触,盗减五钱,断畜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三学行法,--大尼诸戒,及威仪。  此仅是受学戒法,非另外得戒,故与他戒不同。以下讲比丘戒。  比丘戒:因时间很短,现在不能详细说明,惟有几句要紧话先略说之:  我们生此末法时代,沙弥戒与比丘戒皆是不能得的,原因甚多甚多!今且举出一种来说,就是没有能授沙弥戒比丘戒的人;若受沙弥戒,须二比丘授,比丘戒至少要五比丘授;倘若找不到比丘的话,不单比丘戒受不成,沙弥戒亦受不成。我有一句很伤心的话要对诸位讲:从南宋迄今六七百年来,或可谓僧种断绝了!以平常人眼光看起来,以为中国僧众很多,大有达至几百万之概;据实而论,这几百万中,要找出一个真比丘,怕也是不容易的事!如此怎样能受沙弥比丘戒呢?既没有能授戒的人,如何会得戒呢?我想诸位听到这话,心中一定十分扫兴;或以为既不得戒,我们白吃辛苦,不如早些回去好,何必在此辛辛苦苦做这种极无意味的事情呢?但如此怀疑是大不对的:我劝诸位应好好地、镇静地在此受沙弥戒比丘戒才是!虽不得戒,亦能种植善根,兼学种种威仪,岂不是好;又若想将来学律,必先挂名受沙弥比丘戒,否则以白衣学律,必受他人讥评:所以你们在这儿发心受沙弥比丘戒是很好的!  这次本寺诸位长老唤我来讲律学大意,我感着有种种困难之点;这是什么缘故?比方我在这儿,不依据佛所说的道理讲,一味地随顺他人顾惜情面敷衍了事,岂不是我害了你们吗!若依实在的话与你们讲,又恐怕因此引起你们的怀疑;所以我觉着十分困难。因此不得已,对于诸位分作两种说法:(一)老实不客气地,必须要说明受戒真相,恐怕诸位出戒堂后,妄自称为沙弥或比丘,致招重罪,那是不得了的事情!我有种比方,譬如:泉州这地方有司令官等,不识相的老百姓亦自称我是司令官,如司令官等听到,定遭不良结果,说不定有枪毙之危险!未得沙弥比丘戒者,妄自称为沙弥或比丘,必定遭恶报,亦就是这个道理。我为着良心的驱使,所以要对诸位说老实话。(二)以现在人情习惯看起来,我总劝诸位受戒,挂个虚名,受后俾可学律;不然,定招他人诽谤之虞;这样的说,诸位定必明了吧。  更进一层说,诸位中若有人真欲绍隆僧种,必须求得沙弥比丘戒者,亦有一种特别的方法;即是如益大师礼《占察忏仪》,求得清净轮相,即可得沙弥比丘戒;除此以外,无有办法。故益大师云:"末世欲得净戒,舍此《占察》轮相之法,更无别途。"因为得清净轮相之后,即可自誓总受菩萨戒而沙弥比丘戒皆包括在内,以后即可称为菩萨比丘。礼《占察忏》得清净轮相,虽是极不容易的事,倘诸位中有真发大心者,亦可奋力进行,这是我最希望你们的。以下说比丘尼戒:  比丘尼戒:现在不能详说。依据佛制,比丘尼戒要重复受两次;先依尼僧授本法,后请大僧正授,但正得戒时,是在大僧正授时;此法南宋以后已不能实行了。最后说菩萨戒:  菩萨戒:为着时间关系,亦不能详说。现在略举三事:(一)要有菩萨种性,又能发菩提心,然后可受菩萨戒。什么是种性呢?就简单来说,就是多生以来所成就的资格。所以当受戒时,戒师问:"汝是菩萨否?"应答曰:"我是菩萨!"这就是菩萨种性。戒师又问:"既是菩萨,已发菩提心否?"应答曰:"已发菩提心。"这就是发菩提心。如这样子才能受菩萨戒。(二)平常人受菩萨戒者皆是全受;但依《璎珞本业经》,可以随身分受,或一或多;与前所说的受五戒法相同。(三)犯相重轻,依旧疏新疏有种种差别,应随个人力量而行;现以例说,如:妄语戒,旧疏说大妄语乃犯波罗夷罪,新疏说,小妄语即犯波罗夷罪。至于起杀盗淫妄之心,即犯波罗夷,乃是为地上菩萨所制。我等凡夫是做不到的。  所谓菩萨戒虽不易得,但如有真诚之心,亦非难事;且可自誓受,不比沙弥比丘戒必须要请他人授;因为菩萨戒、五戒、八戒皆可自誓受,所以我们颇有得菩萨戒之希望!  今天《律学要略》讲完,我想在其中有不妥当处或错误处,还请诸位原谅。最后我尚有几句话:诸位在此受戒很好。在近代说,如外江最有名望的地方,虽有传戒,实不及此地完备,这是这里办事很有热心,很有精神,很有秩序,诚使我佩服,使我赞美。就以讲律来说,此地戒期中讲《沙弥律》、《比丘戒本》、《梵网经》,他方是难有的。几年前泉州大开元寺于戒期中提倡讲律,大家皆说是破天荒的举动。本寺此次传戒之美备,实与数年前大开元寺相同;并有露天演讲,使外人亦有种植善根之机缘,诚办事周到之处。本年天灾频仍,泉州亦不在例外,在人心惨痛、境遇萧条的状况中,本寺居然以极大规模,很圆满地开戒,这无非是诸位长老及大护法的道德感化所及;我这次到此地,心实无限欢喜,此是实话,并非捧场;此次能碰着这大机缘与诸位相聚,甚慰衷怀,最后还要与诸位恭喜。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  丙子正月开学日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讲  养正院从开办到现在,已是一年多了。外面的名誉很好,这因为由瑞金法师主办,又得各位法师热心爱护,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  我这次到厦门,得来这里参观,心里非常欢喜。各方面的布置都很完美,就是地上也扫得干干净净的,这样,在别的地方,很不容易看到。  我在泉州草庵大病的时候,承诸位写一封信来,各人都签了名,慰问我的病状;并且又承诸位念佛七天,代我忏悔,还有像这样别的事,都使我感激万分!  再过几个月,我就要到鼓浪屿日光岩去方便闭关了。时期大约颇长久,怕不能时时会到,所以特地发心来和诸位叙谈叙谈。  今天所要和诸位谈的,共有四项:一是惜福,二是习劳,三是持戒,四是自尊,都是青年佛徒应该注意的。  一、惜福  "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诸位要晓得: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我记得从前小孩子的时候,我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是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我的哥哥时常教我念这句子,我念熟了,以后凡是临到穿衣或是饮食的当儿,我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糟掉;而且我母亲也常常教我,身上所穿的衣服当时时小心,不可损坏或污染。这因为母亲和哥哥怕我不爱惜衣食,损失福报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这样叮嘱着。  诸位可晓得,我五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在世了!七岁我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一点不知爱惜,我母亲看到,就正颜厉色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母亲这话,也是惜福的意思啊!  我因为有这样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脑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一时不爱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也还保守着这样的习惯。诸位请看我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一九二○年在杭州时候,一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给我的。又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伞,也是一九一一年买的。这些东西,即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直可尽我形寿受用着哩!不过,我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候或是初出家时候制的。  从前常有人送我好的衣服或别的珍贵之物,但我大半都转送别人。因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东西是没有胆量受用的。又如吃东西,只生病时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的东西吃。  惜福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张,就是净土宗大德印光老法师也是这样,有人送他白木耳等补品,他自己总不愿意吃,转送到观宗寺去供养谛闲法师。别人问他:"法师!你为什么不吃好的补品?"他说:"我福气很薄,不堪消受。"  他老人家--印光法师,性情刚直,平常对人只问理之当不当,情面是不顾的。前几年有一位皈依弟子,是鼓浪屿有名的居士,去看望他,和他一道吃饭,这位居士先吃好,老法师见他碗里剩落了一两粒米饭;于是就很不客气地大声呵斥道:"你有多大福气,可以这样随便糟蹋饭粒!你得把它吃光!"  诸位!以上所说的话,句句都要牢记!要晓得: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诸位或者能发大心,愿以我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二、习劳  "习"是练习,"劳"是劳动。现在讲讲习劳的事情:  诸位请看看自己的身体,上有两手,下有两脚,这原为劳动而生的。若不将他运用习劳,不但有负两手两脚,就是对于身体也一定有害无益的。换句话说:若常常劳动,身体必定康健。而且我们要晓得:劳动原是人类本分上的事,不惟我们寻常出家人要练习劳动,即使到了佛的地位,也要常常劳动才行,现在我且讲讲佛的劳动的故事:  所谓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平常人想起来,佛在世时,总以为同现在的方丈和尚一样,有衣钵师、侍者师常常侍候着,佛自己不必做什么;但是不然,有一天,佛看到地下不很清洁,自己就拿起扫帚来扫地,许多大弟子见了,也过来帮扫,不一时,把地扫得十分清洁。佛看了欢喜,随即到讲堂里去说法,说道:"若人扫地,能得五种功德……"  又有一个时候,佛和阿难出外游行,在路上碰到一个喝醉了酒的弟子,已醉得不省人事了;佛就命阿难抬脚,自己抬头,一直抬到井边,用桶吸水,叫阿难把他洗濯干净。  有一天,佛看到门前木头做的横楣坏了,自己动手去修补。  有一次,一个弟子生了病,没有人照应,佛就问他说:"你生了病,为什么没人照应你?"那弟子说:"从前人家有病,我不曾发心去照应他;现在我有病,所以人家也不来照应我了。"佛听了这话,就说:"人家不来照应你,就由我来照应你吧!"  就将那病弟子大小便种种污秽,洗濯得干干净净;并且还将他的床铺,理得清清楚楚,然后扶他上床。由此可见,佛是怎样的习劳了。佛决不像现在的人,凡事都要人家服劳,自己坐着享福。这些事实,出于经律,并不是凭空说说的。  现在我再说两桩事情,给大家听听:《弥陀经》中载着的一位大弟子--阿耨楼陀,他双目失明,不能料理自己,佛就替他裁衣服,还叫别的弟子一道帮着做。  有一次,佛看到一位老年比丘眼睛花了,要穿针缝衣,无奈眼睛看不清楚,嘴里叫着:"谁能替我穿针呀!"  佛听了立刻答应说:"我来替你穿。"  以上所举的例,都足证明佛是常常劳动的。我盼望诸位,也当以佛为模范,凡事自己动手去做,不可依赖别人。  三、持戒  "持戒"二字的意义,我想诸位总是明白的吧!我们不说修到菩萨或佛的地位,就是想来生再做人,最低的限度,也要能持五戒。可惜现在受戒的人虽多,只是挂个名而已,切切实实能持戒的却很少。要知道:受戒之后,若不持戒,所犯的罪,比不受戒的人要加倍的大,所以我时常劝人不要随便受戒。至于现在一般传戒的情形,看了真痛心,我实在说也不忍说了!我想最好还是随自己的力量去受戒,万不可敷衍门面,自寻苦恼。  戒中最重要的,不用说是杀、盗、淫、妄,此外还有饮酒、食肉,也易惹人讥嫌。至于吃烟,在律中虽无明文,但在我国习惯上,也很容易受人讥嫌的,总以不吃为是。  四、自尊  "尊"是尊重,"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可是人都喜欢人家尊重我,而不知我自己尊重自己;不知道要想人家尊重自己,必须从我自己尊重自己做起。怎样尊重自己呢?就是自己时时想着:我当做一个伟大的人,做一个了不起的人。比如我们想做一位清净的高僧吧,就拿《高僧传》来读,看他们怎样行,我也怎样行,所谓:"彼既丈夫我亦尔。"又比方我想将来做一位大菩萨,那末,就当依经中所载的菩萨行,随力行去。这就是自尊。但自尊与贡高不同;贡高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的胡乱行为;自尊是自己增进自己的德业,其中并没有一丝一毫看不起人的意思的。  诸位万万不可以为自己是一个小孩子,是一个小和尚,一切不妨随便些,也不可说我是一个平常的出家人,哪里敢希望做高僧做大菩萨。凡事全在自己做去,能有高尚的志向,没有做不到的。  诸位如果作这样想:我是不敢希望做高僧、做大菩萨的,那做事就随随便便,甚至自暴自弃,走到堕落的路上去了,那不是很危险的么?诸位应当知道:年纪虽然小,志气却不可不高啊!  我还有一句话,要向大家说,我们现在依佛出家,所处的地位是非常尊贵的,就以剃发、披袈裟的形式而论,也是人天师表,国王和诸天人来礼拜,我们都可端坐而受。你们知道这道理么?自今以后,就当尊重自己,万万不可随便了。  以上四项,是出家人最当注意的,别的我也不多说了。我不久就要闭关,不能和诸位时常在一块儿谈话,这是很抱歉的。但我还想在关内讲讲律,每星期约讲三四次,诸位碰到例假,不妨来听听!今天得和诸位见面,我非常高兴。我只希望诸位把我所讲的四项,牢记在心,作为永久的纪念!时间讲得很久了,费诸位的神,抱歉!抱歉!  南闽十年之梦影  丁丑二月十六日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讲  我一到南普陀寺,就想来养正院和诸位法师讲谈讲谈,原定的题目是"余之忏悔",说来话长,非十几小时不能讲完;近来因为讲律,须得把讲稿写好,总抽不出一个时间来,心里又怕负了自己的初愿,只好抽出很短的时间,来和诸位谈谈,谈我在南闽十年中的几件事情!  我第一回到南闽,在一九二八年的十一月,是从上海来的。起初还是在温州,我在温州住得很久,差不多有十年光景。  由温州到上海,是为着编辑《护生画集》的事,和朋友商量一切;到十一月底,才把《护生画集》编好。  那时我听人说:尤惜阴居士也在上海。他是我旧时很要好的朋友,我就想去看一看他。一天下午,我去看尤居士,居士说要到暹罗国去,第二天一早就要动身的。我听了觉得很喜欢,于是也想和他一道去。  我就在十几小时中,急急地预备着。第二天早晨,天还没大亮,就赶到轮船码头,和尤居士一起动身到暹罗国去了。从上海到暹罗,是要经过厦门的,料不到这就成了我来厦门的因缘。十二月初,到了厦门,承陈敬贤居士的招待,也在他们的楼上吃过午饭,后来陈居士就介绍我到南普陀寺来。那时的南普陀,和现在不同,马路还没有建筑,我是坐着轿子到寺里来的。  到了南普陀寺,就在方丈楼上住了几天。时常来谈天的,有性愿老法师、芝峰法师等。芝峰法师和我同在温州,虽不曾见过面,却是很相契的。现在突然在南普陀寺晤见了,真是说不出的高兴。  我本来是要到暹罗去的,因着诸位法师的挽留,就留滞在厦门,不想到暹罗国去了。  在厦门住了几天,又到小云峰那边去过年。一直到正月半以后才回到厦门,住在闽南佛学院的小楼上,约莫住了三个月工夫。看到院里面的学僧虽然只有二十几位,他们的态度都很文雅,而且很有礼貌,和教职员的感情也很不差,我当时很赞美他们。  这时芝峰法师就谈起佛学院里的课程来。他说"门类分得很多,时间的分配却很少,这样下去,怕没有什么成绩吧?"  因此,我表示了一点意见,大约是说:"把英文和算术等删掉,佛学却不可减少,而且还得增加,就把腾出来的时间教佛学吧!"  他们都很赞成。听说从此以后,学生们的成绩,确比以前好得多了!  我在佛学院的小楼上,一直住到四月间,怕将来的天气更会热起来,于是又回到温州去。  第二回到南闽,是在一九二九年十月。起初在南普陀寺住了几天,以后因为寺里要做水陆,又搬到太平岩去住。等到水陆圆满,又回到寺里,在前面的老功德楼住着。  当时闽南佛学院的学生,忽然增加了两倍多,约有六十多位,管理方面不免感到困难。虽然竭力地整顿,终不能恢复以前的样子。不久,我又到小雪峰去过年,正月半才到承天寺来。  那时性愿老法师也在承天寺,在起草章程,说是想办什么研究社。  不久,研究社成立了,景象很好,真所谓"人才济济",很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盛况。现在妙释寺的善契师,南山寺的传证师,以及已故南普陀寺的广究师,……都是那时候的学僧哩!  研究社初办的几个月间,常住的经忏很少,每天有工夫上课,所以成绩卓着,为别处所少有。当时我也在那边教了两回写字的方法,遇有闲空,又拿寺里那些古版的藏经来整理整理,后来还编成目录,至今留在那边。这样,在寺里约莫住了三个月,到四月,怕天气要热起来,又回到温州去。  一九三一年九月,广洽法师写信来,说很盼望我到厦门去。当时我就从温州动身到上海,预备再到厦门;但许多朋友都说:时局不大安定,远行颇不相宜,于是我只好仍回温州。直到转年(即一九三二年)十月,到了厦门,计算起来,已是第三回了!  到厦门之后,由性愿老法师介绍,到山边岩去住;但其间妙释寺也去住了几天。那时我虽然没有到南普陀来住;但佛学院的学僧和教职员,却是常常来妙释寺谈天的。  一九三三年正月廿一日,我开始在妙释寺讲律。  这年五月,又移到开元寺去。  当时许多学律的僧众,都能勇猛精进,一天到晚地用功,从没有空过的工夫;就是秩序方面也很好,大家都啧啧地称赞着。  有一天,已是黄昏时候了!我在学僧们宿舍前面的大树下立着,各房灯火发出很亮的光;诵经之声,又复朗朗入耳,一时心中觉得有无限的欢慰!可是这种良好的景象,不能长久地继续下去,恍如昙花一现,不久就消失了。但是当时的景象,却很深地印在我的脑中,现在回想起来,还如在大树底下目睹一般。这是永远不会消灭,永远不会忘记的啊!  十一月,我搬到草庵来过年。  一九三四年二月,又回到南普陀。  当时旧友大半散了;佛学院中的教职员和学僧,也没有一位认识的!  我这一回到南普陀寺来,是准了常惺法师的约,来整顿僧教育的。后来我观察情形,觉得因缘还没有成熟,要想整顿,一时也无从着手,所以就作罢了。此后并没有到闽南佛学院去。  讲到这里,我顺便将我个人对于僧教育的意见,说明一下:  我平时对于佛教是不愿意去分别哪一宗、哪一派的,因为我觉得各宗各派,都各有各的长处。  但是有一点,我以为无论哪一宗哪一派的学僧,却非深信不可,那就是佛教的基本原则,就是深信善恶因果报应的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同时还须深信佛菩萨的灵感!这不仅初级的学僧应该这样,就是升到佛教大学也要这样!  善恶因果报应和佛菩萨的灵感道理,虽然很容易懂;可是能彻底相信的却不多。这所谓信,不是口头说说的信,是要内心切切实实去信的呀!  咳!这很容易明白的道理,若要切切实实地去信,却不容易啊!  我以为无论如何,必须深信善恶因果报应和诸佛菩萨灵感的道理,才有做佛教徒的资格!  须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的!又须知我们一个人所有的行为,一举一动,以至起心动念,诸佛菩萨都看得清清楚楚!  一个人若能这样十分决定地信着,他的品行道德,自然会一天比一天地高起来!  要晓得我们出家人,就所谓"僧宝",在俗家人之上,地位是很高的。所以品行道德,也要在俗家人之上才行!  倘品行道德仅能和俗家人相等,那已经难为情了!何况不如?又何况十分的不如呢?……咳!……这样他们看出家人就要十分的轻慢,十分的鄙视,种种讥笑的话,也接连地来了。……  记得我将要出家的时候,有一位在北京的老朋友写信来劝告我,你知道他劝告的是什么,他说:"听到你要不做人,要做僧去。……"  咳!……我们听到了这话,该是怎样的痛心啊!他以为做僧的,都不是人,简直把僧不当人看了!你想,这句话多么厉害呀!  出家人何以不是人?为什么被人轻慢到这地步?我们都得自己反省一下!我想这原因都由于我们出家人做人太随便的缘故;种种太随便了,就闹出这样的话柄来了。  至于为什么会随便呢?那就是由于不能深信善恶因果报应和诸佛菩萨灵感的道理的缘故。倘若我们能够真正生信,十分决定地信,我想就是把你的脑袋斫掉,也不肯随便的了!  以上所说,并不是单单养正院的学僧应该牢记,就是佛教大学的学僧也应该牢记,相信善恶因果报应和诸佛菩萨灵感不爽的道理!  就我个人而论,已经是将近六十的人了,出家已有二十年,但我依旧喜欢看这类的书!--记载善恶因果报应和佛菩萨灵感的书。  我近来省察自己,觉得自己越弄越不像了!所以我要常常研究这一类的书:希望我的品行道德,一天高尚一天;希望能够改过迁善,做一个好人;又因为我想做一个好人,同时我也希望诸位都做好人!  这一段话,虽然是我勉励我自己的,但我很希望诸位也能照样去实行!  关于善恶因果报应和佛菩萨灵感的书,印光老法师在苏州所办的弘化社那边印得很多,定价也很低廉,诸位若要看的话,可托广洽法师写信去购请,或者他们会赠送也未可知。  以上是我个人对于僧教育的一点意见。下面我再来说几样事情:  我于一九三五年到惠安净峰寺去住。到十一月,忽然生了一场大病,所以我就搬到草庵来养病。  这一回的大病,可以说是我一生的大纪念!  我于一九三六年的正月,扶病到南普陀寺来。在病床上有一只钟,比其他的钟总要慢两刻,别人看到了,总是说这个钟不准,我说:"这是草庵钟。"  别人听了"草庵钟"三字还是不懂,难道天下的钟也有许多不同的么?现在就让我详详细细地来说个明白:  我那一回大病,在草庵住了一个多月。摆在病床上的钟,是以草庵的钟为标准的。而草庵的钟,总比一般的钟要慢半点。  我以后虽然移到南普陀,但我的钟还是那个样子,比平常的钟慢两刻,所以"草庵钟"就成了一个名词了。这件事由别人看来,也许以为是很好笑的吧!但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我看到这个钟,就想到我在草庵生大病的情形了,往往使我发大惭愧,惭愧我德薄业重。  我要自己时时发大惭愧,我总是故意地把钟改慢两刻,照草庵那钟的样子,不止当时如此,到现在还是如此,而且愿尽形寿,常常如此。  以后在南普陀住了几个月,于五月间,才到鼓浪屿日光岩去。十二月仍回南普陀。  到今年一九三七年,我在闽南居住,算起来,首尾已是十年了。  回想我在这十年之中在闽南所做的事情,成功的却是很少很少,残缺破碎的居其大半,所以我常常自己反省,觉得自己的德行,实在十分欠缺!  因此近来我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二一老人".什么叫"二一老人"呢?这有我自己的根据。  记得古人有句诗:"一事无成人渐老。"  清初吴梅村(伟业)临终的绝命词有:"一钱不值何消说。"  这两句诗的开头都是"一"字,所以我用来做自己的名字,叫做"二一老人".  因此我十年来在闽南所做的事,虽然不完满,而我也不怎样地去求它完满了!  诸位要晓得:我的性情是很特别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不完满,这才使我常常发大惭愧!能够晓得自己的德行欠缺,自己的修善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过迁善!  一个人如果事情做完满了,那么这个人就会心满意足,洋洋得意,反而增长他贡高我慢的念头,生出种种的过失来!所以还是不去希望完满的好!  不论什么事,总希望他失败,失败才会发大惭愧!倘若因成功而得意,那就不得了啦!  我近来,每每想到"二一老人"这个名字,觉得很有意味!  这"二一老人"的名字,也可以算是我在闽南居住了十年的一个最好的纪念!  最后之□□  戊寅十一月十四日  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同学会席上讲?瑞今记  佛教养正院已办有四年了。诸位同学初来的时候,身体很小,经过四年之久,身体皆大起来了,有的和我也差不多。啊!光阴很快。人生在世,自幼年至中年,自中年至老年,虽然经过几十年之光景,实与一会儿差不多。就我自己而论,我的年纪将到六十了,回想从小孩子的时候起到现在,种种经过如在目前;啊!我想我以往经过的情形,只有一句话可以对诸位说,就是"不堪回首"而已。  我常自来想,啊!我是一个禽兽吗?好像不是,因为我还是一个人身。我的天良丧尽了吗?好像还没有,因为我尚有一线天良常常想念自己的过失。我从小孩子起一直到现在都埋头造恶吗?好像也不是,因为我小孩子的时候,常行袁了凡的《功过格》,三十岁以后,很注意于修养,初出家时,也不是没有道心。虽然如此,但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便大不同了:因为出家以后二十年之中,一天比一天堕落,身体虽然不是禽兽,而心则与禽兽差不多。天良虽然没有完全丧尽,但是惛愦糊涂,一天比一天利害,抑或与天良丧尽也差不多了。讲到埋头造恶的一句话,我自从出家以后,恶念一天比一天增加,善念一天比一天退失,一直到现在,可以说是醇乎其醇的一个埋头造恶的人,这个也无须客气也无须谦让了。  就以上所说看起来,我从出家后已经堕落到这种地步,真可令人惊叹;其中到闽南以后十年的工夫,尤其是堕落的堕落。去年春间曾经在养正院讲过一次,所讲的题目,就是"南闽十年之梦影",那一次所讲的,字字之中,都可以看到我的泪痕。诸位应当还记得吧。  可是到了今年,比去年更不像样子了;自从正月二十到泉州,这两个月之中,弄得不知所云。不只我自己看不过去;就是我的朋友也说我以前如闲云野鹤,独往独来,随意栖止,何以近来竟大改常度,到处演讲,常常见客,时时宴会,简直变成一个"应酬的和尚"了,这是我的朋友所讲的。啊!"应酬的和尚"这五个字,我想我自己近来倒很有几分相像。  如是在泉州住了两个月以后,又到惠安到厦门到漳州,都是继续前稿;除了利养,还是名闻,除了名闻,还是利养。日常生活,总不在名闻利养之外,虽在瑞竹岩住了两个月,稍少闲静,但是不久,又到祈保亭冒充善知识,受了许多的善男信女的礼拜供养,可以说是惭愧已极了。  九月又到安海,住了一个月,十分的热闹。近来再到泉州,虽然时常起一种恐惧厌离的心,但是仍不免向这一条名闻利养的路上前进。可是近来也有件可庆幸的事,因为我近来得到永春十五岁小孩子的一封信。他劝我以后不可常常宴会,要养静用功;信中又说起他近来的生活,如吟诗、赏月、看花、静坐等,洋洋千言的一封信。啊!他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竟有如此高尚的思想,正当的见解;我看到他这一封信,真是惭愧万分了。我自从得到他的信以后,就以十分坚决的心,谢绝宴会,虽然得罪了别人,也不管他,这个也可算是近来一件可庆幸的事了。  虽然是如此,但我的过失也太多了,可以说是从头至足,没有一处无过失,岂只谢绝宴会,就算了结了吗?尤其是今年几个月之中,极力冒充善知识,实在是太为佛门丢脸。别人或者能够原谅我;但我对我自己,绝不能够原谅,断不能如此马马虎虎地过去。所以我近来对人讲话的时候,绝不顾惜情面,决定赶快料理没有了结的事情,将"法师""老法师""律师"等名目,一概取消,将学人侍者等一概辞谢;孑然一身,遂我初服,这个或者亦是我一生的大结束了。  啊!再过一个多月,我的年纪要到六十了。像我出家以来,既然是无惭无愧,埋头造恶,所以到现在所做的事,大半支离破碎不能圆满,这个也是份所当然。只有对于养正院诸位同学,相处四年之久,有点不能忘情;我很盼望养正院从此以后,能够复兴起来,为全国模范的僧学院。可是我的年纪老了,又没有道德学问,我以后对于养正院,也只可说"爱莫能助"了。  啊!与诸位同学谈得时间也太久了,且用古人的诗来作临别赠言。诗云:  □□□□□□□ 万事都从缺陷好  吟到夕阳山外山 古今谁免余情绕  佛法十疑略释  戊寅十月六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讲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疑问,然后乃能着手学习。  以下所举十疑及解释,大半采取近人之说而叙述之,非是讲者之创论。所疑固不限此,今且举此十端耳。  一、佛法非迷信  近来知识分子,多批评佛法谓之迷信。  我辈详观各地寺庙,确有特别之习惯及通俗之仪式,又将神仙鬼怪等混入佛法之内,谓是佛法正宗。既有如此奇异之现相,也难怪他人谓佛法是迷信。  但佛法本来面目则不如此,决无崇拜神仙鬼怪等事。其仪式庄严,规矩整齐,实超出他种宗教之上。又佛法能破除世间一切迷信而与以正信,岂有佛法即是迷信之理。  故知他人谓佛法为迷信者,实由误会。倘能详察,自不至有此批评。  二、佛法非宗教  或有人疑佛法为一种宗教,此说不然。  佛法与宗教不同,近人着作中常言之,兹不详述。应知佛法实不在宗教范围之内也。  三、佛法非哲学  或有人疑佛法为一种哲学,此说不然。  哲学之要求,在求真理,以其理智所推测而得之某种条件即谓为真理。其结果,有一元、二元、唯心种种之说。甲以为理在此,乙以为理在彼,纷纭扰攘,相非相谤。但彼等无论如何尽力推测,总不出于错觉一途。譬如盲人摸象,其生平未曾见象之形状,因其所摸得象之一部分,即谓是为象之全体。故或摸其尾便谓象如绳,或摸其背便谓象如床,或摸其胸便谓象如地。虽因所摸处不同而感觉互异,总而言之,皆是迷惑颠倒之见而已。  若佛法则不然,譬如明眼人能亲见全象,十分清楚,与前所谓盲人摸象者迥然不同。因佛法须亲证"真如",了无所疑,决不同哲学家之虚妄测度也。  何谓"真如"之意义?真真实实,平等一如,无妄情,无偏执,离于意想分别,即是哲学家所欲了知之宇宙万有之真相及本体也。夫哲学家欲发明宇宙万有之真象及本体,其志诚为可嘉。第太无方法,致罔废心力而终不能达到耳。  以上所说之佛法非宗教及哲学,仅略举其大概。若欲详知者,有南京支那内学院出版之《佛法非宗教非哲学》一卷,可自详研,即能洞明其奥义也。  四、佛法非违背于科学  常人以为佛法重玄想,科学重实验,遂谓佛法违背于科学。此说不然。  近代科学家持实验主义者,有两种意义。  一是根据眼前之经验,彼如何即还彼如何,毫不加以玄想。  二是防经验不足恃,即用人力改进,以补通常经验之不足。  佛家之态度亦尔,彼之"戒""定""慧"三无漏学,皆是改进通常之经验。但科学之改进经验重在客观之物件,佛法之改进经验重在主观之心识。如人患目病,不良于视,科学只知多方移置其物以求一辨,佛法则努力医治其眼以求复明。两者虽同为实验,但在治标治本上有不同耳。  关于佛法与科学之比较,若欲详知者,乞阅上海开明书店代售之《佛法与科学之比较研究》。着者王小徐,曾留学英国,在理工专科上迭有发见,为世界学者所推重。近以其研究理工之方法,创立新理论解释佛学,因着此书也。  五、佛法非厌世  常人见学佛法者,多居住山林之中,与世人罕有往来,遂疑佛法为消极的、厌世的。此说不然。  学佛法者,固不应迷恋尘世以贪求荣华富贵,但亦决非是冷淡之厌世者。因学佛法之人皆须发"大菩提心",以一般人之苦乐为苦乐,抱热心救世之弘愿,不惟非消极,乃是积极中之积极者。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以预备将来出山救世之资具耳。与世俗青年学子在学校读书为将来任事之准备者,甚相似。  由是可知谓佛法为消极厌世者,实属误会。  六、佛法非不宜于国家之兴盛  近来爱国之青年,信仰佛法者少。彼等谓佛法传自印度,而印度因此衰亡,遂疑佛法与爱国之行动相妨碍。此说不然。  佛法实能辅助国家,令其兴盛,未尝与爱国之行动相妨碍。印度古代有最信仰佛法之国王,如阿育王、戒日王等,以信佛故,而统一兴盛其国家。其后婆罗门等旧教复兴,佛法渐无势力,而印度国家乃随之衰亡,其明证也。  七、佛法非能灭种  常人见僧尼不婚不嫁,遂疑人人皆信佛法必致灭种。此说不然。  信佛法而出家者,乃为僧尼,此实极少之数。此外大多数之在家信佛法者,仍可婚嫁如常。佛法中之僧尼,与他教之牧师相似,非是信徒皆应为牧师也。  八、佛法非废弃慈善事业  常人见僧尼惟知弘扬佛法,而于建立大规模之学校、医院、善堂等利益社会之事未能努力,遂疑学佛法者废弃慈善事业。此说不然。  依佛经所载,布施有二种,一曰财施,二曰法施。出家之佛徒,以法施为主,故应多致力于弘扬佛法,而以余力提倡他种慈善事业。若在家之佛徒,则财施与法施并重,故在家居士多努力作种种慈善事业,近年以来各地所发起建立之佛教学校、慈儿院、医院、善堂、修桥、造凉亭乃至施米、施衣、施钱、施棺等事,皆时有所闻,但不如他教仗外国慈善家之财力所经营者规模阔大耳。  九、佛法非是分利  近今经济学者,谓人人能生利,则人类生活发达,乃可共享幸福。因专注重于生利。遂疑信仰佛法者,惟是分利而不生利,殊有害于人类,此说亦不免误会。  若在家人信仰佛法者,不碍于职业,士农工商皆可为之。此理易明,可毋庸议。若出家之僧尼,常人观之,似为极端分利而不生利之寄生虫。但僧尼亦何尝无事业,僧尼之事业即是弘法利生。倘能教化世人,增上道德,其间接直接有真实大利益于人群者正无量矣。  十、佛法非说空以灭人世  常人因佛经中说"五蕴皆空""无常苦空"等,因疑佛法只一味说空。若信佛法者多,将来人世必因之而消灭。此说不然。  大乘佛法,皆说空及不空两方面。虽有专说空时。其实亦含有不空之义。故须兼说空与不空两方面,其义乃为完足。  何谓空及不空。空者是无我,不空者是救世之事业。虽知无我,而能努力作救世之事业,故空而不空。虽努力作救世之事业,而决不执着有我,故不空而空。如是真实了解,乃能以无我之伟大精神,而作种种之事业无有障碍也。  又若能解此义,即知常人执着我相而作种种救世事业者,其能力薄,范围小,时间促,不彻底。若欲能力强,范围大,时间久,最彻底者,必须于佛法之空义十分了解,如是所做救世事业乃能圆满成就也。  故知所谓空者,即是于常人所执着之我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然后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之事业。亦犹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之建设乃得实现。  信能如此,若云牺牲,必定真能牺性;若云救世,必定真能救世。由是坚坚实实,勇猛精进而作去,乃可谓伟大,乃可谓彻底。  所以真正之佛法先须向空上立脚,而再向不空上作去。岂是一味说空而消灭人世耶!  以上所说之十疑及释义,多是采取近人之说而叙述其大意。诸君闻此,应可免除种种之误会。  若佛法中之真义,至为繁广,今未能详说。惟冀诸君从此以后,发心研究佛法,请购佛书,随时阅览,久之自可洞明其义。是为余所厚望焉。  佛法宗派大概  戊寅十月七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讲  关于佛法之种种疑问,前已略加解释。诸君既无所疑惑,思欲着手学习,必须先了解佛法之各种宗派乃可。  原来佛法之目的,是求觉悟,本无种种差别。但欲求达到觉悟之目的地以前,必有许多途径。而在此途径上,自不妨有种种宗派之不同也。  佛法在印度古代时,小乘有各种部执,大乘虽亦分"空""有"二派,但未别立许多门户。吾国自东汉以后,除将印度所传来之佛法精神完全承受外,并加以融化光大,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伟大悠远基础上,更开展中国佛法之许多特色。至隋唐时,便渐成就大小乘各宗分立之势。今且举十宗而略述之。  一、律宗 又名南山宗  唐终南山道宣律师所立。依《法华》、《涅》经义,而释通小乘律,立圆宗戒体,正属出家人所学,亦明在家五戒、八戒义。  唐时盛,南宋后衰,今渐兴。  二、俱舍宗  依《俱舍论》而立。分别小乘名相甚精,为小乘之相宗。欲学大乘法相宗者固应先学此论,即学他宗者亦应以此为根底,不可以其为小乘而轻忽之也。  陈隋唐时盛弘,后衰。  三、成实宗  依《成实论》而立。为小乘之空宗,微似大乘。  六朝时盛,后衰,唐以后殆罕有学者。  以上二宗,即依二部论典而形成,并由印度传至中土。虽号称宗,然实不过二部论典之传持授受而已。  以上二宗属小乘,以下七宗皆是大乘,律宗则介于大小之间。  四、三论宗 又名性宗 又名空宗  三论者,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三部论皆依《般若经》而造。姚秦时,龟兹国鸠摩罗什三藏法师来此土弘传。  唐初犹盛,以后衰。  五、法相宗 又名慈恩宗 又名有宗  此宗所依之经论,为《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唐玄奘法师盛弘此宗。又糅合印度十大论师所着之《唯识三十颂》之解释而编纂《成唯识论》十卷,为此宗着名之典籍。此宗最要,无论学何宗者皆应先学此以为根底也。  唐中叶后衰微,近复兴,学者甚盛。  以上二宗,印度古代有之,即所谓"空""有"二派也。  六、天台宗 又名法华宗  六朝时此土所立,以《法华经》为正依。至隋智者大师时极盛。其教义,较前二宗为玄妙。  隋唐时盛,至今不衰。  七、华严宗 又名贤首宗  唐初此土所立,以《华严经》为依。至唐贤首国师时而盛,至清凉国师时而大备。此宗最为广博,在一切经法中称为教海。  宋以后衰,今殆罕有学者,至可惜也。  八、禅宗  梁武帝时,由印度达摩尊者传至此土。斯宗虽不立文字,直明实相之理体。而有时却假用文字上之教化方便,以弘教法。如《金刚》、《楞伽》二经,即是此宗常所依用者也。  唐宋时甚盛,今衰。  九、密宗 又名真言宗  唐玄宗时,由印度善无畏三藏、金刚智三藏先后传入此土。斯宗以《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三部为正所依。  元后即衰,近年再兴,甚盛。  在大乘各宗中,此宗之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常人未尝穷研,辄轻肆毁谤,至堪痛叹。余于十数年前,惟阅密宗仪轨,亦尝轻致疑议。以后阅《大日经疏》,乃知密宗教义之高深,因痛自忏悔。愿诸君不可先阅仪轨,应先习经教,则可无诸疑惑矣。  十、净土宗  始于晋慧远大师,依《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而立。三根普被,甚为简易,极契末法时机。明季时,此宗大盛。至于近世,尤为兴盛,超出各宗之上。  以上略说十宗大概已竟。大半是摘取近人之说以叙述之。  就此十宗中,有小乘、大乘之别。而大乘之中,复有种种不同。吾人于此,万不可固执成见,而妄生分别。因佛法本来平等无二,无有可说,即佛法之名称亦不可得。于不可得之中而建立种种差别佛法者,乃是随顺世间众生以方便建立。因众生习染有浅深,觉悟有先后。而佛法亦依之有种种差别,以适应之。譬如世间患病者,其病症千差万别,须有多种药品以适应之,其价值亦低昂不等。不得仅尊其贵价者,而废其他廉价者。所谓药无贵贱,愈病者良。佛法亦尔,无论大小权实渐顿显密,能契机者,即是无上妙法也。故法门虽多,吾人宜各择其与自己根机相契合者而研习之,斯为善矣。  佛法学习初步  戊寅十月八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讲  佛法宗派大概,前已略说。  或谓高深教义,难解难行,非利根上智不能承受。若我辈常人欲学习佛法者,未知有何法门,能使人人易解,人人易行,毫无困难,速获实益耶?  案佛法宽广,有浅有深。故古代诸师,皆判"教相"以区别之。依唐圭峰禅师所撰《华严原人论》中,判立五教:  一、人天教  二、小乘教  三、大乘法相教  四、大乘破相教  五、一乘显性教  以此五教,分别浅深。若我辈常人易解易行者,惟有"人天教"也。其他四教,义理高深,甚难了解。即能了解,亦难实行。故欲普及社会,又可补助世法,以挽救世道人心,应以"人天教"最为合宜也。  人天教由何而立耶?  常人醉生梦死,谓富贵贫贱吉凶祸福皆由命定,不解因果报应。或有解因果报应者,亦惟知今生之现报而已。若如是者,现生有恶人富而善人贫,恶人寿而善人夭,恶人多子孙而善人绝嗣,是何故欤?因是佛为此辈人,说三世业报,善恶因果,即是人天教也。今就三世业报及善恶因果分为二章详述之。  一、三世业报  三世业报者,现报、生报、后报也。  1.现报:今生作善恶,今生受报。  2.生报:今生作善恶,次一生受报。  3.后报:今生作善恶,次二三生乃至未来多生受报。  由是而观,则恶人富、善人贫等,决不足怪。吾人惟应力行善业,即使今生不获良好之果报,来生再来生等必能得之。万勿因行善而反遇逆境,遂妄谓行善无有果报也。  二、善恶因果  善恶因果者,恶业、善业、不动业此三者是其因,果报有六,即六道也。  恶业善业,其数甚多,约而言之,各有十种,如下所述。不动业者,即修习上品十善,复能深修禅定也。  今复举恶业、善业别述如下:  恶业有十种。  1.杀生  2.偷盗  3.邪淫  4.妄言  5.两舌  6.恶口  7.绮语  8.悭贪  9.嗔恚  10.邪见  造恶业者,因其造业重轻,而堕地狱、畜生、鬼道之中。受报既尽,幸生人中,犹有余报。今依《华严经》所载者,录之如下。若诸"论"中,尚列外境多种,今不别录。  1.杀生……短命、多病  2.偷盗……贫穷、其财不得自在  3.邪淫……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  4.妄言……多被诽谤、为他所诳  5.两舌……眷属乖离、亲族弊恶  6.恶口……常闻恶声、言多诤讼  7.绮语……言无人受、语不明了  8.悭贪……心不知足、多欲无厌  9.嗔恚……常被他人求其长短、恒被于他之所恼害  10.邪见……生邪见家、其心谄曲  善业有十种。下列不杀生等,止恶即名为善。复依此而起十种行善,即救护生命等也。  1.不杀生:救护生命  2.不偷盗:给施资财  3.不邪淫:遵修梵行  4.不妄言:说诚实言  5.不两舌:和合彼此  6.不恶口:善言安慰  7.不绮语:作利益语  8.不悭贪:常怀舍心  9.不嗔恚:恒生慈悯  10.不邪见:正信因果  造善业者,因其造业轻重而生于阿修罗人道欲界天中。所感之余报,与上所列恶业之余报相反。如不杀生则长寿无病等类推可知。  由是观之,吾人欲得诸事顺遂,身心安乐之果报者,应先力修善业,以种善因。若惟一心求好果报,而决不肯种少许善因,是为大误。譬如农夫,欲得米谷,而不种田,人皆知其为愚也。  故吾人欲诸事顺遂,身心安乐者,须努力培植善因。将来或迟或早,必得良好之果报。古人云:"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即是此意也。  以上所说,乃人天教之大义。  惟修人天教者,虽较易行,然报限人天,非是出世。故古今诸大善知识,尽力提倡"净土法门",即前所说之《佛法宗派大概》中之"净土宗".令无论习何教者,皆兼学此"净土法门",即能获得最大之利益。"净土法门"虽随宜判为"一乘圆教",但深者见深,浅者见浅,即惟修人天教者亦可兼学,所谓"三根普被"也。  在此讲说三日已竟。以此功德,惟愿世界安宁,众生欢乐,佛日增辉,法轮常转。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己卯四月十六日在永春桃源殿讲 李芳远记  我到永春的因缘,最初发起,在三年之前。性愿老法师常常劝我到此地来,又常提起普济寺是如何如何的好。  两年以前的春天,我在南普陀讲律圆满以后,妙慧师便到厦门请我到此地来。那时因为学律的人要随行的太多,而普济寺中设备未广,不能够收容,不得已而中止。是为第一次欲来未果。  是年的冬天,有位善兴师,他持着永春诸善友一张请帖,到厦门万石岩去,要接我来永春。那时因为已先应了泉州草庵之请,故不能来永春。是为第二次欲来未果。  去年的冬天,妙慧师再到草庵来接。本想随请前来,不意过泉州时,又承诸善友挽留,不得已而延期至今春。是为第三次欲来未果。  直至今年半个月以前,妙慧师又到泉州劝请,是为第四次。因大众既然有如此的盛意,故不得不来。其时在泉州各地讲经,很是忙碌,因此又延搁了半个多月。今得来到贵处,和诸位善友相见,我心中非常的欢喜。自三年前就想到此地来,屡次受了事情所阻,现在得来,满其多年的夙愿,更可说是十分的欢喜了。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  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来研究食谱,虽山珍海错之名,纵横满纸,如何能够充饥。倒不如现在得到几种普通的食品,即可入口,得充一饱,才于实事有济。  以下所讲的,分为三段。  一、深信因果  因果之法,虽为佛法入门的初步,但是非常的重要,无论何人皆须深信。何谓因果?因者好比种子,下在田中,将来可以长成为果实。果者譬如果实,自种子发芽,渐渐地开花结果。  我们一生所作所为,有善有恶,将来报应不出下列:  桃李种长成为桃李--作善报善  荆棘种长成为荆棘--作恶报恶  所以我们要避凶得吉,消灾得福,必须要厚植善因,努力改过迁善,将来才能够获得吉祥福德之好果。如果常作恶因,而要想免除凶祸灾难,哪里能够得到呢?  所以第一要劝大众深信因果了知善恶报应,一丝一毫也不会差的。  二、发菩提心  "菩提"二字是印度的梵语,翻译为"觉",也就是成佛的意思。发者,是发起,故发菩提心者,便是发起成佛的心。为什么要成佛呢?为利益一切众生。须如何修持乃能成佛呢?须广修一切善行。以上所说的,要广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众生,但须如何才能够彻底呢?须不着我相。所以发菩提心的人,应发以下之三种心:  1.大智心:不着我相 此心虽非凡夫所能发,亦应随分观察。  2.大愿心:广修善行  3.大悲心:救众生苦  又发菩提心者,须发以下所记之四弘誓愿:  1.众生无边誓愿度:菩提心以大悲为体,所以先说度生。  2.烦恼无尽誓愿断:愿一切众生,皆能断无尽之烦恼。  3.法门无量誓愿学:愿一切众生,皆能学无量之法门。  4.佛道无上誓愿成:愿一切众生,皆能成无上之佛道。  或疑烦恼以下之三愿,皆为我而发,如何说是愿一切众生?这里有两种解释:一就浅来说,我也就是众生中的一人,现在所说的众生,我也在其内。再进一步言,真发菩提心的,必须彻悟法性平等,决不见我与众生有什么差别,如是才能够真实和菩提心相应。所以现在发愿,说愿一切众生,有何妨耶!  三、专修净土  既然已经发了菩提心,就应该努力地修持。但是佛所说的法门很多,深浅难易,种种不同。若修持的法门与根器不相契合的,用力多而收效少。倘与根器相契合的,用力少而收效多。在这末法之时,大多数众生的根器,和哪一种法门最相契合呢?说起来只有净土宗。因为泛泛修其他法门的,在这五浊恶世,无佛应现之时,很是困难。若果专修净土法门,则依佛大慈大悲之力,往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速证菩提,比较容易得多。所以龙树菩萨曾说,前为难行道,后为易行道,前如陆路步行,后如水道乘船。  关于净土法门的书籍,可以首先阅览者,《初机净业指南》、《印光法师嘉言录》、《印光法师文钞》等。依此就可略知净土法门的门径。  近几个月以来,我在泉州各地方讲经,身体和精神都非常地疲劳。这次到贵处来,匆促演讲,不及预备,所以本说的未能详尽。希望大众原谅。  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庚辰地藏诞日在永春讲?王梦惺记  予来永春,迄今一年有半。在去夏时,王梦惺居士来信,为言拟偕林子坚居士等将来普济寺,请予讲经。斯时予曾复一函,俟秋凉后即入城讲《金刚经》大意三日。及秋七月,予以掩关习禅,乃不果往。日昨梦惺居士及诸仁者入山相访,因雨小住寺院,今日适逢地藏菩萨圣诞,故乘此胜缘,为讲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要旨,以资纪念。  净宗道侣修持之法,固以净土三经为主。三经之外,似宜兼诵《地藏经》以为助行。因地藏菩萨,与此土众生有大因缘。而《地藏本愿经》,尤与吾等常人之根器深相契合。故今普劝净宗道侣,应兼持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谨述旨趣于下,以备净宗道侣采择焉。  一、净土之于地藏,自昔以来,因缘最深。而我八祖莲池大师,撰《地藏本愿经序》,劝赞流通。逮我九祖益大师,一生奉事地藏菩萨,赞叹弘扬益力。居九华山甚久,自称为"地藏之孤臣".并尽形勤礼地藏忏仪,常持地藏真言,以忏除业障,求生极乐。又当代净土宗泰斗印光法师,于《地藏本愿经》尤尽力弘传流布,刊印数万册,令净业学者至心读诵,依教行持。今者窃遵净宗诸祖之成规,普劝同仁兼修并习。胜缘集合,盖非偶然。  二、地藏法门以三经为主。三经者,《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十轮经》,《地藏菩萨占察善恶业报经》。《本愿经》中虽未显说往生净土之义,然其他二经则皆有之。《十轮经》云:"当生净佛国,导师之所居。"《占察经》云:"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得生彼佛净国。"所以我莲宗九祖益大师,礼地藏菩萨占察忏时,发愿文云:"舍身他世,生在佛前,面奉弥陀,历事诸佛,亲蒙授记,回入尘劳,普会群迷,同归秘藏。"由是以观,地藏法门实与净宗关系甚深,岂惟殊途同归,抑亦发趣一致。  三、《观无量寿佛经》,以修三福为净业正因。三福之首,曰孝养父母。而《地藏本愿经》中,备陈地藏菩萨宿世孝母之因缘。故古德称《地藏经》为"佛门之孝经",良有以也。凡我同仁,常应读诵《地藏本愿经》,以副《观经》孝养之旨。并依教力行,特崇孝道,以报亲恩,而修胜福。  四、当代印光法师教人持佛名号求生西方者,必先劝信因果报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然后乃云"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而《地藏本愿经》中,广明因果报应,至为详尽。凡我同仁,常应读诵《地藏本愿经》,依教奉行,以资净业。倘未能深信因果报应,不在伦常道德上切实注意,则岂仅生西未能,抑亦三途有分。今者窃本斯意,普劝修净业者,必须深信因果,常检点平时所作所为之事。真诚忏悔,努力改过。复进而修持五戒十善等,以为念佛之助行,而作生西之资粮。  五、吾人修净业者,倘能于现在环境之苦乐顺逆一切放下,无所挂碍。依苦境而消除身见,以逆缘而坚固净愿,则诚甚善。但如是者,千万人中罕有一二。因吾人处于凡夫地位,虽知随分随力修习净业,而于身心世界犹未能彻底看破,衣食住等不能不有所需求,水火刀兵饥馑等天灾人祸亦不能不有所顾虑。倘生活困难,灾患频起,即于修行作大障碍也。今若能归信地藏菩萨者,则无此虑。依《地藏经》中所载,能令吾人衣食丰足,疾疫不临,家宅永安,所求遂意,寿命增加,虚耗辟除,出入神护,离诸灾难等。古德云,身安而后道隆。即是之谓。此为普劝修净业者,应归信地藏之要旨也。  以上略述持诵《地藏经》之旨趣。义虽未能详尽,亦可窥其梗概。惟冀净宗道侣,广为传布。于《地藏经》至心持诵,其获胜益焉。  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在泉州檀林福林寺念佛期讲  大师为近代之高僧,众所钦仰。其一生之盛德,非短时间所能叙述。今先略述大师之生平,次略举盛德四端,仅能于大师种种盛德中,粗陈其少分而已。  一、略述大师之生平  大师为陕西人。幼读儒书,二十一岁出家,三十三岁居普陀山,历二十年,人鲜知者。至一九一一年,师五十二岁时,始有人以师文隐名登入上海《佛学丛报》者。一九一七年,师五十七岁,乃有人刊其信稿一小册。至一九一八年,师五十八岁,即余出家之年,是年春,乃刊《文钞》一册,世遂稍有知师名者。以后续刊《文钞》二册,又增为四册,于是知名者渐众。有通信问法者,有亲至普陀参礼者。一九三○年,师七十岁,移居苏州报国寺。此后十年,为弘法最盛之时期。一九三七年,战事起,乃移灵岩山,遂兴念佛之大道场。一九四○年十一月初四日生西。生平不求名誉,他人有作文赞扬师德者,辄痛斥之。不贪蓄财物,他人供养钱财者至多,师以印佛书流通,或救济灾难等。一生不蓄剃度弟子,而全国僧众多钦服其教化。一生不任寺中住持、监院等职,而全国寺院多蒙其护法。各处寺房或寺产,有受人占夺者,师必为尽力设法以保全之。故综观师之一生而言,在师自己,决不求名利恭敬,而于实际上,能令一切众生皆受莫大之利益。  二、略举盛德之四端  大师盛德至多,今且举常人之力所能随学者四端,略说述之。因师之种种盛德,多非吾人所可及,今所举之四端,皆是至简至易,无论何人,皆可依此而学也。  1.习劳  大师一生,最喜自作劳动之事。余于一九二四年曾到普陀山,其时师年六十四岁,余见师一人独居,事事躬自操作,别无侍者等为之帮助。直至去年,师年八十岁,每日仍自己扫地,拭几,擦油灯,洗衣服。师既如此习劳,为常人的模范,故见人有懒惰懈怠者,多诫劝之。  2.惜福  大师一生,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力斥精美。一九二四年,余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至夕,皆在师房内观察师一切行为。师每日晨食仅粥一大碗,无菜。师自云:"初至普陀时,晨食有咸菜,因北方人吃不惯,故改为仅食白粥,已三十余年矣。"食毕,以舌舐碗,至极净为止。复以开水注入碗中,涤荡其余汁,即以之漱口,旋即咽下,惟恐轻弃残余之饭粒也。至午食时,饭一碗,大众菜一碗。师食之,饭菜皆尽。先以舌舐碗,又注入开水涤荡以漱口,与晨食无异。师自行如是,而劝人亦极严厉。见有客人食后,碗内剩饭粒者,必大呵曰:"汝有多么大的福气?竟如此糟蹋!"此事常常有,余屡闻及人言之。又有客人以冷茶泼弃痰桶中者,师亦呵诫之。以上且举饭食而言。其他惜福之事,亦均类此也。  3.注重因果  大师一生最注重因果,尝语人云:"因果之法,为救国救民之急务。必令人人皆知现在有如此因,将来即有如此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欲挽救世道人心,必须于此入手。"大师无论见何等人,皆以此理痛切言之。  4.专心念佛  大师虽精通种种佛法,而自行劝人,则专依念佛法门。师之在家弟子,多有曾受高等教育及留学欧美者。而师决不与彼等高谈佛法之哲理,惟一一劝其专心念佛。彼弟子辈闻师言者,亦皆一一信受奉行,决不敢轻视念佛法门而妄生疑议。此盖大师盛德感化有以致之也。

  以上所述,因时间短促,未能详尽,然即此亦可略见大师盛德之一斑。若欲详知,有上海出版之《印光大师永思集》,泉州各寺当有存者,可以借阅。今日所讲者止此。  为性常法师掩关笔示法则  乙亥四月一日演音书印  古人掩关皆为专修禅定或念佛,若研究三藏则不限定掩关也。仁者此次掩关,实为难得之机会。应于每日时间,以三分之二专念佛诵经(或默阅但不可生分别心),以三分之一时间温习《戒本》、《羯磨》及习世间文字。因机会难可再得,不于此时专心念佛,以后恐无此胜缘。至于研究等事,在掩关时虽无甚成绩,将来出关后,尽可缓缓研究也。念佛一事,万不可看得容易,平日学教之人,若令息心念佛,实第一困难之事,但亦不得不勉强而行也。此事至要至要,万不可轻忽。诵经之事可以如常。又每日须拜佛若干拜,既有功德,亦可运动身体也。念佛时亦宜数数经行,因关中运动太少,食物不宜消化,故宜礼拜经行也。念佛之事,一人甚难行,宜与义俊法师协定课程,二人同时行之,可以互相策励,不致懈怠中止也。  课程大致如下:早粥前念佛,出声或默念随意。  早粥后稍休息。礼佛诵经。九时至十一时研究。午饭后休息。二时至四时研究(研究时间每日以四小时为限不可多)。四时半起礼佛诵经。黄昏后专念佛。晚间可以不点灯,惟佛前供琉璃灯可耳。  三年之中,可与义俊法师讲《戒本》及《表记》、《羯磨》六遍。每半年讲一遍。自己既能温习,亦能令他人得益。昔南山律祖,尚听律十二遍未尝厌倦,何况吾等钝根之人耶?《戒本》、《羯磨》能十分明了,且记忆不忘,将来出关之后,再学《行事钞》等非难事矣。世俗文字略学《四书》及历史等。《学生字典》宜学全部,但若鲜暇,不妨缺略,因此等事,出关之后仍可学习也。若念佛等,出关之后,恐难继续,惟在关中,能专心也。又在闭关时宜注意者如下。  不可闲谈 不晤客人 不通信(有十分要事,写一纸条交与护关者。)  凡一切事,尽可俟出关后再料理也,时机难得,光阴可贵,念之!念之!  余既无道德,又乏学问。今见仁者以诚恳之意,谆谆请求,故略据拙见拉杂书此,以备采择。性常关主慧察。  佛法大意  戊寅六月十九日在漳州七宝寺讲  我至贵地,可谓奇巧因缘。本拟住半月返厦。因变住此,得与诸君相晤,甚可喜。  先略说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作利益众生之种种慈善事业。乃不愧为佛教徒之名称。  若专修净土法门者,尤应先发大菩提心。否则他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送死的。若发此心者,自无此误会。  至于作慈善事业,尤要。既为佛教徒,即应努力作利益社会之种种事业。乃能令他人了解佛教是救世的、积极的。不起误会。  或疑经中常言空义,岂不与前说相反。  今案大菩提心,实具有悲智二义。悲者如前所说。智者不执着我相,故曰空也。即是以无我之伟大精神,而做种种之利生事业。  若解此意,而知常人执着我相而利益众生者,其能力薄、范围小、时不久、不彻底。若欲能力强、范围大、时间久、最彻底者,必须学习佛法,了解悲智之义,如是所作利生事业乃能十分圆满也。故知所谓空者,即是于常人所执着之我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然后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之事业。亦犹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建设乃得实现也。  今能了解佛法之全系统及其真精神所在,则常人谓佛教是迷信是消极者,固可因此而知其不当。即谓佛教为世界一切宗教中最高尚之宗教,或谓佛法为世界一切哲学中最玄妙之哲学者,亦未为尽理。  因佛法是真能:  说明人生宇宙之所以然。  破除世间一切谬见,而与以正见。破除世间一切迷信,而与以正信。恶行,而与以正行。幻觉,而与以正觉。  包括世间各教各学之长处,而补其不足。  广被一切众生之机,而无所遗漏。  不仅中国,现今如欧美诸国人,正在热烈地研究及提倡。出版之佛教书籍及杂志等甚多。  故望已为佛教徒者,须彻底研究佛法之真理,而努力实行,俾不愧为佛教徒之名。其未信佛法者,亦宜虚心下气,尽力研究,然后于佛法再加以评论。此为余所希望者。  以上略说佛法大意毕。  又当地信士,因今日为菩萨诞,欲请解释南无观世音菩萨之义。兹以时间无多,惟略说之。  南无者,梵语。即皈依义。  菩萨者,梵语,为菩提萨之省文。菩提者觉,萨者众生。因菩萨以智上求佛法,以悲下化众生,故称为菩提萨。此以悲智二义解释,与前同也。  观世音者,为此菩萨之名。亦可以悲智二义分释。如《楞严经》云: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约智言也。如《法华经》云: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约悲言也。  授三皈依大意  癸酉五月在万寿岩讲  一、三皈之略义  三皈者,皈依于佛法僧三宝也。  三宝义甚广,有种种区别。今且就常人最易了解者,略举之。  佛者,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诸佛是也。法者,为佛所说之法,或菩萨等依据佛意所说之法,即现今所流传之大小乘经律论三藏也。僧者,如菩萨声闻诸圣贤众、下至仅剃发被袈裟者皆是也。  皈依者,归向依赖之意。  皈依于三宝者,乞三宝救护也。《大方便佛报恩经》云:譬人获罪于王,投向异国以求救护。异国王言,汝来无畏,但莫出我境,莫违我教,必相救护,众生亦尔。系属于魔,有生死罪。归向三宝,以求救护。若诚心皈依,更无异向,不违佛教,魔王邪恶,无如之何。  1.既已皈依于佛,自今以后,决不再依天仙神鬼一切诸外道等。  2.既已皈依于法,自今以后,决不再依诸外道典籍。  3.既已皈依于僧,自今以后,绝不再依于不奉行佛法者。  二、授三皈之方法  1.忏悔。2.正授三皈。3.发愿回向。  应先请授者详力解释此三种文义。因仅读文而未解义,不能获诸善法也。  正授三皈之文有多种,常所用者如下:  1.我某甲,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说  2.我某甲,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结  前三说时,已得皈依善法。后三结者,重更叮咛令不忘失也。  忏悔文及发愿回向文,由授者酌定之。但发愿回向,应有以此功德,回向众生,同生西方,齐成佛道之意。万不可惟求自利也。  三、授三皈之利益  经律论中,赞叹皈依三宝功德之文甚多。今略举四则。《灌顶经》云:受三皈者,有三十六善神,与其无量诸眷属,守护其人令其安乐。《善生经》云:若人受三皈,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四宝者:金、银、琉璃、玻璃),举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受三皈者,其福过彼,不可称计。《较量功德经》云: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如来,如稻麻竹苇。若人四事供养(饮食、衣服、卧具、汤药),满二万岁,诸佛灭后,各起宝塔,复以香花供养,其福甚多,不如有人以清净心,皈依佛法僧三宝所得功德。《大集经》云:妊娠女人,恐胎不安,先授三皈已,儿无加害;乃至生已,身心具足,善神拥护。是母受兼资于子也。  四、结?诰  在本寺正式讲律,至今日圆满。今日所以聚集缁素诸众,讲三皈大意者,一以备诸师参考,俾他日为人授三皈时,知其简要之方法也。一以教诸在家人,令彼等了知三皈之大意,俾已受者,能了此意,应深自庆幸。其未受者,先能了知此意,且为他日依师受三皈之基础也。  敬三宝  癸酉闰五月五日在泉州大开元寺讲  三宝者,佛法僧也。其义甚广,今惟举其少分之义耳。  今言佛者,且约佛像而言,如木石等所雕塑及纸画者也。  今言法者,且约经律论等书册而言,或印刷或书写也。  今言僧者,且约当世凡夫僧而言,因菩萨罗汉等附入敬佛门也。  一、敬佛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  礼佛时宜洗手漱口,至诚恭敬,缓缓而拜,不可急忙,宁可少拜,不可草率。佛几清洁,供香端直,供佛之物,以烹调精美人所能食者为宜。今多以食物之原料及罐头而供佛者殊为不敬,益大师《大悲咒行法》中曾痛斥之。又供佛宜在午前,不宜过午也。供水果亦宜午前。供水宜捧奉式。供花,花瓶水宜常换。  纸画之佛像,不可仅以绫裱,恐染蝇粪等秽物也(少蝇者或可)。宜装入玻璃镜中。  木石等雕塑者,小者应入玻璃龛中,大者应作宝盖罩之,并须常拂拭像上之尘土。  凡大殿及供佛之室中,皆不宜踞坐笑谈。如对于国王大臣乃至宾客之前尚应恭敬,慎护威仪,何况对佛像耶!不可佛前晒衣服,宜偏侧。不得在殿前用夜壶水浇花。若卧室中供佛像者,眠时应以净布遮障。  二、敬法?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  读经之时,必须洗手漱口拭几,衣服整齐,威仪严肃,与礼佛时无异。益大师云:"展卷如对活佛,收卷如在目前,千遍万遍,寤寐不忘,如是乃能获读经之实益也。"  对于经典应十分恭敬护持,万不可令其污损。又翻篇时宜以指腹轻轻翻之,不可以指爪划,又不应折角,若欲记志,以纸片夹入可也。  若经典残缺者亦不可烧。卧室中几上置经典者,眠时应以净布盖之。  附每日诵经时仪式  礼佛--多少不拘。  赞佛--经偈或天上天下无如佛等,阿弥陀佛身金色等,"炉香乍爇"不是赞佛。  供养--愿此香华云等。  读经  回向--不拘,或用我此普贤殊胜行等。  三、敬僧?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  凡剃发披袈裟者,皆是释迦佛子,在家人见之,应一例生恭敬心;不可分别持戒破戒。  若皈依三宝时,礼一出家人为师而作证明者,不可妄云皈依某人。因所皈依者为僧,非皈依某一人,应于一切僧众,若贤若愚,生平等心,至诚恭敬,尊之为师,自称弟子。则与皈依僧伽之义,乃符合矣。  供养僧者亦尔。不可专供有德者,应于一切僧生平等心,普遍供之,乃可获极大之功德也。专赠一人功德小,供众者功德大。  出家人若有过失,在家人闻之,万不可轻言。此为佛所痛诫者,最宜慎之。  以上已略言敬三宝义竟。兹附有告者,厦门泉州神庙甚多,在家人敬神,每用猪鸡等物。岂知神皆好善而恶杀,今杀猪鸡等物而供神,神不受享,又安能降福而消灾耶。惟愿自今以后,痛革此种习惯,凡敬神时,亦一例改用素食,则至善矣。  净土法门大意  壬申十月在厦门妙释寺讲  今日在本寺演讲,适值念佛会期。故为说修净土宗者应注意的几项。  修净土宗者,第一须发大菩提心。《无量寿经》中所说三辈往生者,皆须发无上菩提之心。《观无量寿佛经》亦云,欲生彼国者,应发菩提心。  由是观之,惟求自利者,不能往生。因与佛心不相应,佛以大悲心为体故。  常人谓净土宗惟是送死法门(临终乃有用)。岂知净土宗以大菩提心为主。常应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众生之宏愿。  修净土宗者,应常常发代众生受苦心。愿以一肩负担一切众生,代其受苦。所谓一切众生者,非限一县一省、乃至全世界。若依佛经说,如此世界之形,更有不可说不可说许多之世界,有如此之多故。凡此一切世界之众生,所造种种恶业应受种种之苦,我愿以一人一肩之力完全负担。决不畏其多苦,请旁人分任。因最初发誓愿,决定愿以一人之力救护一切故。  譬如日。不以世界多故,多日出现。但一日出,悉能普照一切众生。今以一人之力,负担一切众生,亦如是。  以上但云以一人能救一切,是横说。若就竖说,所经之时间,非一日数日数月数年。乃经不可说不可说久远年代,尽于未来,决不厌倦。因我愿于三恶道中,以身为抵押品,赎出一切恶道众生。众生之罪未尽,我决不离恶道,誓愿代其受苦。故虽经过极长久之时间,亦决不起一念悔心,一念怯心,一念厌心。我应生十分大欢喜心,以一身承当此利生之事业也。已上讲应发大菩提心竟。  至于读诵大乘,亦是观经所说。修净土法门者,固应诵《阿弥陀经》,常念佛名。然亦可以读诵《普贤行愿品》,回向往生。因经中最胜者,《华严经》。《华严经》之大旨,不出《普贤行愿品》第四十卷之外。此经中说,诵此普贤愿王者,能获种种利益,临命终时,此愿不离,引导往生极乐世界,乃至成佛。故修净土法门者,常读诵此《普贤行愿品》,最为适宜也。  至于作慈善事业,乃是人类所应为者。专修念佛之人,往往废弃世缘,懒作慈善事业,实有未可。因现生能作种种慈善事业,亦可为生西之资粮也。  就以上所说  第一劝大家应发大菩提心。否则他人将谓净土法门是小乘、消极的、厌世的、送死的。  复劝常读《行愿品》,可以助发增长大菩提心。若发心者,自无此讥评。  至于作慈善事业尤要。因既为佛徒,即应努力作利益社会种种之事业,乃能令他人了解佛教是救世、积极的。不起误会。  关于净土宗修持法,于诸书皆详载,无俟赘陈。故惟述应注意者数事,以备诸君参考。  净宗问辨  乙亥二月于万寿岩讲  古德撰述,每设问答,造除惑疑,翼赞净土,厥功伟矣。宋代而后,迄于清初,禅宗最盛,其所致疑多原于此。今则禅宗渐衰,未劳攻破。而复别有疑义,盛传当时。若不商榷,或致诖乱。故于万寿讲次,别述所见,冀息时疑。匪曰好辩,亦以就正有道耳。  问:当代弘扬净土宗者,恒谓专持一句弥陀,不须复学经律论等,如是排斥教理,偏赞持名,岂非主张太过耶?  答:上根之人,虽有终身专持一句圣号者,而决不应排斥教理。若在常人,持名之外,须于经律论等随力兼学,岂可废弃。且如灵芝疏主,虽撰义疏盛赞持名,然其自行亦复深研律藏,旁通天台法相等,其明证矣。  问:有谓净土宗人,率多抛弃世缘,其信然欤?  答:若修禅定或止观或密咒等,须谢绝世缘,入山静习。净土法门则异于是。无人不可学,无处不可学,士农工商各安其业,皆可随分修其净土。又于人事善利群众公益一切功德,悉应尽力集积,以为生西资粮,何可云抛弃耶!  问:前云修净业者不应排斥教理抛弃世缘,未审出何经论?  答:经论广明,未能具陈,今略举之。《观无量寿佛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无量寿经》云: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殖诸德本,至心回向,欢喜信乐,修菩萨行。《大宝积经发胜志乐会》云:佛告弥勒菩萨言:菩萨发十种心。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着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着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若人于此十种心中,随成一心,乐欲往生极乐世界,若不得生,无有是处。  问:菩萨应常处娑婆,代诸众生受苦。何故求生西方?  答:灵芝疏主初出家时,亦尝坚持此见,轻谤净业。后遭重病,色力痿羸,神识迷茫,莫知趣向。既而病瘥,顿觉前非,悲泣感伤,深自克责,以初心菩萨未得无生法忍。志虽洪大,力不堪任也。《大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譬如婴儿不得离母。又如弱羽只可传枝。未证无生法忍者,要须常不离佛也。  问:法相宗学者欲见弥勒菩萨,必须求生兜率耶?  答:不尽然也。弥勒菩萨乃法身大士,尘尘刹刹同时等遍。兜率内院有弥勒,极乐世界亦有弥勒,故法相宗学者不妨求生西方。且生西方已、并见弥陀及诸大菩萨,岂不更胜?《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又《阿弥陀经》云: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祗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据上所引经文,求生西方最为殊胜也。故慈恩教主窥基大师曾撰《阿弥陀经通赞》三卷及疏一卷,普劝众生同归极乐,遗范具在,的可依承。  问:兜率近而易生,极乐远过十万亿佛土,若欲往生不綦难欤?  答:《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灵芝《弥陀义疏》云:十万亿佛土,凡情疑远,弹指可到。十方净秽同一心故,心念迅速不思议故。由是观之,无足虑也。  问:闻密宗学者云,若惟修净土法门,念念求生西方,即渐渐减短寿命,终至夭亡。故修净业者,必须兼学密宗长寿法,相辅而行,乃可无虑。其说确乎?  答:自古以来,专修净土之人,多享大年,且有因念佛而延寿者。前说似难信也。又既已发心求生西方,即不须顾虑今生寿命长短,若顾虑者必难往生。人世长寿不过百年,西方则无量无边阿僧祗劫。智者权衡其间,当知所轻重矣。  问:有谓弥陀法门,专属送死之教,若药师法门,生能消灾延寿,死则往生东方净刹,岂不更善?  答:弥陀法门,于现生何尝无有利益,具如经论广明,今且述余所亲闻事实四则证之,以息其疑。一、瞽目重明。嘉兴范古农友人戴君,曾卒业于上海南洋中学,忽尔双目失明,忧郁不乐。古农乃劝彼念阿弥陀佛,并介绍居住平湖报本寺,日夜一心专念。如是年余,双目重明如故。此事古农为余言者。二、沉疴顿愈。海盐徐蔚如旅居京师,屡患痔疾,经久不愈。曾因事远出,乘人力车磨擦颠簸,归寓之后,痔乃大发,痛彻心髓,经七昼夜不能睡眠,病已垂危。因忆华严十回向品代众生受苦文,依之发愿。后即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不久遂能安眠,醒后痔疾顿愈,迄今已十数年,未曾再发。此事蔚如尝与印光法师言之。余复致书询问,彼言确有其事也。三、冤鬼不侵。四川释显真,又字西归。在家时历任县长,杀戮土匪甚多。出家不久,即住宁波慈溪五磊寺,每夜梦见土匪多人,血肉狼藉,凶暴愤怒,执持枪械,向其索命。遂大恐惧,发勇猛心,专念阿弥陀佛,日夜不息,乃至梦中亦能持念。梦见土匪,即念佛号以劝化之。自是梦中土匪渐能和驯,数月以后,不复见矣。余与显真同住最久,常为余言其往事,且叹念佛功德之不可思议也。四、危难得免。温州吴璧华勤修净业,行住坐卧,恒念弥陀圣号。十一年壬戌七月下旬,温州飓风暴雨,墙屋倒坏者甚多。是夜璧华适卧墙侧,默念佛号而眠。夜半,墙忽倾圯,砖砾泥土坠落遍身,家人疑已压毙,相率奋力除去砖土,见璧华安然无恙,犹念佛号不辍。察其颜面以至肢体,未有毫发损伤,乃大惊叹,共感佛恩。其时余居温州庆福寺,风灾翌日,璧华亲至寺中向余言之。璧华早岁奔走革命,后信佛法,于北京温州杭州及东北各省尽力弘扬佛化,并主办赈济慈善诸事,临终之际,持念佛号,诸根悦豫,正念分明。及大殓时,顶门犹温,往生极乐,可无疑矣。  劝人听钟念佛文  近有人新发明听钟念佛之法,至为奇妙。今略述其方法如下,修净业者,幸试用之;并希以是广为传播焉。  凡座钟挂钟行动之时,若细听之,作丁当丁当之响(丁字响重,当字响轻)。即依此丁当丁当四字,设想作阿弥陀佛四字。或念六字佛者,以第一丁字为"南无"第一当字为"阿弥",第二丁字为"陀",第二当字为"佛".亦止用丁当丁当四字而成之也。又倘以其转太速,而欲迟缓者。可加一倍,用丁当丁当丁当丁当八字,假想作阿弥陀佛四字,即是每一丁当为一字也。或念六字佛者,以第一丁当为"南无",第二丁当为"阿弥",第三丁当为"陀",第四丁当为"佛"也。所用之钟,宜择丁当丁当速度调匀者用之。又欲其音响轻微者,可以布类覆于其上。(如昼间欲其响大者,将布撤去。夜间欲其音响轻者,将布覆上。)  初学念佛者若不持念珠记数,最易懈怠间断。若以此钟时常随身,倘有间断,一闻钟响,即可警觉也。又在家念佛者,居室附近,不免喧闹,若摄心念佛,殊为不易。今以此钟置于身旁,用耳专听钟响,其他喧闹之声,自可不至扰乱其耳也。又听钟工夫能纯熟者,则丁当丁当之响,即是阿弥陀佛之声。钟响佛声,无二无别。钟响则佛声常现矣。  普陀印光法师《覆永嘉论月律师函》云:"凡夫之心,不能无依,而娑婆耳根最利。听自念佛之音亦亲切。但初机未熟,久或昏沉,故听钟念之,最为有益也。"  注:此文原载《世界居士林林刊》第十七期,题上有"论月大师"四字。"论月"即老人别署。老人盛倡此法,而阅者不多,谨录于此。  万寿岩念佛堂开堂演词  甲戌八月  今日万寿禅寺念佛堂开堂,余得参末席,深为荣幸。近十数年来,闽南佛法日益隆盛,但念佛堂尚未建立,悉皆引为憾事。今由本寺住持本妙法师发愿创建,开闽南风气之先。大众欢喜,叹为希有。本妙法师英年好学,亲近兴慈法主讲席已历多载。于天台教义及净土法门悉能贯通。故今本其所学,建念佛堂弘扬净土,可谓法门之龙象,僧中之芬陀矣。  今念佛堂既已成立。而欲如法进行,维持永久,胥赖护法诸居士有以匡辅而助理之。  考江浙念佛堂规则,约分二端。一为长年念佛,二为临时念佛。  长年念佛者,斋主供设延生或荐亡牌位,堂中住僧数人乃至数十人,每日念佛数次。  临时念佛者,斋主或因寿诞或因保病或因荐亡,临时念佛一日,乃至多日,此即是水陆经忏之变相。  以上二端中,长年念佛尚易实行。因规模大小可以随时变通,勉力支持犹可为也。若临时念佛,实行至为困难。因旧日习惯,惟尚做水陆诵经拜忏放焰口等。今遽废此习惯,改为念佛,非易事也。  印光老法师《文钞》中,屡言念佛胜于水陆经忏等。今略引之。《与徐蔚如书》云:  至于七中,及一切时,一切事,俱宜以念佛为主。何但丧期。以现今僧多懒惰,诵经则不会者多。而又其快如流,会而不熟亦不能随念。纵有数十人,念者无几。惟念佛则除非不发心,决无不能念之弊。又纵不肯念,一句佛号入耳经心,亦自利益不浅,此余决不提倡作余道场之所以也。又《复黄涵之书》,数通中,皆言及此。文云: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余与知友言,皆令念佛。以念佛利益,多于诵经拜忏做水陆多多矣。何以故?诵经则不识字者不能诵,即识字而快如流水,稍钝之口舌亦不能诵,懒人虽能亦不肯诵,则成有名无实矣。拜忏做水陆亦可例推。念佛则无一人不能念者,即懒人不肯念,而大家一口同音念,彼不塞其耳,则一句佛号固已历历明明灌于心中,虽不念与念亦无异也。如染香人,身有香气,非特欲香,有不期然而然者,为亲眷保安荐亡者皆不可不知。又云:至于作佛事,不必念经拜忏做水陆,以此等事,皆属场面,宜专-念佛,俾令郎等亦始终随之而念,女眷则各于自室念之,不宜附于僧位之末。如是则不但尊夫人令眷实获其益,即念佛之僧并一切见闻无不获益也。凡作佛事,主人若肯临坛,则僧自发真实心,倘主人以此为具文,则僧亦以此为具文矣。又云:做佛事一事,余前已详言之,祈勿徇俗徒作虚套,若念四十九天佛,较诵经之利益多多矣。  又《复周孟由昆弟书》云:  做佛事,只可念佛,勿做别佛事,并令全家通皆恳切念佛,则于汝母,于汝等诸眷属及亲戚朋友,皆有实益。又云:请僧念七七佛甚好。念时,汝兄弟必须有人随之同念。  统观以上印光老法师之言,于念佛则尽力提倡,于做水陆诵经拜忏放焰口等,则云决不提倡。又云念佛利益多于诵经拜忏做水陆多多矣。又云诵经拜忏做水陆有名无实。又云念经拜忏做水陆等事皆属场面。又云徒作虚套。老法师悲心深切,再三告诫,智者闻之,详为审察,当知何去何从矣。厦门泉州诸居士,皈依印光老法师者甚众。惟望懔遵师训,努力劝导诸亲友等,自今以后,决定废止拜忏诵经做水陆等,一概改为念佛。若能如此实行,不惟闽南各寺念佛堂可以维持永久,而闽南诸邑人士信仰净土法门者日众,往生西方者日多,则皆现前诸居士劝导之功德也。幸各勉旃!  药师如来法门略录  戊寅七月在泉州清尘堂讲  药师法门依据《药师经》而建立。此土所译《药师经》有四种:  一、《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脱经》一卷,即《大灌顶神咒经》卷十二,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又相传有刘宋慧简译《药师琉璃光经》一卷,今已佚失,或云即是东晋所译之《灌顶经》。  二、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隋达摩笈多译。  三、《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唐玄奘译。此即现今流通本所据之译本。现今流通本与原译本稍有不同者有增文两段,一为依东晋译本补入之八大菩萨名,二为依唐义净译本补入神咒及前后文二十余行。  四、《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唐义净译。前数译惟述药师佛,此译复增六佛,故云《七佛本愿功德经》,以外增加之文甚多。西藏僧众所读诵者为此本。  修持之法具如经文所载,今且举四种如下:  一、持名,经中屡云闻名持名,因其法最为简易,其所获之益亦最为广大也。今人持名者皆曰消灾延寿药师佛似未尽善,佛名惟举药师二字未能具足。佛德惟举消灾延寿四字亦多所缺略,故须依据经文而曰药师琉璃光如来斯为最妥善矣。  二、供养,如香华幡灯等。  三、诵经,及演说开示书写等。  (四)持咒。  所获利益广如经文所载,今且举十种如下:  一、速得成佛,经中屡言之。  二、行邪道者令入正道,行小乘者令入大乘。  三、能得种种戒,又犯戒者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四、得长寿富饶官位男女等。  五、得无尽,所受用物无所乏少。  六、一切痛苦皆除,水火刀兵盗贼刑戮诸灾难等悉免。  七、转女成男。  八、产时无苦,生子聪明少病。  九、命终后随其所愿往生:  1.人中,得大富贵。  2.天上,不复更生诸恶趣。  3.西方极乐世界,有八大菩萨接引。  4.东方净琉璃世界。  十、在恶趣中暂闻佛名即生人道修诸善行速证菩提。  灵感事迹甚多如旧录所载,今且举近事一则如下:  泉州承天寺觉圆法师,于未出家时体弱多病,既出家后二年之内病苦缠绵诸事不顺。后得闻药师如来法门,遂专心诵经持名忏悔,精勤不懈,迄至于今,身体康健,诸事顺利。法师近拟编辑药师圣典汇集,凡经文疏释及仪轨等,悉搜集之,刊版流布,以报佛恩焉。  跋:  曩余在清尘堂讲药师如来法门,后由诸善友印施讲录,其时经他人辗转钞写,颇有讹误。兹由觉圆法师捐资再版印行,请余校正原稿,广为流布。法师出家以来,于药师法门最为信仰,近拟于泉州兴建大药师寺,其愿力广大,尤足令人赞叹云。  沙门一音  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  己卯二月在泉州光明寺讲  药师如来法门大略,如大药师寺已印行之《药师如来法门略录》所载。  今所述者,为吾人平常修持简单之课仪。若正式供养法,乃至以五色缕结药叉神将名字法等,将来拟别辑一卷专载其事,今不述及。  欲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供药师如来像。上海佛学书局有石印彩色之像,可以供奉,宜装入玻璃镜中。供像之处,不可在卧室。若不得已,在卧室中供奉者,睡眠之时,宜以净布覆盖像上。  药师经,供于几上。不读诵时,宜以净布覆盖。  供佛像之室内,须十分洁净,每日宜扫地,并常常拂试几案。  供佛之香,须择上等有香气者。  供佛之花,须择开放圆满者,若稍残萎,即除去。花瓶之水,宜每日更换。若无鲜花时,可用纸制者代之。  此外如供净水供食物等,随各人意。但所供食物,须人可食者乃供之,若未熟之水果及未烹调之蔬菜等皆不可供。  以上所举之供物,应于礼佛之前预先供好。凡在佛前供物或礼佛时,必须先洗手漱口。  此外如能悬幡燃灯尤善,无者亦可。  以下略述修持课仪,分为七门。其中礼敬赞叹供养回向发愿,必须行之。诵经持名持咒,可随己意,或惟修二法,或仅修一法,皆可。  一、礼敬  十方三宝一拜,或分礼佛法僧三拜。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药师琉璃光如来三拜。此外若欲多拜,或兼礼敬其他佛菩萨者,随己意增加。  礼敬之时,须至诚恭敬,缓缓拜起。万不可匆忙。宁可少拜,不可草率。  二、赞叹  礼敬既毕,于佛前长跪合掌,唱赞偈云:  归命满月界 净妙琉璃尊  法药救人天 因中十二愿  慈悲弘誓广 愿度诸含生  我今申赞扬 志心头面礼  上赞偈出药师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  唱赞之时,声宜迟缓,宜庄重。  三、供养  赞叹既毕,于佛前长跪合掌,唱供养偈云:  愿此香花云 遍满十方界  一一诸佛土 无量香庄严  具足菩萨道 成就如来香  供养毕,或随己意增诵忏悔文,或可略之。  四、诵经  字音不可讹误,宜详考之。  诵经时,或跪或立或坐或经行皆可。  五、持名  先唱赞偈云:  药师如来琉璃光 焰网庄严无等伦  无边行愿利有情 各遂所求皆不退  续云,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以后即持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一百八遍。若欲多念者,随意。  六、持咒  或据经中译音持念,或别依师学梵文原音持念,皆可。  或念全咒一百八遍。或先念全咒七遍,继念心咒一百八遍,后复念全咒七遍。心咒者,即是咒中字以下之文。  未经密宗阿阇黎传授,不可结手印。擅结者,有大罪。  持咒时,不宜大声,惟令自己耳中得闻。  持咒时,以坐为正式,或经行亦可。  七、回向发愿  回向与发愿大同,故今并举。其稍异者,回向须先修功德,再以此功德回向,惟愿如何云云。若先未作功德者,仅可云发愿也。  回向发愿,为修持者最切要之事。若不回向,则前所修之功德,无所归趣。今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回向之愿,各随己意。凡《药师经》中所载者,皆可发之,应详阅经文,自适其宜可耳。  以上所述之修持课仪,每日行一次或二次三次。必须至心诚恳,未可潦草塞责。印光老法师云:"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吾人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深味斯言,以自求多福也。  药师如来法门一斑  己卯四月在永春普济寺讲 王世英记  今天所讲,就是深契时机的药师如来法门。我近年来,与人谈及药师法门时,所偏注重的有几样意思,今且举出,略说一下。  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今所举出的几样,殊不足以包括药师法门的全体,亦只说是法门之一斑了。  一、维持世法  佛法本以出世间为归趣,其意义高深,常人每难了解。若药师法门,不但对于出世间往生成佛的道理屡屡言及,就是最浅近的现代实际上人类生活亦特别注重。如经中所说"消灾除难,离苦得乐,福寿康宁,所求如意,不相侵陵,互为饶益"等,皆属于此类。就此可见佛法亦能资助家庭社会的生活,与维持国家世界的安宁,使人类在这现生之中即可得到佛法的利益。  或有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无益于人类生活的,闻以上所说药师法门亦能维持世法,当不至对于佛法再生种种误解了。  二、辅助戒律  佛法之中,是以戒为根本的,所以佛经说:"若无净戒,诸善功德不生。"但是受戒容易,得戒为难,持戒不犯更为难。今若能依照药师法门去修持力行,就可以得到上品圆满的戒。假使于所受之戒有毁犯时,但能至心诚恳持念药师佛号并礼敬供养者,即可消除犯戒的罪,还得清净,不至再堕落在三恶道中。  三、决定生西  佛法的宗派非常之繁,其中以净土宗最为兴盛。现今出家人或在家人修持此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甚多。但修净土宗者,若再能兼修药师法门,亦有资助决定生西的利益。依《药师经》说:"若有众生能受持八关斋戒,又能听见药师佛名,于其临命终时,有八位大菩萨来接引往西方极乐世界众宝莲花之中。"依此看来,药师虽是东方的佛,而也可以资助往生西方,能使吾人获得决定往生西方的利益。  再者。吾人修净土宗的,倘能于现在环境的苦乐顺逆一切放下,无所挂碍,则固至善。但是切实能够如此的,千万人中也难得一二。因为我们是处于凡夫的地位,在这尘世之时,对于身体衣食住处等,以及水火刀兵的天灾人祸,都不能不有所顾虑,倘使身体多病,衣食住处等困难,又或常常遇着天灾人祸的危难,皆足为用功办道的障碍。若欲免除此等障碍,必须兼修药师法门以为之资助,即可得到《药师经》中所说"消灾除难,离苦得乐"等种种利益也。  四、速得成佛  《药师经》,决非专说世间法的。因药师法门,惟是一乘速得成佛的法门。所以经中屡云:"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速得圆满"等。  若欲成佛,其主要的原因,即是"悲智"两种愿心。《药师经》云:"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就是这个意思。前两句从反面转说,"无垢浊心"就是智心,"无怒害心"就是悲心。下一句正说,"舍"及"平等之心"就是智心,余属悲心。悲智为因,菩提为果,乃是佛法之通途。凡修持药师法门者,对于以上几句经文,尤宜特别注意,尽力奉行。  假使不如此,仅仅注意在资养现实人生的事,则惟获人天福报,与夫出世间之佛法了无关系。若是受戒,也不能得上品圆满的戒。若是生西,也不能往生上品。  所以我们修持药师法门的,应该把以上几句经文特别注意,依此发起"悲智"的弘愿。假使如此,则能以出世的精神来做世间的事业,也能得上品圆满的戒,也能往生上品,将来速得成佛可无容疑了。  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上所述者,不过是我常对人讲的几样意思。将来暇时,尚拟依据全部经义,编辑较完备的药师法门着作,以备诸君参考。  最后,再就持念药师佛名的方法,略说一下。念佛名时,应依经文,念曰"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不可念消灾延寿药师佛。  常随佛学  癸酉七月十一日在泉州承天寺为幼年诸学僧讲  《华严经?行愿品》末卷所列十种广大行愿中,第八曰常随佛学。若依华严经文所载种种神通妙用,决非凡夫所能随学。但其他经律等,载佛所行事,有为我等凡夫作模范,无论何人皆可随学者,亦屡见之。今且举七事。  一、佛自扫地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柰耶杂事》云:世尊在逝多林。见地不净,即自执帚,欲扫林中。时舍利子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难陀等,诸大声闻,见是事已,悉皆执帚共扫园林。时佛世尊及圣弟子扫除已。入食堂中,就座而坐。佛告诸比丘。凡扫地者有五胜利。一者自心清净。二者令他心清净。三者诸天欢喜。四者植端正业。五者命终之后当生天上。  二、佛自舁(音余,即共扛抬也)弟子及自汲水  《五分律佛制饮酒戒?缘起》云:婆伽陀比丘、以降龙故,得酒醉。衣钵纵横。佛与阿难舁至井边。佛自汲水、阿难洗之等。  三、佛自修房  《十诵律》云:佛在阿罗毗国。见寺门楣损,乃自修之。  四、佛自洗病比丘及自看病  《四分律》云:世尊即扶病比丘起,拭身不净。拭已洗之。洗已复为浣衣晒干。有故坏卧草弃之。扫除住处,以泥浆涂洒,极令清净。更敷新草,并敷一衣。还安卧病比丘已,复以一衣覆上。  《西域记》云:祗垣东北有塔,即如来洗病比丘处。  又云:如来在日,有病比丘,含苦独处。佛问:汝何所苦?汝何独居?答曰:我性疏懒,不耐看病,故今婴疾,无人瞻视。佛愍而告曰:善男子,我今看汝。  五、佛为弟子裁衣  《中阿含经》云:佛亲为阿那律裁三衣。诸比丘同时为连合,即成。  六、佛自为老比丘穿针  此事知者甚多。今以忘记出何经律,不及检查原文。仅就所记忆大略之义录之。佛在世时,有老比丘补衣。因目昏花,未能以线穿针孔中。乃叹息曰:谁当为我穿针。佛闻之,即立起曰:我为汝穿之等。  七、佛自乞僧举过  是为佛及弟子等结夏安居竟,具仪自恣时也。《增一阿含经》云:佛坐草座(即是离本座,敷草于地而坐也。所以尔者,恣僧举过,舍骄慢故)告诸比丘言:我无过咎于众人乎?又不犯身口意乎?如是至三。  灵芝律师云:如来亦自恣者,示同凡法故,垂范后世故,令众省己故,使折我慢故。  如是七事,冀诸仁者勉力随学。远离骄慢,增长悲心,广植福业,速证菩提。是为余所希愿者耳!  泉州开元慈儿院讲录  戊寅二月吴栖霞记  我到闽南,已有十年,来到贵院,也有好几回,一回到院,都觉得有一番进步,这是使我很喜欢的。贵院各种课程,都有可观,其最使我满意赞叹的,就是早晚两堂课诵。古语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诸生倘非夙有善根,怎得来这里读书,又复得闻佛法哩!今这样,真是好极了。诸生得这难得机缘,应各各起欢喜心,深自庆幸才是。  我今讲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中为法舍身几段故事给诸位听,现在先引《涅经》一段来说。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劫前,当无佛法时代,曾作婆罗门,这位婆罗门,品格清高,与众不同,发心访求佛法。那时忉利天王在天宫瞧见,要试此婆罗门,有无真心,化为罗刹鬼,状极凶恶,来与婆罗门说法,但是仅说半偈(印度古代的习惯以四句为一偈)。婆罗门听了罗刹鬼所说的半偈很喜欢,要求罗刹再说后半偈,罗刹不肯。婆罗门力求,罗刹便向婆罗门道:"你要我说后半偈,也可以,你应把身上的血给我饮,身上的肉给我吃,才可许你。"婆罗门为求法故,即时答应道:"我甚愿将我身上的血肉给你。"罗刹以婆罗门既然诚恳地允许,便把后半偈说给他听。婆罗门得闻了后半偈,真觉心满意足,不特自己欢喜,并且把这偈书写在各处,遍传到人间去。婆罗门在各处树木山岩上书写此四句偈后,为维持信用,便想应如何把自己肉血给罗刹吃呢?他就要跑上一棵很高很高的树上,跳跃下来,自谓可以丧了身命,便将血肉给罗刹吃。罗刹那时,看婆罗门不惜身命求法,心中十分感动,当婆罗门在高处舍身跃下,未坠地时,罗刹便现了天王的原形把他接住,这婆罗门因得不死。罗刹原系忉利天王所化,欲试试婆罗门的,今见婆罗门求法如此诚恳,自然是十分欢喜赞叹。若在婆罗门因志求无上正法,虽弃舍身命亦何所顾惜呢!刚才所说:婆罗门如此求法困难,不惜身命。诸位现在不要舍身,而很容易地得闻佛法,真是大可庆幸呀!  还有一段故事,也是《涅经》上说。过去无量劫时候,释迦牟尼佛,为一很穷困的人,当时有佛出世,见人皆先供养佛然后求法,己则贫穷无钱可供,他心生一计,愿以身卖钱来供佛,就到大街上去卖自己的身体。当在大街上喊卖身时,恰巧遇一病人,医生叫他每日应吃三两人肉,那病人看见有人卖身,便十分欢喜,因向贫人说:"你每日给我三两人肉吃,我可以给你五枚金钱!"这位穷人,听了这话,与那病人商洽说:你先把五枚金钱拿来,我去买东西供养佛,求闻佛法,然后每日把我身上的肉割下给你吃。当时病人应允,即先付金钱。这穷人供佛闻法已毕,即天天以刀割身上的三两肉给病人吃,吃到一个月,病才痊愈。当穷人每天割肉的时候,他常常念佛所说的偈,精神完全贯注在法的方面,竟如没有痛苦,而且不久他的身体也就平复无恙了。这穷人因求法之故,发心做难行的苦行有如此勇猛。诸生现今在这院里求学,早晚皆得闻佛法,不但每日无须割去若干肉,而且有衣穿,有饭吃,这岂不是很难得的好机缘吗?  再讲一段故事,出于《贤愚经》。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候,有一次身为国王,因厌恶终其身居于国王位,没有什么好处,遂发心求闻佛法。当时来了一位婆罗门,对这国王说:"王要闻法,可能把身体挖一千个孔,点一千盏灯来供养佛吗?若能如此,便可为你说法。"那国王听婆罗门这句话,便慨然对他说:"这有何难,为要闻法,情愿舍此身命,但我现有些少国事未了,容我七天,把这国事交下着落,便就实行。"到第七天,国事办完,王便欲在身上挖千个孔,点千盏灯,那时全国人民知道此事,都来劝阻。谓大王身为全国人民所依靠,今若这样牺牲,全国人民将何所赖呢?国王说:"现在你们依靠我,我为你们做依靠,不过是暂时,是靠不住的,我今求得佛法,将来成佛,当先度化你们,可为你们永远的依靠,岂不更好,请大家放心,切勿劝阻。"那时国王马上就实行起来。呼左右将身上挖了一千孔,把油盛好,灯心安好,欣然对婆罗门说:"请先说法,然后点灯。"婆罗门答应,就为他说法。国王听了,无限地满足,便把身上一千盏灯,齐点起来,那时万众惊骇呼号。国王乃发大誓愿道:"我为求法,来舍身命,愿我闻法以后,早成佛道,以大智慧光普照一切众生。"这声音一发,天地都震动了,灯光晃耀之下,诸天现前,即问国王:"你身体如此痛苦,你心里也后悔吗?"国王答:"绝不后悔。"后来国王复向空中发誓言:"我这至诚求法之心,果能永久不悔,愿我此身体即刻回复原状。"话说未已,至诚所感,果然身上千个火孔,悉皆平复,并无些少创痕。刚才所说,闻法有如此艰难,诸生现在闻法则十分容易,岂不是诸生有大幸福吗!自今以后,应该发勇猛精进心,勤加修习才是!  以前我曾居住开元寺好几次,即住在贵院的后面,早晚闻诸生念佛念经很如法,音声亦甚好听,每站在房门外听得高兴。因各种课程固好,然其他学校也是有的,独此早晚二堂课诵,是其他学校所无,而贵院所独有的,此皆是贵院诸职教员善于教导,和你们诸位努力,才有这十分美满的成绩,我希望贵院,今后能够继续精进努力不断地进步,规模益扩大,为全国慈儿院模范,这是我最后殷勤的希望。  改习惯  癸酉在泉州承天寺讲  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而自然现于身口者,名曰习惯。  习惯有善有不善,今且言其不善者。常人对于不善之习惯,而略称之曰习惯。今依俗语而标题也。  在家人之教育,以矫正习惯为主。出家人亦尔。但近世出家人,惟尚谈玄说妙。于自己微细之习惯,固置之不问。即自己一言一动,极粗显易知之习惯,亦罕有加以注意者。可痛叹也。  余于三十岁时,即觉知自己恶习惯太重,颇思尽力对治。出家以来,恒战战兢兢,不敢任情适意。但自愧恶习太重,二十年来,所矫正者百无一二。  自今以后,愿努力痛改。更愿有缘诸道侣,亦皆奋袂兴起,同致力于此也。  吾人之习惯甚多。今欲改正,宜依如何之方法耶?若胪列多条,而一时改正,则心劳而效少,以余经验言之,宜先举一条乃至三四条,逐日努力检点,既已改正,后再逐渐增加可耳。  今春以来,有道侣数人,与余同研律学,颇注意于改正习惯。数月以来,稍有成效,今愿述其往事,以告诸公。但诸公欲自改其习惯,不必尽依此数条,尽可随宜酌定。余今所述者、特为诸公作参考耳。  学律诸道侣,已改正习惯,有七条。  一、食不言。现时中等以上各寺院,皆有此制,故改正甚易。  二、不非时食。初讲律时,即由大众自己发心,同持此戒。后来学者亦尔。遂成定例。  三、衣服朴素整齐。或有旧制,色质未能合宜者,暂作内衣,外罩如法之服。  四、别修礼诵等课程。每日除听讲、研究、抄写、及随寺众课诵外,皆别自立礼诵等课程,尽力行之。或有每晨于佛前跪读《法华经》者,或有读《华严经》者,或有读《金刚经》者,或每日念佛一万以上者。  五、不闲谈。出家人海喜聚众闲谈,虚丧光阴,废弛道业,可悲可痛!今诸道侣,已能渐除此习。每于食后、或傍晚、休息之时,皆于树下檐边,或经行、或端坐、若默诵佛号、若朗读经文、若默然摄念。  六、不阅报。各地日报,社会新闻栏中,关于杀盗淫妄等事,记载最详。而淫欲诸事,尤描摹尽致。虽无淫欲之人,常阅报纸,亦必受其熏染,此为现代世俗教育家所痛慨者。故学律诸道侣,近已自己发心不阅报纸。  七、常劳动。出家人性多懒惰,不喜劳动。今学律诸道侣,皆已发心,每日扫除大殿及僧房檐下,并奋力作其他种种劳动之事。  以上已改正之习惯,共有七条。  尚有近来特实行改正之二条,亦附列于下:  一、食碗所剩饭粒。印光法师最不喜此事。若见剩饭粒者、即当面痛呵斥之。所谓施主一粒米、恩重大如山也。但若烂粥烂面留滞碗上、不易除去者,则非此限。  二、坐时注意威仪。垂足坐时、双腿平列。不宜左右互相翘架,更不宜耸立或直伸。余于在家时、已改此习惯。且现代出家人普通之威仪,亦不许如此。想此习惯不难改正也。  总之,学律诸道侣,改正习惯时,皆由自己发心。决无人出命令而禁止之也。  放生与杀生之果报  癸酉五月十五日在泉州大开元寺讲  今日与诸君相见,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难否?四、欲得子否?五、欲生西否?  倘愿者。今有一最简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  古今来,关于放生能延寿等之果报事迹甚多。今每门各举一事,为诸君言之。  一、延寿?张从善,幼年,尝持活鱼,刺指痛甚。自念我伤一指,痛楚如是。群鱼剔腮剖腹,断尾剖鳞,其痛如何?特不能言耳。遂尽放之溪中,自此不复伤一物,享年九十有八。  二、愈病?杭州叶洪五,九岁时,得恶梦,惊寤,呕血满床,久治不愈。先是彼甚聪颖,家人皆爱之,多与之钱,已积数千缗。至是,其祖母指钱曰:"病至不起,欲此何为?"尽其所有,买物放生,及钱尽,病遂全愈矣。  三、免难?嘉兴孔某,至一亲戚家。留午餐,将杀鸡供馔。孔力止之,继以誓,遂止。是夕宿其家,正捣米,悬石杵于朽梁之上。孔卧其下。更余、已眠。忽有鸡来啄其头,驱去复来,如是者三。孔不胜其扰,遂起觅火逐之。甫离席,而杵坠,正在其首卧处。孔遂悟鸡报恩也。每举以告人,劝勿杀生。  四、得子?杭州、杨墅庙,甚有灵感。绍兴人倪玉树,赴庙求子。愿得子日,杀猪羊鸡鹅等谢神。夜梦神告曰,汝欲生子,乃立杀愿何耶?倪叩首乞示。神曰:尔欲有子,物亦欲有子也。物之多子者莫如鱼虾螺等,尔盍放之!倪自是见鱼虾螺等,即买而投之江。后果连产五子。  五、生西?湖南张居士,旧业屠,每早宰猪,听邻寺晓钟声为准。一日忽无声。张问之,僧云:夜梦十一人乞命,谓不鸣钟可免也。张念所欲宰之猪,适有十一子。遂乃感悟。弃屠业,皈依佛法。勤修十余年,已得神通,知去来事。预告命终之日,端坐而逝。经谓上品往生,须慈心不杀,张居士因戒杀而得往生西方,决无疑矣。  以上所言,且据放生之人今生所得之果报。若据究竟而言,当来决定成佛。因佛心者,大慈悲是,今能放生,即具慈悲之心,能植成佛之因也。  放生之功德如此。则杀生所应得之恶报,可想而知,无须再举。因杀生之人,现生即短命、多病、多难、无子及不得生西也。命终之后,先堕地狱、饿鬼、畜生,经无量劫、备受众苦。地狱、饿鬼之苦,人皆知之。至生于畜生中,即常常有怨仇返报之事。昔日杀牛羊猪鸡鸭鱼虾等之人,即自变为牛羊鸡鸭鱼虾等。昔日被杀之牛羊猪鸡鸭鱼虾等,或变为人,而返杀害之。此是因果报应之理,决定无疑,而不能幸免者也。  既经无量劫,生三恶道,受报渐毕。再生人中,依旧短命、多病、多难、无子及不得生西也。以后须再经过多劫,渐种善根,能行放生戒杀诸善事,又能勇猛精勤忏悔往业,乃能渐离一切苦难也。  抑余又有为诸君言者。上所述杀牛羊猪鸡鸭鱼虾,乃举其大者而言。下至极微细之苍蝇蚊虫臭虫跳蚤蜈蚣壁虎蚁子等,亦决不可害损。倘故意杀一蚊虫,亦决定获得如上所述之种种苦报。断不可以其物微细而轻忽之也。  今日与诸君相见,余已述放生与杀生之果报如此苦乐不同。惟愿诸君自今以后,力行放生之事,痛改杀生之事。余尝闻人云:泉州近来放生之法会甚多,但杀生之家犹复不少。或有一人茹素,而家中男女等仍买鸡鸭鱼虾等之活物任意杀害也。愿诸君于此事多多注意。自己既不杀生,亦应劝一切人皆不杀生。况家中男女等,皆自己所亲爱之人,岂忍见其故造杀业,行将备受大苦,而不加以劝告阻止耶?诸君勉旃,愿悉听受余之忠言也。  格言别录  弘一法师编订  ●学问类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广州香山书院楹联)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人谱》六条)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存养类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自平矣。"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舛谬戾,可胜言哉?  ○以和气迎人,则乖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谿刻当矫之以浑厚。  ○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持躬类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子祸。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根做人。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唐荆川云:"须要刻刻检点自家病痛,盖所恶于人许多病痛处,若真知反己,则色色有之也。"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胡文定公云:"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处方好。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来,历试历验。邵康节诗云:‘好花看到半开时。’最为亲切有味。"  ○精细者,无苛察之心。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敦品类  ○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竞标榜,邀权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辱身丧名,莫不由此。求名适所以坏名,名岂可市哉!  ●处事类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吕新吾云:"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须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盖群情多暗于远识,小人不便于私己,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白香山诗云:"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总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工夫得力处。"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先自处不暇,何暇治事?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接物类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着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戏谑,慎勿形言。结怨仇,招祸害,伤阴骘,皆由于此。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敞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张梦复云:"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又云:"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此余数十年阅历有得之言,其遵守之,毋忽。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善策,能转弯早耳。"  ○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林退斋临终,子孙环跪请训。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穷寇不可追也,遁辞不可攻也。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先益后损,则恩反为仇,前功尽弃。先松后紧,则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曲木恶绳,顽石恶攻。责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吕新吾云:"责善要看其人何如,又当尽长善救失之道。无指摘其所忌,无尽数其所失,无对人,无峭直,无长言,无累言。犯此六戒,虽忠告非善道矣。"  ○又云:"论人须带三分浑厚。非直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便是损阴骘处。  ○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怒则言难入也。善化人者,心诚色温,气和辞婉;容其所不及,而谅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而体其所不欲;随事讲说,随时开导。彼乐接引之诚,而喜于所好;感督责之宽,而愧其不材。人非木石,未有不长进者。我若嫉恶如仇,彼亦趋死如鹜,虽欲自新而不可得,哀哉!  ○先哲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吕新吾云:"论人情,只向薄处求;说人心,只从恶边想。此是私而刻的念头,非长厚之道也。"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案此指言人之非者)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精明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吕新吾云:"世人喜言无好人,此孟浪语也。推原其病,皆从不忠不恕所致,自家便是个不好人,更何暇责备他人乎?"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顽。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性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今人见人敬慢,辄生喜愠心,皆外重者也。此迷不破,胸中冰炭一生。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惠不在大,在乎当厄。怨不在多,在乎伤心。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刘直斋云:"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极有理。盖合者,始也;散者,终也。至于好散,则善其终矣。凡处一事,交一人,无不皆然。"  ●惠吉类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万类相感,以诚以忠。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悖凶类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详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世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适于初学。故今多引之,以为吾等学佛法者之一助焉。"--摘自弘一法师《改过实验谈》)  附?录  放生与杀生之果报  癸酉五月十五日在泉州大开元寺讲  今日与诸君相见,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难否?四、欲得子否?五、欲生西否?  倘愿者。今有一最简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  古今来,关于放生能延寿等之果报事迹甚多。今每门各举一事,为诸君言之。  一、延寿?张从善,幼年,尝持活鱼,刺指痛甚。自念我伤一指,痛楚如是。群鱼剔腮剖腹,断尾剖鳞,其痛如何?特不能言耳。遂尽放之溪中,自此不复伤一物,享年九十有八。  二、愈病?杭州叶洪五,九岁时,得恶梦,惊寤,呕血满床,久治不愈。先是彼甚聪颖,家人皆爱之,多与之钱,已积数千缗。至是,其祖母指钱曰:"病至不起,欲此何为?"尽其所有,买物放生,及钱尽,病遂全愈矣。  三、免难?嘉兴孔某,至一亲戚家。留午餐,将杀鸡供馔。孔力止之,继以誓,遂止。是夕宿其家,正捣米,悬石杵于朽梁之上。孔卧其下。更余、已眠。忽有鸡来啄其头,驱去复来,如是者三。孔不胜其扰,遂起觅火逐之。甫离席,而杵坠,正在其首卧处。孔遂悟鸡报恩也。每举以告人,劝勿杀生。  四、得子?杭州、杨墅庙,甚有灵感。绍兴人倪玉树,赴庙求子。愿得子日,杀猪羊鸡鹅等谢神。夜梦神告曰,汝欲生子,乃立杀愿何耶?倪叩首乞示。神曰:尔欲有子,物亦欲有子也。物之多子者莫如鱼虾螺等,尔盍放之!倪自是见鱼虾螺等,即买而投之江。后果连产五子。  五、生西?湖南张居士,旧业屠,每早宰猪,听邻寺晓钟声为准。一日忽无声。张问之,僧云:夜梦十一人乞命,谓不鸣钟可免也。张念所欲宰之猪,适有十一子。遂乃感悟。弃屠业,皈依佛法。勤修十余年,已得神通,知去来事。预告命终之日,端坐而逝。经谓上品往生,须慈心不杀,张居士因戒杀而得往生西方,决无疑矣。  以上所言,且据放生之人今生所得之果报。若据究竟而言,当来决定成佛。因佛心者,大慈悲是,今能放生,即具慈悲之心,能植成佛之因也。  放生之功德如此。则杀生所应得之恶报,可想而知,无须再举。因杀生之人,现生即短命、多病、多难、无子及不得生西也。命终之后,先堕地狱、饿鬼、畜生,经无量劫、备受众苦。地狱、饿鬼之苦,人皆知之。至生于畜生中,即常常有怨仇返报之事。昔日杀牛羊猪鸡鸭鱼虾等之人,即自变为牛羊鸡鸭鱼虾等。昔日被杀之牛羊猪鸡鸭鱼虾等,或变为人,而返杀害之。此是因果报应之理,决定无疑,而不能幸免者也。  既经无量劫,生三恶道,受报渐毕。再生人中,依旧短命、多病、多难、无子及不得生西也。以后须再经过多劫,渐种善根,能行放生戒杀诸善事,又能勇猛精勤忏悔往业,乃能渐离一切苦难也。  抑余又有为诸君言者。上所述杀牛羊猪鸡鸭鱼虾,乃举其大者而言。下至极微细之苍蝇蚊虫臭虫跳蚤蜈蚣壁虎蚁子等,亦决不可害损。倘故意杀一蚊虫,亦决定获得如上所述之种种苦报。断不可以其物微细而轻忽之也。  今日与诸君相见,余已述放生与杀生之果报如此苦乐不同。惟愿诸君自今以后,力行放生之事,痛改杀生之事。余尝闻人云:泉州近来放生之法会甚多,但杀生之家犹复不少。或有一人茹素,而家中男女等仍买鸡鸭鱼虾等之活物任意杀害也。愿诸君于此事多多注意。自己既不杀生,亦应劝一切人皆不杀生。况家中男女等,皆自己所亲爱之人,岂忍见其故造杀业,行将备受大苦,而不加以劝告阻止耶?诸君勉旃,愿悉听受余之忠言也。  格言别录  弘一法师编订  ●学问类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广州香山书院楹联)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人谱》六条)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存养类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自平矣。"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舛谬戾,可胜言哉?  ○以和气迎人,则乖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谿刻当矫之以浑厚。  ○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持躬类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子祸。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根做人。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唐荆川云:"须要刻刻检点自家病痛,盖所恶于人许多病痛处,若真知反己,则色色有之也。"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胡文定公云:"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处方好。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来,历试历验。邵康节诗云:’好花看到半开时。‘最为亲切有味。"  ○精细者,无苛察之心。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敦品类  ○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竞标榜,邀权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辱身丧名,莫不由此。求名适所以坏名,名岂可市哉!  ●处事类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吕新吾云:"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须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盖群情多暗于远识,小人不便于私己,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白香山诗云:"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总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工夫得力处。"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先自处不暇,何暇治事?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接物类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着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戏谑,慎勿形言。结怨仇,招祸害,伤阴骘,皆由于此。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敞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张梦复云:"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又云:"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此余数十年阅历有得之言,其遵守之,毋忽。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善策,能转弯早耳。"  ○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林退斋临终,子孙环跪请训。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穷寇不可追也,遁辞不可攻也。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先益后损,则恩反为仇,前功尽弃。先松后紧,则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曲木恶绳,顽石恶攻。责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吕新吾云:"责善要看其人何如,又当尽长善救失之道。无指摘其所忌,无尽数其所失,无对人,无峭直,无长言,无累言。犯此六戒,虽忠告非善道矣。"  ○又云:"论人须带三分浑厚。非直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便是损阴骘处。  ○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怒则言难入也。善化人者,心诚色温,气和辞婉;容其所不及,而谅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而体其所不欲;随事讲说,随时开导。彼乐接引之诚,而喜于所好;感督责之宽,而愧其不材。人非木石,未有不长进者。我若嫉恶如仇,彼亦趋死如鹜,虽欲自新而不可得,哀哉!  ○先哲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吕新吾云:"论人情,只向薄处求;说人心,只从恶边想。此是私而刻的念头,非长厚之道也。"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案此指言人之非者)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精明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吕新吾云:"世人喜言无好人,此孟浪语也。推原其病,皆从不忠不恕所致,自家便是个不好人,更何暇责备他人乎?"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顽。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性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今人见人敬慢,辄生喜愠心,皆外重者也。此迷不破,胸中冰炭一生。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惠不在大,在乎当厄。怨不在多,在乎伤心。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刘直斋云:"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极有理。盖合者,始也;散者,终也。至于好散,则善其终矣。凡处一事,交一人,无不皆然。"  ●惠吉类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万类相感,以诚以忠。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悖凶类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详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世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适于初学。故今多引之,以为吾等学佛法者之一助焉。"--摘自弘一法师《改过实验谈》)  李叔同诗集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悲?秋  西风乍起黄叶飘,  日夕疏林杪。  花事匆匆,梦影迢迢,  零落凭谁吊。  镜里朱颜,愁边白发,  光阴催人老,  纵有千金,纵有千金,  千金难买年少。  月  仰碧空明明,朗月悬太清;  瞰下界扰扰,尘欲迷中道;  惟愿灵光普万方,  荡涤垢滓扬芬芳,  虚缈无极,圣洁神秘,  灵光常仰望!  惟愿灵光普万方,  荡涤垢滓扬芬芳,  虚缈无极,圣洁神秘,灵光常仰望!  早?秋  十里明湖一叶舟,  城南烟月水西楼,  几许秋容娇欲流,  隔着垂杨柳。  远山明净眉尖瘦,  闲云飘忽罗纹绉,  天末凉风送早秋,  秋花点点头。  月?夜  纤云四卷银河净,梧叶萧疏摇月影;  剪径凉风阵阵紧,暮鸦栖止未定。  万里空明人意静,  呀!是何处,敲彻玉磬,一声声清越度幽岭,  呀!是何处,声相酬应,是孤雁寒砧并,  想此时此际,幽人应独醒,倚栏风冷。  春?游  春风吹面薄于纱,  春人妆束淡于画,  游春人在画中行,  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  柳花委地芥花香,  莺啼陌上人归去,  花外疏钟送夕阳。  清凉歌  清凉月,  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  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  清凉风,  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  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  清凉水,  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  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  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落?花  纷,纷,纷,纷,纷,纷,……  惟落花委地无言兮,化作泥尘;  寂,寂,寂,寂,寂,寂,……  何春光长逝不归兮,永绝消息。  忆春风之日暝,芬菲菲以争妍;  既乘荣以发秀,倏节易而时迁。  春残,览落红之辞枝兮,伤花事其阑珊;  已矣!春秋其代序以递嬗兮,俯念迟暮。  荣枯不须臾,盛衰有常数;  人生之浮华若朝露兮,泉壤兴衰;  朱华易消歇,青春不再来。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李叔同说佛》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