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年08月01日 20:51
生得好齐整模样,这么漂亮的姑娘,我还是头一回见到,不过,要走到京都,几千里路呢,最少得走三个月,一个姑娘家家的,可太危险啦!”
嗯,察绵素心有戚戚焉地点点头,才出了门,就这么不容易,真不知道几千里地,她该如何安全地走到。
大娘把她带进东间房间,一张大床,收拾得很是整洁。看样子,她是一个人住的,她拉着察绵素的手,坐在床边上。
“要不这样,我儿子呢,是在商队里押车的,你跟他们老板好好讲讲,给点钱,跟他们商队一起走,路上有个照应。”
“太好了”察绵素高兴地摇了摇她的手。“大娘,真是太谢谢你了。”
大娘笑道:“这算什么,我们信佛的人,最看不得人受苦。”
“不过呢,我儿子他们商队,前几天已经出发了。还要几个月才能回来呢,哎,我听说,西头第一家那刘三过几天要给一个商队押车,要不你就跟那趟商队吧,我明天帮你去问问。”
“西头第一家?”察绵素忽然想起刚才赶她的那个男人,正是进村后的第一户人家,不会这么倒霉,他就是刘三吧?
“他是不是长得挺瘦……这么高……”察绵素形容了一下他的相貌。
“咦,你怎么知道呢?”大娘惊诧地问。
察绵素尴尬地笑道:“刚才我去敲门,他看到我的眼睛,就把我赶出来了。”
大娘恍然大悟似的,“哦”了一声,才叹道:“你也别怪他,他呀,也是一个可怜人,十年前,他住在秋水镇上,因为狼族来侵犯,把他的媳妇和两个孩子都给杀死了,所以啊,他现在恨透了狼族人呢。你这眼睛,一看就是狼族人,难怪他会看你不顺眼。”
“哦”察绵素点点头,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原来狼族人曾经带给边境上的人这么多的伤痛,虽然不是她做的,却是他父汗等人所为,这样想来,她不由得生出内疚之感,对那刘三的遭遇十分的同情,对他的怒气也烟消云散。
“可是……可是他那么恨狼族人,他会同意让我跟商队一起走吗?”察绵素不仅担忧地问道。
大娘思忖了一下,才道:“明天我跟他好好说说,你也是个可怜的人,又是一个姑娘家,想必他不会难为你的。好了,晚上,快点歇息吧,明天我帮你去说说。”
察绵素点点头,想那么多也没用,听天尤命吧,她也实在骑马骑得累了。大娘睡在里面,她就睡在外侧,她脱下裾衣和外裙,穿着中衣躺下了,脑袋却忍不住要胡思乱想一番。这一天来,她只顾着逃跑了,根本没有空闲的时间去想的那些问题,全都一一在脑袋里混成一团。
安鲁会不会很生她的气?不知道那些追兵会不会追到这里来?听他们说话,是用狼族语,肯定是狼族人,应该是安鲁派人把她失踪的事告诉了明切,然后明切派来的追兵吧?
胡思乱想了半天,她终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早上,那大娘起得很早,她一起床,察绵素也惊醒了。便也跟着起了床,穿好衣服,没有钗子,便用木梳子把头发梳整齐,披在脑后。
大娘忙着做早饭,她要帮忙,大娘死活不让,把她推出了厨房。她走到院里看,看到秀娘正在喂鸡,院子里有十来只鸡,正欢蹦乱跳地抢食。一只七八岁的女孩子正在打扫院子,模样清秀,看到她,腼腆地一笑。
“早啊!”察绵素跟他们打了声招呼,秀娘也回应了一声。看到她披着头发,便抿嘴一笑,回房里拿了一根钗子,不由分说地给察绵素梳起头发来。
秀娘是已婚女子,无留海,头顶上是卧山式的发髻,插着一根很古朴的梅花图案的簪子,头的后面挽一个圆圆的髻,穿着蓝色的裾衣,黑色的布裙。
她给察绵素扎的发式很俏丽,额前少许留海,头顶上是垂鬟分肖髻,是中原未出嫁的少女的常用的发式,将发分成两股,结鬟于顶,不用托拄,使其自然垂下,并束结肖尾、垂于肩上,亦称燕尾。
察绵素穿着昨天的鹅黄裾衣,绿色裙子,跟这个头型十分的搭配,显得肤如凝脂,眼似秋水,还透着那么几分俏丽。她跟秀娘道了声谢,秀娘性情十分的柔和,只是笑笑。
很快的,大娘就招呼他们进去吃早饭了。早饭倒也简单,白米稀粥,馒头,小黄瓜腌得咸菜,脆脆的,很爽口。察绵素这些年在草原上总是吃肉食,其实她最喜欢吃的就是清粥小菜,如今又有机会吃到这么爽口的小菜,吃得十分的香甜。大娘看到了,露出会心的笑容。而那个女孩则捂着嘴笑了起来。
直到第三碗也进了肚子,察绵素才放下碗,不好意思地抹了抹嘴,笑了。看到她不做作的样子,张大娘一家人都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