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6年12月11日 10:51
那是明朝冯梦龙在《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死生交》里造出来的词。
“辞亲别弟到山阳,千里迢迢客梦长;”
“岂为友朋轻骨肉,只因信义迫中肠。”
到了一千多年以后的明朝,千里这个距离,都是用来形容路途极为遥远,可望而不可及的。
以当时远比明朝落后的交通状况,这样遥控朝政,会有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短短三年时间,期间不断作死的司马颖,终于被自己给玩死了。
光熙元年,被范阳王司马虓幽禁在邺城的司马颖,被害了。
司马虓的长史刘舆在司马虓刚死的时候,假传晋惠帝诏书杀害了司马颖,随同司马颖一同被害的,还有司马颖的全家老小。
假传诏书的刘舆,因为此事飞黄腾达,随即便成为了中书侍郎、颍川太守,没多久,东海王司马越辅政,刘舆又升迁为了左长史,封定襄侯。
就在永嘉五年,“永嘉之乱”前,司马亮的杀父仇人刘舆病死于洛阳,死后还被追赠骠骑将军,谥曰贞。
这个有所谓父债子偿,既然杀父仇人刘舆死了,司马亮的报仇目标,也就只好转移到刘舆的几个儿子身上了。
现在,就在这个大年初一的中午。
王佑安、旺财、王健兄弟三个,一上午的时间里,各种热闹完了之后,叫起了还在沉睡的司马亮起来吃午饭,顺便就开始商量起了为司马亮报仇的事情。
毕竟,这是在从成都回来的时候,王佑安就已经答应了司马亮的事情。
虽然,此后王佑安没再提,司马亮也没说过什么,但总就这么老是拖着,王佑安也总觉得不是这么回事情。
今天趁着司马亮从成都回来的机会,正好商量起这件事情来。
四个人,分坐在餐桌的四面,毕竟是个小范围的家宴,也就没再按着外面的规矩进行分餐了。
趁着司马亮还没有开始汇报成都之行的情况,各自坐好以后,王佑安先开口说起件传闻:“司马先生,我听说,你父王在过世之后,还留下个十多岁的孩子流落在开封民间,后来被东海王司马越所杀,有这事吗?”
本来还想汇报情况的司马亮,听到王佑安的问话,赶忙坐正身体后,很是正规的开始回答道:“父王子嗣之中,在籍的自然只有已经跟随父王仙游的普和廓两位嫡子,至于东家所说的那位,属下也有所耳闻。但子不闻父过,是否真有此事,属下也不甚清楚。”
看着司马亮危襟正坐的样子,王佑安很是自然的说了句:“司马先生,都是自己人,没有必要这么一本正经的样子,随意些就好了,你这样子,大家吃饭都不自然了。”
“是,属下谨遵东家吩咐!”
司马亮先是摆了个稍微舒服的姿势,挪动了好几下,显然是还有些不太适应,不过还好,很快就习惯了下来:“既然东家吩咐,亮自当遵从,既然如此,东家也不必再称呼亮司马先生,直呼亮的草字光明即可。”
“也好,老这么叫着,我也觉得有些不太习惯,以后没有外人的时候,我就直接称呼你光明吧。”
王佑安听到司马亮的话,也觉的挺对的,毕竟司马亮现在也是自己的心腹手下了,直接称呼字的话,会显得亲近不少。
“谢东家恩宠!”
司马亮又想起身行礼,不过,很快就克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