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6年12月05日 10:11
。
不管怎么说,在卖盐和“拦江收税”这两项收入的支撑下,王佑安的小事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蓬勃的发展了起来。
就在王佑安以为那封投入江阳郡太守府的进表,就此石沉大海的时候,一封太守府的任命再一次的不期而至。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
正在百无聊赖的王佑安,优哉游哉的晒着午后明媚的太阳的时候。
就这么突然的,因为剿匪有功那么件事,王佑安被升职了,或者说被正式任命为大成国官员了。
“这江阳郡的办事效率也太低了,这都两个多月了,任命这才下来。武猛中郎将校尉,听起来蛮威武的,到底是个什么官啊?”
王佑安在送上几片金叶子作为礼物,礼送宣布任命的官员之后,手里拍打着任命文书问着应招而来的司马亮。
司马亮最近还算老实,自从被王佑安敲打过之后自此从来没有碰过军队上的事情。
王佑安此后交办的事情,也是办的颇为的干净漂亮。
尽管如此,王佑安仍然丝毫没有放松对他的监管。
王佑安派了脑子相对比较灵光的王狗娃,领一队人马名为保护实为监视的放在了司马亮的身边。
对此,司马亮也并未有提出任何的异议,并且还很郑重的向王佑安表达过对此的谢意。
这是个真正的聪明人,分的清形势,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大家都会轻松不少。
“武猛中郎将校尉官阶九品,食俸比二百石。”
司马亮认真的解答着王佑安的疑问。
“九品?!听起来这么威猛的官职才九品?!”
听到司马亮这么回答,王佑安稍有些不太痛快的继续问道:“才最小的官?!那以前我那校尉是几品啊?食俸比二百石又到底是多少啊?”
“确系九品,以前主公的官职乃为乡练之职,属临时委派,并无品级。”
司马亮并没有介意王佑安的不痛快:“至于食俸比二百石,年入约三百余石谷,每逢年结,主公可凭任职文书到太守府属衙领取俸禄。”
“一年三百石谷子?也算不少了,养活一家子绰绰有余了。那我手下的兵呢,一年又发多少俸禄饷银?”
王佑安接着问道。
“令文中并未提及主公部署所属军制,想来应是要主公自筹军资了。”
司马亮很好的扮演了幕僚的角色。
“不给钱,那张启那孙子又想让我干什么事啊?!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就给我发个官当吧?!”
王佑安继续的抒发着自己不怎么痛快的心情。
“别说什么因为老子剿匪有功,要是就因为上次事情,他早就任命了,根本不需要等到现在。宣读的人说的云里雾里的,我根本就没听清到底说些什么东西?”
“进领武猛中郎将校尉,便宜江阳、汉安、符节三县剿匪事。”
司马幕僚继续中:“估计是看主公上次在猫儿和磨盘二山剿匪颇为爽利,近来太守府正在对巴郡用兵,地方上少了弹压,各地匪患频繁,这才有想起主公来了。”
“说具体的剿匪时限了吗?”
“这倒没有,既然是便宜行事,何时用兵,往何地用兵,又如何用兵,自然是由主公自作决定了。”
“这倒也好,那我把老二给招回来,咱们到时候商量了再做打算。”
“有事主公尽管吩咐便是,亮随时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