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年05月10日 11:29
你哥哥又那样出息,别她们挣来的脸面被你一人给丢净了。”
娟姑姑和佩珠一同回,“奴婢惶恐。”
皇后尤不解气,终于数落到了我,“韦氏,你可是侯门大户出身,正经的长女嫡女,可你行事每每如此,可是你这大家教养?”
我父亲四十出头才生了我,嫡子庶子一堆,偏只有我一个女儿,不巧我又是夫人亲生的,自然一出生就是万般金贵。我父亲直感叹,若是我能早出生几年,定是妥妥的太子妃。当然,那是因为这不太可能才会这样说的。
我刚过了及笄便为我定下了夫婿,原本以我的身份嫁给封王的皇子已是高攀。但父亲万也没想到太子会病逝,而那颗争名夺利的心又再次活络了起来。
可我是家中独女,从小有祖母宠着,夫人又处处袒护,就连爹爹也不过偶尔说我几句,又实在狠不下心来教我规矩。
读了几天书嫌累,连忙有祖母的话传来,“女孩儿家不做睁眼瞎罢了,难道真要吟诗作赋流传千古去?”
做了几日女红,几样绣法还没搞懂,就又有话说,“咱家的女儿是金枝玉叶,裁衣刺绣是匠人的活,大可不必费这心力。”
要去厨房学做羹汤,那更是远远的就拦住了,“懂得品尝就行,能说得出其中道理又何必还要事必躬亲?”
既在那深宅大院中不能经常出去,女孩儿家该做的事我又不做,那我该如何打发时间呢?
“韦氏!”皇后突然厉声的叫了我一声。
我被吓得一抖,浑身哆嗦了一下。咳,我又走神了。
“皇后娘娘息怒,妾身在闺中便已听闻,韦姐姐侯门出生不假,但因为是家中独女,自幼娇生惯养。想来并非是教养不严,只是万般有长辈护着,自然事事妥协。不像我们虽养在深闺中,却处处有姐妹做榜样,少不得互相督促勉励。以后,我们姐妹定当多多走动,行事上也会彼此照看。”
皇后还未来得及再说,只听边上的一位婆子近前提醒,“娘娘,时间快到了。”
我和恭王妃被叫起身,恭王妃是皇后身边的婆子亲自上去扶起,想来也是安抚她被我连累了。而我只是佩珠把我拉起来而已。
我们跟在仪仗后,恭王妃也不上前,依旧在我身侧同我拉着手。因为离着前面娘娘们还远,与后面的其他公国夫人们中间也有一众的仆从隔开。
恭王妃在我耳边低低的嘀咕了起来,“方才听她说你我就在心里好笑,这谢氏已经是陛下的第三任皇后了,从前在藩邸的时候还不知道她在哪呢!再说她自己从前也不过是个侍姬,倒是会给她们家争脸面,可她家还有谁啊?这圣上的皇子公主们可都是成穆皇后所出,谢氏可为这皇家出了什么力?也是那没福的夏氏,倒让她捡了现成的,她有何底气训斥你我!”
这恭王妃可是什么话都敢说啊,我若真是个诗礼簪缨的名门闺秀,可要被她这一番话给吓得煞白。再者,我若是个多心的人,也要被她的这番话气得跳脚。侍姬又如何呢?当年的韦后也不过是被人送进宫承欢的侍姬罢了。我与庆王成婚将近三年也无所处,家中的姬妾却接连有喜,我的脸面自然丢的更多了。
我习惯的伸手摸了摸鬓角,突然发现少了一样东西,连忙转脸问佩珠,“我的玉簪呢?”
“韦氏,不得喧哗!”好巧不巧,我就说了这一句话皇后就转了脸,刚好发现我脸上带着惊慌。
我只好低了头不敢言语,佩珠在我身边将手里的东西拿来给我看了一眼,原来那根玉簪断了。
“好美的玉簪,可惜了,只怕要叫人用金箔包一下还能再用,只是到底不如从前了。”恭王妃说着便从佩珠的手里拿了去自顾观赏,“这簪子倒是奇巧,听人说也有发钗分半为簪的,这可是还有一半?”
“罢了,断了就断了吧!”嘴上说的不经意,心里早已悔恨万分。我这满头满身的珠翠没有一样是我自己的,只就剩了这一根簪子作为寄托。因而时时戴着,不时抚摸,才能心安。不想戴了这么久也未曾出事,怎么今天这一摔就断了呢!
“罢了?那韦姐姐就送给我吧?”恭王妃说着就要收入自己的袖中。
我连忙拿过,“这可不行!”
“另一半是在王兄那吧,瞧你这又心疼又懊恼的样子就知道有多在意了!”恭王妃说着撞了一下我的肩,又将我手里的玉簪拿了过去,“你只管交给我,我保证给你修的比从前的还要好。若是另一半的也拿过来,一起做了装饰,怕是还要完美。”
“只修这一根就算了,那先谢过妹妹了。”她故意扬了语调,大概又是要侧击容夫人了。这有孕的女子敏感又善妒,纵然是所有人都知道我不得宠,可凭着身份,不知还有多少眼睛盯着。
这躬桑礼也不过是和往年一样走一个形式,更多地其实是为了彰显皇后的威仪,以及各个命妇的荣誉感罢了。只是这个过程也繁琐,结束后已接近正午,所以皇后留了饭。
宫中提倡简朴,不宜奢华,又正是斋戒时期,所以只是简单的素食,而奉承的话却还要说上一大堆。我不善言辞也不瞩目,全场估计也就只有我关心着面前的食物,定是难吃的要命。
倒是由恭王妃带着其他人周旋,她私下虽用词犀利,但场面上的话却说得极其敞亮。偶然抬头总感觉皇后的眼神在往我这边扫,我不敢看,只能一直低头吃饭。还好饿了,那一碗汤饼被我吃的见了底。
吃好饭又送上茶来,个人跟来的丫鬟妈妈都被安排下去用膳了。宫里头的一个小宫女和一名老婆子在我身边伺候,另有一位茶娘上来点茶斟茶。
我吃的撑了,只想要有人来给我揉揉肚子才好,更想找个支撑靠一靠才更好。偏偏只是端坐着身体,动也不能乱动。宫里用茶讲究,他人在闲话,我只把目光放在茶娘娴熟的手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