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6年10月26日 09:09
小清,别磨叽了,赶紧的,快点上称称一称!”
唐以宁没说话,显然是表示这篓子板栗质量不过关。他们是不能收的,他当然不会听他三叔说的乖乖的去给他过秤了。
唐家三叔见他说了半天,都没有人搭理他,心里怒火更盛,脸色是变了又变变,眼看就要翻脸了。
唐以宁却一点儿也不慌乱,平平静静的直视着唐家三叔说到:“三叔,不是我们兄妹俩不给你过秤,而是你这些尖刺果的种子质量太差了,都是不过关的,这样的东西,我们是绝对不能收的,你还是自己拿回去吧。”
唐家三叔一听这话就彻底的火了,两只眼睛瞪起来老大,眼看着就要发飙了。
唐以宁可不怕这只纸老虎,很冷静的说了一句:“三叔,你要是实在心里气不过,要不咱们就把这一篓子全都翻出来倒在地上,仔仔细细的检查一遍?”
哎,你还真别说,也是奇了怪了!唐以宁这话一出,唐家三叔就像是一只充满了气的气球突然被扎了一个洞,瞬间就瘪了。
一看三叔脸上的表情,唐以宁就知道她这次大概又猜对了,这篓子里的板栗果然是有问题的,说不准她这个无赖的三叔就在这些板栗里面放了些什么别的东西!
唐家三叔都这样了,唐爷爷还能看不出来吗?恨铁不成钢的看了他一眼,第一个就带头走了,唐家大伯也接着跟上了,唐以宁就直接把那八十多文钱交给了唐小武。
直到唐爷爷他们走远了,唐以清才问唐以宁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是唐以宁却没有明明白白的告诉他,而只是笑着说了一句:“咱们三叔那个篓子里装的可不仅仅是板栗呢!”
“不只有板栗?那还有什么啊?”
唐以清挠挠头,还是糊里糊涂的想不明白,直到后来他带着这个问题跑去问了他大哥唐以文,才知道了其中的缘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在唐以清的心里,他的这个四妹就变成了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唐以宁却不理他,接着去收拾那一大堆的板栗去了。
这边唐家老爷子带着儿子和孙子离开了唐以宁他们家,直到走出去很远,他却突然停了下来,走到三儿子身边,伸手在唐顺背上背着的篓子里翻了翻,脸色顿时就更难看了,那简直比锅底还黑!
原来,唐顺的篓子里只有上面盖着的一部分是板栗,那些板栗底下全都是一颗颗的石头,还夹杂着一些乱七八糟的杂物!唐家老爷子对自己的这个三儿子真的是彻底失望了,心想他唐山一辈子要强,怎么就有一个这么愚不可及的儿子呢?
就这样,在整个来福村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不到两天的时间,唐以宁就收集到了差不多两千多斤的生板栗,当然了,在效率高的同时,他们的资金也花的差不多了。总共八两多的银子,只剩下六两不到了。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二两银子,普通的老百姓家里全家人一年的收入也不过就是这么多罢了,可是唐以宁却在两天不到的时间之内就花完了,她能不心痛嘛!
唐以宁看着存在自家地窖里的那一大堆板栗,就觉得差不多了,这两千多斤的板栗也差不多可以拿去县城里的集市上卖了。
唐以宁做事向来是果敢的,既然板栗都已经够了,她就开始做卖板栗之前最后的准备工作了。
她先是用两个晚上还有白天的空余时间,将板栗先处理一遍,这样等到赶集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运过去,然后再简单的加工一下就可以卖出去了。
青县是隶属于平城的一个县,而洛镇事实上距离青县是比较远的,但是让唐以宁感到开心的是,来福村正好差不多处在洛镇和青县的中间位置,两边的距离相差不了多少。
所以,这一次去青县赶集,他们就决定还是去借了村长家里的那辆驴车来运送,只要适当的给村长一点报酬就好了。
当然了,他们肯定不能直接告诉村长,他们借驴车是要去县城里卖板栗,只是说要把收购来的生板栗给那个朋友送过去。村长一听自然是很爽快的就答应了,而且要不是唐孝坚持,连车钱他都不想收了。
所以说,还好来福村距离青县县城不远,要不然如果还需要马车他们才能去县城的话,唐以宁他们可就有麻烦了,至少资金方面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二天就是青县全县的老百姓赶大集的日子了,唐以宁还特意让她的二哥做了一个小木牌,又用刀在木牌上刻上了“唐记板栗”这四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