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年08月01日 20:45
道:“你不说怎么回事,我怎么帮你?”
她抹了一下眼泪,道:“奴才白天的时候,听刘妃她们说起京城缺粮一事,奴才的家人就住在京都的郊外,傍晚的时候,奴才收到爹爹的家书,爹爹说,家里已经没米下锅了,娘亲病重,市场上的米粮一天比一天贵······”说着说着,平安已经泣不成声。
原来,现在市场上的米粮已经严重不够了,看来,情况远比刘妃说的更严重些了,京都官员一向都报喜不报忧,即便报了忧,也会就轻避重,这就是官员冗余给朝廷带来的不良,食朝廷俸禄,却不知为君分忧。我拿了些用不着的珠宝给平安,让她转回家给家里用。
皇太后的寿诞在即,又是京都漕运出事,皇上不烦才怪!
我看着桌上的漕运地图,看着那一片海蓝色之地,大运河堵塞,难道没有人提出走海运么?从京都到粮地,正好是依海而傍,走海路也很顺道的。我盯着地图发了半天的呆,直到平安送信回来,帮我沏了一杯热茶。
“多谢主子对奴才家人的关心,东西我已经托人送出去了。”她脸上似还有未干的泪痕,而如今,我能帮她的,也仅只这些。
我扶她起来,道:“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嫔,平日里连皇上的面都见不到,我也只能用这样的办法来帮你了。况且,后宫不得干政。我也无能为力!”
“刚才奴才回来的时候,听到几位大人在路上说,好像朝中有人提出从海路运输,但是很多人都反对,皇上一时也还拿不定主意。”
很多人反对!我查过典籍,历史上也有过一两次从海中运粮,却都是以失败告终,还因此损失了大批物资,风险之大,自然让朝中许多官员不敢冒险。从海陆运输是有一定的风险的,不能预见海上的天气,运输船随时都可能在风暴中翻掉!这,应该就是很多大臣反对的原因。
是夜,还是很宁静,要变天的夜晚总看不见天空。我偷偷到了藏书阁,翻看了很多的关于海运的书籍,不知不觉竟然在书架下睡着了。直到不知道睡了多久,直至感觉身旁好像有人,我惊醒了!环视了周围,还是一样的安静。我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来,也该离开了!
一路走过来,走到茶园,我总觉得身后有个人跟着我一样。我紧觉的向身后看去,我的功夫并不差,但当我转过身去的时候,还是不能感觉到那个人的存在。只能说,是我太敏感了。
早上起来,我马上让平安给都我准备了两只船的模型。在两只船里装满沙土,平安不解的问我要干什么。我只是笑笑,继续吩咐她去打探几位大人几点入朝,还有他们入朝觐见皇上的必经之路!
正午时分,我带着平安准备的小船来到了御河边上,那是他们觐见皇上的必经之路。
抬首看了快到头顶的日头,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我马上吩咐平安她们把小船放在御河之上,然后两个人拿着大蒲扇,朝着小船的方向猛扇风。蒲扇煽起的风,托起了小船,顺风而行。开始之时,小船行的很稳当,就在这个时候,几位朝中大臣,都不约而同的走到了御河边上,眼睛看向河中的小船,
慢慢的向前行驶,待小船刚要行到河中央的时候,其中一只小船突然就翻向一边,翻倒在河里。
几位大人都吃惊的看着河中的另外一只小船,平平稳稳的前进着,都不解的过来问道:“为何那只小船翻了,另外一只小船却平稳的前进着?”
我直起身来说道,眼中灵光一闪,道:“几位大人可能有所不知,这船在水中前进也要讲求平衡二字,一旦船中的物体偏向一边,这船只要行进到一定的深度,加申城上的风浪,就很容易翻船,但是,只要船中的物体一直保持平衡,那船就算在大海中遇到风浪,也能平稳的前进!”
几位大人捋了捋胡须,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深深看了我一眼,走开了。
我吩咐平安打道回府,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成与不成,不是我能左右的。
离开的时候,我在一个草丛中看到了公子莫,他看我的眼神,像是探究,像是明白我在做什么,我不明白他眼中的欣喜是否带有什么含义,但是我依然记得上次在皇太后的洗尘宴会上,他对我的维护,我感激他,想起此事,我对他会意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