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6年05月20日 11:49
皇上的爱女。如果他们闹起来,那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赵晚晚微微一笑,说道:“这是自然,姑姑生的貌美,像极了皇爷爷,怎么是我能够比的。”她挑挑眉头,只觉得烦闷,他们的争斗何苦牵扯上她。
她无奈,却也开口说道:“衮国公主年轻丽质,随了董淑妃的貌美和皇兄的柔和,这自当是绝配的品质,倒是让人望尘莫及了。”得到她的夸奖,赵晚晚心里多有得意的看着张贵妃,张贵妃微微一笑,脸色却有些不痛快。
一场请安毕,董淑妃带着女儿离开,众人散去。
曹皇后看着她的背影说道:“可怜了一个好孩子,因为钦天监的几句话就自小离宫,回来后的命运会如何,还不曾知晓呢。”
曹皇后身边的尹妈妈说道:“皇后娘娘,您是知道了什么?”
曹皇后叹息的说道:“听闻皇上要和辽国联姻,近来辽国屡犯我边境,如今只能采取和亲手段了。”
尹妈妈看着曹皇后问道:“皇后娘娘,您是说皇上有意让陈国公主去和亲?”
曹皇后叹息的说道:“本宫也不清楚,只是以上的皇女是自小在皇上身边长大的,唯独她一个皇妹。你知道皇上最为重情义,只怕如今牺牲的也只能是她了。”
尹妈妈也叹息一口气,曹皇后看着天空,说道:“但愿苍天见怜,能够庇佑这个孩子。”
董淑妃见她刚才为赵晚晚说话,有意拉拢她,便请她入宫一同说话。她随着董淑妃一切去了云起宫。
董氏原是宋仁宗的侍女,嘉佑初年,温成皇后等皆已去世,宋仁宗无子,压力过大心情烦乱,曾经试图自刎,被董氏发现,上前徒手夺下佩刀,几乎割断自己的手指,因此得到了宋仁宗的重视。嘉佑初年,董氏封闻喜县君。嘉祐四年董氏生了女儿衮国公主,自县君封为才人。嘉祐五年进封美人,董氏固辞,请改为授她的父亲一官,宋仁宗允诺了她。
云起宫里,董淑妃客气的给她端了茶水,她默默的坐在一旁,赵晚晚坐在董淑妃的右侧。董淑妃对着她微微一笑,说道:“陈国公主此次回宫,何不求皇上赐个好婚配,也好为自己的前程做打算。”
她微微一笑,说道:“多谢淑妃娘娘关心,只是我年纪尚浅,还未到婚配之时。”
赵晚晚在一旁说道:“皇姑如今已经十五的年纪,怎么也该为自己打算呢。”
她看着赵晚晚,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想的却如此的深远。可见此女心机颇深,这一切必然与她的母亲脱不了干系。
她心里明白,赵晚晚不喜欢她,只是她不知道为什么?赵晚晚从小就在父母的身边长大,为什么还要不喜欢她?赵晚晚得到的一切都比她多,甚至这次她回宫,她很明白是仁宗为了和辽国联姻,她清楚自己的命运,只是她不会认命。她看着赵晚晚,心里想着,你是我一族宗亲,我不愿意对付了你,倘若你对我有不轨,也休怪我心狠手辣了。
赵晚晚见她盯着自己,有些不快,说道:“姑姑这么看着我,是何意?”
她意识到自己的失神,很快说道:“衮国公主长得美丽,让我一时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赵晚晚听了她的话心里美滋滋的,却又有些不爽,只觉得她并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人。
赵晚晚看着她,说道:“皇姑,听闻父皇进来要和辽国联姻,倘若如此,姑姑倒是可以寻个好去处呢。”
她看着赵晚晚,微微一笑,说道:“衮国公主莫非觉得嫁入辽国是好事?”
赵晚晚嘟着嘴,说道:“这是自然,嫁了辽国,就是辽王妃了。”
她微微一笑,说道:“若是衮国公主想嫁,姑姑必然成全你。”
赵晚晚还想说什么,却被董淑妃拦下了,董淑妃说道:“孩子小,陈国公主莫往心里去。”她点点头,什么也不说的喝着茶。
赵晚晚皱皱眉头,看着董淑妃,董淑妃示意她不要多言。赵晚晚不甘心的闭了嘴,她起身说道:“淑妃这儿的露水好,可惜了茶不好。”
董淑妃明白了她的意思,只是赔笑说道:“下次有好茶,必然请了公主过来。”她点点头,转身离去。
赵晚晚看着董淑妃,问道:“母妃,为何要对她如此客气?她不过是皇爷爷的遗女,没有什么作用。”
董淑妃看着赵晚晚,怒斥道:“你知道什么?她并不是表面看到的那么良善,你别去招惹她,否则我们会输的一败涂地。”赵晚晚有些不可置信,却又不敢不信母亲的话,只能点点头,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