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6年03月25日 09:35
,天下不知有多少?”皇上感叹,帝王难为。
“陛下多虑了,可惜确知您是好皇帝。”安可惜说。
“说说看你怎知道我是好皇帝?”
“自古来好皇帝与坏皇帝之别,不过是『以己为重』,或『以民为重』,若皇帝把自己看得比百姓重要,所有的政策都以己身做考量,自然就不是个好皇帝了。”
“说得好,举个例来听听。”
举例?一时之间她想不出好例证,望尚盖赞一眼,她向他搬救兵。
“比方说,皇帝为创造辉煌春秋霸业,扩大国家版图,好让自己在历史上留名千秋,年年加税、征兵、制武器,不顾百姓痛苦,执意举旗出战,四处征讨邻国,在可惜眼里,那不是好皇帝典范。”尚盖赞代她回话。
皇上看安可惜一眼,那眼光里满是激赏:“所以你喜欢汉景帝,却不赞成汉武帝啰?”
“是,也许汉武帝开拓大汉盛世,也许他在历史上成名,但又如何?我想百姓们敬爱景帝一定比武帝多更多。”安可惜答,她虽是武将出生,但终究是女人,心中自然多一些妇人之仁吧。
“除了和平,陛下重视民生经济、农田水利,派宫以清廉为首要,不主张严惩法规,处处都表现出『以民为重』的态度。”尚盖赞补充。
“所以我认为皇上是好皇帝,也相信大臣们口里喊万岁,是真心期望您长命百岁。”安可惜作结。
“我再没听过比这个更好的称赞了。”皇帝很满意点头,“告诉我,这些治国之道是谁教你的?”
她再度看向尚盖赞,两个眼神交会,他明白她的心意。
“陛下,名师自有高徒,能教出这个聪明徒弟的,只有微臣啰。”尚盖赞笑笑把话题带过。
“果然是你的语气,没错,为帝者是该将百姓生活所需摆在第一位。”皇上捻着胡须说,“这也是朕为什么选盖赞当丞相的愿因,因为他心似朕心,他明白朕想要怎样治理天下。”
“安尚书真是妇人之论。”冷冷地,大皇子幕胜出语。
尚盖赞看他一眼,不打算接腔,安可惜看见幕胜和站在他身边的幕杰不知几时到来。
幕胜走到皇上前面:“父皇,为什么国家养兵?养兵千日,本是用在一时,我们不出兵不征战,何必天天训练兵队?照安尚书说的话,那她可能提前回乡了,国家都不用兵了,还要兵部做什么?”
“错了皇兄,士兵是为保家卫国而战,若有敌人来犯,岂能眼睁睁见敌人屠杀我朝百姓?此时,自该奋战到底。若为夺取别人的江山而养兵,请问,这样的军队和盗匪有何不同?”幕杰也说出自己的观点。
幕胜转而轻蔑的看着自己弟弟:“你不知道养军队要花大钱吗?”
“如果用武力治国又怎能让百姓心服?连年的征战不但造成死伤无数,还让百姓流离颠沛,只怕早早失了民心万宁又何有未来可言。”
“天下都是靠打来的,只有先打好天下才能有后来的治理天下,二弟认为呢?”幕胜和幕杰杠上,自从他恢复大皇子身分后,总感觉大家都不再像一往般敬重自己了,刚刚那些话他是故意针对安可惜说的,幕杰搅什么局。
两人面对面,谁也不惧谁,场面突然变得尴尬,幸而,尚盖赞站出来圆场。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两位皇子都是有见识的英才,连在家宴上也不肯放松国事,万宁国强盛将是可期之事,不过,大殿下、二殿下,大家都饿坏了,可不可以让大家肚子填饱再来议论?”
其实,毋庸再议论,两个皇子的几句话,已让王公大臣的心有了归向,大部分的人都不愿倾家当荡产来成就一个人的霸业,大皇子的这番话已在大臣心中定论。
自然,这件事将在宴席后传出去。
“好了,今天是除夕,大家用膳吧。” 皇帝发话。
几人向皇帝作揖,才各自回席。
“安尚书你真不简单。”见安可惜来到女眷方坐下,萧贵妃别有用意的说道?
“谢娘娘夸奖。”她放下筷子回一句。
“居然有本事让皇子们反目,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夸奖』你。”轻啜琼浆,萧贵妃讽刺。
这萧贵妃是大皇子的生母,自从大皇子的事后对她与尚盖赞貌似也怀恨在心,今晚皇后没找她麻烦,却轮到她找自己麻烦了。
“妹妹怎为此等小事计较?皇子们不过是各自说出自己的治国见解而已,兄弟间相互交流,观点不对多少有些口角发生也是难免的,但决不会伤了和气。你这用到反目二字,是不是说得有些严重了?”皇后凉凉的开口了,说得看似保持中立的局外人,但谁都听得出是在帮安可惜说话了。
“对啊对啊,安姐姐也是父皇问了后才如实回答而已,是大皇兄和二皇兄自己上前接腔的,怎怪得了安姐姐。”幕娇也在这时开口了。
“幕娇公主现在真是越来越不懂规矩了,长辈讲话,晚辈插什么嘴?那安尚书何德何能竟让公主唤为姐姐?莫不是公主想委身?”萧贵妃有些变脸了。
“幕娇姐姐说错什么了吗?”幕希好奇反问。
“妹妹也是知书达理之人,刚才失口,莫非是未饮先醉?”皇上端出威严口气微重。
萧贵妃也察自己失了风范,席间没再开口,只吃着自己眼前的东西,一场年宴竟在压抑的气氛下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