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年08月01日 20:35
”
“傻孩子,天下都是一家,东都和西都两地,路程很近,只要儿子你想念父亲,便可动身前往,你更加不用伤心难过了,这是父亲能够想到的唯一一个不伤及你们兄弟情谊的上上策,而建成自小,就吃苦,我心中也觉得亏欠他,而他现在贵为太子,定然不能将他赶出长安,如今也只能是委屈你了,世民。”
次日世民准备出发前往洛阳,这件事情,让李建成和李元吉心中开心了数日,但是突然间一想,如果李世民到了洛阳,拥有了土地与军队,他们便再也不能控制李世民了。觉得这个情况的话,李世民以后就更难对付了,这等于是划地为王,这只要一将李世民放回洛阳,便后患无穷。于是李元吉跟李建成商议,还不如将他留在长安,这样他就只是一个匹夫而已,捉住他也就容易了。于是,李建成与李元吉暗中让好几个人以密封的奏章上奏李渊,声称:“秦王身边的人们得知秦王要前往洛阳,无不欢欣雀跃。看秦王的意向,恐怕他不会再回长安了。”李元吉跟李建成还指使李渊宠信的官员以秦王去留的得失利弊来劝说李渊,李渊权衡利弊,最终改变了主意,秦王前往洛阳的事情又半途搁置了。
建成、元吉联合后宫的嫔妃日夜不停向李渊吹枕边风,四处诬陷世民,李渊竟然信以为真,便准备惩治世民。但是最终还是因为李世民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缘故李渊没有下旨斥责处罚世民。但是李元吉却是心有不甘想到了派人经行刺杀,而且同时李渊却在百般的隐忍之下,终于觉得自己的儿子李世民将会成为自己皇帝宝座上的绊脚石,便宣了李元吉问话:“世民立下了平定天下的功劳,而他犯罪的事实并不显著,用什么作为借口呢?”
李元吉道:“秦王刚刚平定东都洛阳的时候,观望形势,不肯返回,散发钱财丝帛,以便树立个人的恩德,又违背父皇的敕命,不是谋反又是什么!只应该赶紧将他杀掉,何必担心找不到借口!”但是李渊不答应,虽然心中对李世民又诸多的不满,但只这个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而李元吉的计策也被李渊否决。
在李渊对李世民的态度更加明朗之后,秦王府的幕僚属官人人忧虑,个个恐惧,不知所措。而作为李世民的亲信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这两个人也感觉倒了事态的严重,于是两人就暗自商量。
房玄龄对长孙无忌说:“现在仇怨已经造成,一旦祸患暗发,岂只是秦王府不可收拾,实际上社稷的存亡都成问题。不如劝说秦王采取与周公平定管叔、蔡叔相似的行动,以便安定皇室与国家。存亡的枢机,形势的危急,就是现在了!”
长孙无忌不愧是跟房玄龄公事多年的挚友,只觉得房玄龄的话,非常的合自己的口味,便说道:“我有这一想法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只是不敢说出口。现在你说的这一席话,正好符合我的心愿。请让我代您禀告秦王。”
于是,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的亲信的身份,进入世民的卧室告诉了世民。世民把房玄龄召来商议此事,玄龄说:“秦王您功盖天地,应当继承皇帝的大业。现在秦王你担心危机发生,这正是上天在帮助大王啊。希望秦王您不要疑惑不定了。”
于是,房玄龄与秦王府属官杜如晦共同劝说世民诛杀建成、元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