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随园诗话
作者:袁枚
本章字数:1179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3:38
杜甫所说的:”人老了写诗的格律渐渐趋于细致。“什么称之为律?怎样称之为细?杜甫没有说。元微之说:”想要每个人都信服,一定要做到面面俱全。“怎样才能达到全,元微之没有说。大概是诗的境界很宽,诗的感情很活,如果总是注意勤奋好学深思熟虑,内心知道其中的深意,就不会离开孔子、孟子评论诗歌的宗旨。一定要将写诗的规程弄得繁杂,途径弄得狭窄,条规弄得苛刻,就会使诗的性灵受到约束,使它没有了活人的快乐,这不就是颠倒错乱了吗!唐齐时已经出现”风骚旨格“,宋吴时潜溪有”诗眼“的提法,这些都和如今所谓的大家对诗的理解不同。
一四九、诗之刚柔
【原文】
诗家百体,严沧浪《诗话》,罗列最详,谓东坡、山谷诗,如子路见夫子,终有行行之气①。此语解颐②,即我规蒋心余”能刚不能柔“之说也。然李、杜、韩、苏四大家,惟李、杜刚柔参半,韩、苏纯刚,白香山则纯乎柔矣。
【注释】
①行行:不停地前行。
②解颐:开颜欢笑。
【译文】
诗的派别有上百种,在严羽的《沧浪诗话》中,罗列得最详尽,说苏东坡、白居易的诗,像子路见了孔子,始终有不停地前行的气势。这话让人开怀大笑。这里所说的实际上与我劝说蒋心余时所说的”能刚不能柔“的说法一致。然而李白、杜甫、韩愈、苏东坡四大家,只有李白、杜甫的诗风刚柔各占一半,韩愈、苏东坡的诗风中只有刚的一面,白居易的诗风中却全部都是柔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