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上位

三十一、污染事件

书名:上位 作者:王清平 本章字数:5701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3:35


三十一、污染事件

  

  就在这时,运河市一下爆出“污染门”。

  不用刘万里再去折腾,运河市这下又出了大名了!

  网上一张不起眼的帖子,居然一下给网民炒红了。搜索一下“污染门”,铺天盖地都是反映运河市一家化工企业光天化日之下向大运河里排污的照片。

  照片是一组。先是一个空空的出水口,再是从出水口奔涌出一条黑龙,然后是这条黑龙扑进清澈的大运河便化成一片黑云,顺流而下,触目惊心!

  大运河啊,我们的母亲河!怎么能允许有人向她的体内注入毒液!网上骂声一片。

  帖子反映的污染事件在当今屡见不鲜,比比皆是,并不典型,人们早已麻木了。大运河遭污染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几年前,运河市热电厂漏油污染了大运河取水口,进而污染了城市自来水就曾引起一片哗然。当时刘万里从容摆平了那场危机,现在网上贴出区区几张照片的帖子,还能吓到刘万里?

  但是,网络时代,任何小事都可能演化成一场政治危机。帖子照片本身看不出污染发生在哪里,并没有什么杀伤力。最要命的是帖子的说明文字引起了公愤,声称运河市为大运河沿线化工企业发放排污绿卡!

  绿卡?

  是的,刘万里给招来的客商发放的通行证。绿卡,就是尚方宝剑,就是密诏。凭着绿卡,在运河市到哪都通吃。客商开车闯了红灯,免职放行,没有下不为例,啪,敬礼;开房嫖了婊子,不闻不问,谁抓谁私闯民宅,哼,治谁;伸手打了干部,赔礼道歉,鼻子眼高低不平硌着您的手了,嘿,该死!运河市上上下下,谁敢对客商寒寒脸,摘了他的乌纱、砸了他的饭碗。那些流氓般的所谓客商在运河市到处横冲直撞,动不动掏出绿卡,说话必言刘万里、唐家茂,个个像刚刚上岸殖民了美洲大陆的白种人那么傲慢骄横。偷偷排了污水,法律的边毛都没沾着,算个鸟!

  接到信息中心主任报告,刘万里当时还没太在意,甚至心里感到好笑,以为有人少见多怪,在他看来,国家和地方财政分灶吃饭这么多年,什么法律政策都从国家套下来,口径一般粗,不搞点创新突破,不打点擦边球,不走点歪门邪道,地方别说发展了,连吃饭都糊不上嘴。刘万里最烦有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站着说话不腰疼。再说,网上闹腾点事算什么。因为他平时很少上网,也没工夫上网,偶尔在酒桌上或从秘书那里听说网上什么新鲜事都有,洪水猛兽般不可阻挡,刘万里一直以为那都是年轻人精力过剩,没事找刺激玩的噱头。什么“艳照门”、“手表门”、 “日记门”、“香烟门”、“微博门”门门都没什么好事情。但什么门都似乎离刘万里非常遥远,只要不理会它,难道它还能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还能睡在被窝里折了腿?因此,刘万里轻描淡写地说:“知道了。”

  接下来不停有人向刘万里报告这件事情,有市委秘书长,有报社老总,有亲信,惹得他有点烦不胜烦。不是刘万里缺乏政治敏感,而是他以为在虚拟空间怎么闹腾都闹腾得翻不了天。他当然知道污染了南水北调的黄金水道大运河意味着什么,但是,这种事情屡见不鲜,从来都是见怪不怪的。不料,他接到省委秘书长打给他的电话,告诉他,省委书记对运河市“污染门”事件高度重视,已经责成省政府成立调查组赶往运河市。

  啊!刘万里吓出一身冷汗,头一下大了!

  网上一个帖子居然成为省委领导的决策依据,后果居然如此严重!刘万里再不重视就不是简单的不重视网络问题了,而是真的缺乏政治素质了。弄不好:“污染门”可能成为一个巨大的陷阱,一旦掉下去就再也爬不上来了。但刘万里应对突发事件早就胸有成竹,比“污染门”更厉害的群死群伤事件曾经引起中央领导关注,都在刘万里手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小小的“污染门”事件算得了什么?刘万里迅速安排通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应对省政府调查组的各项措施。

  与此同时,雪梅也才刚刚听说网上有一篇关于运河市的负面报道。

  但雪梅比刘万里敏感,地搜索查看了网上“污染门”帖子。不看还好,一看顿时感到问题严重,而且预感此事与自己有关,因为她分管环保和安全。自从分管经贸环保安全这摊工作,只要在运河市境内,凡是涉及环保安全的事情,雪梅听了都会紧张。有时半夜三更接到电话都要火速赶往出事现场,这次网上的“污染门”帖子虽然不像火灾、车祸那么突然,但雪梅也不像刘万里那样不知道网络厉害。她清楚得很,网民就像蚂蚁,平时看不见,摸不着,一旦聚集起来,再强壮的家伙都能被啃得尸骨无存。不少领导干部平时牛气冲天,一不小心触犯了网民,这个人肉,那个拍板,这个灌水,那个转发,转眼就把鸡毛蒜皮的小事炒得沸沸扬扬,尽人皆知,立即引起上头关注,不是锒铛入狱,就是砸了饭碗。因此,雪梅迅速意识到,坏了!但雪梅第一次遇到这种突发事件,缺乏刘万里那种处变不惊的沉稳。她喊来秘书:赶快打电话请丁雪荣局长到她办公室里来,研究对策。

  雪荣现在是看守局长,根本不想管事。组织决定交出环保局长位置,有刘万里睁一眼闭一眼的,她打滚放赖拖着不走,可以,但想彻底推翻市委常委会决定,雪荣还没那个胆量,更没那份能耐。雪荣明明知道组织决议对抗不了,前面的路怎么走,两眼漆黑,但就是恋着环保局不挪窝。既在其位,就要谋其政。突然接到妹妹秘书电话,雪荣即使心里仍不痛快,但哪敢怠慢,迅速赶到雪梅办公室。

  雪梅坐在桌边翻看“污染门”照片跟帖,看到姐姐进屋,喊姐姐看网上的帖子。

  和刘万里差不多,雪荣官不大,但大小也是一把手,平时根本没空上网,对网络监督比刘万里还无知,一浪一浪的网上热点新闻,雪荣像个古董,听都没听过。看了妹妹打开的“污染门”照片,一点儿没看出名堂,懵懵懂懂地问雪梅:“鬼慌日忙叫我来就为看这个?什么意思?”

  雪梅一脸严肃地说:“这事不能小瞧,弄不好会成为典型。赶紧通知环保局上下动员起来,迅速在全市组织一次拉网式排查,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要是放在过去,雪荣立即火烧屋顶,架梯上房大呼小叫了,但眼下她半死不活吊在半空里,死乞白赖地赖在环保局长位置上,哪还有心劲过问这种闹心的事!有什么好处,能多捞点就捞点,别说是给别人擦屁股了,就是往自己脸上搽粉的事都不想干了,闹心的事,更不愿干。加上雪梅在刘万里面前说调整她工作的事往心口一堵,不为这事幸灾乐祸就算便宜雪梅了,雪梅居然还煞有介事向她布置工作。雪荣反问妹妹:“你还把我当环保局长啊?”

  雪梅纳闷:“哎,我没看到你免职的文件呀!”

  姐妹俩正在斗嘴皮子。秘书进来报告,说刘书记召开专题会议,请丁市长、丁局长现在就到市委常委会议室参加会议。雪荣还在迟疑,秘书的话音没落,雪荣就接到局办公室打来电话,传达市委办通知,没别的事,也为这事,要求迅速参会。雪荣只好跟在妹妹身后去参加会议。

  一走进会场,刘万里已经坐在那里了。平时开会,刘万里总是最后一个出场,往下一坐,意味着会议开始,但今天参会人员还没到齐,刘万里就先到了。雪荣、雪梅一下就感受到了气氛紧张,如临大敌。刘万里埋头在本子上写着什么,雪梅自然坐到刘万里一边,雪荣则坐到刘万里的对面。除了雪荣、雪梅等几个人,大概没人知道开什么会。

  唐家茂最后一个走进来,坐到刘万里边上。

  刘万里

眼风瞥到唐家茂来了,抬头看看人到齐了,又埋头跟唐家茂嘀咕了几句,就作重要讲话。他简单通报了“污染门”帖子情况,特别强调了省政府检查组已经赶往运河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自始至终,刘万里一人唱独角戏,没给任何人发言机会,包括唐家茂。他就单项工作进行专题部署,条理清楚,分工到位,责任明确。首先找源头。帖子哪来的?是谁贴到网上的?背后黑手是谁?其次才是追究污染源在哪儿。谁向企业发的绿卡?背后操纵者是谁?再次就是安排汇报接待省政府调查组。刘万里把这个思路归纳成三句话六个字:扑火,堵洞,迎查。

  刘万里把参会人员分成三组。一组宣传部长负责扑火,组织公安、信息中心等单位,抽调精干力量,在网上删帖的同时,排查发帖人和背后黑手。同时,迅速赶写出一篇通稿,侧重运河市早发现早治理的各项举措,以对付各路飞蛾般扑向运河市的记者,杜绝炒作的深度报道出炉;一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负责迎查,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接待好省政府调查组;一组由丁雪梅副市长负责堵洞,组织环保、安监、卫生、水务等部门按图索骥,查找污染源企业,摸清谁向企业发了绿卡。整个事件处理由唐家茂市长全面负责,三组工作进展情况每天向唐市长汇报一次,必要时由刘万里拍板。

  市委书记专题部署一项应急工作,非常少见。

  刘万里宣布散会走了。雪梅招呼相关部门负责人留下来,简单布置一下,就带着环保局安监局、卫生局、水务局负责人迅速赶往那家排污企业。

  雪梅有点奇怪,企业老板似乎早有准备,带上几个副总已经站在大门口迎接雪梅,更奇怪的是,居然还打出了欢迎横幅标语。“热烈欢迎各级领导莅临检查指导”,原来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语,一看就知道这家企业老板滑头。雪梅在大门口下车,立即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化工企业,免不掉有味,但雪梅走过那么多企业,没闻到这么难闻的味道。雪梅皱皱眉头,停下脚步,看着公司的门牌。

  企业老板迎上来,抢过雪梅的手抖起来:“丁市长,欢迎到我公司视察指导。”

  雪梅看一眼企业老板,矮敦敦,胖乎乎的,有点面熟,但记不清姓什么叫什么。天天接待南来北往那么多客商,有人的,有鬼的,有真的,有假的,有企业家,有骗子。雪梅哪记得那么多呀!她径直向公司院里走。

  企业老板有点尴尬,赶紧自我介绍说:“丁市长不认识我了?我姓鲁,跟你在一起喝过酒的。”

  雪梅停下脚步,再次伸手握了握鲁总的手说:“噢,鲁总,企业生产怎么样啊?”

  鲁总边走边汇报。

  雪梅根本没听进去。她隐隐约约记得,自己曾在王启明拿的鲁总材料上批示过,但她不知道姐姐七花八绕把鲁总的项目做了环评,而且弄成了环保局招商引资项目,超额完成了去年的招商引资任务。雪梅单刀直入问鲁总:“污水都是怎么处理的?”

  鲁总回答:“循环利用,没有污水。”

  雪梅站住脚,回头看看几个局的负责人。他们居然离她远远的,在那里有说有笑,嘻嘻哈哈的。雪梅就大声喊:“丁局长,这家企业有没有通过环评?”

  一直落在后面的雪荣快步走上前去:“好像做过了吧?我回去查查。”

  鲁总补充回答:“做过了,丁市长,当时还是你和丁局长特批的哩!”

  雪梅心里咯噔一下。糟!果真与自己有点关系。雪梅茫然地看着姐姐,雪荣慌张地看着妹妹,二人面面相觑,彼此都说不出话来。

  雪荣迅速向妹妹递个眼色,意思是赶快撤离,不要再惹骚了。如果打不着黄鼠狼,反惹了一腚骚,那就等于引火烧身。现在有钱人吃香,哪个老板不是手眼通天?跟老板玩猫和老鼠,多少官员都栽在老板手里,再说了,受过荫泽的老板逢年过节没少给雪荣送礼。雪荣在刘万里开会时就意识到“污染门”是鲁总干的,悄悄给鲁总发了短信,提醒地注意。刚才雪梅带队到这家企业的路上,雪荣又打了电话给鲁总,怕就怕雪梅不知天高地厚,板脸查出“污染门”真相,实事求是,最后自掘坟墓。

  雪梅会意,但没有回头,她转身带头向运河边上走去。鲁总看一眼雪荣,赶快追上雪梅,伸手引导雪梅向办公大楼走去。雪梅执意不听汇报,先看现场。

  企业在靠运河边的围墙上有一个小门,锁得死死的。雪梅命令鲁总打开,鲁总装腔作势,浑身上下自摸一遍,说钥匙不在自己手里,掏出手机给副总打电话。副总声称钥匙在原料仓库保管员手里,但保管员今天休息。鲁总一脸难色地汇报:“对不起,丁市长,要到运河边上只得绕到公司围墙外面。”

  雪梅本来就一肚子气,现在看得见运河上船来船往,甚至看得见运河水了,仅仅几十米远,只隔了一道围墙,居然通过不了。是真的没有钥匙,还是存心不想打开?是保管员休息,还是鲁总脑子有病?鲁总打电话口气跟赵本山小品《不差钱》里的口气一样,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糊弄领导,雪梅不便当即剥下鲁总的脸皮,但她命令跟在身后的秘书:“找东西把锁砸了!”

  秘书得令找来石头,猛砸几下,锁链断了,门打开了。

  雪梅顺利通过公司后门,来到运河边上。

  鲁总脸色黯淡跟在后面。

  雪荣和其他几个部门的负责人也紧紧跟了上来。

  雪梅仔细观察运河岸边,发现了一个与照片上类似的黑洞,没有污水流出,但却能看到污水流过的痕迹。雪梅问鲁总:“你不是说公司循环用水,没有污水吗?这是从哪里排出来的?!”

  鲁总被抠住了腮,但还在狡辩:“丁市长,这是别的公司的管道。”

  雪梅严厉批评鲁总:“周围都是居民,哪还有化工企业?鲁总,我告诉你,你再这么没有社会责任感,我关了你的企业!”

  鲁总不再言语,因为理亏,更因为犯法。鲁总尽管曾经在酒桌上开过雪梅的玩笑,还以为她太嫩,磨小压不下麸皮,嬉皮笑脸的。但现在第一次领教雪梅的严厉批评,一看雪梅发火,不知深浅,哪还敢造次。

  同时理亏失职的还有雪荣和卫生局、水务局的负责人。他们有的看着运河市上来往的船只,有的茫然看着对岸的高楼,但都是一脸严肃,只有雪荣稍稍挪开几步接听手机。即便如此,雪荣的声音也是很小很小的,仿佛在开会时接听手机。

  雪梅察看过排污口,原路回到公司办公楼会议室,命令鲁总把企业所有相关证件全部拿出来检查。

  鲁总去自己办公室没多会儿,捧来一摞材料,工工整整装订成删节的档案材料。

  雪梅从头到尾,一页一页翻看。从项目可研到立项报告,从项目环评到工商营业执照,从税务登记证到生产许可证,一应俱全。从行政许可上看,没有任何破绽,雪梅特别在意自己是否在这家企业里留下什么字据,结果一个字也没看到。翻完最后一页材料,她松了一口气,万幸,自己在鲁总材料上批示过的记忆,可能时间长了,记混了。但有环保局出具的环评,雪梅为姐姐捏一把汗。

  但雪荣似乎一点儿都不在乎,与卫生局长交头接耳,探讨乳腺癌的治疗问题。开始,雪荣还把自己的病情捂得紧紧的,掩耳盗铃地相信,自己不说,别人未必知道。现在雪荣已经能够毫不顾虑地谈论自己的病情了,因为地球人几乎都知道了。雪荣在妹妹着急上火时的淡漠有点让人不可思议。

  雪梅要求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迅速组织回头看,对这家企业的行政许可每一个环节逐一过堂,查找不足,尽快整改。

  雪荣却始终没说一句话。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上位》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