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妙趣奇文 > 唐诗三百首

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吴调侯 本章字数:1219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3:24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①?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①瑞:祥瑞。丰年瑞:指雪兆丰年。事若何:事实又会怎样呢?

  这首咏物诗就”雪兆丰年“的传统说法,一反其意,指出”丰年“对于”贫者“并不意味着能够温饱,而眼前大雪纷飞,更是对于”贫者“的严重威胁。所以说,”为瑞不宜多“。这里揭露出一个事实:在封建社会里,所谓”丰年“是属于地主阶级的,决不属于成千上万的贫苦大众。

  感弄猴人赐朱绂①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②。何如学得孙供奉,一笑君王使着绯③。

  ①感弄猴人:有感于玩弄猴子的艺人。赐:被赐予。朱绂(fú伏):红色官服。唐制,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见《旧唐书·服舆志》)。

  ②就试:应试。期:期限。五湖:这里指太湖,泛指罗隐的故乡。烟月:烟雾迷茫的月下。相违:相离。

  ③孙:猴子名猢狲,”孙“”狲“谐音,故称猴子姓孙。供奉:有某种技艺而在官廷侍奉皇帝的人。”孙供奉“指耍猴戏的人。一笑君王:即君王一笑。着绯:指穿红色的官服。弄猴人猴戏耍得好,讨得皇帝欢心,便赏赐他红色的高级官服。

  据《幕府闲燕录》记载:”唐昭宗播迁,随驾使艺人,止有弄猴者。猴颇驯,能随班起居,昭宗赐以绯袍,号孙供奉。“罗隐的这首诗,用自己累试不第的遭遇,同弄猴人的平步青云作了强烈的对比,对比中饱含着作者的愤慨。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①

  一年两度锦江游②,前值东风后值秋③。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

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澹烟乔木隔绵州④。

  ①绵谷:今四川省广元县。昆仲:兄弟。

  ②锦江:在今四川省成都平原。

  ③值:遇。

  ④澹(dàn淡):通”淡“。乔木:高树。绵州:州治在今四川省绵阳市。

  这是一首抒写”离愁别恨“的诗,在古典诗歌中这类作品很多,往往带着一种感伤的、低沉的情调。这首诗虽然也有这种缺点,但它却写得感情真挚,而且形象和语言都新颖,不落常套,整个作品富有诗意,结句也有余味。

  诗题一作《魏城逢故人》。韦庄

  韦庄(836——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唐昭宗乾宁元年(894)进士。后入蜀中依附割据一方的军阀王建,任掌书记。唐亡,王建称帝,又任韦庄为宰相。

  韦庄不但能诗,还善于填词,是一个著名词人。他的诗写得情致缠绵,多流离羁旅、感时伤世之作。另外写了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诗,如《秦妇吟》,对起义军作了歪曲的描写。

  韦庄著有《浣花集》十卷。《全唐诗》编他的诗为五卷,补遗一卷。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扶桑已在渺茫中①,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②。

  ①扶桑:古代称东方极远之地有国名扶桑。后来也称日本为”扶桑“。

  ②师:此处是对敬龙和尚的尊称。这两句说,只有风和月相伴你一同到达日本。

  日本在唐代和我国交往密切,这首诗真挚地表现了两国当时有交往的人士之间的友谊。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唐诗三百首》 的 妙趣奇文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