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3:23
说,有时晚间在纱灯旁边,学大人拜佛。
罥(juàn绢):挂,牵。这句写他举鞭去沾取蜘蛛网。
未谢:不让。这两句写他飞奔着去追蝴蝶,抓柳絮,象是和它们比赛飞跑一样。
六甲:古代的一种类似下棋的游戏。这两句说,他在阶前碰到了姐姐,便拉着玩”六甲“的游戏,然而常是输。
凝走:硬走,楞走,即非去不可的意思。香奁(lián连):妇女用的梳妆匣。金屈戍:指梳妆匣上的铜扣环。这两句写骄儿好奇,一定要看看梳妆匣内有什么东西,使劲去打开它。
律:约束。这两句说,阿姊要把他抱开,他老是挣扎,对他发脾气,也奈何他不得。
这句写他不肯走,弯着身子用手拉住窗帘。
衉(kè克)唾:吐唾沫。这句说,他用唾沫去擦琴上的漆,写骄儿自己不好意思的样子。
临书:写字。
裁衣:裁剪衣服。这两句写他在书房里看到包书用的古锦和卷书用的玉轴,都要索讨。
春胜:古时在立春这一天,士大夫家里剪彩绸作小旗,上写”宜春“二字,挂在花枝上,叫作”春旛“(fān翻),又叫”春胜“。
这句说,春天里挂起春旛是多么好!
笺:笺纸。这句说,斜卷的笺纸,象是肥大的芭蕉叶。
辛夷:一种属于木兰科的落叶灌木,花苞很象毛笔的笔头,人们又把它称为木笔花。过笔:递笔。这句说递上的毛笔好似含苞的辛夷花。
爷:作者自指。恳苦:勤苦。著述:写作。从这两句起,往下都是作者以对骄儿讲话的口气发议论。
憔悴:失意的样子,指面容清瘦,精神疲敝。欲四十:快四十岁了。
这句说,因为瘦弱,身上无肉,害怕蚤虱叮咬。
甲乙:唐朝科举制度,取录人分为甲、乙两第,因考试成绩而定。这两句说,孩子可别学你父亲,为了通过科举考试求取功名而死读书。
穰苴(ráng jū瓤拘)司马法:穰苴是春秋时齐国的名将,喜欢研究兵法。因他曾任大司马,通称为司马穰苴。齐威王命令整理古代司马的兵法,把穰苴的论述附在其中,叫《司马穰苴兵法》,简称《司马法》。张良黄石术: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相传年轻时曾在下邳的桥上遇到一位老人(即黄石公),送他一部《太公兵法》,并且对他说:”你读了这部书,便可以作帝王之师了。“假:依靠,凭仗。纤悉:细微,这里指繁琐的儒家经书及其解释。这四句意思说,与其读无用的经书,不如学兵法,可以作出大的贡献。
羌戎:指党项、回纥及吐蕃贵族。悖(bèi背):指扩大地盘,掠夺骚扰。
将养:养息。痼疾:经久难治的病。
雏:这里指小老虎。这句暗用汉代名将班超发出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壮语,对自己孩子寄予很大的希望。
一经帙(zhì秩):汉朝的儒生曾编了一个宣扬孔孟之道的谚语:”遗子黄金满籝(yíng营),不如一经“。经即儒家的经书,帙是包书的套子。这两句意思是:要在战场上立大功,受封万户侯;不要抱着一部儒家的经书死啃,作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
这首诗写于大中三年(849)。诗中,作者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灵巧的儿童形象,这恰和他”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形成鲜明的对照。他十分担心孩子将来会重复自己的遭遇,希望孩子能学兵法,长大为国立功,不要死啃经书,弄得一事无成。这实际是表现了对封建社会压制和打击有才智的人们的不平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