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妙趣奇文 > 唐诗三百首

乐游原①

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吴调侯 本章字数:688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3:23


乐游原①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②。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①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甚高,四望宽敞。汉宣帝时曾在此建立乐游苑。唐代是游览胜地。

  ②向晚:傍晚。意不适:情绪不好。古原:指乐游原。

  这首诗写作者面对夕阳的感叹,可能其中隐含有对当时封建王朝国事的忧虑。后两句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名句。

  晚晴

  深居俯夹城①,春去夏犹清②。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③,微注小窗明④。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⑤。

  ①深居:僻静的住所,指作者的家。俯:下临。夹城:两重城墙,中有通道。

  ②刚入初夏,不那么炎热,人们仍然感到清爽。谢灵运《游赤石进泛海》第一句”首夏犹清和“,与这句诗的意思相同。

  ③并:更。迥(jiǒng窘):远。这句说,因为雨后放晴,站

在高阁上可以望得更远了。

  ④注:射入。这句说,夕阳的余辉射入小窗一部分,显得分外明亮。

  ⑤越鸟:指南方的鸟。作者当时住在桂林,这里是我国古代南方越人聚居之地,所以称他所看到的鸟为”越鸟“。这两句写天晴后,鸟巢已干燥,鸟的羽毛当然也干了,它急于归巢,就飞得快,好象身体变轻了一样。这当然是诗人的一种想象,同时也借这种想象和描写表现了作者的愉快心情。

  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的夏天,作者任桂管观察使郑亚的慕僚,刚到桂林不久。诗中描写雨后傍晚放晴,洋溢着喜悦的情绪。”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上句写自然界对于草这种平常而渺小的生物同样赋予以欣欣向荣的生意;下句写傍晚虽接近白昼的终了,但因为是新晴,景色明媚可爱,就值得人珍贵。这是含有比较深刻的思想意义的诗句。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唐诗三百首》 的 妙趣奇文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