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吴调侯
本章字数:987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3:22
叫南飞鸿。
⑦鬻(yù育):卖。鬻男女:卖儿卖女。租庸:唐代曾实行“租庸调”赋税制度,向政府缴纳一定的粟或谷叫“租”;缴纳一定的绢或布叫“调”;替政府服一定天数的劳役叫“庸”。这里因是诗歌语言而省去“调”。
⑧“往日”两句说,过去钱由官府统一铸造,严禁私铸,犯者处以极刑,现在那些富商权贵私铸恶钱成为合法。
⑨刻泥:用泥刻成钱范。好:指官铸铜钱。恶:指私铸的恶钱。蒙:蒙蔽欺骗。这两句说,富商贵人何不用泥刻成钱范容易得利?朝廷不应当长期使好钱恶钱相混,要禁止恶钱。
万国:天下各地。画角:古代军中乐器形如竹筒,外加彩绘,称为画角。吹画角:指战乱不止。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杜甫流寓岳州(今湖南省岳阳)时所作。当时两湖一带大小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权门奸商乘机私铸恶钱,盘剥人民,广大人民离乡背井,卖儿鬻女。杜甫有感于时事和人民的苦难而即景抒怀。诗人以朴素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所闻所见,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两种不同的命运。一方面是达官贵人骄奢淫逸,巧取豪夺;一方面是广大人民妻离子散,写得极为概括而深刻;最后诗人直指朝廷权贵,批判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