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3:21
紧张的样子。抚:摸。膺(yīng英):胸。这两句说,山路高到好象要摸到参星、擦过井宿,使人紧张得屏声敛气不敢呼吸;用手抚摸心胸,坐下来长时间地发出惊险的叹息。
君:这里泛指西游蜀地的人。畏途:可怕的路途。(chán谗)岩:险峻的山岩。
但见:只见。悲鸟:发出悲哀叫声的鸟。号古木:在古老的林木上哀叫。
子规:鸟名,又名杜宇、杜鹃,叫的声音好象说“不如归去”。啼夜月:啼叫于夜月之下。
凋:衰谢。朱颜:红润的脸色。朱颜衰谢是衰老的意思。
去:距离。盈:满,足。倚:靠。绝壁:陡峭得不能攀登的岩壁。
湍(tuān):急流。瀑流;瀑布。喧豗(huī辉):哄闹声。(pēng烹):水撞击岩石声。这里作动词用,撞击的意思。转:翻动。壑(hè赫):山沟。万壑雷:在千万条山沟中发出雷霆般的响声。
嗟(jiē接):叹词。尔:你。胡为乎:为什么啊。
剑阁:地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即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的一条阁道。峥嵘、崔嵬(wéi维):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一夫:一人。当关:把守关口。莫开:不能打开。
所守:把守关口的人。匪亲:不是亲信。狼与豺:比喻叛乱者。
吮(shǔn):吸。这四句形容蜀地如果一旦发生叛乱,蜀地人民将要遭受灾难的情景。
锦城:即锦官城,为成都的别称。故城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
咨(zī资)嗟:叹息。
这首诗作于天宝初年。关于它的主题思想,说法不一,我们认为是借写送友人入蜀,极力描绘蜀地山川的险要,预示这样的地理条件,易为野心者所利用,以期唤起朝廷的注意,慎择守宰。因而诗中寄寓着作者的隐忧,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作者的这种预示,也为安史叛乱后蜀中多次发生的动乱所证实。
李白写这首诗,是依据自己在蜀地生活多年的实际经验,驰骋想象,采用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运用高度的夸张,以雄健纵逸的笔调,生动形象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韵律,描绘出一幅惊险奇丽的蜀地山川的图画,具有波澜壮阔的意境,从而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积极浪漫主义的杰出的名篇,典型地反映了作者特有的艺术风格。唐人殷璠在其所辑《河岳英灵集》中惊叹此诗“奇之又奇”,说“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又,孟棨《本事诗·高逸》载:李白初至长安,贺知章往访,见此诗,“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可见此诗艺术成就之高。
全诗分为三段。自首句至“猿猱欲度”句为第一段,先连用两个惊叹句渲染气氛,接着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紧扣诗题。下面以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具体地描写“蜀道之难”,在读者面前展现一幅极原始的蜀地山川的图景。又以黄鹤难飞、猿猱愁攀等巨大的夸张,给人以山川险峻,难以逾越之感。从“青泥何盘盘”至“胡为乎来哉”为第二段,进一步把蜀地山川的险恶,描绘得惊心动魄,并对友人西游入蜀表示惋惜之意。从“剑阁峥嵘”以下为第三段。在上两段的基础上,指出在如此险要的地方,如果“所守匪亲”,就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诗人不仅把自己的隐忧,在此暗示给了读者,而且预示蜀地将发生动乱,希望入蜀的友人不要留恋锦城之乐,再一次叹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同前面呼应,收束全诗,深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