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3:20
云“十二州”意即全国。
⑧三公:汉代以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为“三公”。这句是指朱云不肯做丞相薛宣的属官。按:《汉书·朱云传》载,丞相薛宣曾动员朱云做他的属官,朱云说:“小子竟要我做你属官吗!”薛宣从此就不敢提了。
⑨五鹿;即五鹿充宗。这句是指朱云折服五鹿充宗的事。据《汉书·朱云传》载,汉元帝时,五鹿充宗受宠,凭借权势,讲《易经》,学者都不敢诘难。有人荐朱云和他讨论,朱云和他辩论,接连几次把五鹿充宗难倒。“岂”,一作“何”。酬:回答,答对。
⑩天壤:天地。这两句是称赞朱云的声名、节义可与天地、日月共存。
执戟:指汉代为皇帝持戟宿卫宫门的侍郎中等小官。语出汉东方朔《答客难》:“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戟”是古代的兵器。这两句是说何必为了想封侯,而去当小官,受执戟的劳累呢?“疲”,一作“披”。
旷达:心境阔大。知命固不忧:这里含有气愤的意思,不应单纯理解为宿命论思想。
这是卢照邻《咏史》诗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写的是汉代朱云反对佞臣张禹的故事。朱云是西汉后期人,以耿直著名,汉元帝时,曾因得罪权贵石显,五鹿充宗,被兔官。至成帝时,他又向皇帝上书,直斥丞相张禹是奸佞的人,触怒皇帝,几乎被处死。作者对朱云的耿直非常景仰。他生活在唐高宗李治和武后当政时代,突出地歌颂朱云不怕权贵的行为,流露了他对当时朝政的不满。骆宾王
骆宾王(640?~684?),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县)人。早年为道王李元庆属官,后为武功、长安主簿,迁侍御史。不久因罪入狱,获释后贬临海县丞,郁郁不得志,弃官而去。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武则天,署骆宾王为掾属,曾作《讨武瞾檄》。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逃亡不知所终。
骆宾王以长篇歌行最为擅长,也能写五言律诗。诗歌内容虽然多抒写个人失意愁怨之情,但在诗歌语言和技巧上,精炼圆熟,铺排而不堆砌,对扭转初唐浮华的诗风,起过一定的作用。
有《骆临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