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6年10月01日 14:59
小姑姑就这性格,您别在意。”
中年妇女一看是个不大的小女孩,感觉这个女孩好像大人,满眼智慧与成熟,特意揉了揉眼睛,好聪慧的一个女孩,“是想买,不知道买那个好。”
“这个高低双笔筒要贵一点,3元一个,其他单个的是一块五。您想买哪种?”
妇女微微地笑着:“这么小,就这么会做生意,不错啊。我买这个最贵的。”
于是石晓彤麻利地打包了一个,买完以后,妇女问了问石晓彤这笔筒是不是自己做的?下次会不会再到这里来卖……
石晓彤点了点头,下次有机会再来。
妇女思索着点了点头,走开了……
“桃子,她肯定是要看咱们的方法,这不是抢咱们的生意吗,你干嘛和她说那么多……”石蕊收拾着已经卖完的摊。
“小姑,这东西是个农村人都会,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要说做个菜,还有个秘方,就这种编织品,也只是现在的个小财路,长久不了的,人家要是成心想学,买一个回去琢磨琢磨就学会了。”
“唉,那怎么办啊?”石蕊的信心明显被打击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到哪步算哪步,好东西还在后头呢,小姑你惆怅什么啊,目前最重要的是赶紧弄下一批货。”
也对,货都卖完了,赶紧弄下一批了。
两人傍晚回到家,一进门就被李云叫到了房间,石晓彤还在纳闷什么事情,还必须马上就到房间?
待李云一说,无非是让姑侄俩多关心一下石晓雨,自己和石柱平时太忙云云什么的。
得到了两人的保证,李云就做事去了,石晓雨有了她妈的保驾护航,跟屁虫当的有声有色,这个让石蕊和石晓彤很苦恼,不过正是由于这样的苦恼逼得石晓雨急速的学习鞥中本领,为以后的优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样看的话反而是件好事情。
由于东西卖的不错,所以姑侄俩干的越发起劲了,不过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只好边做边想下一步的计策。石晓彤的野心大着呢,她想着自家早点开店,最好把老爸老妈全部拉进来。现在这个时候工艺品还没有出现,市场上也只是偶尔的一些小东西,所以必须抢在前面。石晓彤思虑了好长时间,最后感觉还是应该由小姑出面说,毕竟自己太小,没有什么说服力。
就这样边等成绩,边卖,两个月下来,姑侄俩又用做头花剩下的一些边角料开拓了小首饰市场,不过是试卖,看看销量怎么样。反正王大娘在家里看孙子,也鞥帮上忙,按章石晓彤的设计,石蕊的指点,王大娘没多久就上道了。村里石老爷子编织东西,一算账,出去成本,净赚了快800元,就是李云石柱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也不及这个。
石晓彤想告诉自家妈,意思纯粹就是想把全家拉进来,问题是石蕊正干的起劲,感觉还不是时候,想在赚一段时间。
不过在石晓彤的详细分析之下,两人最后达成一致,等石蕊成绩出来之后在告诉具体的钱数,定一些长远的计划,毕竟两人都要上学。额外,就这么一段时间,石晓彤到真是存了点私房钱。
钱到是赚的欢,不过姑侄俩很幸苦,天天到县中心去。所以更是加剧了石晓彤开店的想法。这中间还有一件事情,也是诱因,话说姑侄俩个按照常规在老地方摆摊买东西,到了半上午的时候,过来一个小地痞,说什么收保护费,不给的话就告工商,说他们乱摆摊,工商和小商贩一直就是一对矛盾体,石晓彤可不想因为这个交一堆罚款,可是也不能把自己幸幸苦苦赚来的钱就给了这小地痞,今天碰到了一个,保不准明天再来一个,这样下去还真不是办法。如果开了点,走上了正规,赚的放心,赚的踏实,并且走的长远,利益不能只看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