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6年12月01日 13:40
位老者的大喊,众人抬起五副棺材,浩浩荡荡的往五里亭走去。
从此处到城外五里亭,不足一个时辰的路,众人在锣鼓声中缓慢前行,硬是走了一个半时辰才到,芸析和香儿两人心中焦急,却也不敢显露出来。
到了五里亭后,香儿和芸析辞别吴怀卿来到城中,离西城门不到四里地的斩台周围早已挤满了人,其中有许多是给陈元行过贿赂的,有些是给陈元下过聘礼的,更多的是城外的去年熬过蝗灾的灾民,人人口中都唾骂着跪在斩台上的五人。
芸析和香儿身穿布衣,脸上尽是灰尘,如乞丐一般的打扮在人群中显得极为碍眼。
两人在人群之中不断向斩台挤进,一些身着华丽的人见状连忙避让,生怕这两个乞丐弄脏了自己的衣服。
好不容易挤到了人前,却看到远处高台之上的令牌落下。
“午时已到,奉圣命,斩……”
“不要……”斩台上,脖颈之间有一块胎记的女子高喊一声,还想说些什么,雪白的刀刃却已经将她的人头斩了下来。
五颗人头同时落地,鲜血不断从脖颈涌出,发出“嗞嗞嗞”的声响,鲜红的血液逐渐染红整个斩台。
人头落地,方才还在怒骂的众人都是一滞,全场寂静下来。
“走吧走吧!人都死了,骂也骂够了,钱是要不回来的,没看头咯……”
不知哪个富家公子在人群中吼了一句,聚集在斩台周围的人群渐渐散去。
“咚…”
一股寒意将晕死在斩台下的芸析和香儿惊醒,两人连忙起身,斩台上早已没了那五人的影子。
“小乞丐,第一次看行刑吧!上次也有个乞丐刻意跑到前面来看,也被吓晕了过去。”
穿着红色大褂的圆脸刽子手右手握着大刀,将方才泼芸析和香儿水盆放到一旁,憨笑的样子极为狰狞。
“他……他们人呢!”芸析顾不得被淋湿的身体,瑟瑟发抖的问着。
“他们?那几个死人吗?已经被人抬走了,听说这次砍的是刺史,我第一次砍这么大的官,感觉也没啥特别的。”
圆脸刽子手依旧憨笑着望着两人,两人连滚带爬的往城外跑去。
“真没意思,上次那个小乞丐还陪我说了几句话,就你们这胆量,还不如一个孩子。”刽子手往地上吐了一口痰,拿起水盆和其它刽子手一起清理斩台。
芸析和香儿你搀我扶的出了城,心中的阴影久久不能散开。
“在爹爹和娘亲临走之前,我看见他们对我俩笑了,你呢?”香儿瑟瑟的说着。
芸析不答话,扶着香儿继续往五里亭走去,才走出数步,便听见远处的锣鼓声传来。
这是丧葬的锣鼓声,表明此时陈元和刘氏已经入了棺了。
‘天下善人送罪人,罪人自愧污天日。’
这是民间的说法,犯了死罪的人被砍头后,有人愿意帮犯人收尸,便是‘善人’,罪人感受到善人的大恩大德,自己心中羞愧,不敢在面对世间人,即“入棺不在开棺”,这也是清晨吴怀卿让二人到斩台见陈元和刘氏最后一面的原因。
领队的老头见芸析和香儿回来,大吼一声“启程”,五副棺材便慢悠悠的往回走,锣鼓声响彻天际。
夕阳西下,月照当空,在这‘阳衰阴胜’之时,负责下葬的乡邻将五副棺材一一放到挖掘好的坟墓之中。
“一求天地安临,阎王高寿……”
“二求五子安康,阴间福广……”
乡邻请来的道士在灵台的松木灵牌前念叨着道家词汇,慧行带来的一堆僧人在道士身后不远处静坐,嘴中不断吟唱佛文,芸析和香儿两人跪在灵堂中,默默的烧着纸钱。
半个月前的她还想着如何逃婚,如何让爹爹和娘亲把这桩婚事推掉,半个月后的她却只能看到爹爹和娘亲的最后一面,就连让他们听自己亲口再喊一声爹爹娘亲的机会都没有。
一夜之后,道士收了酬劳离去,前来超诵佛经的慧行一行人也随之离去,芸析和香儿依旧在灵堂前跪着,眼神木然。
按照习俗,两人要在此不断烧纸钱,两夜不眠,三天不休,吴怀卿知道两人心中悲苦,陪伴两人烧了一天的之前后便忙活起后事来。
下葬第一天是“请先后人”,既祭天,祭祖,让亲友前来悼念,因陈家‘无后人’,这一天在烧纸之中度过。
第二日‘请天下人’,既宴请乡邻和抬棺人,吴怀卿请人来院里做饭,宴席之中不断有人夸林家人多好,两个姊妹做得周到之内的,却是不知跪在灵牌前的两人正是陈元和刘氏的女儿。
第三日‘请上帝归位’,既把刻好的灵碑立在坟头上,下葬的过程才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