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55
远行。
③离恨天:元人杂剧中有"三十三天,离恨天最高"的话。离恨天,形容恋人长期被隔绝的怨恨。
④铺:指旅途上过宿的地方。
⑤势情:势利意。
⑥大厮八:大模大样地。
兰楚芳
兰楚芳,西域人,曾任江西元帅。《录鬼簿续编》说他"丰神秀英,才思敏捷"。他和刘庭信友好,曾在武昌互相唱和,人们把他俩比作唐代的元稹、白居易。《全元散曲》录存小令九首,套数三套。
小令
[南吕]四块玉①
风情我事事村,他般般丑。丑则丑村则村意相投。则为他丑心儿真,博得我村情儿厚。似这般丑眷属,村配偶,只除天上有。【说明】
封建文人总是嫌劳动人民村、丑,这首曲子说:正因为他事事村,才对妻子情儿厚;正因为她般般丑,才对丈夫心儿真。对这种夫妇的歌颂,实际上是对郎才女貌的婚姻观念的一个否定。【注释】
①四块玉:南吕宫曲调。句式:三三七七、三三三,共七句五韵(第一、五句可不用韵)。
无名氏
小令
[南吕]干荷叶
咏史*南高峰,北高峰,惨淡烟霞洞①。宋高宗②,一场空,吴山依旧酒旗风,两度江南梦③。【说明】
残元本《阳春白雪》后集于刘太保名下录[干荷叶]四首,每首提行分列。接下又录"南高峰,北高峰"等四首,不是提行分列,而是连行抄录,但于前后首间加圈以示别。"南高峰,北高峰"首是凭吊南宋亡国之作。秉忠卒子南宋亡国前四年,平生足迹未到江南,怎么能发出"吴山依旧酒旗风,两度江南梦"的慨叹呢?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六十九把这首曲作为刘秉忠的自度曲收录,就已经错了;后来《散曲丛刊》本的《阳春白雪》于刘太保名下擅加了"八段"二宇,把前后八首[干荷叶]统归之于刘秉忠,各家选本以误传误,不可究诘。由此可见研究古代文献,需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并认真加以考核,才能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注释】
①"南高峰"三句:杭州西湖有南北高峰,遥遥相对,烟霞洞即在南高峰下。
②宋高宗:名赵构,宋徽宗第九子。公元一一二七年,金人攻下汴京,俘徽宗、钦宗二帝北去。赵构南逃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称帝;后又于杭州建都,世称南宋。他在位三十六年,对金屈辱称臣,不思恢复中原,是历史上有名的以投降求偏安的皇帝。
③"吴山依旧酒旗风"二句:意思是历史上两个建都杭州的王朝,都象梦一般地破灭了,只有江山依旧。吴山,在杭州。两度江南梦,指在杭州建都的两个偏安王朝:五代时吴越与南宋。
[正宫]醉太平
讥奸佞专权*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①,惹红巾万千②。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③,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说明】
这首曲谴责元末统治者的滥施刑法,迫害人民,酿成了大规模的红巾军起义,是元曲的名篇。【注释】
①开河变钞:指开浚黄河变更钞法二事。顺帝至正四年(1344)五六月间,连日暴雨,黄河崩堤,两岸十多个郡县受灾,民众流离失所。至正十一年四月,命贾鲁为宣抚首领官,组织二十多万人筑堤浚淤,治理黄河。但因官吏乘机搜刮,人民再次受灾。同年,丞相脱脱变更钞法,铸至正通钱,与宝钞并用,引起物价猛涨。
②红巾:指元末红巾农民起义军。
③钞买钞:指钱钞贬值,用旧钞倒买新钞。
前调
讥贪小利者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说明】
这首曲用高度夸张的手法,活画出一个贪小利者的嘴脸,是元曲的名篇。[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
鏖兵[骂玉郎]牛羊犹恐他惊散,我子索手不住紧遮拦①。恰才见枪刀军马无边岸,吓的我无人处走,走到浅草里听,听罢也向高阜处偷睛看。[感皇恩]吸力力振动地户天关②,吓的我扑扑的胆战心寒。那枪忽地早刺中彪躯,那刀亨地掘倒战马,那汉扑地抢下征鞍。俺牛羊散失,您可甚人马平安。把一座介休县③,生扭做枉死城,却翻做鬼门关。[采茶歌]败残军受魔障,得胜将马奔顽④,子见他歪剌刺赶过饮牛湾⑤。荡的那卒律律红尘遮望眼⑥,振的这滴溜溜红叶落空山⑦。【说明】
这首曲通过放牧人躲在高阜处的偷看,生动地描写了两军作战的情景,以及它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曲辞浅白而富有表现力,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注释】
①子索:只得。
②吸力力:形容两军对战的声势。
③介休县:原作介丘县,误。故城在今山西介休县东南十五里。
④奔顽:原作顽奔,失韵,现改正。
⑤歪刺剌:即哗刺剌,形容军马声。
⑥卒律律:形容尘土迷漫。
⑦滴溜溜:形容散落。
前调
春行即事[骂玉郎]四时唯有春无价,尊日月富年华,垂杨影里人如画。锦一攒,绣一堆,在秋千下。[感皇恩]语笑欣恰①,炒闹喧哗。软红乡,簇定个,小宫娃。彩绳款拈,画板轻蹅,微着力,身慢举,拽裙纱。[采茶歌]众矜夸,是交加②。彩云飞上日边霞,体态轻盈那闲雅,精神羞落树头花。【说明】
这曲子写一群少女在花园里玩秋千的情景,显示春光荡漾中的一片生机。【注释】
①欣恰:即嘻哈,形容语笑。
②交加:厉害意。
[中吕]迎仙客
七月乞巧楼,月如钩,聚散几回银汉秋。遣人愁,何日休,织女牵牛,万古情依旧。【说明】
原作共十二首,分写一年十二月的节序。这首写七月乞巧,是古代妇女为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一种活动。《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以乞巧也。"曲子赞美牛郎织女的"万古情依旧",怨恨人间的离愁、薄幸,含蓄地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希冀。
[中吕]朝天子
志感(二首)一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五分辨。折挫英雄,消磨良善,越聪明越运蹇。志高如鲁连①,德过如闵骞②,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
二
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立身则小学③,修身则大学④,智和能都不及鸦青钞⑤。【说明】
从宋到元,文士的地位从四民之首,一下子跌入社会底层。生活道路的急剧变化,使他们彷徨、愤懑。这两首曲,直接控诉当时文士受人轻贱的不平等待遇,是对元统治者摧残文化行径的愤怒谴责。从内容来看,当是一个失意文人的牢骚之作。【注释】
①鲁连:即鲁仲连,战国齐人。他游赵国时,适逢秦兵围赵。魏使新垣衍入赵,议尊秦为帝以求罢兵。鲁向平原君力谏说:如果让秦称帝,我将蹈东海而死。后秦兵解围去,平原君赠鲁千金,他笑而不纳。
②闵骞:即闵子骞,春秋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以有德行著名。
③小学:宋朱熹,刘子澄编的少年教育课本。全书共六卷。辑录符合封建道德的言行作为教材。
④大学: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的一篇。宋代以后把它从《礼记》中抽出,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统称为四书。
⑤鸦青钞:当时的一种钱钞。因颜色青黑,故称为鸦青钞。
[中吕]满庭芳
刺鸨母*
狂乖柳青①,贪食饿鬼,劫镘妖精②。为几文口含钱做死的和人竞③,动不动舍命忘生。向鸣珂巷里幽囚杀小卿,丽春园里迭配了双生④。莺花寨埋伏的硬,但开旗决赢,谁敢共俺娘争。【说明】
柳青即鸨母,在封建社会是直接剥削妓女的吸血虫。为了赚钱,她们残酷地驱使妓女去承受百般的凌辱。元代戏曲中有不少作品,如关汉卿的《金线池》、石君宝的《曲江池》,就是把批判矛头指向她们的。这首曲用辛辣的语言,给歹毒贪财的鸨母以淋漓尽致的咒骂,可以说是从妓女反对鸨母的斗争中进发出来的火花。【注释】
①柳青:本是唐歌妓,后泛指鸨母。因为曲牌里有"柳青娘",妓女叫鸨母作娘,就用歇后语柳青来指代她。
②镘:钱的背面叫镘,这里指钱。
③口含钱:旧社会在殡殓死人时,放在死者口里的钱。
④"鸣珂巷"二句:指双渐苏卿爱情被拆散,参看关汉卿[大德歌]《双渐苏卿》"说明"句鸣珂巷:本是唐人小说《李娃传》中妓女李娃的住处,这里泛指妓院。丽春园:宋妓女苏小卿的住处。
[中吕]红绣鞋
月夜闻雁*孤雁叫教人怎睡,一声声叫的孤凄,向月明中和影一双飞。你云中声嘹亮,我枕上泪双垂。雁儿,我你争个甚的?
【说明】
这首曲用夜雁孤鸣的凄戚,与自己失去亲人的痛苦心情相映衬,是一首写得较好的抒情小曲。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相思[十二月]看看的相思病成,怕见的是八扇帏屏。一扇儿双渐小卿,一扇儿君瑞莺莺;一扇儿越娘背灯①,一扇儿煮海张生②。[尧民歌]一扇儿桃源仙子遇刘晨③,一扇儿崔怀宝逢着薛琼琼④;一扇儿谢天香改嫁柳耆卿⑤,一扇儿刘盼盼昧杀八官人⑥。哎!天公,天公!教他对对成,偏俺合孤另!【说明】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不少男女青年为求得婚姻的幸福自由,进行过各种斗争,出现了不少令人传颂的故事。这些故事经过民间艺人和丈人的艺术加工,日趋完善,并使男女双方以美满团圆结束。这首曲中所列的富有喜剧性的爱情故事,尽管有它的历史局限,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反对封建礼教的色彩,寄托着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的愿望。作者正是通过这些为人们所传颂的爱情故事,衬托出一个少女追求婚姻自由的心情。从曲子的选材和格调看,很可能出自勾阑艺人之手。【注释】
①越娘背灯:故事见《青琐高议·越娘记》。越娘是越地女子,受辱后自缢于松林,鬼魂与杨舜愈初会时,面壁背灯不语。元人有《凤凰坡越娘背灯》杂剧,今不传。
②煮海张生:指张生与龙女的神话故事。元人有《沙门岛张生煮海》杂剧演其事。
③桃源仙子遇刘晨:指东汉刘晨、阮肇误入桃源遇仙子的故事。元人有《刘晨阮肇误入桃源》杂剧演其事。
④崔怀宝逢着薛琼琼:故事见《岁时广记》及《丽情集》。少女薛琼琼清明游赏踏青,与崔怀宝相逢,情投意合,经乐供奉杨羔撮合,结成婚姻。元人有《崔怀宝月夜闻筝》戏文演其事。现存佚曲十一支,见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
⑤谢天香改嫁柳耆卿:指妓女谢天香与柳耆卿的故事。关汉卿有《钱大尹智宠谢天香》杂剧演其事。柳耆卿与谢天香热恋,不想进取功名,钱大尹把谢天香取回家中,逼使耆卿上京应考,及第后,让他们夫妻团圆。
⑥刘盼盼昧杀八官人:妓女刘盼盼在沦落风尘中,与八官人结为夫妻。元人有《刘盼盼》杂剧演其事,今不传。
[大石调]初生月儿
闺思*初生月儿一半弯,那一半团圆直恁难。雕鞍去后何日还,捱更阑,淹泪眼,虚檐外凭损阑干。【说明】
曲子以初生的月儿起兴,诉说妻子盼望与丈夫团聚的心情,构思新颖。
[商调]梧叶儿①
甘露寺风雨西津渡②,江山北固楼③,先得海门秋④。手掌里金山寺,脚跟下铁瓮州⑤。翻滚滚水东流,一线系三江夏口⑥。【说明】
甘露寺在江苏镇江北固山上。三国吴建。《九域志》说建寺时恰降甘露,因而命名。作者登临四望,用夸张的手法写形势的险要。曲辞雄劲动人。【注释】
①梧叶儿:一名知秋令,商调常用曲调。句式:三三五、三三三六,共七句五韵(第一、四句可不用韵)。首二句宜对,第四、五句也可对,或连第六句作鼎足对。
②西津渡:疑指在北固山附近的一个渡口。
③北固楼:在江苏镇江县城东北北固山上。
④海门:江苏县名,初置于五代周时期,元明以来县城屡圮于海,清康熙间并入通州。
⑥铁瓮州:即铁瓮城,江苏镇江县子城,吴大帝所筑。
⑥三江夏口:夏口,古地名,即今汉口。三江,说法颇多,一说夏口以北为北江,湖口以南为南江,夏口以东至湖口为中江,合称三江。
前调
嘲谎人
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瓦垄上宜栽树①,阳沟里好驾舟②。瓮来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说明】
鸡不可能生凤,马更不会变牛;馒头那有瓮样大,茄子岂会大如斗?曲子通过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有的事,辛辣地嘲讽了这些人的吹牛撒谎,信口雌黄。曲辞朴素,近似民间歌谣。【注释】
①瓦垄:房上瓦脊。
②阳沟;屋檐下流水的明沟。
[越调]小桃红
别忆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由自。自寻思,思量往日真诚志。志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说明】
这是顶真续麻体,各句首尾相接,累累如贯珠,是散曲中的巧体。[越调]寨儿令
题章宗出猎①(二首)一
白海青,皂笼鹰,鸦鹘兔鹘相间行②。细犬金铃,白马红缨,前后御林兵③。喊嘶嘶战马蹄轻,雄纠纠御驾亲征④。厮琅琅环辔响,吉丁铛敲鸣,呀剌剌齐和凯歌行⑤。
二
红锦衣,皂雕旗,银盘也似脸儿打着炼捶⑥。鹰犬相随,鞍马如飞,排列的雁行齐。围子首凤翅金盔⑦,御林军箭插金⑧。剔溜秃鲁说体例,亦溜兀刺笑微微⑨,呀剌剌齐和凯歌回。【说明】
封建帝王酷爱田猎,既是为了娱乐,也借以整军练武。当然,在他们猎骑所到的场所,也往往破坏人民的生活。金章宗是田猎的爱好者,也是一个能手。《金史》记载他多次出猎,有时"一发贯双鹿"。这两曲写他从出猎到凯旋,极陈军容的威武,阵势的整齐,没有见过这种场景,很难写得如此鲜明,可能是从金朝流传下来的。【注释】
①章宗:金朝第六个皇帝,姓完颜,名璟。
②"白海青"三句:白黑二色的猎鹰相间出现,与猎骑的服色相配合,阵容格外鲜明。海青,猎鹰。鸦鹘,青色腰带;兔鹘,白色腰带,都是女真人用语。
③御林兵:皇帝的近卫军。
④御驾亲征:皇帝亲自出征。御驾,皇帝的车驾,这里是皇帝的代称。
⑤厮琅琅、吉丁铛、呀剌刺:都是象声词。
⑥炼捶:兵器的一种。
⑦围子首:围场的首领官。
⑧金:一种箭。
⑨"剔溜秃鲁说体例"二句:剔溜秃鲁、亦溜兀刺,都是形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说话的声口。
前调
恨负心贼*鸳帐里,梦初回,见狞神几尊恶像仪。手执金槌,鬼使跟随,打着面独脚皂纛旗①。犯由牌写得精细②,疋先里拿下王魁③,省会了陈殿直④,李勉那厮也听者⑤:奉帝敕来斩你伙负心贼!【说明】
王魁负桂英、陈叔文负兰英、李勉负韩氏,是宋元戏曲反映爱情生活的另一类典型,也一直是人们在要求男女双方爱情忠贞时所唾弃的对象。这首曲子通过一位女子对梦境的回忆,表现她对男子负心的愤慨,和要求爱情忠贞的强烈愿望。在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里,有它一定进步意义。【注释】
①皂纛(bào倒)旗:黑色的大旗。纛,军中大旗。
②犯由脾:写有犯人罪状的牌子。
③疋先里拿下王魁:王魁赴考前,与妓女桂英山盟海誓,永不相负。后来考取功名,不认桂英。桂英当面自刎,化为厉鬼去索王魁的命。元人有《王魁负桂英》杂剧,今不传。疋先里,即劈先里,首先意。
④省会了陈殿直:指陈叔文负兰英的故事。殿直是官名。事见《青琐高议》。陈叔文授常州直兴簿,家贫不能赴任,得妓女兰英相助,便瞒着妻子与兰英结婚。后来他怕事发,把兰英和女奴推落水中,两人化鬼复仇,索取陈命。元人有《陈叔文三负心》杂剧,今不传。省会,知会,也即通知。
⑤李勉:《武林旧事》录宋官本杂剧,有《李勉负心》一种,从现存部分佚曲推断,是李勉娶妻韩氏后,在春游时遇见一女子,双双私逃外地,生了二子。后李勉回家,受了岳丈的斥责,竟迁怒韩氏,把她鞭死。
[双调]水仙子
晋王出猎*打着面皂雕旗招飐忽地转过山坡,见一火番官唱凯歌,呀来呀来呀来呀来齐声和。虎皮包马上驮,当先里亚子哥哥。番鼓儿劈扑桶擂①,火不思必留不刺扑②,簇捧着个带酒沙陀③。【说明】
晋王李克用和他的儿子李存勖(小名亚子),都是沙陀族人,以善战著称,在五代时建立后唐王朝。这首曲借晋王的出征,生动地描绘了少数民族在野外的军事生活。曲词多用象声词,显得新鲜活泼。【注释】
①劈扑桶:形容擂鼓声。
②火不思必留不刺扑:火不思,形似琵琶的乐器。必留不剌,形容它的声响。扑,弹奏。
③沙陀:唐五代时的少数民族,是突厥的别种,这里即指晋王李克用。
前调
重九登临*夕阳西下水东流,一事无成两鬓秋,伤心人比黄花瘦。怯重阳九月九,强登临情思悠悠。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没来由惹起闲愁。【说明】
这首曲把"夕阳西下水东流"的晚景,与重阳佳节怯登高的心情,两相映衬,情景交融,较好地表现了文人落魄的乡愁。曲词清丽,接近词家。
前调
风情*(二首)一
转寻思转恨负心贼,虚意虚名歹见识。只被他沙糖口啜赚了鸳鸯会①,到人前讲是非。咒的你不满三十,再休想我过从的意。我今日懊悔迟,先输了花朵般身己。
二
娘心里烦恼恁儿知②,伏不是床前忙跪膝③。是昨宵饮得十分醉,一时错悔是迟,由奶奶法外凌迟④。打时节留些游气,骂时节存些面皮,可怜见俺是儿女夫妻。【说明】
这两曲是男女对答。前曲是对负心贼愤懑的谴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妇女被玩弄被遗弃的悲惨命运。
后曲是对前曲的回答,曲辞的轻佻,表现了勾栏调笑的作风。他表面叫娘叫奶奶,好象甘心挨骂挨打,骨子里仍是骗人的沙糖口,这就活画出一个轻薄少年的行径。【注释】
①啜赚:哄骗。
②恁儿:即您儿,是曲中主人公的自称。
③伏不是:承认自己的不是。
④凌迟;古代的极刑。《宋史·刑法志》:"凌迟者先断其支体,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这里借指任由惩处。
套数
[南吕]一枝花
渔隐[一枝花]不沽朝野名,自守烟波分。斜风新箬笠,细雨旧丝纶。志访玄真①,家与秦淮近,清时容钓隐。相看着绿水悠悠,回避了红尘滚滚。
[梁州第七]结交些鱼虾伴侣,搭识上鸥鹭亲邻,忘机怕与儿曹混②。寻了些六朝往事,吊了些千古英魂,悲了些陈宫禾黍,叹了些梁殿荆榛。本是个虚飘飘天地闲人,乐陶陶江汉逸民。有时摇棹近白鹭洲笑采青蘋③,有时推蓬向朱雀桥闲看晚云④,有时湾船在乌衣巷独步斜曛⑤,有时满身衣襟爽透荷香润,旋折来柳条嫩,穿得鲜鲜出网鳞,归去黄昏。
[骂玉郎]一篝灯火篘佳酝,身趔趄,醉醺醺,高歌细和沧浪韵⑥,全不受名利拘,那里将兴亡记,把甚么荣枯问。
[感皇恩]守着这萧索江滨,冷淡柴门。凉露湿蓑衣,清风生酒斝⑦,明月照盘飧。樵夫野叟,相近相亲。昨日离石头城⑧,今朝在桃叶渡⑨,明日又杏花村⑩。
[采茶歌]山妻也最甘贫,稚子也颇通文,无忧无虑度朝昏。但得年年生意好,武陵何用访秦人。
[尾]茫茫烟水无穷尽,泛泛萍踪少定根。为甚生平怕求进?想王侯大勋,博渔樵一晒,争似我一叶江湖钓船稳!【说明】
"为甚生平怕求进?想王侯大勋,博渔樵一哂,争似我一叶江湖钓船稳!"一个"稳"字,把封建文人经不起宦海风波的心理刻划得入木三分。归隐渔樵,在封建王朝矛盾重重、江河日下时,往往成为一些封建文人的精神寄托。作品里的这个渔隐,其实也是不渔不隐,他寻六朝归迹,想陈宫禾黍,叹深殿荆榛,但不懂得它们为什么要灭亡;吊古悲今,也不可能为当朝的末世找出一条治救的良方,因而借渔樵诗酒,寄托他的满腹牢骚。这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思想,渗透了归隐生活的始终,使作品带有浓厚的厌世消极情绪。
曲词明畅,是元人的本色。【注释】
①玄真:唐诗人张志和,自号玄真子。他写了三首[渔歌子],表现归隐江湖的思想。
②儿曹:儿辈,这里指宦海里的人。
③白鹭洲:在江苏江宁县西南大江中。
④朱雀桥:六朝都城建康朱雀门外的大桥。东晋王导、谢安等豪族住在它附近。
⑤乌衣巷:在朱雀桥附近。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⑥沧浪韵:见贯云石[殿前欢]《吊屈原》注④。
⑦酒斝(jiǎ甲):一种玉制的酒杯。
⑧石头城:三国吴孙权所建,故城在今南京市西石头山后。
⑨桃叶渡:在江苏江宁县秦淮、青溪合流处。
⑩杏花村: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里疑指秦淮附近的一个村庄。
武陵何用访秦人:此句用陶潜《桃花源记》故事。意即渔隐生活已很好,又何用寻访避乱桃源的秦人呢?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