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6:26
以为,尼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人,尼的性格就是这样的。
和杨坚吵架的原因,是她们为了生活。用杨坚和尼吵架用得最多的字眼,“为了钱。”那么,皇妣有理由相信,杨坚和尼的吵架是为了钱。
“难道不是吗?”皇妣可以反问她在斯图亚特的祖母,以证明此事。
可皇妣对此事对怀疑发问的话,始终问不出。皇妣不可能问祖母:“尼真的花钱如流水?”
尽管祖母对皇妣描述尼时,说的话:“尼做事都没问题,只是有一件,她花钱大手大脚,所以……”后面的皇妣显然没有记得起来,她只记得祖母说这个话的时候,皇妣似乎都赞同,可是祖母没能从皇妣口中套出皇妣指责她母亲,尼的半句话。
祖母接着又说:“你妈妈这个人,哪种都好,就是有一点,花钱大手大脚,你爸爸挣钱不容易啊。”皇妣看见祖母睁着两只贼一样的眼睛,向她张望,似乎要在提醒皇妣,注意别放走尼的坏。祖母说这话说了很多次,皇妣就相信了。
皇妣相信,尼的缺点,花钱贵,这个程度比祖母后来只有一次说的“尼待人热情,这点没问题”的优点的程度要多,要深得多。
她活了很多岁月,然而却始终不知道,祖母为何要如此地向她来描述尼。祖母可以质问皇妣:“到底知不知道,尼买东西没数,花钱贵。老是找你爸爸吵架,可怜你爸爸挣点钱不容易。”
但是她没有,她只是在向皇妣说,告诉皇妣:“你妈妈这点不对。”皇妣看见祖母说这话时,一面摆头,一面张大了她的两只大眼睛。但也许祖母的眼本来就很大,也许皇妣离得祖母太近。
皇妣永远不会忘记,祖母在反复对她说的那话。因为她见过祖母很多次,每次在说到家人,祖母就只有跟皇妣说尼,似乎这世界上,在尼周围,就没有其他的人还有缺点。对此,皇妣很怀疑。然而,皇妣更怀疑的,祖母为什么在对皇妣描述过很多回,尼花钱大方的缺点之后,又在最后一次,趁皇妣还没有注意,或没反应过来的情形下,又与皇妣说:“但是你妈妈这个人待人很热情,对所有的人都一样,做人做得好。”
皇妣想,祖母在最后的那回,看见了自己眼底的仁慈还有慈悲。祖母为什么在看见皇妣看祖母的眼神不对同时,马上改变话头?难道祖母一直以来,都是看着皇妣的眼神而说话的?
想到这里,皇妣不寒而栗。
她为什么不向皇妣表达她明确态度?既然每次皇妣来到祖母的身旁,吃饭时,祖母的话都只有那些话来对付皇妣。皇妣可不情愿去反复地聆听这些陈词滥造。她可以去理解祖母,向皇妣描述尼的缺点的用意。显然,皇妣作为尼的孩子,是不该听祖母这些唠叨与闲言碎语的。祖母为什么要向皇妣说尼的坏话?皇妣一转过身,忽地变了一副不愿接受这种你猜我忌的场合的面孔和表情。
她向皇妣说着这些话的意图,也都还不明确。如果说祖母是发觉了尼的缺点之后,才告诉皇妣的,那么祖母又对皇妣的安静与不说话,作什么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