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白话史记(上)

史记卷十八

书名:白话史记(上) 作者:司马迁 本章字数:867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36


史记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沈秋雄译

  太史公说:古时人臣的功勋分为五品,用德行辅立宗庙,安定社稷,叫做"勋";用言论叫做"劳";用武力叫做"功";为国建立制度叫做"伐";累积资历叫做"阅"。封爵时的誓辞是:"只要黄河像衣带一般没有断缺处,泰山像磨刀石一般坚硬而挺立,国家就可以永享太平,于是到了你们的子孙,也就仍然可以封爵受禄。"起初未尝不想巩固他们的根本,到了枝叶部分然后才渐渐地衰微变弱变小。

  我读高祖之时功臣封爵的记载,考察他们当初受封及后来如何丧失爵位的情形,说:我所知道的情形真是可异啊!《书经》说:"使万国同心和洽",这些国家到了夏代和商代之时,有的已经享国千年之久。周朝所封的诸侯大约有八百个,在幽王和厉王之后,还可以从《春秋》一书中看到。《尚书》中有唐虞的侯伯,经历三代一千多年之久,往往能自我保全,来藩卫天子,这难道不是由于他们能笃行仁义、奉公守法吗?汉朝兴起以后,功臣受到封爵的有一百多人,那时天下刚刚平定,大城名都里

的人民都逃亡去了,还留住下来的人口只有十分之二三,所以大侯不超过万家,小侯只有五六百户而已。过了几代以后,百姓都又回到了故乡,户数愈来愈多,萧何、曹参、灌婴和周勃等人封地人口甚至达到四万家,小侯的户数也增加一倍,财富随着丰多起来。子孙就骄矜自满,忘记了祖先得到爵位的不容易,往往放纵邪僻,为非作歹。到了太初,前后不过百年之间,现存的侯爵只剩下五人,其余的已经犯法丧身,全都亡国了。固然是朝廷的法网稍为严密些,但主要还是诸侯本身对于当代的法令并无戒慎奉守之心。

  处在今天的时代,记取古代的行事,是为了给当代作个借镜,不一定要跟古代的办法雷同。帝王各自礼法殊异,制度不同,总当以成功为目标,怎么可以相乱呢!我们观察人臣得到尊宠和遭受废辱的原因,这也是当代得和失的所在,何必一定要假借古代的事迹!我于是恭谨地考核终始,列表说明,其中也颇有本末不详尽的地方。总算把明确的事加以表明,疑而不能定的只好从阙,让后来的君子,如想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有我这篇表可以作参考。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白话史记(上)》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