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36
走了。不多会儿,成名回来了,听妻子说了以后,像被泼了一身冰水,怒冲冲地找孩子算帐,孩子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接着,在井里找到了孩子的尸体。夫妻二人的愤怒变成了悲恸,呼天抢地,悲不欲生。夫妻二人痴呆地对着墙角,不吃不喝,默默地相对,都不想再活下去了。天快黑的时候,成名夫妻二人想用草席卷起孩子的尸体去埋葬,走近一摸,好像还有气息,于是高兴地把孩子放到床上,半夜,孩子苏醒过来了,夫妻二人心里稍稍得到点安慰。但成名看着空空的蟋蟀笼子,气不出,话不说,也不敢再追究孩子的过错。他们从夜晚直到天明,没合过眼。
太阳出来后,成名还仰卧床上,十分忧愁。忽然听见门外蟋蟀鸣叫,一惊而起,跑出去一看,见那蟋蟀还活着,高兴地去抓,蟋蟀叫了一声跳走了,跳得很快。用手掌去盖,手掌里像什么也没有,手刚刚拿起,蟋蟀又突然跳走了。成名忙追去,转过墙角,它又不知到哪里去了。成名走来走去,四面张望,见蟋蟀伏在墙上,仔细一看,它短小,方头长腿,还不错,他高兴地把它收进笼子里。将要献上县衙时,又害怕上司不满意,想试着斗斗,看看怎么样。村里有个喜欢多事的少年,养了一只蟋蟀,取名叫"蟹壳青",每天跟别人斗,无不取胜。这少年想养着赚大钱,但总也没有人来买。一次他到成名家看成名所养的蟋蟀,一看,他竟捂着嘴笑了起来。于是把他的蟋蟀拿出来,放进笼子。成名一看,少年的蟋蟀是个庞然大物,又长又壮,自己感到惭愧,不敢比斗。少年坚决要斗,成名转念一想:养一只差的,到底没用,不如斗一斗,乐一乐。于是一起放进斗盆。小蟋蟀趴着不动,呆若木鸡。少年见状大笑。成名试着用猪鬃去撩拨蟋蟀的触须,还是不动,少年又笑。撩拨几次,小蟋蟀大怒,向"蟹壳青"冲去,相互跳跃扭斗,发出厮打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只见小蟋蟀跳了起来,张开尾巴,伸长触须,直咬敌方的颈子。少年大吃一惊,急忙把它们分开了。小蟋蟀仰头鸣叫,似乎在庆祝胜利一样。成名大喜。突然,一只鸡跑了过来,并伸颈去啄小蟋蟀。幸好没有啄着,蟋蟀跳开一尺多远,鸡又向前一冲,追逼着,蟋蟀已在鸡爪之下了。成名仓促之间,不知怎么救助,急得直跺脚,脸色也变了。一会儿见鸡伸着脖子,摆着翅膀。走近一看,蟋蟀停在鸡冠上,用力咬着不放。成名更加惊喜,捉住
蟋蟀放进笼子里。
第二天,成名把这只蟋蟀献到县官那里。县官见它短小,愤怒地斥责成名。成名辩解说这是一只奇异的蟋蟀,县官不信,于是,拿它同别的蟋蟀斗,结果都被它击败,又用鸡试,果然像成名说的那样。于是奖赏了成名,把蟋蟀献给巡抚。巡抚非常高兴,用金丝笼子装着献给皇上,并写了一篇奏折,详细地述说了它的本领。小蟋蟀进皇宫后,皇宫里的人便把天下所贡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等等一些有特殊本领的蟋蟀,都拿出来与它斗,没有一个胜过它。它每听到琴瑟的声音,就随着节拍跳舞,皇上更加惊奇。皇上非常高兴,下诏赐给巡抚名马和绸缎。这个巡抚倒还没忘记是谁献上的。不久,华阴县官以治理地方"特别卓越"而闻名。县官一高兴,免去了成名的徭役,又嘱咐学使,让成名入了县学,成了秀才。过了一年多,成名的儿子精神也复原了,他自言自语:"我变为敏捷善斗的蟋蟀,现在才苏醒。"巡抚也重赏了成名。没过几年,成名拥有百顷田地,大片楼房,牛羊更是数以千计。出门时,他穿皮衣,骑好马,比官宦人家还阔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