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35
呀,慢慢学会了一些。这些孩子虽然都还小,但走山路像走平地一样,一点也不吃力。他们跟徐感情很深。
有一天,母夜叉带着一子一女外出,半天没有回来。徐思念故乡心切,便带着儿子到海岸边,发现他的那条船还在,他就和儿子商量一同返回故乡去。儿子要去告诉母亲,被徐阻拦了。于是,父子俩乘船离开了这片深山密林。不久就重新返回交州。徐回到家里,才知道妻子以为他已葬身大海,便改嫁他人了。徐就和儿子生活在一起。他拿出两颗珍珠,卖了很多钱,他们用这些钱添置家产和什物,家里的生活很富裕。徐给儿子取名为彪。徐彪长到十四五岁时,能举几千斤重的东西,力大过人。交州军师认为他是个奇人,便让他做了千总。不久,徐彪因为出征有功,十八岁就被提拔为副将。
大约在这个时候,有个商人过海时也遇到大风,他的船也被吹到卧眉山。这个商人登岸时,发现岸边有一个少年。那少年看见他大吃一惊。少年忙问商人从哪里来,商人说自己是中国人。问籍贯在哪里,商人说在交州。于是,少年把他拉到幽谷的一个小石洞中,叮嘱他不要外出。商人一看,洞外满是荆棘,更不见有人烟。他正在纳闷,那少年已返回洞穴,并带来一些鹿肉给他吃。少年说:"我父亲也是交州人。"商人这才知道这少年原是徐某的儿子。商人在外地见过徐,便对少年说: "你父亲是我的老朋友,现在他的一个儿子已做了副将。"少年不懂什么是副将,商人解释说:"这是中国的官员。"少年又问:"什么是官?"商人只好又解释一番:"出门时有车马,住的是好房子,在上面喊一声,下面就有上百个人呼应,别人见到他,只敢侧目而看,侧身而立,这样的人就叫官。"听商人这么一说,少年羡慕不已。
商人对他说:"既然你父亲在交州,你怎么还老是留在这里不走?"少年便把夜叉国的情况讲给商人听。少年有些无奈地说:"我也常常想找父亲去,但母亲不是中国人,言语相貌都不相同。更何况要是被这里的同伴发觉,必死无疑。因此,我有些犹豫不决。"少年出洞时,对商人说:"等刮北风时,我为你送行。请你到我父亲和哥哥那里,把我的情况告诉他们。"
商人藏在洞穴里快一年了,少年一直在关照他,所以他没有受到伤害。他常常在荆棘丛中向外探望,见山中常有夜叉来往,特别害怕,只好呆在洞里不敢外出。直到有一天,北风呼啸,那少年很快赶来了,他带着商人跑向海边,路上一再叮嘱:"我的话你可别忘了。"商人答应了。
商人经过一番颠沛,总算又回到中国。到了交州以后,他立刻去找徐彪副将。商人将自己这半年的所见所闻全部告诉了徐家父子。徐彪听了以后非常悲伤,要去寻找母亲和弟弟。但父亲不赞成,父亲担心出海会有各种凶险,容易出事故。徐彪捶胸顿足,痛哭不已。父亲劝阻不住,便报告了交州军帅。军帅让徐彪带两名士兵一同航行。
徐彪的船也不顺利,在海上颠簸了半个月,还没上岸。更糟糕的是,他们迷失了方向,无法分辨东南西北。忽然,海浪滔天,船被掀翻,徐彪和两名士兵一同掉进大海。他随波沉浮,过了好长时间,他感觉像是被什么动物拉去,到了一个有房屋的地方。定眼一看,旁边站着一个夜叉模样的动物。
徐彪说起夜叉语。那夜叉一惊,忙问徐彪要去什么地方,徐彪说要去卧眉山。夜叉高兴地说:"卧眉是我的故乡,冒犯你了。你偏离航道已有八千里之远。这是去毒龙国的,不是去卧眉的航道。"于是,夜叉找来船送徐彪去卧眉山。夜叉在水中推船,船如飞箭一样迅速前行,转眼之间已走千里。一个晚上就到达卧眉北岸。只见一个少年在水边观望。徐彪知道山中没有人类,怀疑是弟弟。走近一看,果真是弟弟。两人相见,握手大哭。徐彪想带弟弟一起回家,弟弟却跑去接母亲和妹妹。母亲见到徐彪也高兴得哭起来。她听儿子说要接她去交州,担心以后被人欺凌,但徐彪说:"我在中国是有地位的人,别人不敢欺凌我们的。"于是,母夜叉和三个孩子一起前往中国。在海上航行三天后,终于到达交州海岸。岸上的人见到母夜叉长得怪模怪样,都吓得跑走了。
母夜叉见到徐某时,说了不少怨气话。她恨徐某当年离开卧眉时不事先同她商量。徐某连忙谢罪。家里的仆人拜见主母时,都吓得战战兢兢的。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徐彪劝母亲学汉语,学汉人穿衣吃饭。结果,母女俩都穿上了女子衣服。几个月后,他们能说一些简单的汉语。徐彪的弟弟妹妹也渐渐白净起来。他们也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弟弟叫徐豹,妹妹叫徐夜儿。徐彪后悔自己没有读过书,就请人教弟弟读书。徐豹很聪明,经史子集读一遍就懂了。后来,他考中武进士。夜儿能拉强弓,只是因种类不同,无人向她求婚。后来,她嫁给了徐彪的下属袁守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