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年08月01日 21:08
少英雄豪杰都被红颜弄得没了分寸、乱了阵脚,诸如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以及吴三桂为陈圆圆而冲冠一怒之事不胜枚举。对于漂亮女人,男人往往会给予十足的尊重,因为对于美好的东西人往往会不自觉地产生怜惜之情,对漂亮女人男人更会懂得怜香惜玉的道理。
不过,这套理论在王千惠那里是行不通的,她压根儿就没有想过那些歪理邪说,更不会理会那些理论了。
最后,她以素颜去相亲。
因为王千惠的不修边幅,母亲还挺提心吊胆的,并还大声吵王千惠,说这次相亲肯定会被王千惠搞砸的,因为王千惠的形象确实是惨不忍睹。个子不高、长相不好、戴着眼镜、还有一副虎牙,更重要的是王千惠穿着一身已经过时的衣服,土啦吧唧的,像个村妇,甚至还不及祥林嫂在失去阿毛时的落魄像。就这样,大家真真是已经把这个相亲结果猜测出来了,不是因为有先知先觉的能力,而是王千惠长得就像是上过保险似的,太让人觉得安全了,其形象安全得实在是有点儿对不起观众。
不过,相亲的结果却让大多数人大跌眼镜,王千惠相亲成功了,据说,她和那位帅哥还是一见钟情。
二人的恋情发展的也挺快的,在二人确立关系的第三天那位帅哥就带着王千惠去见父母了。
不过,见家长是件大事,长辈在国人的观念里似乎总是居于上等的不可逾越的位置,所以,在去见男方父母之前王千惠是花尽了心思地去打扮自己,不是因为不自信,而是她觉得在见长辈的时侯,打扮是一种礼貌、是对长辈的一种尊重。
见到男方家长的时候,王千惠并不是很顺利,男方的母亲没有相中王千惠,一是身高问题,一是形象问题,王千惠长得太矮,不到155cm的身高跟那位帅哥180cm的个子真是悬殊巨大,王千惠长得也不好看,没有小家碧玉的娇态,更没有大家闺秀的气质,可谓是三无专业户。
因此男方的母亲对王千惠是百般刁难,一会儿让其背诵《女儿经》,一会儿又让其背诵《孝经》,因为男方的母亲是小学语文老师,平时爱看个古文言文、诗词什么的。男方的母亲认为:在当今这个时代,年轻人已经丢失了很多九州传统文化中一些优秀的东西,对于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和韵律极工的诗词,青年们往往是没有兴趣的,所以她觉得从这些地方来考王千惠肯定能难住王千惠,这样一来她就会有机会对王千惠“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了,因为她实在是相不中儿子所挑中的对象。
然而,王千惠在以前可是个只会学习也只关心学习的人,没有什么能难得住她的,对于诗词歌赋和文言文她更是了如指掌,因为她本身就是中文系的学生,诗词歌赋和文言文对她来说跟氧气一样重要,像一根命脉似的,紧紧地贯穿在她的整个学习生涯中。
因此,当男方的母亲还没来得及为自己“高明”的考核儿媳的方法而窃窃自喜的时候,王千惠就已经给了她一个震惊了。
因为当男方母亲刚一问完问题,王千惠二话没说就开始摇头晃脑地背起了《女儿经》和《孝经》,在背的过程中王千惠没有一句是不流利的,她每一句都背的很准确也很熟。
男方的母亲一听傻眼了,她觉得当今社会中不可能会有这样的年轻人,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老古董”娓娓道来,这一下彻底地改变了她对王千惠的看法,她很中意儿子选择的这个对象,她甚至开始在王千惠面前献起殷勤来,一会儿端茶一会儿倒水的,让王千惠觉得很尴尬,有些不知所措。
就在大家的惊异下,王千惠找到了属于她的白马王子,虽然大家对她的恋情一点儿也不看好,但是王千惠却用她的善良和包容将感情经营的有条不紊,她还常说:“包容男人、理解男人,是对男人最大的约束。”
总之,她用她固执的自信将生活过得很漂亮。
老五岑鑫和老六罗冰心是比较幸运的,没有遭到家长的逼迫,也各自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相亲对她俩来说是很遥远的。
终于大家都把自己在寒假里的经历讲了一遍,有的感慨相亲的折磨,有的敬畏缘分的崇高,有的则感慨现实的无奈,但是,只有苏童心不在焉,她不清楚好姐妹所谈论的到底是什么,她只能听到她们在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可是,她的耳朵似乎总也不能专心聆听似的,无法真正静下来去揣摩好姐妹的言辞。
因为现在的她全部心思都在霍依身上,自从寒假以来她就没有联系到过霍依,她不知道霍依究竟遭遇到了什么,但是她内心里所浮现的总是不好的念头,她觉得霍依肯定是遭遇了什么重大的不能说的变故了,要不,霍依是不会这么不声不响地就从她的世界里消失的,因为她了解霍依就像了解自己一样。
可是,她又不希望霍依真的是遭遇了不好的变故,所以每当她的脑子开始胡思乱想的时候她就“明令禁止”自己向不好的方面想,可是,越想越不对劲,越想越难以控制自己的思绪,因此,这段时间以来苏童经常犯头疼的毛病。
是的,苏童的确很懂霍依,因为正如苏童所猜测的,霍依确实是已经遭受到了很大的变故。不过,他的命运还没有完全定格,因为就在他回到世纪大德酒吧连锁公司的时候有一个人把他叫到了一个包间里,而这个人正是霍依丰富的生活经历的缔造者。
霍依在听到进来后就进了一楼的5号包间,在包间灿若星河的灯光下霍依捕捉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
那个人就是老霍公司的财务总监张总。张总在包间里向霍依介绍了他的侄子冷小苏,这次张总对霍依很热情,热情得让霍依有些摸不清头脑,他难以想象眼前这个面容慈祥的人竟然是父亲病危时不借给他一毛钱的人。不过,不管张总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霍依都觉得他现在没有时间和心思去跟这个张总斗心智、搏心机,所以,霍依只是笑着同冷小苏握了握手,并没有进行过多的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