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00
没晒干,气味奇臭。他们最后仅仅卖出了3袋,赚了不到20美元钱,这其中还包括一位好心的老伯给的小费。不过,这次尝试为他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们的不断努力下,羊粪生意越做越大。后来,这两位“小老板”竟然卖出了将近50吨羊粪,销售额竟达数万美元。他们的销售手段也颇为先进,大部分是通过互联网卖出去的。
没想到吧!卖羊粪也能挣这么多钱。这可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有一个小孩说,他将来会成为比尔·盖茨,你信不信?先来看看他的创富故事吧!
汉普森曾说:“有一天我会成为比尔·盖茨。”乍听这句话或许有点不知道天高地厚。可必须承认的是,汉普森从小就有经商头脑。5岁时汉普森最想要的生日礼物是台收款机,8岁时还是小学生的汉普森就在学校里经营着一个糖果贩卖机。
然而,真正的转机还是在他15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普森在一个星期内,帮朋友卖掉了一窝小狗,获利1200美元,这让他发现了“金矿”.于是,还在上高中的汉普森便做起了幼犬买卖中介人,收购和销售幼犬。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还雇了两位员工:53岁的母亲芭芭拉负责接听电话,21岁的姐姐负责打扫狗笼。
汉普森的大部分交易是在互联网上完成。而今,他的网站也发展成了着名的犬类育种网站。而他的公司年赢利已经超过10万美元。他还雄心勃勃地筹划着卖狗服装等。
赚钱,无论年龄大小都可以做,而且当然是越早越好。上面这几个美国少年年龄都是仅有十几岁,可是他们的生意却已经做得红红火火,有的甚至已成为了百万富翁。他们凭借的就是剑走偏锋的致富奇招。
人的创意像一颗种子,在酝酿阶段是那么不起眼。但只要将其种进合适的“泥土”中,给它提供所需要的“养分”,它就能破土、发芽、开花、结果,产生动摇世界、影响众生、造福万物的神奇力量!
■ 管理般若功 ■
无为而治与自我管理
很多老百姓都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们能以自己的淳朴与“道”契合,从而顺“道”而行。冬天该种大棚菜,他们不会去插水稻;春天该种稻育苗,他们绝不会去播种冬小麦。正因为如此,圣人非常信任他们,总是尊重其意愿,让其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做该做的事。
所以,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高明的执政者之所以会采取清静无为的方略治理国家,是因为老百姓的事归根结底还得靠百姓自己去处理。作为执政者,能给老百姓创造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不生事,不扰民,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恩典。
这就提醒我们的管理者,不能过分地集权,不可对下属全程监控,抑或事无巨细自己动手。这样办事效率很低,也会把自己搞得很疲劳。而如果管理者能下放权力,更重视事情的结果而不是过程,那么下属就有很大的自由度充分发挥潜能,促成目标的实现。
总部设在芝加哥的特丽公司,是美国一家大型联合公司,下面设有几百个分公司,经营着几千种产品,其中许多产品,如克拉克棒糖、乔氏中国食品等,都是名牌产品,公司年销售额达百亿美元。
比特丽公司奉行积极进取战略,不断购买其他公司来壮大自己,因而取得了快速发展。公司规模的扩大,必然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比特丽公司却能游刃有余,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每购买一家公司,比特丽都保持其原有的产品线,使其成为联合公司一个新产品的市场。最关键的是,比特丽对下属各分公司都采用分权管理,允许新购买的分公司保持其原来的生产管理结构,不受联合公司的限制和约束。这种战略,使其发展成了一个由许多拥有充分自主管理权的分公司组成的成功的联合公司。
在实行分权管理方面,美国惠普公司也做得非常出色。惠普确保了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把蕴藏在员工中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出来。
在惠普公司管理层的支持下,各类人员各负其责,自我管理。公司鼓励员工畅所欲言,要求员工了解其工作情况对企业大局的影响。惠普公司对职工十分信任,如实验室备品库中的电器和机械零件,工程师们不但可以在工作中随意取用,而且还可以拿回自己家使用!惠普公司认为,不管工程师用这些设备所做的事是不是跟他们正在做的项目有关,反正他们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家摆弄这些玩意儿,都能学到一些东西。就是这种精神和理念,让员工感到自己是整个惠普的一部分。
分权管理与自我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印度雷缪尔集团总经理,伦敦商学院、欧洲INSEAD商学院、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访问教授帕瑞克博士曾经说过:“除非你能管理’自我‘,否则你不能管理任何人或任何东西。”
帕瑞克对管理的发展历程是这样看的:管理最初关注的是“通过机器增加工作成功,提高工作质量”,接着是“通过人力增加工作成果,提高工作质量”,现在的重点则应是“如何通过工作发展自我”
在哈佛商学院学习了两年MBA课程之后,帕瑞克回到了印度。他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多,干得更好,不断获得进步与成功。但同时,他也变得越来越焦虑。他发现周围那些能干的、成功的商界人士,包括他自己,都处在极大的压力之中,他们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生活领域内,既不健康也不快乐。
经过冥思苦想,帕瑞克终于找到了原因:学校教育经常教我们怎样去管理他人和事物,却缺少教育我们怎样去管理自我。因此,他潜心研究“自我管理”之道,并把很多时间用于在全世界讲授“自我管理”课程。他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发现自我。
在生活中,帕瑞克经常通过集中训练来进行自我管理。所以,尽管他全年都在全球飞来飞去,却仍能保持精力充沛、心境平和。这也许就是自我管理的妙处吧!
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这是自我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生活起居都管不好,我们很难想象他能够管好一家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