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1月07日 21:54
存在了。
因此说皇上就是宫中的晴雨表,皇后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好的,乖女儿,爹爹会有分寸的。”这位父亲知道从女儿的嘴里基本上是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了,要想搜集这位民间女子的隐私情况,还得动用自己那个宝贝儿子小太保。想到这里,他安慰着皇后:“乖女儿,爹爹觉得这事还得让你哥去打听,他认识的人多,三教九流都有他的朋友,虽然爹爹恨他不争气,但是这件事还非得他办不成。”做父亲的也不容易,又要担心子女的前程,又要想办法为子女扫清障碍,真实太累了。
“爹爹,女儿也想到了哥哥,他神通广大,打听这事最适合了,爹爹真好。”说完一扭身子,扑进了父亲的怀抱。
自从夫人去世以来,这位父亲就一直没有明媒正娶任何正室了,连妾也不曾涉及到,这搞学问的人就是不同凡响,要是在一般人,登上这样的高位,早就不亦乐乎,寻花问柳,花天酒地,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但是这位父亲却没有,说他洁身自好也好,说他事业心强也好,总之人家并没有因为炙手可热的官位而忘乎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沉浸在学问和工作中,对于自己的个人问题,一直搁浅着不上日程。
自古最不缺乏的就是拍马屁的人,他年岁不算老,职位却不低,打破头想挤进府中的人可想而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大概是读书读多了,直接的间接的看得多了,他对于这种功利性的举动深恶痛绝,宁愿一辈子单身,也不愿意给自己套上枷锁。他这样清高,倒使得那些投机分子望而却步了。
正是因为他没有给娶个后妈很回来,子女都对他十分的感激,虽然他的身边也不乏女人,但是那都是没有名分的,是不会对一双子女造成威胁的,没有名分就没有奢望,这些女人们个个都好生伺候着他,但是却一点都不给他惹麻烦。他也不乱来,也不朝秦暮楚的,就是固定的那几位,感情问题相当稳定。
因此他的孩子们一点都不缺乏安全感,无忧无虑地生活得挺开心。都说女孩子要富养,男孩要穷养,这是很有道理的。从这家兄妹上看,就很明显地表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女儿富养养到了皇宫,当上了皇后,儿子呢,没有穷养,沦落当上了小太保,所以古话有古话的道理,不得不服气,男孩子是要打天下的,从小就给他一个要什么有什么,想怎样就怎样的舒服环境,他还怎么去拼搏?什么都是现成的,都有了,不用争取就都有了,那还努力干什么?
而女孩子就不同了,女孩子是要嫁人的,是要依附于丈夫的,要想嫁一个好老公,就得首先自己优秀才行,而要想自己优秀,就得从小有好的环境,才能有好的教养,这就是女孩子要富养的原因。
这位教育大臣掌管着天下人的教育大权,却对自家的孩子疏于教育,即便是成功的案例皇后,背后也有着不尽人意的地方。
在一般人看来,能够当上万人瞩目的皇后是多么令人荣耀的事情,有什么不如意都会被忽略掉,这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么怎么会有过来人感叹,不要生在帝王家呢?这话是多少血泪换来的呢。这话就扯远了,还是言归正传吧。
话说教育大臣定好了行动计划,就催促宝贝女儿赶紧回房休息,他知道女儿回娘家不会耽搁时间太长的,在后宫能够比较自如第回趟娘家就已经不错了,再待着老不回去就不合适了,不能得寸进尺啊。
尽管当父亲的十分想念女儿,巴不得女儿能多住两天,但是理智告诉他,这是万万不能的,他不能失了礼数,叫人家拿住把柄,人之常情在官场上有时是要藏起来的,虽然无奈,但是却是必须。
看着女儿远去的背影,父亲长叹一口气:哎,什么时候才能够不用操心呢?难道真要等到断气的那一天吗?想孩子她娘那样?想到这里,这位不轻松的父亲不禁又叹了一口气。
按照计划,这出戏的主角应该是皇后的哥哥,这位姗姗来迟的公子哥到底是何方神圣?他为什么会在这父女俩的眼里是位上通天庭,下达东海之人呢?
按道理说教育大臣已经是位可谓通天的大官了,跟天子皇上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