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1月01日 22:11
后自己知道,自己最大的使命就是尽可能多地繁衍皇家的后裔。
但是当时皇上好像并不在意迎娶皇后,在挑选皇后的事情上,始终是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让太后很担忧。
在太后一再的坚持和说服下,皇上最后终于肯在皇后候选人里挑选一位了,太后不禁长长出了一口气,总算能有个交代了。
当时的皇后是太后的亲戚,太后很是欣慰,这不是自己强加给皇上的,是皇上自己选择的,即便不是皇上的本意,但是也没有自己强迫的意味,将来皇上与皇后过得不好,也不会赖在自己的头上。
太后心里的小算盘打得还挺响的,事实上,就像太后料到的那样,皇上与皇后之间的确相处得很不好,这位皇后长相平平,技艺般般,全凭着太后这层关系,才被放进皇后候选人的名单里的。
皇上那日被太后和大臣们逼得没有办法,心里一烦,随手随便选了一个牌子摔在了炕上,就是它了,皇上心想,不就是想让我传宗接代吗?随便一个女人都能够做到,那就随便选一个吧。
至此,皇上大婚的事情就这样草草率率地决定了,皇上没有真心,怎么能够换来真意呢?接下来的程序是一定的,是不掺杂任何感情的。
在皇家,皇上或者太子大婚那是一件大事,是关系到皇室延续的大事,皇上或者太子自己不必操心,自会有一帮人等操心所有的琐琐碎碎的事情,那讲究多的呀,简直比海里的鱼虾还多,好像不如此就不足以见得后辈们重视家族延续似的,极尽做能相处很多怪七怪八的规矩,来显示出自己的虔诚。
皇上被这些人等整天弄来弄去的,一会儿去试帽子,一会儿去试鞋子,一会儿又要去视察聘礼,一会儿又要过目宴会单,这些都不算什么,都有人操心着,皇上只不过是例行公事般地过过目,首肯一下即可。
最要命的是有很多的演讲词要皇上自己起草,这个事情是别人代替不了的,因为整个朝廷都是皇家的,那么有关皇家的一切重要文书就都要皇上亲力亲为,任何人都代替不了,也不敢代替,如果出现了半点的差错,那可以要掉脑袋的,谁敢冒这个风险呢?
于是乎,皇上可就累了,要查阅很多家谱,把老祖宗们都要搬出来,罗列出来,为自己的婚事做见证,造声势,这些祖宗们一个都不能落下,否则就是大不敬,是对自己相当不利的,因此皇上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十分专注的,生怕会出现什么差错,亏待了祖宗,是要造报应的。
在这件事情上,唯一能够帮助他的就是太后了,太后负责校验皇上的工作,帮助皇上找出纰漏,予以改正,这件事情也是极其繁琐的,即便是校验,自己也要翻阅所有的家谱,然后谁在前谁在后,都要斟酌,不能乱来。
太后对当初的境况到现在还记忆犹新,那段时候的忙碌虽然是辛苦的,但是却是甜蜜的,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最后终于当上了皇上。
现在又要迎娶皇后了,这位皇后还是自己的亲戚,这种种的一切,让太后一想起就会笑眯眯,似乎生活在向着她招手一样。
太后万万没有想到,就在皇上去成衣店试穿龙袍的时候,发生了意见意想不到的事情,皇上看上了成衣店老板的女儿,吵着闹着要娶回去做老婆。
太后当时的反应是本能地拒绝了,这叫什么事?皇上迎娶皇后,皇后还没有娶到手,倒先娶个小老婆回来,这传出去,皇家的颜面往哪儿放呢?
况且有那个女人咽得下这口气,夫君明明要迎娶的是自己,却在娶自己之前看上了别的女人,这在任何一个女人面前都是一个耻辱。
这位准皇后虽然还没有成为真正的皇后,但是那是迟早的事情,她现在已经以皇后自居了,她怎么允许皇上如此糟蹋自己的呢?
其实她很明白,她是不可能把住皇上的,皇上有喜欢任何女人的权力,她做为皇后,只能服从,她是不能够与皇上其它的女人吃醋的,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皇上这样做,皇后就是受不了,她把这个看成是奇耻大辱,从此与静韵结下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太后对这一切不说听之任之,却也是管不了的,他既不能阻止皇上纳妾,也不能阻止皇后不记恨静妃。
她预感到在后宫当中必定要掀起一段恩怨情仇,起导火索就是静妃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