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金枝(上)

第十九章禁忌的行为

书名:金枝(上) 作者:(英)弗雷泽 本章字数:3616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1:41


第十九章禁忌的行为

  

第一节禁忌同陌生人交往

  

  前面说的是灵魂以及灵魂容易遭受危害的原始观念。这种观念并不限于某一民族或国家,它带有种种不同的具体情节散布在世界各地,而且,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至今还残存于现代的欧洲。如此根深蒂固、广泛流传的信念,对于古代帝王制度的形成必然会有影响。因为,假如人人都煞费苦心企图拯救自己受到多方面毁灭性威胁的灵魂的话,那么,对于国王又该要多么小心翼翼地加以防卫呢?这是因为国王的生命关乎全体人民的幸福和生存,保护国王的生命乃是全民的共同利益。所以我们可以期待一定会发现保卫国王生命的防卫制度要比原始社会中一般人为自己灵魂安全而采取的防卫措施更加复杂周密。事实上,古代早期国王的生活都有严格详细的规章约束着。我们能否这样认定,即:那些规章实际上就是我们料想的专为保卫国王生命而采取的措施呢?只要考察一下那些规章,就能证实这种推断。从这些规章里可以看出国王所遵行的,同一般人为自己灵魂安全而遵行的是一致的,甚至那些看来对于国王是相当古怪不合适的规章,也大都(如果不是全部的话)是为了保护国王的安全或生命的。对国王提出禁忌的目的是为了使国王脱离一切危险的来源。一般的做法是迫使他或多或少地或完全地离群独居。但这得看他遵守的规章有多少和严格程度如何。最可怕的危险根源要算巫术魔法,它比野蛮人更为可怕。国王怀疑一切行此妖术的陌生人。因此,预防那些陌生人有意无意进行的致命性危害,就成了原始人们戒慎的基本原则。所以在允许陌生的外地人进入本地区之前,或至少在允许他们自由和当地居民交往之前,当地人总得先举行一定的仪式来解除他们的魔术法力,抵制他们散布的致命性危害,或净化(譬如这么说吧)被他们污染的空气。所以,当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二世派往土耳其缔结和约的使者到达时,首先受其巫师接待,履行净化礼仪,意在祓除一切有害影响。来使所带一切物品都堆置在屋外空旷地方,巫师们鸣钟击鼓,手持点着的供神香烛围绕那些物品走来走去,喷气作声,口中喃喃,如醉如狂地努力驱除邪恶,然后又领着使者们从燃烧着的神香烟火中穿过以洁净使者的身躯。在南太平洋的纳努米亚岛上,凡外来船舶登岸或外岛来的生人,每人(或推出代表)都必须先朝拜岛上的四座神庙,祷告神祇驱除他们可能带来的疾病和邪恶,然后才能和本地人交往。朝庙时要敬献猪牛羊肉,伴以歌舞,表示敬神。行礼之时,除祭司及其助手外,其他人一律回避。

  婆罗洲的奥特·丹劳姆人有这样一种风俗,凡入境的外地人必须交付一定数额的现款,作为向本地水陆神祇献祭猪牛的费用,求神鉴宥他们的入境,使他们与本地居民友好相处,保佑庄稼丰收等等。婆罗洲有一个地区,男人们不敢看欧洲来的游客,恐怕因此而得病。他们还告诫自己的妻子儿女不要接近欧洲人。那些不能控制自己的好奇心而想看看欧洲游客的人,杀鸡宰鹅祭祀外来者带来的邪恶鬼灵,并用鸡鹅的血涂在自己身上,用来讨好邪鬼。一位在中婆罗洲旅游的人说,”当地人怕邻境的邪恶鬼灵,更害怕随同旅游者从他乡异国来的鬼灵。1879年间一群从马哈康河中游来的旅游者到布鲁乌·卡杨人这里访问我。当时,凡从家里走出来的妇女,人人都手持一束点燃的作药用的树皮,以其刺鼻的浓烟来驱除邪恶。“

  克利沃斯在南美旅行时,曾经到过一个阿帕莱印第安人的村庄。他到达该村之后不一会儿,村里有几个人捉了许多大黑蚁放在棕榈树叶上送到他面前。这种大黑蚁咬人是很疼的。全村男女老少都围聚在他身旁,要他用这些大黑蚁螫他们的面部、腿和身上各处。他有时手轻了些,那些人们便喊道”再螫螫,再螫螫!“直到身上皮肤都一小块一小块地肿了起来,好像被用荨麻鞭打过的那样,才表示满意。这样做的目的从安波依那和乌里亚斯等地流传下来的风俗中可以看出。其俗是用刺激性的调料如姜和丁香,细细捣碎,撒在病人身上,借那刺激性的感觉驱除缠在人身上的病魔。在爪哇,群众中流行的治疗痛风或风湿病的方法是用胡椒擦病人的手指甲和脚指甲,据信痛风或风湿病都怕胡椒的辣味,一遇上胡椒便仓皇逃跑了。这样,在奴隶海岸,幼儿的妈妈常常相信邪恶的病魔侵占在孩子身上,于是就在幼小的病人身上划破一个口子,将青辣椒或其他调味品涂在破口处,以为这种辣味可以赶跑那病鬼。可怜的孩子自然疼得大哭,妈妈却硬着心肠让孩子哭去,因为她相信那病魔也正同样受疼,从而离开病人,孩子的病就好了。

  所以,很可能那些接待外来陌生人的礼仪的动机,并不在

于要表示对来客的尊崇,而是由于对他们的害怕,不过没直接说明罢了。

  在波利尼西亚人居住的翁东爪哇群岛,当地祭司或巫师似乎有很大势力,他们的主要业务就是祓除鬼灵、医治疾病,呼风唤雨、保佑渔猎等等。凡外地陌生人踏上这些岛屿,必先通过岛上巫师在他们身上洒水,涂膏,并系上干枯的露蔸树叶。巫师们还在四周泼水撒沙,用新鲜树叶擦拭来客和他们的船只。然后才领这些外来人去见岛上的头人。在阿富汗和波斯的某些地方,凡旅客进入任何村庄之前,村人必先举行祭祀(燃火焚香,祭以牲禽的生血或熟肉)。阿富汗边境使团经过阿富汗的村庄时,常常受到焚香迎接,有时村人还将一盘余烬撒在来客坐骑的蹄下,同时祝告说:”欢迎,欢迎。“厄明·帕莎在中非旅行走进一座村庄时,村人宰了两只山羊,把羊血洒在进村的道路上,村长踏着羊血出村迎接厄明。当地居民过于害怕陌生旅客和他们的魔法,因此常常无论怎样也不肯接待。史庇克旅游经过一处村庄时,村里人关门闭户,不肯让他进屋,”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白人和白人携带的那些锡盒子。他们说:‘谁知道那些盒子不正是杀人强盗瓦屠塔变的,是来杀害我们的呢?我们不能接待你。’无论怎么解说也说服不了那些村人,史庇克一行只得离开又往前面的村庄走去。“

  这种对于外来客人所怀的恐惧,常常在主客之间相互存在。原始未开化人踏上陌生国土时,感到自己正走进魔地,采取步骤防卫来往魔鬼及当地居民施行魔术的侵害。例如毛利人在出发往他乡之前,总要先进行一定的仪式使其旅行成为”一般“的旅行,否则就有可能变成受禁忌的”神圣“的旅行。米克卢霍·马克莱男爵在新几内亚马克莱海岸旅行,一次走近一处村庄时,伴随他同行的土人中有一个人从树上折下一根树枝,走在路旁,对着树枝轻轻说了一会儿,然后走回来在这些土人每人背上轻轻拍上一些什么东西,又用树枝敲打几下,最后走进树林深处将这根树枝埋在干枯的树叶下面。据信这样可以保护这一行人经过这座村庄时免遭奸诈和危险。那意思大概是已将那潜进一行人身上的邪恶赶入树枝埋在树林深处了。在澳大利亚,当某一外来氏族被邀到某地区定居、进入住地时:”他们人人手里拿着点燃的树皮或树枝,据说是为了洁净空气。“托拉佳人[印尼领土中西里伯斯的土人]在进行猎取人头的远征中,进入敌人境内未曾作出任何敌对行动如梦烧房屋或杀人之前,不得采食敌人种的任何水果,也不得食用敌人饲养的任何牲禽。他们认为如果违犯这条规定,便会被敌人的灵魂或这一类性质的某些东西进入自己体内,那样就会毁坏身上所佩护符的灵性。

  另外,人们还相信:一个人在外乡旅行归来,可能从陌生人那里沾染上某些邪魔。因此回到故乡,与亲友重聚之前,需要履行一定的祓禊仪式。贝专纳土人”从异乡旅游回来总要理发沐浴净洁一番,恐怕从外乡人那里染来巫术邪恶“。西非一些地区,男人久别家园,回来后同妻子会面之前,必先用特定的水沐浴并经巫师在前额上做一记号,借以消除外乡女人在他身上施行的符咒,这种符咒如不消除其魔法,还可能通过他传染给本村其她妇女。两位印度大使受本地亲王派遣出使英国,回来后被认为受外国人污染太深,只有再次重生才能恢复纯洁无邪。”为达到再生的目的,指令用纯金铸一自然女性——或女人或母牛——的形象,依次将需要重生的人放在里面,让他通过一个象征胎儿出生的正常渠道生育出来。由于纯金的、与实物大小相等的铸像造价过于昂贵,于是改铸一座神圣的约尼像[印度教中女性生殖器官的神圣象征],让那要再生的人从它里面出来。“这种金像是亲王下令铸造的,他的两位使者便这样从中而出,获得重生。

  既然为了人民尚且采取上述那些预防措施免受他乡异国之人的危害,那么,为保护国王免受类似的危害而采取某些特殊措施,就不足为奇了。中世纪时,凡朝见鞑靼可汗的外国使节,必先从两堆火间走过,所带礼物也要如此。规定这种仪礼的理由是火能炼除外来人可能谋害可汗的任何魔法。刚果河流域巴什兰格最强大的酋长卡兰巴,在第一次接见属下的酋长及其随行人员,或叛变之后再来臣服的人时,规定这些人,男女一起,都得连续两天在两条溪流中洗浴,并在市场露宿两夜。在第二次洗浴之后,全都裸体进入卡兰巴的宫邸,由他在每人胸部和前额作一长长的白色印记。然后回到市场,穿上服装,再接受下一道痛苦考验。办法是在每人两眼里撒下胡椒末,其人疼痛难熬,就得交代自己的一切罪过,回答询问的一切问题,并且立誓以示忠诚。做完这一切之后,这些人才得在城里居住。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金枝(上)》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