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01月10日 16:36
人走路都有自己的姿势,王希晨一直坚信。
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走路的姿势,在一瞬间判断出自己熟悉的人。但是军训的目的,就是为了彻底的消除这种合理的不同,但是效果却不是很明显。
王希晨和宿舍的杨兴义,还有班里的几个孩子,经常被拉出来单练,这种单练,用杨兴义的话来说“就是毫无意义的锻炼无所谓的非条件反射”,而且最后肯定军训结束不到二十四个小时便会被“打回原形”。
除了平日里的这种小插曲之外,还有一个所谓的“军训日记”。
本来日记就日记呗,大家随便写写自己的感受就得了。可是既然整出了这个项目,自然不会白白的写。
结束今天的训练,王希晨站立在那布告栏前,上面贴着的,是一些“优秀”的军训日志,既然能够拿出来让大家学习,自然是有着过人之处。
晚上。
“你日记打算写啥?”张哲趴在床上,又开始大声哀嚎着问大家。
这几乎成了2117宿舍军训期间每晚必说的一句话,是啊!日记写啥?这个问题,的确很严肃。
“随便写两笔就成了,交了就得了!”睡在张哲下铺的乔勇无所谓的说道。
“去!”
“王希晨,你呢?”看到普遍发问收效不佳,张哲对准了王希晨。
“写诗歌。”拿着笔皱眉苦思的王希晨说。
“诗歌?”
“今天我看了一下,优秀日记有两个特点,要么,你文笔要极度犀利,就像咱们燕大班长那种人,还有一种就是体裁新颖,比如诗歌!”王希晨说着,同时也开始苦苦的憋出了一首诗歌。
现代诗。
军训是什么?
随后则是一段一段通俗易懂的排比,磨刀石啊之类的。
第二天,果然,《军训是什么》贴在了优秀日记那里,字体不是很工整,但是题材新颖。
“靠!我懂了!”张哲知道后,只说了这么一句。
半个月的军训眨眼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