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1月09日 21:20
大人,大人的威名小人当然听说过,我听说大人是大明的清官,专门为百姓做事,我还曾去太原领过你分发的粮食,你的恩德小人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老农边说边给于谦下跪扣头行礼。
“快起来,无须多礼。”于谦扶起老农,“百姓是国之根本,我身为大明臣子为百姓做事是理所当然的。”
周围的百姓听到是于谦,都不那么害怕了,还有不少人都过来给于谦扣头行礼。
杨义在一旁看得啧啧称奇,心想于谦清官的名头真不是盖的,村里的百姓看到官兵都吓得要死,但得知是于谦后就感激流涕,扣头行礼,看来于谦平常真是做了不少为民着想的好事,否则又如何深得百姓的爱戴。
众人行过礼后,老农带于谦去发现尸身的地方,大家一直来到靠近后山的一口井旁,老农指着井道:“那士兵的尸身就是在这口井里发现的。”
杨义连忙走到井旁探头查看,井内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井上面绑了一条绳,绳的另一端系的是木桶,他问道:“你什么时候发现尸身的?”
“我昨天傍晚时发现,当时吓了一大跳,立马去通知村长,村长见多识广,一眼就看出这是太原府衙士兵穿的衣服,他今天一早就派人去太原报案。”老农回答道。
杨义细觉得不太对劲,这村庄距离太原不过二十里,快马不用半天路程便能抵达,士兵又是三日前出发的,不应该昨晚才发现,难道这士兵还在村里逗留了两天?
于谦让士兵带着奏折送去京师,事情紧急,士兵绝不可能在村里逗留,说明士兵应该在出城后不久就被杀,然后被扔到井里,直到昨晚才被人发现。
不过这村好歹也有三、四百人,应该每日都有人用井,只要用井就会察觉到井水的异常,又怎么会隔了三天才会发现尸身。
杨义又问:“老伯,你们村里的人每天都会来这边装水,尸身应在三天前就被发现了,为何直到昨晚才让你发现,难道这井水不会混有血水和臭味吗?”
“官老爷你有所不知,我这么这村共有四口井,这口井靠近后山,后山附近除了我之外没什么人住,所以来这边装水的人不多,我每隔两、三天才会来装一次,把水桶拉上来后你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吗?”
“看到了士兵的尸身?”杨义看了一眼那个桶,以这桶的大小根本装不下一个人,不可能把一个大人的尸身捞上来。
“当然不是,拉上来的水桶里装着一只手臂,我连忙把村里人的叫来,大火拿着火把一起出来查看,怀疑这井里面还有其他手脚,于是让个身子较小的年轻人下去打捞,结果捞上来被人砍断手脚的尸身。”老农话音刚落,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就抬着一副棺木走过来。
杨义前去打开棺盖,棺盖开的一瞬间里面散发出一股恶臭,四周的村民纷纷往后退,大家都被这股尸臭味恶心到。